本書對知名品牌當代青春期思想的理論視角進行了睿智的、令人深思的審視。系統闡釋了包括羅文杰關于自我發展的觀點,勒納的發展情境論,福勒的信仰發展理論、塞爾曼的人際理解理論、布朗芬布倫納關于人類發展的生態學觀點、班杜拉的社會認知理論和埃里克森的自我同一性理論以及當前的關于青春期的人類學視角。
羅爾夫.E.繆斯出生在德國北部,擁有德國弗倫斯堡師范學院學士、美國西馬里蘭學院教育學碩士和美國伊利諾伊大學博士學位。2004年,他憑借著《青春期理論》獲得了意大利米蘭安布羅西亞納學院的榮譽碩士證書。
繆斯教授曾在愛荷華州立大學兒童福利研究中心站的精神疾病預防項目中擔任研究助理教授;1959一1995年任美國馬里蘭州陶森大學古徹學院教育學教授、主任,特殊教育部門主管,社會學和人類學系名譽顧問,并獲得由伊麗莎白 C.托德授予頒發的杰出教授(1980―1985年)榮譽證書。
繆斯教授還曾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德國基爾師范學院、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德拉瓦大學、伊利諾伊大學、謝潑德和伊諾克 普拉特醫院精神科專家訓練項目、陶森州立大學、巴爾的摩青年警官訓練項目等學校和項目中任教。被收錄在《世界名人錄》后,他被推選為美國社會心理研究員和美國心理協會會員。作為心理學家,他同時還是一名聽證官,負責整理馬里蘭地區的特殊教育案例,同時,他也是國際兒科大會和意大利布里克森社會兒科大會的座上賓。繆斯教授曾先后編著了6個版本的《青春期行為與社會》(1962年、1970年、1974年、1980年、1990年、1998年),在1962年著有《課堂紀律問題急救手冊》,此書出版后被翻譯為葡萄牙語,1982年,他以德語編著《青少年心理基礎》一書。《青春期理論》有荷蘭語、希伯來語、德語、意大利語、日語、葡萄牙語和西班牙語等譯本。在美國、德國、英國、瑞士和瑞典,他發表了100多篇學術論文。
周華珍副教授,2002年畢業于國人民大學,獲法學博士學位。2006年在巴伊蘭大學社會學系從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0年在巴伊蘭大學教育學院做訪問學者,2013—2014年在哈佛大學公"衛生學院做訪問學者,主要從事青少年健康行為跨文化研究。近年來主持的項目主要有教育部項目"國際青少年健康行為模型本土化研究"(2009-2011年)、中美國際合作項目"青少年健康行為跨文化研究"(2013—2017年)等,在中文核心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30余篇,譯著有《青少年健康不平等:學齡兒童健康行為研究2005-2006年度國際調査報告》、《健康行為和健康教育:理論、研究和實踐》等。
2006年至今一直擔任"青少年健康行為跨文化研究"國際協調員,多次開展與青少年健康行為跨文化研究相關的學術交流活動,曾主持過"青少年健康行為與青少年健康發展"國際學術會議,并多次在"`防止兒童虐待和忽視`代表大會"等國際學術會議上發言。
中文版序
譯叢總序
譯者序
序
前
及時章 青春期理論的哲學和歷史淵源
古希臘人關于人的本質的思考
中世紀基督教關于人的發展的觀點
約翰 阿莫斯 夸美紐斯的教育發展中心理論
約翰 洛克的經驗主義
讓 雅克 盧梭的浪漫自然主義
查爾斯 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
G.斯坦利 霍爾的青春期生物發展心理學
第二章 青春期發展的精神分析理論
對精神分析理論的介紹
意識一前意識一無意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