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研究員張樹義博士對他在亞馬遜雨林中極為獨特而有趣的親身經歷的描述。作為及時位到南美洲熱帶雨林進行科學考察的中國人,作者在書中展示了他在亞馬遜叢林生活19個月獲得的大量一手資料,具有很高的科學及觀賞價值。本書是一本很好的科普讀物,通過對妙趣叢生又險象環生的野性叢林的描述,展示了動物研究工作者執著的探索精神、細微的觀察力和科學的分析方法。使人體會到"協同進化"理論的內涵和意義,動物之間的生物鏈關系,植物之間的相生相克以及動植物之間的互相依存、協同進化的神奇。本書圖文并茂,極富情趣,展現了一幅幅原始森林珍稀動植物的美麗圖景。國家科技部馬頌德副部長特為本書撰寫了序言《被自然的博大美妙所震撼》,對本書給予了高度評價。
野性亞馬遜:一個中國科學家的叢林考察筆記》是一本有趣的、老少皆宜的書。這本書在我們面前展現了南美原始森林中的許多動植物的美麗圖景:味道濃烈的野菠蘿,纏綿多變的龜藤,在共生黃蜂幫助下繁殖的神秘的半寄生樹,美麗的箭毒蛙,可愛的蜂鳥,浩浩蕩蕩的切葉蟻群,頑皮的卷尾猴,兇猛的美洲豹……博大精深的亞馬遜,精巧無比的大自然!
張樹義,1964年出生于吉林省臨江市;1983年考入東北師范大學生物系;1989年赴法國留學,其間先后兩次到南美法屬圭亞那的原始森林生態站,進行為期共19個月的科學考察,研究靈長類動物行為生態以及動植物的協同進化關系,是及時位到南美洲熱帶雨林進行長期科學考察的華人
自序:那段刻骨銘心的叢林歲月
序言:被自然的博大美妙所震撼
奔向法屬圭亞那
初入叢林,領教雨林的"雨"
熱帶雨林,難以名狀的奇特世界
告別現代文明,開始叢林生活
及時個叢林之夜在野獸的咆哮中度過
險些踩到毒蛇
與美洲豹捉迷藏
我的主要工作:追蹤卷尾猴
遇到種蘑菇的切葉蟻
蜘蛛猴向我進攻
食蟻獸造訪努里格
金剛鸚鵡——美麗的大力士
同事瑪霞用友善的方式研究箭毒蛙
巨型蜘蛛把同事的靴子當成了"家"
曾經難倒博物學家的奇特動物——樹懶
拍攝小蜂鳥
與蟒蛇較量
小心吸血蝙蝠!
叢林里的"丟人"事件
我得了奇怪的"幾何皮膚病"
我的故事成了新聞
一只小鳥把我當成媽媽
努里格人的科學研究
棕色卷尾猴行為生態的新發現
植物的繁殖計謀
動物與植物協同進化
我有一個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