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和平初年的一個春天,古老沉寂的武周山南麓石破天驚,體羅紀巖石煙花般綻放飛濺,冷峻的武周山從沒有如斯莊嚴。從金屬與石頭的對話中走出佛尊的氏族、比丘的部落、天神的陣營、飛仙的群體,他們忽視時空,行走在宗教信仰與帝王象征的縫隙間,講述一部關于"禮佛即禮天子"的佛學新章。
一千五百年過去了。時光帶走了拓跋鮮卑的王朝,也帶走了西來僧侶的風塵,留存的是這座象征北魏皇權的偉大藝術宮殿,也留下了宮殿中關于佛陀生命故事的不朽贊唱。
趙昆雨的《云岡石窟佛教故事雕刻藝術》一書,繼業前賢,貫通新意,是目前所見云岡佛教故事雕刻研究具有總結性和前瞻性的成果,是云岡研究中生代學者的集大成之作。該書洋洋灑灑十萬言,選圖精當,文筆流暢,鞭辟入里,文圖并茂。
代序
引子佛陀生命的禮贊
及時章 云岡石窟佛教故事雕刻藝術
一、研究現狀
二、表現形式
三、各期特點
四、文化特征
第二章 云岡石窟中的本行故事
一、降神選擇
二、乘象投胎
三、占夢
四、樹神現身
五、禮賀母胎
六、樹下誕生
七、七步宣
八、灌浴太子
九、騎象入城
十、阿私陀占相
十一、姨母養育
十二、建三時殿
十三、太子乘象
十四、商議赴學
十五、建大學堂
十六、樹下思惟
十七、十八、太子較藝(擲象、箭射鐵鼓
十九、宮中娛樂
二十、請示出游
二十一、出游四門——出東門遇老人
二十二、出游四門——出南門遇病人
二十三、出游四門——出西門遇死人
二十四、回宮不樂
二十五、出游四門——出北門遇沙門
二十六、出家決定
二十七、逾城出家
二十八、犍陟吻足
二十九、山中思惟
三十、入山求道
三十一、問詢仙人
三十二、山中苦行
三十三、降魔成道
三十四、梵天勸請
三十五、商主奉食
三十六、四天王奉缽
三十七、初轉法輪
三十八、降服迦葉
三十九、三道寶階
四十、涅槃
第三章 云岡石窟中的本生故事
一、月光王施頭
二、曇摩紺聞偈焚身
三、慕魄太子本生
四、舍身飼虎
五、啖子本生
六、儒童本生
第四章 云岡石窟中的因緣故事
一、阿輸迦施土緣
二、羅睺羅因緣
三、天女本以蓮花散佛化成華蓋緣
四、兄弟二人俱出家緣
五、尼乾子投火聚為佛所度緣
六、八天次第問法緣
七、鬼子母失子緣
八、須達長者夫婦獲報緣
九、須摩提女請佛
十、天女燃燈供養緣
十一、五百弟子受記
十二、象護品緣
十三、吉利鳥緣
十四、魔王波旬欲來惱佛緣
十五、雕鷙怖阿難入定緣
第五章 云岡石窟中的其他類故事
一、阿修羅
二、婆藪仙
三、鹿頭梵志
四、維摩詰
附表云崗石窟佛教故事雕刻內容一覽表
后記
很詳盡的介紹,圖文并茂。
旅游之前補補常識,到時可邊看邊對照
很好的書 很值得看的
內容豐富
好書 值得研究 還研究
還好。。。。。。。。。。
不錯內容,圖片精美,論證詳實
圖片`引用佛經和說明相結合,對本行本行因緣故事進行較詳盡的說明,但不適合普通旅游者,想深入研究云岡的朋友可以考慮.
這也是滑滑的彩頁書,還沒看,屯著慢慢看,以后有機會一定去現場看看云岡石窟~
書頁全部是彩頁的,質量很好,內容也很好,能使外行人讀懂,讀了之后對云岡石窟以及佛教的產生有初步的認識,好書。
去了山西的云岡石窟旅游,看到精美的雕像和壁畫讓我贊嘆不已,由于游玩出來的遲了,沒有買到這本書,結果第二天逛遍了大同的所有書店都沒買到這本書,帶著遺憾回了家。回家后對這本書是念念不忘,抱著試試看的態度在當當上一找,居然找到了,太興奮了。建議要去云岡石窟游玩的朋友提前看看這本書,或是喜歡佛教文化的朋友也可以看看,真的不會讓你們失望的。
非常好的講述了云岡石窟中的雕刻故事的研究情況及表現形式,并詳細地講述了的展示的故事內容及研究空間,對深入研究云岡石窟雕刻及佛教有著重要的輔導意義,非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