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合之眾(中文版暢銷十年珍藏紀念版大眾心理研究)》作者是法國社會心理學家古斯塔夫·勒龐自1894年始,寫下一系列社會心理學著作,以本書為;在社會心理學領域已有的著作中,有影響的,也是這本并不很厚的《烏合之眾》。作者論述在傳統(tǒng)社會因素毀滅、工業(yè)時代巨變的基礎上,"群體的時代"已經(jīng)到來。書中極為精致地描述了集體心態(tài),對人們理解集體行為的作用以及對社會心理學的思考發(fā)揮了巨大影響。《烏合之眾(中文版暢銷十年珍藏紀念版大眾心理研究)》在西方已印至第29版,其觀點新穎,語言生動,是群體行為的研究者不可不讀的佳作!
古斯塔夫·勒龐(Gustav Le Bon,1841.05.07-1931.12.13),法法國社會心理學家、社會學家,群體心理學的創(chuàng)始人。他寫下一系列社會心理學著作,以本書,被翻譯成近20種語言,至今仍在學術界有廣泛影響。勒龐認為,現(xiàn)代生活逐漸以群體的聚合為特征。在《烏合之眾》一書中,他指出,個人一旦進入群體中,他的個性便湮沒了,群體的思想占據(jù)統(tǒng)治地位;而群體的行為表現(xiàn)為無異議、情緒化和低智商。
民主直通獨裁的心理機制—— 代譯序
勒龐《烏合之眾》的得與失
作者前
導言:群體的時代
卷 群體心理
1.群體的一般特征
2.群體的感情和道德觀
3.群體的觀念、推理和想象力
4.群體信仰所采取的宗教形式
第二卷 群體的意見與信念
1.群體的意見和信念中的間接因素
2.群體意見的直接因素
3.群體及其說服的手法
4.群體的信念和意見的變化范圍
第三卷 不同群體的分類及其特點
1.群體的分類
2.被稱為犯罪群體的群體
3.刑事案件的陪審團
4.選民群體
5.議會
譯名對照表
章 群體的一般特征 提要:從心理學角度看群體的構成/大量的個人聚集在一起并不足以構成一個群體/群體心理的特征/群體中個人固有的思想感情發(fā)生的變化以及他們個性的消失/群體總是受著無意識因素的支配/大腦活動的消失和脊髓活動的得勢/智力的下降和感情的徹底變化/這種變化了的感情,既可以比形成群體的個人的感情好,也可以比它糟/群體既易于英勇無畏也易于犯罪。 從平常的含義上說,"群體"一詞是指聚集在一起的個人,無論他們屬于什么民族、職業(yè)或性別,也不管是什么事情讓他們走到了一起。但是從心理學的角度看,"群體"一詞卻著一種十分不同的重要含義。在某些既定的條件下,并且只有在這些條件下,一群人會表現(xiàn)出一些新的特點,它非常不同于組成這一群體的個人所具有的特點。聚集成群的人,他們的感情和思想全都采取同一個方向,他們自覺的個性消失了,形成了一種集體心理。它無疑是暫時的,然而它確實表現(xiàn)出了一些非常明確的特點。這些聚集成群的人進入了一種狀態(tài),因為沒有好的說法,我姑且把它稱為一個組織化的群體,或換個也許為可取的說法,一個心理群體。它形成了一種獨特的存在,受群體精神統(tǒng)一定律的支配。 不言自明,一些人偶然發(fā)現(xiàn)他們彼此站在一起,僅僅這個事實,并不能使他們獲得一個組織化群體的特點。一千個偶然聚集在公共場所的人,沒有任何明確的目標,從心理學意義上說,根本不能算是一個群體。要想具備這種群體特征,得有某些前提條件起作用,我們必須對它們的性質加以確定。 自覺的個性的消失,以及感情和思想轉向一個不同的方向,是就要變成組織化群體的人所表現(xiàn)出的首要特征,但這不一定總是需要一些個人同時出現(xiàn)在一個地點。有時,在某種狂暴的感情——譬如因為大事——的影響下,成千上萬孤立的個人也會獲得一個心理群體的特征。在這種情況下,一個偶然事件就足以使他們聞風而動聚集在一起,從而立刻獲得群體行為特有的屬性。有時,五六個人就能構成一個心理群體,而數(shù)千人偶然聚在一起卻不會發(fā)生這種現(xiàn)象。另一方面,雖然不可能看到整個民族聚在一起,但在某些影響的作用下,它也會變成一個群體。 心理群體一旦形成,它就會獲得一些暫時的、然而又十分明確的普遍特征。除了這些普遍特征以外,它還會有另一些附帶的特征,其具體表現(xiàn)因組成群體的人而各有不同,并且它的精神結構也會發(fā)生改變。因此,對心理群體不難進行分類。當我們深入研究這個問題時就會看到,一個異質的群體(即由不同成份組成的群體)會表現(xiàn)出一些與同質群體(即由大體相同的成份,如宗派、等級或階層組成的群體)相同的特征,除了這些共同特征外,它們還具有一些自身的特點,從而使這兩類群體有所區(qū)別。 不過在深入研究不同類型的群體之前,我們必須先考察一下它們的共同特點。我們將像博物學家一樣從事這項工作,他們總是先來描述一個科的全體成員的共同特點,然后再著手研究那些把該科所包含的屬、種區(qū)別開來的具體特點。 對群體心理不易做出的描述,因為它的組織不僅有種族和構成方式上的不同,而且還因為支配群體的刺激因素的性質和強度而有所不同。不過,個體心理學的研究也會遇到同樣的困難。一個人終其一生性格保持不變的事情,只有在小說里才能看到。只有環(huán)境的單一性,才能造成明顯的性格單一性。我曾在其他著作中指出,一切精神結構都包含著各種性格的可能性,環(huán)境的突變就會使這種可能性表現(xiàn)出來。這解釋了法國國民公會中野蠻的成員為何原來都是些謙和的公民。在正常環(huán)境下,他們會是一些平和的公證人或善良的官員。風暴過后,他們又恢復了平常的性格,成為安靜而守法的公民。拿破侖在他們中間為自己找到了恭順的臣民。 這里不可能對群體強弱不同的組織程度做的研究,因此我們只專注于那些已經(jīng)達到組織化階段的群體。這樣我們就會看到群體可以變成什么樣子,而不是它們一承不變的樣子。只有在這個發(fā)達的組織化階段,種族不變的主要特征才會被賦予某些新特點。這時,集體的全部感情和思想中所顯示出來的變化,就會表現(xiàn)出一個明確的方向。只有在這種情況下,我前面所說的群體精神統(tǒng)一性的心理學規(guī)律才開始發(fā)生作用。 在群體的心理特征中,有一些可能與孤立的個人沒有什么不同,而有一些則為群體所特有,因此只能在群體中看到。我們所研究的首先就是這些特征,以便揭示它們的重要性。 一個心理群體表現(xiàn)出來的驚人的特點如下:構成這個群體的個人不管是誰,他們的生活方式、職業(yè)、性格或智力不管相同還是不同,他們變成了一個群體這個事實,便使他們獲得了一種集體心理,這使他們的感情、思想和行為變得與他們單獨一人時的感情、思想和行為頗為不同。若不是形成了一個群體,有些念頭或感情在個人身上根本就不會產(chǎn)生,或不可能變成行動。心理群體是一個由異質成份組成的暫時現(xiàn)象,當他們結合在一起時,就像因為結合成一種新的存在而構成一個生命體的細胞一樣,會表現(xiàn)出一些特點,它們與單個細胞所具有的特點大不相同。 與人們在機智的哲學家赫伯特?斯賓塞筆下發(fā)現(xiàn)的觀點相反,在形成一個群體的人群中,并不存在構成因素的總和或它們的平均值。實際表現(xiàn)出來的,是由于出現(xiàn)了新特點而形成的一種組合,就像某些化學元素——如堿和酸——反應后形成一種新物體一樣,它所具有的特性十分不同于使它得以形成的那些物體。 組成一個群體的個人十分不同于孤立的個人,要想證明這一點并不困難,然而找出這種不同的原因卻不那么容易。 要想多少了解一些究竟,首先必須記住現(xiàn)代心理學所確認的真理,即無意識現(xiàn)象不但在有機體的生活中,而且在智力活動中,都發(fā)揮著一種壓倒性的作用。與精神生活中的無意識因素相比,有意識因素只起著很小的作用。細心的分析家和敏銳的觀察家,充其量也只能找出一點支配他的行為的無意識動機。我們有意識的行為,是主要受遺傳影響而造成的無意識的深層心理結構的產(chǎn)物。這個深層結構中包含著世代相傳的無數(shù)共同特征,它們構成了一個種族先天的稟性。在我們的行為之可予說明的原因背后,毫無疑問隱藏著我們沒有說明的原因,但是在這些原因背后,還有另外許多我們自己一無所知的神秘原因。我們的大多數(shù)日常行為,都是我們無法觀察的一些隱蔽動機的結果。 無意識構成了種族的先天稟性,尤其在這個方面,屬于該種族的個人之間是十分相似的,使他們彼此之間有所不同的,主要是他們性格中那些有意識的方面——教育的結果,但多的是因為獨特的遺傳條件。人們在智力上差異大,但他們卻有著非常相似的本能和情感。在屬于情感領域的每一種事情上——宗教、政治、道德、愛憎等等,杰出的人士很少能比凡夫俗子高明多少。從智力上說,一個偉大的數(shù)學家和他的鞋匠之間可能有天壤之別,但是從性格的角度看,他們可能差別甚微或根本沒有差別。 P3-8
這個商品不錯~
這個商品不錯~
非常好的一本書!贊!
還好,書的表面被擱下了個坑
好極了
據(jù)說很滿意,朋友說下次還在這里買
買了好幾本,一起評論吧,紙質不錯應該是正版,只是沒有用盒子什么的裝一下,有點損壞。。
還行,發(fā)票沒弄好
有點慢,其中有本書翻過的
書特別好,質量不錯,值得購買
書不錯
包裝完好 滿意
最想看的很棒
好評
一本好書,很受啟發(fā),很受教育。
到手變這樣了,袋子和書角都給磕破了。
這本書非常專業(yè),經(jīng)得起時間的考驗,業(yè)界良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