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將法律實證主義(經濟分析方法)和形而上學的法律價值論,作為國際海上貨物運輸承運人責任基礎立法的研究方法,把面向現實的實證科學的成果同面向本質的價值科學成果有機結合起來,揭示出承運人責任基礎立法中目的理性與價值判斷的二元基礎,從而在兩者關系上,提出了基于目的理性受價值約束的承運人責任基礎行為規則模型,把基于效用的目的理性的構成同確保基于正義的價值實現這兩方面協調起來,才能產生真正實際有效和相對符合正義的國際海上貨物承運人責任基礎法律體系。這對于國際海上貨物運輸法律制度的協調統一、建立公正有效的預防激勵和補償制度、促進貿易和航運發展以及對我國《海商法》修訂、遠洋運輸與沿海運輸承運人責任制度統一和立法決策等都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胡緒雨,男,山東青島市人,1967年10月出生,清華大學法學博士(民商法學專業),現為南開大學法學院民商法教研室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民法(物權法、債權法)和海商法兼職仲裁員、律師和公司顧問曾在CSSCI法學核心期刊等十多篇,承擔多項部級及橫向研究課題。
序
及時章 目的理性和正義支配下的承運人責任基礎國際立法
及時節 國際海上貨物運輸承運人責任基礎法律制度的建立與發展
第二節 目的理性支配下的航運秩序及其立法
一、《海牙規則》所確立承運人責任基
二、《海牙規則》所蘊涵的目的理性
第三節 正義支配的航運秩序及其立法
一、《漢堡規則》產生的時代背景與內容
二、《漢堡規則》所確立的承運人過失責任原則
三、《漢堡規則》"準嚴格責任"的構建
第四節 聯合國《運輸法公約》中目的理性與價值判斷優先選擇
一、聯合國《運輸法公約》出臺背景與內容
二、聯合國《運輸法公約》制定過程中兩種理念碰撞
第二章 國際海上貨物承運人責任基礎立法中的目的論與經驗論
及時節 國際海上貨物承運人責任基礎立法中的目的論
一、目的理性本質及其所追求的終極目標
二、目的理性支配下的承運人責任基礎立法的特征
第二節 國際海上貨物承運人責任基礎立法中的經驗論
一、法律實證主義--受本能和欲望支配的目標
(一)法律實證主義內涵--非價值判斷
(二)實證法律經濟分析的優勢
二、承運人責任基礎選擇的實證法律經濟分析
(一)承運人過失責任法律制度經濟含義
(二)有效、經濟的責任體制與配置機制
第三節 對目的理性支配下的承運人責任基礎立法的批判
一、功利主義視角的局限性
二、法律實證主義的缺陷
三、經驗論的不足
第三章 國際海上貨物承運人責任基礎立法中的正義論與超驗論
及時節 法律的價值
一、法律的理念是正義而不是合目的性
二、財富是否為法律的價值
三、形而上學的終極法律價值
……
第四章 承運人責任基礎立法中目的理性與價值判斷的融合
第五章 基于效用導向的受價值約束的承運人責任基礎立法趨向
第六章 國際海上承運人責任基礎法律制度的效力基
結語
簡略用語中英文對照
主要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