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偷拍一区二区,国产香蕉久久精品综合网,亚洲激情五月婷婷,欧美日韩国产不卡

在線客服
神經科學講什么圖書
人氣:38

神經科學講什么

一部幫你審視所有關于大腦、意識、認知研究的思維指南 神經科學入門導讀* 徹底改變你對科學的思考與學習方式
  • 所屬分類:圖書 >心理學>心理學理論與研究>精神分析  
  • 作者:(美)[羅伯特·伯頓]([Robert] A. [Burton])著
  • 產品參數:
  • 叢書名:心視界
  • 國際刊號:9787213078798
  •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7-02
  • 印刷時間:2017-02-01
  • 版次:1
  • 開本:16開
  • 頁數:--
  • 紙張:純質紙
  • 包裝:平裝-膠訂
  • 套裝:

內容簡介

神經科學講什么》講述了你以為你知道,但其實你并不知道的神經科學。

心智是怎樣工作的?我們動用自己的大腦研究人類的大腦,這科學嗎?如何得出靠譜的結論?

神經科學講什么》將教你以正確的方式思考科學發現的普遍性問題!

神經科學講什么》帶來的視角令人吃驚,羅伯特•伯頓在科學發現中融入了自己的哲學思考,引領讀者動用批判性思維去了解人類心理的真相。

在理解自我方面,沒有比批駁神經科學領域更大的挑戰了。羅伯特•伯頓以一個懷疑論者的身份,給過熱的神經科學研究與應用潑下一杯冷水,對神經科學提出挑戰,并提供了一個新的愿景,帶我們去思考心靈可能是什么,它如何工作。

編輯推薦

一部幫你審視所有關于大腦、認知、意識研究的思維指南,帶你認識當前備受關注的火爆學科——神經科學的一切!

神經科學入門導讀!

我們正處在自我理解的歷史轉折點上,神經科學即將揭開大腦的奧秘。實驗、推理、質疑、批判?這里不提供一站式答案,你將挑戰遍布大腦研究領域中流行的基本假說。

徹底改變你對科學的思考與學習方式!

湛廬文化出品

作者簡介

羅伯特 伯頓

醫生、記者兼作家。耶魯大學及加州大學舊金山醫學院的雙料高材生。33歲成為加州大學錫安山醫院最年輕有為的神經科主任。

擅長把尖端神經科學、實驗數據和趣聞軼事相結合,提出具有挑戰性、開創性的觀點。

常常受邀為《紐約時報》《舊金山紀事報》和《沙龍網絡雜志》撰寫文章,還經常被邀請做有關大腦、思維、神經科學與科學哲學方面的演講。著有《人類思維中最致命的錯誤》以及三本深受評論界好評的小說。目前居住在舊金山灣區。

目錄

[目錄]

贊譽

前言 我們動用自己的大腦研究人類的大腦,這科學嗎

及時部分 大腦如何產生思維

即使是最不懂科學的人也知道心理狀態,無論它

多么像源于心理,其實最終都來自大腦。我們

感受到的一切都是由沒有思想的大腦細胞及其突

觸產生的。

01 探索心智的奧秘

第二部分 撬開神經科學的工具箱

意識究竟從何而來?人的智力和神經網絡有什么

關系?心智又是怎樣工作的?是什么讓人類與其

他生物的思維有所不同?不妨從人類認知與自我

演化的角度來看看,神經科學能告訴我們些什么。

02 能動性、意志與意圖

03 因果關系

04 直覺推理

05 邏輯推理

06 元認知

07 個體心智與群體思維

第二部分 挑戰神經科學的重大發現

神經科學家們不能通過丈量或稱重的方式來對心

智進行測量,只能通過科學數據和經過個人知覺

過濾的故事對心智進行解讀。那如果他們用來獲

取科學數據的算法有誤,或者其個人知覺因時而

異呢?我們又如何能確定科學家們依此得出的結

論是對的?

08 鏡像神經元是洞悉心智的圣杯嗎

09 神經科學能預測未來嗎

10 神經科學能證實意識的存在嗎

11 神經科學能解剖我們的思維嗎

12 神經科學能解釋善惡之源嗎

13 不會講故事的科學家不是好的神經科學家

致謝

譯者后記

在線預覽

[精彩樣章]

神經科學能預測未來嗎

在我60 歲生日時,妻子和我帶著我媽去舊金山一家非常品質的酒店吃午餐。我們不常去那兒吃飯,酒店有很方便的免下車入口,乘坐輪椅的媽媽還可以使用電梯。盡管我和媽媽一直關系親密,但我們的情感表達方式是比較含蓄的。然而在那次吃完飯后,我以一種不常見的、表達愛與感激的姿勢靠近她,輕輕地觸碰著她的胳膊說道:“要不是因為你,我今天不會在這里。”她立即面無表情地答道:“我們也可以在其他地方吃飯。”

當她97 歲在醫院里生命垂危時,我喃喃地說些毫無意義的話,想讓她高興起來:“你很幸運,你的病房正好在護士站的對面。”我媽媽回答說:“是啊,位置決定一切。”沒有開玩笑的意味。

據說人類最的特征是心智解讀能力,即知道另一個人在想什么。在哲學領域中,這被稱為心理理論。但是作為一個閱讀哲學、研究心智的神經科學家,時至今日我依然不知道媽媽到底是在幽默、譏諷、開玩笑、麻木、專斷、異想天開,還是在表述事實。她面無表情的言語常常讓她的親朋好友無從分辨她是在逗趣還是在諷刺挖苦,或者她是真的不知道這是一語雙關。,我們把她那特有的評論解釋為,那是她自己看待世界的獨特方式。因此她成了我們家的傳奇人物,給大家制造了諸多困惑。

暴力、自殺、說謊能通過儀器預測嗎

如果我們不能確定某人是否在跟我們開玩笑,那么我們能地預測行為嗎?在1993 年的研究中,匹茲堡大學醫學院(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School of Medicine)精神病學系的師生對市精神病院急診科的病人進行了評估。在病人準備離開醫院時,他們會對病人潛在的暴力性進行評估,根據評估結果將他們分為兩組——暴力組和非暴力組。在6 個月的追蹤研究中,被歸在暴力組的成員有一半發生了暴力行為,而被歸在非暴力組的成員有超過三分之一的人發生了暴力行為。在這個測試組中,對女性病人暴力行為的預測并不比碰運氣更好。拋硬幣決定暴力或非暴力,與精神科醫生的評估具有相同的性。而另一項研究則證明,即使像口頭威脅和實施暴力行為這樣從直覺上看顯然可以用于區分暴力與非暴力人群的因素,也無法地預測研究對象接下來的暴力行為。

精神科醫生在預測自殺上似乎也遇到了同樣的挫折。在艾奧瓦大學醫院和診所進行的一項研究涉及1 900 名重度抑郁癥患者。在研究中,精神科醫生試圖預測出誰在未來有可能自殺。他們沒有找對任何一位潛在的自殺者。研究得出的結論是:“即使是對于高風險的住院病人,預測自殺也是不可能的。”

那能否預測說謊呢?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心理學家兼細微面部表情方面的專家保羅 ??寺?Paul Ekman)錄制了一盤錄像。錄像的內容是對10 個人的采訪,以了解他們對死刑的觀點。艾克曼讓觀看錄像的人評判哪個人在撒謊。大多數人評判的性和碰運氣差不多或者略好一點。那些你認為應該優于平均水平的人,比如警官、法官、聯邦調查局和中央情報局的特工,并不比隨機選出的公共汽車司機或管道工判斷得更(對120 項類似研究進行的綜述顯示,只有兩項研究中被試的謊言偵破率達到了70%)。首法官丹尼斯 欽(Dennis Chin)對判處伯納德 麥道夫150 年監禁的推理過程是這樣解釋的:“麥道夫案的9 名受害者說他徹底毀了他們的人生。麥道夫站起來說了很多道歉的話,并說他‘感到自己罪孽深重’。他轉過身面對受害者,再次致歉。”欽繼續描述著麥道夫如何顯得很難過,就好像他在哀悼。但是欽說:“我不相信他是真心悔過。”大多數人會贊同欽的看法,但不太鼓舞人心的是,我們可能都錯了。如果有的方法來判斷麥道夫是在法庭上表演,還是在為自己感到悲傷,或者是感覺很糟糕但自己并不知道為什么,那么又會怎樣呢?

鑒于這樣糟糕的判斷力,難怪我們會求助于科學。或許神經科學能夠幫你發現那些造成各種行為的心理狀態的神經相關物。事實上,一些神經科學家認為我們要么已經實現了心智解讀,要么很快就能做到??▋然仿〈髮W的神經科學家馬塞爾 賈斯特(Marcel Just)正在研究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來進行“思維識別”。他告訴新聞節目《60 分鐘時事》的萊斯利 斯特爾(Leslie Stahl)說,自己的團隊已經在大腦中發現了仁慈、虛偽和愛的神經“標志”4。來自伯恩斯坦計算神經科學中心(Bernstein Center for Computational Neuroscience) 的約翰- 迪倫 海恩斯(John-Dylan Haynes)在此基礎上又向前邁了一步。海恩斯相信,某24小時我們可以通過查看人們的大腦活動來確定他們的意圖5。蘇黎世大學的托馬斯 鮑姆加特納(Thomas Baumgartner)想象,在未來,腦掃描能夠幫助精神科醫生決定是否給保障不再違法的犯人批準假釋。

為了探討這些主張在理論上是否具有可能性,讓我們先探討一下功能性磁共振成像這樣的技術具有哪些優缺點。假設在未來的某個時刻,我們已經擁有了的大腦記錄設備,讓我們稱之為超級掃描儀吧,它能夠每時每刻追蹤每個突觸、每個神經元、每個電位和每種神經遞質,按一個按鈕我們便能夠擁有大腦活動的完整時空地圖。這樣我們就能夠地知道他人在想什么嗎?我們就能夠理解他人的心理狀態嗎?

為了回答這些問題,讓我們先思考一下理解心理狀態需要什么。所有科學研究共同的基本原則是確立基線水平,這樣便能夠偵測出人體的生理變化。記得在老電影中,犯罪嫌疑人常會接受測謊儀的測試。為了建立說真話或說假話時自主神經系統反應的基線水平,研究者會先問被試一些事實性的問題,比如他的住址、出生日期和就讀的高中等,來獲得自主神經系統各種功能的數據,比如心率、皮膚出汗的情況。通過了解被試在說謊或在說真話時神經系統的反應,你便有了衡量的標準,可以評判他對更具刺激性的問題的回答是真是假,比如“是不是你殺了瓊斯太太”。

盡管測謊儀已經徹底名譽掃地了,但確立基線水平的原則并沒有改變。無論我們的測量工具變得多么先進,我們仍需要知道我們所研究事物的基線狀態。為了發現大腦伴隨著新刺激而產生的改變,的細胞內電子記錄設備仍需要確定細胞放電的正常模式。在擁有了超級掃描儀的情況下,我們仍需要獲得對大腦靜息狀態的描繪,然后讓被試完成一項心理或身體任務,看一看在基線測量值之上和之下出現了什么活動?;€測量值可以被看成隨機研究中控制組的水平。不同之處在于,對于個體被試來說,他的基線測量值成了他自己的控制數據。

基線大腦活動不等于沒有大腦活動。即使在我們認為自己無所事事時,大腦也在從事著各種各樣無意識的認知活動。我們如何對沒有反映在有意識心理狀態中的認知活動進行識別和分類?在處理復雜的心理狀態之前,我們應該從剖析心智解讀最基本的方面開始,對于這些方面我們擁有客觀的標準,即對單一運動行為的預測。

如果你敲擊手指,對應敲擊手指的特定運動區域會被激活,這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上會顯現出來。我們把這稱為運動模式A。你了解輸入——敲擊手指的意愿,并且通過測量速度、頻率和相應肌肉纖維的收縮力度,也能夠地記錄輸出。在每個個體中建立了這種相關關系后,你便能通過研究成千上萬的被試來驗證你的發現。運用這種技術,你便可以很有信心地認為,敲擊手指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上會顯現為模式A。但是反過來不一定成立:看見掃描圖上的模式A 并不能保障你敲擊了手指。舉一個例子:被動地觀察行為和主動地做出這個行為都會激活鏡像神經元,使它表現出相同的模式。單單是發現了這種模式并不能讓我們判斷出猴子是在觀看抓握的動作,還是在做出抓握的動作。把這些神經元鼓吹為心智解讀的基礎并不比用拋硬幣的方式來預測行為更。

現在要增加賭注了。我們不再試圖理解容易量化的運動行為,而是想要理解無意識的認知活動。想象在未來,你作為一名神經科學家,正在用超級掃描儀研究被麻醉(但并非已癱瘓)的病人的心理狀態。在某些病人的大腦中你發現了相當獨特且可復制的大腦活動——模式B。手術期間你對病人進行了細致的行為觀察,但沒有發現存在模式B 和不存在模式B 的病人之間有運動行為方面的差異。由此你得出結論:模式B 不代表特定的運動行為,它一定與某種心理狀態有關。病人清醒后對他們進行的詳細訪談并沒有得到有價值的信息,因為他們已經不記得手術時的經歷了。人格剖析同樣沒有帶來什么發現。你相信自己已經發現了心理狀態的神經相關物,但你不知道那是什么。

無論新的腦成像設備多么,如果不知道發生模式B 時每個被試有什么感受,神經科學都無法解釋模式B。我們只能通過被試對自己感受的報告,來推測大腦狀態與心理狀態之間的關系。我們所知道的是,我們很難始終充分感知到自己的心理狀態,更不用說恰當地描述我們的所感所思了。大多數人承認,對心理狀態的心理學研究始終不夠,因為它不可能克服主觀描述所固有的問題。然而,評估潛意識心理狀態則會遭遇額外的困境。如果某種心理狀態是被試沒有意識到的,可能因為他把注意力集中在了其他地方,或者因為他忘記了時間和感受,或者因為這種心理狀態被表達時他沒有覺察,那么神經科學家便無法將這種模式與特定的反應聯系起來。

媒體評論

[贊譽]

神經科學一直被科學家們過度吹噓,被記者們不斷炒作。而在理解自我方面,沒有比批駁神經科學領域的研究更大的挑戰了。羅伯特 伯頓在《神經科學講什么》中解釋了現代神經科學告訴了我們什么,沒有告訴我們什么,以及它可能無法告訴我們什么。

巴里 施瓦茨

美國斯沃斯莫爾學院社會心理學教授

暢銷書《選擇的悖論》作者

流行媒體中充斥著泛濫成災的神經科學發現,尤其是那些暗示神經科學是一切“真理”的仲裁者的發現:從我們為什么喜歡某種顏色到某人是否在做偽證。羅伯特 伯頓刺穿了這片混亂。這本書是來自神經科學界專家的貢獻。

戴維 迪薩爾沃

科學家、公共學者

瘋狂行為學:來自猩猩的你,為什么總會失去理智》作者

羅伯特 伯頓對人們關于大腦的誤解進行了深入思考。他借助豐富的神經學案例研究、電影及文學作品中的格言、具有說服力的故事以及挑戰思維的實驗,針對我們自己的大腦知道什么,能夠知道什么,提出了大量科學與哲學上的質疑。

丹尼爾 西蒙斯

暢銷書《看不見的大猩猩》合著者

伯頓追溯了神經科學研究的歷史,將讀者的注意力引向未來的科學發現。科學的懷疑者和狂熱者都應該讀一讀。

美國《圖書館雜志》

《神經科學講什么》尖銳地譴責了所有形式的還原論,激發人們去思考科學家提出的問題是否恰當。

美國《沙龍網絡雜志》

伯頓并不是個失敗主義者,他只是質疑那些沒有經過考證的事情。再沒有哪本書能夠比這本書讓你對不斷進化的大腦獲得更多了解,讓你認識到對心智進行怎樣的爭論才是合理的。

美國福布斯網站

有益于對思維﹣大腦悖論進行深入思考,信息豐富、詼諧機智、具有挑釁意味。

科克斯書評》

本書將晦澀的科學與哲學思考及推測進行了很好的平衡,可讀性強。伯頓的目的不是批評神經科學界的同行,而是強調研究心智的步是謙卑地承認人類探索的局限性。

出版人周刊》

作者一針見血地幫助我們認清了那些乍看起來很有前景,但終會被揭穿的主張。根據傳統智慧來看,人類在動物界具有特殊的地位,因為我們具有的大腦。本書展示了有違這一傳統智慧的研究和案例。它促使哲學家、心理學家和神經科學家停下來進行思考。

馬林獨立報》

強烈推薦!這是部值得關注的作品。

科學美國人》

這是一部相當有頭腦的作品,它挑戰了我們的成見。書中呈現了吸引人的科學實驗結果,它們更多的是提出問題,而不是回答問題。

科學醫學網

如果你認為神經科學地圖像羅夏墨跡測驗一樣,沒有誰對誰錯的硬性標準,那么你就會喜歡這本書。伯頓對大腦研究成果的探索像炸彈一樣摧毀了其確定性。研究表明,腦成像本身便是促使人們信服神經科學新主張的有力因素,因為大腦精美的形狀和其雅致的顏色非常吸引人。我們已經看到了大腦激活的模式,但伯頓一再請求我們不要相信它。

麥克林雜志》

智能、意識和語言就像波濤洶涌的水域,本書便是對這片水域的探索。

新科學人》

伯頓追溯了神經科學研究的歷史,將讀者的注意力引向未來的發現……懷疑者和狂熱者都應該讀一讀。

美國《圖書館雜志》

伯頓質疑了他所在的神經科學領域的基本假設,他在書中展示了認知科學的基礎,讀者從中可獲得非常寶貴的洞見。

維諾德 柯斯拉

美國太陽公司聯合創始人

這部引人入勝的作品點明了現代神經科學的優勢與局限性。它確實獨樹一幟。其語言融合了學術寫作、病例和敘事文的風格,伯頓帶領讀者看到了人與同一性、自我與社會、健康與疾病間的交匯,尖銳的是,科學家與其社會責任間的交匯。

朱迪 埃勒斯

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神經倫理學首席科學家

牛津神經倫理道德手冊》作者

網友評論(不代表本站觀點)

來自***(匿**的評論:

神經科學講什么 到貨很快 有塑封 書比想象中要薄 好奇神經科學是講什么的

2017-04-06 17:34:10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

2017-04-09 01:41:19
來自j***n(**的評論:

在理解自我方面,沒有比批駁神經科學領域更大的挑戰了。羅伯特?伯頓以一個懷疑論者的身份,給過熱的神經科學研究與應用潑下一杯冷水,對神經科學提出挑戰,并提供了一個新的愿景,帶我們去思考心靈可能是什么,它如何工作。

2017-04-10 17:29:40
來自灰***爺**的評論:

開啟科技之旅。沒有科學,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將會是一種什么樣的景象?

2017-04-14 20:09:57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發貨速度很快

2017-04-20 10:01:25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好書,單位圖書館收藏。

2017-05-03 14:54:03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以前以為郵政是最慢的快遞,直到出現了國通。每次到了本地都要配送三天。還要強加個理由偏遠地區定期送未能配送成功,我這可是市中心好么。無語。

2017-08-01 00:08:46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真的很不錯

2017-09-07 11:51:38
來自非***(**的評論:

非常非常非常好

2017-09-15 21:40:37
來自rachelm**的評論:

質量好到貨快值得買

2017-09-23 19:50:15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剛收到快遞,包裝實在太差了,只有一層塑料袋,收到快遞是破損的,書也是磨損的

2017-10-14 13:31:23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ok...

2017-11-03 13:47:28

免責聲明

更多出版社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太湖县| 益阳市| 锦州市| 阿瓦提县| 临桂县| 凌源市| 西峡县| 鹿泉市| 朔州市| 德庆县| 唐河县| 富川| 循化| 嘉荫县| 周口市| 临武县| 晋城| 河北区| 金平| 云安县| 梧州市| 门头沟区| 深泽县| 扶绥县| 台前县| 泸州市| 高尔夫| 陆川县| 广西| 安陆市| 镇平县| 营口市| 瑞安市| 黎平县| 郸城县| 彩票| 黑水县| 太谷县| 祁阳县| 台州市| 大埔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