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世紀以來,中國向外輸出的藝術品——從玉器、絲綢、青花瓷到近幾十年來的電影——刺激了西方對東方異國情調的幻想,并成為西方源源不斷的時尚靈感來源。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于2015年舉辦了“現象級”時尚展覽“中國:鏡花水月”(China: Through the Looking Glass),這次展覽聚焦于受到中國風影響的西方高級定制時裝與成衣,并將它們與中國歷史服裝、中外藝術品和電影作品一起展出。本書作為該展覽的圖錄,收錄了著名攝影師普拉頓(Platon)為展品拍攝的近200幅優美大圖,讓讀者得以品味中國的文化和裁剪符號與西方的時裝元素和想象在時尚中的相互作用。本書亦呈現了此次展覽藝術總監王家衛、策展人安德魯 博爾頓等人從時尚、藝術、電影等角度撰寫的精彩文章,以及有多件作品參展的著名設計師約翰 加利亞諾(John Galliano)的訪談實錄。
“中國:鏡花水月”由王家衛擔綱展覽藝術總監。來自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和其他世界知名博物館與時尚品牌的珍貴收藏共同構成這一美妙巨著。
著名攝影師普拉頓為本書拍攝近200幅精美大圖,詩意呈現西方時裝與中國傳統服飾和藝術品。
精心編排的對頁與硫酸紙插圖讓讀者得以品味這些西方設計師的靈感源頭和對中國元素的全新解讀。
安德魯 博爾頓(Andrew Bolton),就學于東安格利亞大學,學習非西方藝術并獲碩士學位,曾在倫敦維多利亞與阿爾伯特博物館工作九年,于2002年加入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現為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時裝學院主策展人。他已策劃數場備受矚目的時尚展覽,出版多部著作,并為藝術與時尚類出版物撰稿。
贊助商聲明
館長序
小談電影與時尚
東方與西方的對話
走向表面美學
一室私語
在時尚中塑造中國
中國服裝意象
電影中的虛擬中國
從皇帝到平民
符號帝國
采訪、資料來源與版權
“在這本為我們帶來愉悅感受的時裝學院的圖錄中……博爾頓在他的引言中對于東西方之間的交流采取了去政治化的觀點,這為本書——風格在與內容的對壘中大獲全勝,封面由燙金的紅色絲質面料包裹——定下基調。書中跨越了幾個世紀的西方的精美時裝、藝術與電影變幻出一幅關于中國的美妙幻景。”
——克里斯托弗 萊昂,《讀書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