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陳泊菡所著、京師心智(專業心理教育機構)組編的《魔鬼博弈學》是一本關于心理操縱的百科全書,這是一本關于洗腦與反洗腦、操控與反操控、支配與反支配的智慧之書,這是一本讓你在情場、職場、商場戰無不勝的制勝寶典。本書將晦澀難懂的博弈論概念分解為通俗易懂的語言,并和心理學無縫銜接,讓你用最短的時間最地掌握博弈心理學的奧秘。
陳泊菡,知名心理作家,暢銷書作家。專注于心理學領域研究數十年,頗有建樹。著有暢銷書《心理學與記憶術》《心理學與微反應》《心理學與自制力》《FBI犯罪心理畫像》等。
Chapter 1 博弈論的真面目
博弈論是什么
博弈三要素
零和、正和與負和
決策時間與信息掌握
帕累托
"博弈論之父"馮·諾依曼
納什傳奇人生
博弈的最終目的
感性做人,理性做事
Chapter 2 經典的囚徒困境
背叛還是合作的難題
出來混,要守規矩
聰明反被聰明誤
利中取大、害中取小
多人囚徒困境
誰是真的囚徒
富貴險中求
老板的策略
Chapter 3 操縱心理的博弈術
練就一張蜂蜜嘴
虛張聲勢也是種策略
讓對手心甘情愿地上當
信息不對等的較量
更新信息很重要
用時間制造壓力
影響心理的關鍵詞
物以稀為貴
心理上壓倒對方
亡命徒策略
Chapter 4 用博弈論談情說愛
愛情本身就是博弈
花心男女和老實人
吵架吵出建設性
夫妻也有囚徒困境
吃醋的意義
男女之間的納什均衡
情侶吵架博弈
分手還是不分手
Chapter 5 生活中的心理博弈
無處不在的心理博弈
感性的日常行為
進擊的笑容
這是個看臉的世界
錯覺的制勝技巧
語言框架效應
話題出賣內心
心理博弈的捧殺術
不要隨便保障
Chapter 6 博弈助你一臂之力
斗雞博弈的智慧
少數人的博弈
阻礙成功的兩個極端
沒有永遠的贏家
決定未來的選擇
怕什么來什么
"冷門"也會變"熱門"
Chapter 7 把博弈論帶進職場
漲工資這件事
企業對員工的薪酬策略
年終獎的加法策略
機關算盡太聰明
深藏你的野心
職場食物鏈
及時識別危險信號
Chapter 8 博弈模型大集合
選擇博弈,堅持本心
臟臉博弈,看清自己
獵鹿博弈,合作共贏
信息博弈,重中之重
智豬博弈,三思后行
談判博弈,蛋糕分配
斗雞博弈,以退為進
博弈,以弱勝強
傻瓜博弈,理性投資
博弈論是什么 博弈論,又叫作"對策論""賽局理論",屬于現代應用數學的一個分支,也是運籌學當中的一個重要學科。當兩個人處于平等的對局狀態下,雙方根據對方的策略來變換自己的對抗策略,最終達到勝利的目的。 從字面來看,其實也不難理解。博弈,兩軍對壘需要后方的國家進行政治和軍事上的博弈;公司之間沒有硝煙的戰場,背后也坐著董事會在遠程博弈;哪怕是幾個坐在一起斗地主的學生,同樣也是在博弈。 很多名詞綴上一個"論"字以后,就會變得高深莫測,讓人望而卻步,仿佛只有禿頂蒼老的學者才有資格談論一番。其實不然,耶魯大學的教授曾經很直白地解釋過,博弈論其實無處不在,生活中、工作中,只要是有人的地方,就有"博弈論"的存在。博弈論是什么?其實就是一場表面看起來復雜晦澀,實則簡單有趣的游戲。 沒錯,就是游戲。博弈在英文中用game表示,而game也有游戲的意思。貼近我們東方人的習慣,我們也可以把它稱為"過招""下棋"。博弈論,可以很復雜,復雜到讓你兩眼發暈,但同樣,它也可以很簡單。小到我們早餐吃油條還是喝豆漿、第二天早上幾點起床、穿裙子還是穿褲子,大到生死人命、國運民生、無垠寰宇,它們都可以屬于博弈論的應用范疇。 比如我們從經濟領域看,博弈論屬于一種理論性的概念,它可以通過人們做出的數學模型來解決一些實際生活中的利害沖突。我們個人或者是一個團隊、一個公司甚至一個國家,在某種環境條件和規則的約束之下,以我們所掌握的信息作為參考,選擇并制定一些策略,應用在我們面對的問題上,并且最終從中獲取我們所想要的結果或利益,這就是博弈論應用的過程和結果。 我國很多古代著作,比如《三國志》《孫子兵法》等,也涉及了博弈論,只不過因為時代的限制,其內容并未上升到現代博弈論的層次。但由此我們可以看出,早在兩千多年前,先人就已經萌生了"博弈論"的思想。 早期的博弈論主要應用在象棋、圍棋等游戲當中,人們對于博弈的理解,還僅僅停留在應用經驗的層面。直到20世紀初,博弈論才逐漸演變成一種理論并發展成一門學科。 1928年,美籍匈牙利數學家,馮·諾依曼證明了博弈論的基本原理,正式宣告了博弈論的誕生。馮·諾依曼和經濟學家奧斯卡·摩根斯坦兩人在1944年合著的跨時代巨著《博弈論和經濟行為》將博弈論系統地應用于經濟領域,并由此奠定了博弈論基礎和理論體系。 20世紀50年代,在納什、澤爾騰、海薩尼一眾人的努力之下,博弈論終于進入了實用領域。近20 年,博弈論已經作為分析解決沖突的工具,廣泛地應用在了管理科學、生態學以及國際政治等領域。 隨著當今時代變遷和社會的發展,博弈論也從原來的基礎上不斷地延伸。根據不同的基準,博弈中又包含了合作博弈與非合作博弈、信息博弈與不信息博弈以及動態博弈與靜態博弈等多種分類。對我們普通人而言,如果面對面地講述"博弈"概念,或許過于專業、難懂,但是作為人類生活的一項技能,我們其實每天都在不自覺地運用。 人生如棋局,每一步該如何走、往哪里走,都需要我們結合很多因素來抉擇。而在這種抉擇的過程中,我們所考慮的各種因素以及不同道路所產生的各種影響和結果,其實都充滿了博弈論的影子。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博弈論和厚黑學的一些理念互有關聯,這都是我們在生活中與人交鋒時的一些技能。這些技能可以有效地幫助我們讀懂他人的心理活動,從而避免一些人與人交往中的心理陷阱。很多時候,化被動為主動是翻盤的重要步驟,將對自己不利的變成有利的,并且為自己所用,掌控對弈者的心理,從而在博弈中占據主動。 既然人生是一場漫長的棋局,博弈則意味著我們要找尋各種合適的策略,來達到我們的目的。而尋找策略,就是博弈。(P0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