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的解析》被公認為“20世紀富創見的、偉大的著作之一”,出版于1899年,是弗洛伊德的成名代表作。在這本書中,弗洛伊德根據病人的夢的臨床研究,結合個人有關夢的自我分析,對夢的實質、釋夢的方法、夢的偽裝、夢的素材和來源、夢的工作以及夢的過程和心理等與夢有關問題,做了抽絲剝繭的闡述。精辟理性的病理分析不僅為了解正常人的潛意識活動打開了一條通道,更重要的是為精神病患者奉上了一把開啟心扉的鑰匙。
作為“改變世界歷史面貌”的16部巨著之一,“本書讀起來并不像一些暢銷書那樣痛快淋漓,它不同于快餐,只解決溫飽;它需要品茗,因為很有營養”(菲尼克斯語)。
本書已被視為精神分析學說的重要組成部份和三大理論支柱之一,是了解精神分析學說和潛意識理論的必讀書。
讀懂了夢,就讀懂了自己,人類自我認識的里程碑。
用知識去理解情感、欲望,用科學揭示人類心靈的奧秘。
本書不僅為正常人了解潛意識活動打開了一條通道,而且更重要的是為精神病患者奉上了一把開啟心扉的鑰匙。
《夢的解析》與達爾文的《物種起源論》及哥白尼的《天體運行論》并列為“導致人類產生三大思想革命的書”。
西格蒙德 弗洛伊德
(Sigmund Freud,1856—1939)
奧地利精神病醫師、心理學家、精神分析學派創始人。1873年入維也納大學醫學院學習,1881年獲醫學博士學位。1882—1885年在維也納綜合醫院擔任醫師,從事腦解剖和病理學研究。之后從業治療精神病。1895年正式提出精神分析的概念。1899年出版《夢的解析》,標志著精神分析體系的正式建立。1930年被授予歌德獎。1936年成為英國皇家學會會員。1938年赴英國避難,次年于倫敦逝世。提出了“潛意識”“自我”“本我”“超我”“俄狄浦斯情結”和“力比多”等重要概念,其深刻影響不限于心理學史,且遍及哲學、美學、文學和流行文化等領域。主要著作有《夢的解析》《精神分析引論》《性學三論》《圖騰與禁忌》等。
目錄
德語及時版(序)
德語第二版(序)
及時章 夢學綜述(1900年以前)
及時節 夢與清醒狀態的關系
第二節 夢的素材:夢中記憶
第三節 夢的刺激和來源
第四節 夢中的道德感
第五節 各派理論和夢的功能
第二章 夢的解析方法:一個夢例的分析
第三章 夢是欲望的滿足
第四章 夢的改裝
第五章 造夢素材及其來源
及時節 夢中的近期瑣事和無關緊要的材料
第二節 夢的來源——兒時經歷入夢
第三節 夢的來源——軀體刺激入夢
第四節 典型夢
第六章 造夢機制
及時節 凝縮機制
第二節 移置作用
第三節 邏輯關系的表達方式
第四節 表現力的考慮
第五節 幾個案例:夢中的語言和數字
第六節 荒誕夢:夢中的理性活動
第七節 夢中的情緒
第八節 潤飾作用
第七章 夢過程的心理學
及時節 夢的遺忘
第二節 回溯
第三節 欲望的滿足
第四節 潛意識、意識、哪個更真?
1897年春天,我聽說大學里有兩位教授推薦我任特別教授。這個消息讓我著實吃了一驚,因為這兩位教授跟我并不熟,所以他們的行為只能解釋為,他們很欣賞我。我在高興之余又警告自己不要高興得太早了,不要對這次提名抱有幻想,在過去的好多年里,委員會一直拒絕這種提名式的推薦。況且,有好幾位比我年長的同事,在學術建設方面獨樹一幟,他們的成就不比我差,人家排隊都排了好多年,還沒輪到,我有什么理由認為自己就是幸運兒呢?因此我作好了最壞的思想準備,等待最壞的結果。根據我對自己的了解,我并非急功近利之輩,并且我的工作成就也令我自己滿意,即便沒有職稱也絲毫無損于事實。葡萄是甜是酸我沒有興趣,因為高高掛著的葡萄我根本夠不著。
24小時晚上,一位朋友來訪,我應該視他的晉升經歷為前車之鑒,因為他被推薦為教授(在這個圈子里,教授頭銜會使病人崇拜得五體投地)候選人已有好些時日了,他很希望得到得到這個位置,但他不像我這樣低調對待可能臨到的幸運,而是熱衷于東奔西走,頻頻向高層示意重視他的晉升。他到系主任家活動以后才來我家的,他說這次把一位高級官員逼到了絕境,他公開向對方攤牌,問是不是因為自己的宗教信仰影響了對他的任命。對方回答,誠然,鑒于目前公眾的現狀來說,閣下暫時不能得到這個位置等等,諸如此類的話。這位朋友說:“起碼我知道了我目前的處境。”從這位朋友的話中,我沒有聽到絲毫對我有用的新的信息,因此我決定更要順其自然,聽天由命,因為我也信猶太教,宗教信仰對提名有一定影響這一條同樣適合于我。
自朋友來訪后的第二天,凌晨時分我做了這個夢,其形式非常特別,值得一說,它有兩個思想和兩個情景,每一種思想后面便緊跟著一個情景,兩兩配對。但在此處我只分析夢的前半部分,因為后半部分與我們現在討論的目的沒有關系。
1.……朋友R是我的叔叔,我對他感情很深……
2.我看清了他的面孔,臉略微有些變形,似乎被拉長了一些,臉上圍著一圈黃色的胡須,非常醒目。
接著出現了夢的第二段,也就是兩個其他的片斷,一個思想和另一個情景。下面的在此省略不談。
當我早晨想起這個夢時,不禁忍俊不禁,我大笑著說:“這個夢簡直就是瞎說八道。”可是,這個夢卻整天縈繞我的腦際,揮之不去,一整天都被它緊緊追隨,到了晚上,我責備自己道:“如果你的病人在解夢過程中,只會說一句‘簡直就是瞎說八道’,你一定會指責他,因為你懷疑在夢的背后一定另有隱情,只是病人不愿露底兒罷了。你自己也適用這個情況,你說夢是一派胡言,意味著你內心在拒絕解讀它,別想蒙混過關!”于是我開始解讀。
解析
R 是我的叔叔。這話意味著什么?我的叔叔是約瑟夫,除了他我沒有別的叔叔。他的故事充滿悲劇色彩。三十多年前,他因為賺錢心切,卷入了法律嚴格禁止的交易,結果受到了法律的嚴厲制裁。我父親因為憂慮過度,幾天就白了頭發,他總是憂傷地見人就說約瑟夫叔叔不是壞人,只是腦子不好使,犯了傻。如此推理,如果朋友R是我的約瑟夫叔叔,那就等于:“R是個傻B。”這真是匪夷所思,簡直錯得太離譜了。可是我分明看清了那張臉,“臉略微有些變形,似乎被拉長了一些,臉上圍著一圈黃色的胡須,非常醒目。” 可是朋友R的胡須是黑亮黑亮的,由于年紀的增長,黑胡須開始漸漸變白,青春的顏色黯然消逝,先變成紅黃色,然后是黃褐色,變成灰白色。朋友R正經歷著傷感的變化,順便說一句,我也如此,每當攬鏡自照,心里就泛起一陣難過的波瀾。我忽然恍然大悟,夢中看到的臉既是朋友R也是約瑟夫叔叔,這就像高爾頓的合成照相術(為了使家庭成員相貌有相似之處,高爾頓采取將幾個面孔同時曝光在一張底片上)。所以,我真的把朋友R認為是個傻瓜,與約瑟夫叔叔混為一談。
但我不明白為什么要把這兩個人扯在一起,這兩者的比較目的何在,但我無法就此打住,我得繼續深入下去。這二者的聯系似乎根基并不牢固,我叔叔是個罪犯,而朋友R不是,他只有一次微不足道的過失,有一次騎自行車不小心撞倒了一個學生,被罰了款。難道我夢中想到的是這件違法之事?如果是,這樣的比較豈不很可笑嗎。現在,另一件事又浮現出來,幾天前,我和另一位同事N在一起聊天,聊的內容不外乎也是有關晉升的事。我在街上無意中碰到N,他也被推薦接受教授這個職位,聽說我也被提名了,向我表示祝賀。但我婉言謝絕了他的好意,我說:“恭喜為時尚早,你不該拿這件事跟我開涮,難道你沒有經歷過嗎?提名算個啥。”他開玩笑似地回答說:“這說不準兒,晉升這事兒于我肯定有不利因素。難道你沒有聽說嗎,有人女人跑到法院去告我,信不信由你,這個案子已經撤了。她是懷著卑鄙的目的想來敲詐。我只能對其不追究,盡力使她免受處罰。可委員會那里我過不了關,因為他們記著這事兒呢。而你的品行卻無懈可擊。”現在,這里出現了兩個罪犯,可以和夢的傾向和解讀劃上等號。約瑟夫叔叔代表著我的兩個同事,兩人都未被任命為教授,一個是弱智,一個是罪犯。現在我明白了,他們為什么要以夢的形式表現出來,如果宗教問題作為一個考慮因素,延遲了我朋友的評審,那么我的評審同樣躲不開這個威脅。如果兩人遭到拒絕還有其他原因被我找了出來,那他們的際遇就不適合我的情況,也就是說,我還有晉升的希望。這就是我的夢采取的邏輯程序:朋友R是弱智,N是罪犯,而我既不是弱智也不是罪犯,等于說我與兩者全無共同之處,再進一步推論,系主任答復朋友R的那些令人垂頭喪氣的話不會落到我頭上,我可以為我被任命為教授吹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