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搜集了作者自2012年以來,發表在各大媒體上的關于預防疾病、呵護身體健康等的科普作品以及參加各大媒體的訪談內容,便于廣大老百姓查找閱讀,對廣大患者防治心血管疾病大有裨益。
《鳳林健康訪談》:結合熱點,談出健康!
江鳳林,男,1967年4月生,心血管病專家,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副教授、副主任醫師,碩士生導師,長沙市心理學會副會長,湖南省醫學會醫學科普與健康教育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南藥學•用藥與健康》雜志副總編輯
2012年
風華正茂為何猝死 …………………………………….………………
心臟病猝死頻發 專家提醒早睡晚起………………………....
2013年
企業高管聚餐后遭意外
提醒:寒冬已至需防“心”病…………………………..
2014年
心臟病發吃阿司匹林能救命?
專家:盲目服藥可能出事…………………………………..
“偉哥”很給力,但也真要命………………………………………
老人晨練發病死亡 提醒:黃金10秒自救……………………
2015年
湘雅三醫院開設老年心血管病專科門診…………………… 2012年
風華正茂為何猝死 …………………………………….………………
心臟病猝死頻發 專家提醒早睡晚起………………………....
2013年
企業高管聚餐后遭意外
提醒:寒冬已至需防“心”病…………………………..
2014年
心臟病發吃阿司匹林能救命?
專家:盲目服藥可能出事…………………………………..
“偉哥”很給力,但也真要命………………………………………
老人晨練發病死亡 提醒:黃金10秒自救……………………
2015年
湘雅三醫院開設老年心血管病專科門診……………………
心臟怕冷 寒冬呵護好小心臟………………………….
2016年1-6月
收好這份心梗預防手冊,關鍵時能救命………………
高齡老人血壓如何管理?專家有“秘訣”……………………
湘雅三醫院老年心血管專科門診受患者好評……………
冠心病患者要牢記的“八項注意”………………………………..
有問必答………………………………………………………………………
不服藥也能降血壓………………………………………………………
2016年7月
暑假去西藏旅游?
讓援藏醫生教您如何克服高原反應…………………..
做好6點提前預防 心血管病專家幫您安心度夏……
這些高血壓治療的誤區 你都有嗎?…………………………
2016年8月
湘雅三醫院教授支招:如何防治老年高血壓……………
2016年9月
房顫不治,你知道會發生什么?………………………………
世界心臟日 專家教你呵護心臟…………………………………
“葛優躺”也可能導致高血壓……………………………………
2016年10月
癌癥患者的新希望——細胞自噬機制的發現…………….
七彩湖南•紫丨姹紫嫣紅中國夢…………………….
心血管病專家提醒:心慌頭暈小心房顫成中風…………
深秋季節,心慌頭暈小心房顫成中風……………………….
高血壓特殊人群應如何管理血壓?這里有詳細方案…
房顫不治,你知道會發生什么?………………………………..
男人啊難人,為何更易“心梗”?.....................................
2016年11月
穩定血壓 保護靶器官………………………………………………
冬季心腦血管病是夏季2倍 專家支招安心過寒冬……
心臟性猝死離我們真的很近………………………………………
歲末年初,想在酒桌上不被放倒,聽湘雅專家這么說…
2016年12月
“野味”有假,多吃有害…………………………………………..
天冷了,專家教你防治高血壓……………………………………
學生和教育局長為何連連猝死?……………………………….
寒冷天氣,應警惕病毒“入心”……………………………………
提醒:又有多人猝死!今年這個冬天到底怎么了……..
“三多”老年患者存在多重用藥問題
專家支招科學服藥……………………………………………….
65歲以上老人看病,小心病越看越重……………………….
2017年1月
餐后低血壓,老年人要警惕…………………………………………
專家:心衰可防也可治…………………………………………………
如何讓老人家“乖乖”吃藥,湘雅專家為你支招……………
血壓一波動就緊張 別自測!………………………………………
心血管專家教你如何應對高血壓藥物的不良反應……
冬季冠心病高發 專家解析科學用好“救命藥”……………
4招保障按時吃藥………………………………………………………
心血管病專家:高血壓患者如何過好年………………………
專家:春節期間高血壓患者飲食、服藥有講究……………
高血壓患者春節飲食需謹慎………………………………………
血管一步步被堵死,
提防心血管病這個潛在“炸彈”……………….
心血管病患者過年也不能停藥……………………………………
2017年2月
專家:心臟疾病與精神心理問題關系密切…………………
精神心理問題會影響心臟健康嗎?………………………….
節后首日,老人扎堆看心血管專科………………………………
專家:老年癡呆癥早期識別存在“診治缺口”………………
老年癡呆存“診治缺口”,10個征兆幫你早期識別它…
湘雅專家教你預防心腦血管疾病“妙招”………….
專家支招科學應對“隱形殺手”高血脂…………….
湖南專家給高血壓患者提建議
如何才能安全有效降血壓………………………………..
湖南專家解讀哪些危險因素可以導致冠心病……………
2017年3月
鳳林答你問|聊聊高血壓那點事………………………………
專家:心肌梗死二級預防重要……………………………………
心力衰竭的藥物治療…….……………………………………………
女性冠心病死亡率上升
湖南專家教您如何科學防治…………………….
風華正茂為何猝死
湖南日報2012年11月29日訊(記者 段涵敏)我國殲-15艦載機首次成功完成著艦起降試驗僅十幾個小時后,殲-15艦載機研制現場總指揮羅陽卻因突發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經搶救無效于11月25日殉職,享年51歲。
痛惜之余,我們對心臟病的危險再次敲響警鐘!心臟病在我們周圍并不罕見,而且是不可小視的致命殺手,近年來關于年輕人猝死的新聞更是頻頻出現。專家提醒,冬季來臨,氣溫驟降,老中青都要提防心臟病。
中青年人猝死越來越頻繁
21歲大學生在10公里“迷你馬拉松賽”上遭遇心臟病猝死;曾連續工作48小時,生前常工作至凌晨,35歲醫生猝死;51歲的羅陽猝死在工作崗位上……
記者通過網絡搜索發現,僅本月關于中青年人猝死的新聞報道近10條,本是風華正茂的他們卻驟然離世,仿佛預示著生命在加速“折舊”,敲醒了珍惜生命的警鐘。
猝死,聽起來很恐懼,它究竟離我們有多遠?據相關數據顯示,我國每年死于心臟猝死的人數近55萬,平均每天有上千人猝死。更值得注意的是,中青年人猝死現象越來越頻繁,發病率正以每年5%的速度增長。
“我每個月近800人次的心血管內科門診中,近1/4是中青年!”湘雅三醫院心血管內科副教授江鳳林對此十分擔憂,他自己曾親自將一位29歲的心肌梗死患者從死亡線上拉回,那名患者體重近90公斤,肥胖導致血管狹窄,產生了血栓從而造成心肌梗死。幸好及時送到醫院疏通血管并放入支架,才得以死里逃生。
一旦發病,中青年人搶救更困難
為何中青年發生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例越來越多?江鳳林表示,一方面,現代生活壓力越來越大、工作強度越來越高,導致年輕人過度疲勞,精神壓力大;另一方面,多食少動、肥胖、嗜煙酗酒、經常熬夜、夜生活豐富等不良生活習慣,使心臟負擔加重,加速血管衰老、受損,招來致命之災。
據長沙市中心醫院上半年的體檢統計數據顯示,高血脂、高血壓、高血糖三高患者中,16歲至45歲之間的男性占25%至30%左右,且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
長沙市中心醫院心血管內二科主任陳然表示,一些中青年人自認為身體好,平時沒什么疾病,但如果長期處在高強度工作壓力和持續熬夜等疲勞狀態下,就很容易誘發潛在的心源性疾病,出現勞累后胸悶、呼吸困難或夜間陣發性呼吸困難等癥狀。
若中青年人本身就患有高血壓、冠心病、心肌炎等心血管疾病,還要繼續熬夜、情緒激動、過度疲勞、嗜煙酗酒、飲食不節等,血管會持續痙攣收縮、血液粘度增加、局部血栓形成,最終會導致突然出現血管閉塞、心肌梗死。
“現實真的很殘酷,中青年發生猝死后,救活幾率比‘老病號’還低。”陳然指出,一方面是年輕人工作節奏非常快,若發生不適癥狀容易忽略,以為是沒休息好,錯過急救時機,這種忽略往往是致命的;而冠心病“老病號”通常都在服用藥物,且因“久病”,患者本身也較注意預防意外事件。
另一方面,猝死由心肌缺血導致,老年人身體機能下降,平時會有一些缺血癥狀,反復刺激后在他體內會有側循環系統幫助血液循環,但年輕人平時身體就好,一旦出現急性心肌缺血,就將是致命的。
勞逸結合,別再透支生命
“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心理平衡,只有做到世界衛生組織提出的健康“四大基石”指導生活方式,才能更好避免猝死悲劇的發生。”江鳳林呼吁年輕人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勞逸結合別再透支生命。若有不良生活方式,特別是有家族病史者,出現了乏力、心慌、胸悶、胸痛等癥狀,即使得到緩解,也建議到醫院進行心電圖檢查。
他同時提醒,急性心肌梗死常以胸痛為典型表現,但少數患者無明顯胸部疼痛,疼痛位于上腹部,易被誤認為胃穿孔或急性胰腺炎等急腹癥,部分患者疼痛延伸至下頜、背部上方,被誤認為骨關節痛、牙痛等。因此,高危人群肚臍眼以上部位出現不明原因疼痛,應警惕急性心肌梗死可能,及時就醫檢查。
陳然表示,規律、適度的有氧運動,每次好30分鐘以上,每周不少于5次,有利于保持正常體重、增強心肺功能、增加心肌供血及冠狀動脈側支循環的建立。煙草中的焦油等有害成分可使血管痙攣、而一氧化碳也會降低血液中血紅蛋白的攜氧能力,造成心肌缺氧,大量飲酒則可能使血壓升高,增加心臟負擔,所以要戒煙限酒。定期體檢,規律生活,避免熬夜工作,避免精神緊張、大喜大悲,保持心態的平和,才能遠離心臟病。
湖南中醫藥大學及時附屬醫院心臟病診療中心主治醫師范建民建議,要適當地控制食鹽和脂肪的攝入量,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避免過度勞累和情緒激動;少吃高脂肪、高膽固醇食物,如肥豬肉、動物內臟等,多進食新鮮蔬菜、水果及海魚、海帶等海產品;每餐以8成飽為宜,過飽會使大量血液集中在胃部,心肌供血減少,心臟工作負荷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