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高考狀元經驗談》系列叢書分為《效率卷》、《寫作卷》、《復習卷》、《心態卷》共4冊。此系列叢書歸納和整理了近十年來全國各地一百多位高考狀元的學習經驗。
《十年高考狀元經驗談(心態卷)》精心選取了近十年來30位有代表性的高考狀元成功調整心態的經驗,這些狀元中,有的曾經因壓力太大考過倒數及時,有的曾經在考前失眠……當他們調整心態后,在高考中一舉奪魁。那么,他們用的是什么樣的好辦法調整的心態呢?本書從以下五個方面回答了廣大中學生普遍關注的問題:
1.如何讓學生從壓力中找到學習的快樂?
王極勝,男,中小學教育專家、青少年心理研究專家,常年從事中小學教輔和學習方法的研究工作,在二十多年的工作中成績斐然,著有多部青少年閱讀作品。《十年高考狀元經驗談》系列叢書是其經過三年時間細心研究和打磨的力作。
《十年高考狀元經驗談•心態卷》
及時章 從壓力中找到學習的快樂
01把“志向”刻在西瓜上
——減輕壓力,建立自信/002
02思維靈活的理科“學霸”
——借助遷移規律,激發學習興趣/010
03壓力之下盡情綻放
——多給自己積極的心理暗示/017
04朝著既定目標努力的“宅男”
——把壓力轉化為學習動力/023
05學習、追劇兩不誤
——養成好習慣,笑對學習壓力/030
06循著父親的足跡走進清華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學習/037
07享受學習樂趣的美女“學神”
——營造好環境,讓學習更高效/045
第二章 管好情緒就能贏
08有“特異功能”的“競賽帝”
——學會優化不良情緒/052
09身輕如燕的“神奇”女孩
——用意識調節法調整情緒/059
10從路邊小攤“起飛”
——遇到挫折時痛哭一場/066
11不斷往上爬的“蝸牛”
——做情緒的“恒溫器”/071
12有著“灰色”故事的陽光女孩
——管好情緒,不與人攀比/078
13在苦學中磨礪意志
——穩定情緒有捷徑/085
第三章 我的心態我做主
14情商很高的“乖乖虎”
——平和心態助你成功/092
15越挫越勇的“小神童”
——把消極的心態變成積極的力量/097
16多才多藝的理科小美女
——擁有平常心,高考變輕松/103
17寵辱不驚的“淡定哥”
——意志力是學習成功的重要保障/109
18從倒數及時到全省及時
——好心態是高考成功的一半/114
19打破砂鍋問到底的美女“學霸”
——改變不良心態,發揮高考正常水平/119
第四章 良好的溝通是成功的橋梁
20心中有岸,不怕遠航
——與父母溝通讓壓力變動力/124
21喜歡讀《毛選》的“演講家”
——在交流中學習,在學習中提升/130
22早早為自己的人生做規劃
——積極溝通,讓老師成為你的良師益友/136
23心里燃著一團火的男孩
——主動溝通,為自己創造無壓的學習環境/141
24單親家庭長大的堅強男生
——減壓減負,溝通是關鍵/146
25只讀圣賢書的乖乖女
——良好溝通,排解壓力/150
第五章 善于借助外力來解壓
26才貌雙全的“宅女”
——適當運動可以解壓/156
27愛寶釵、愛商鞅的美女
——興趣愛好,助你減壓/162
28偏愛激情搖滾樂的理科男
——看電影也是一種減壓方法/169
29小才女的憂和喜
——高考前可以適當地放松/174
30追求的漂亮女孩
——“減壓”音樂讓你一解千愁/179
及時章 從壓力中找到學習的快樂
任何一個人,都要必須養成自學的習慣,即使是今天在學校的學生,也要養成自學的習慣,因為遲早總要離開學校的!自學,就是一種獨立學習,獨立思考的能力。行路,還是要靠行路人自己。
——華羅庚
01 “能文能武”的全才女孩
——上課不做筆記的秘密
姓 名/張超杰
金 榜/2006年河南省高考理科狀元(692分)
畢業學校/新鄭市第二中學
考入學校/清華大學
張超杰在高三一測的時候,考了新鄭市第二名,到了二測,就考了鄭州市及時名。
少年壯志不言愁
天才這個詞不應該隨便用,我從沒見過天才。所有的好成績都是靠努力得來的,我不比別人聰明。我較大的特點是自信,我總是做好計劃,按照計劃一步步努力。剛上高三,我就定下總分700分的目標。明確的目標,是我自信的基礎。
說下這段話時,他還不滿18歲,是一位剛升入高三的小帥哥。2006年6月,他參加完高考后,就收拾好行囊,匆匆忙忙地往家趕。是的,他要快點回到家,幫父母到地里干農活。
2006年6月22日,他接到班主任打來的電話,說他以692分的總分成績奪得河南省理科狀元。在接到這個喜訊時,他想到的及時件事就是趁這個暑假到建筑工地干活,來賺取上大學的學費。
這個男孩叫張超杰,高考前,他是河南省新鄭市第二中學高三的學生。
1989年,張超杰出生在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父親是高中文化水平,母親初中畢業,雖然父母文化水平不高,但他們對張超杰的啟蒙教育很早。張超杰兩三歲時,母親帶著他到地里挖花生時,會先撿出一堆花生教他數數。別看張超杰年紀小,但他似乎對數字很敏感,母親在教了他一兩遍后,就忙自己的事情去了。他則蹲在地上,一邊用胖乎乎的小手捏著花生,一邊用稚嫩的聲音專心致志地數數。
張超杰小時候做事非常專注。他平時喜歡擺弄家里壞掉的收音機之類的電器。他每次拆開那些舊電器,桌子上就會鋪滿很多小零件。他一邊思考一邊組裝,到都能把這些零碎的小零件安插在原位上。
張超杰上小學后,最突出的表現是無論做什么事,都非常認真、投入。比如,他玩起來時,父母在旁邊看電視、說話都不會影響到他。在學習上也一樣,周圍的任何響動都不會打擾他。
張超杰和同齡的孩子一樣,剛上學時特別貪玩,一放學就跑出家門和其他小朋友玩耍,對寫作業不是太上心。
有一次,父親見他放下書包后又要跑出去玩,就提醒他:“你作業寫完了嗎?”見他沒有吱聲,便語重心長地說,“今天的事就要在今天做完,不然明天的事還會拖到后天,這樣下去你就永遠做不完,永遠比別人慢。”
聽了父親的話,他先是愣了一下,然后跑回自己的房間去寫作業。從那以后,他每天放學回家及時件事就是寫作業,而且學習成績也一直很好。
張超杰上小學四年級時,有24小時他去表哥家玩,表哥把一套名為《獲諾貝爾獎的大科學家》的書送給他看。他看過后,愛不釋手,雖然當時并不知道愛因斯坦、楊振寧、達爾文這些人到底是研究什么的,但他隱隱地覺得,他們好了不起,感到他們所做的事情很有意義,而自己也像他們一樣,喜歡做這些事情。于是,從看到這本書開始,當科學家的夢想開始在他心里悄悄地生根發芽。
如果說《獲諾貝爾獎的大科學家》這套書,讓張超杰對科學研究產生了濃厚興趣,那么他上小學時的一位老師無意中說的一句話,則讓他立下了遠大的志向。
那是在一堂語文課上,張超杰的老師隨口說了一句:“半國英才出清華。”就是這句話,讓張超杰的心為之一動,并且深深地銘記在心里。即便那時候他根本不知道清華所在地北京,到底離自己所居住的地方有多遠,但他那顆蠢蠢欲動的心,已經插上了理想的翅膀,只待時機一到,就飛離這個種滿花生的小村莊。
清華,這是怎樣一個美麗的地方啊。那個時候,張超杰在學習之余,經常坐在桌前托腮靜思,在腦海中一遍遍地幻想著“清華”的模樣。
也是在那一年,張超杰把家里種的很多西瓜,都刻上了歪歪扭扭的“清華”字樣。看到兒子這種行為,他的母親隱約地覺得,自己這個性格內向、不愛說話的兒子,內心里一定藏有他們連想都不敢想的大志向。
有一次,家里來了一位客人,看到張超杰在安靜地讀《獲諾貝爾獎的大科學家》這套書,就笑著逗他:“你最崇拜的科學家是誰?”
“愛因斯坦。”張超杰脫口而出。
“為什么要崇拜他呢?”客人奇怪地問。
“當所有人都認為現代物理這座大廈基本建成時,他大膽提出自己的相對論,徹底震撼了現代物理學。”張超杰像一個小大人一樣,“霸氣”地回答。
客人聽了,連聲對張超杰的父母說:“你家這個兒子,將來肯定有出息!”
當張超杰把愛因斯坦作為偶像,立志要到清華上大學,并且想當物理學家時,他還不到10歲。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張超杰家里經濟狀況不好,他們家有10畝地,一年的收成只有3000多元錢。張超杰還有一個也在上學的妹妹。為了供兄妹倆上學,父母賺錢的另一個途徑是攬到幫人蓋房的活兒。他們每天早上5:00就出門,天黑才回家,24小時一個人能掙下20多塊錢,一年能掙4500元左右。為此,父親說:“家里所有的收入,都是為了供這兩個孩子上學。只要他們能讀,碩士,博士,我們再苦再累也得供。”
張超杰的大伯是河南省新鄭市龍王鄉一中的教師。恰好張超杰的初中也是在一中上的,為了能夠幫助父母節省一些錢,他一直在大伯家吃住。上初中后,張超杰學習更加刻苦了。熬夜學習對他來說是常事。或許是學知識比較扎實吧,張超杰從來不害怕考試。為此,他的大伯說:“這孩子很聽話,愛學習,有靈氣,心態也好,不管大考小考,他從來都不緊張。”
每到寒暑假,張超杰為了不耽誤自己的學習,他到地里幫父母干農活時,也要隨身攜帶著書本,邊干活邊背書,背不上來時,就打開書看看;在幫父母做飯時,他更是手不離書。對于兒子的這種刻苦學習的精神,他父親高興地說:“超杰對我們很孝順,沒事的時候還會給我們做飯,不過做飯時,他是一邊燒火一邊低著頭看放在膝蓋上的書。”
張超杰的妹妹說到哥哥時,更是一臉自豪,她不無驕傲地說:“哥哥既會學習,又會疼人,他是我的偶像。”
初中畢業時,張超杰以優異的成績升入新鄭市第二中學。升入高中后,張超杰開始住校。
張超杰是一個善于規劃的人,他不但在學習中有規劃,而且生活也安排得井井有條。那時,他每兩個星期才回一次家。在這半月中,節儉的他能省就省,從不亂花一分錢,父母給他100元錢的伙食費,還會有節余呢。
高中三年,張超杰是名副其實的學霸。他心里明白,要想沖進全國的較高學府——清華大學,就要努力拼搏,因為人生只有拼出來的美麗,沒有等出來的輝煌。學習沒有什么捷徑可走,只有扎扎實實走好每一步,才有可能換來的成功。
張超杰的語文成績不是太好,為了學好語文,他除了把課本上的知識學牢固外,原本不喜歡看文學類書藉的他,還“逼”自己讀了幾本文學名著,同時在業余時間又寫了一些隨筆。
高三時,張超杰為了激勵自己學習,他每天都會為自己制訂學習計劃,規定自己必須完成,不完成就不睡覺。
2006年大年初一凌晨1點多,當許多人都在休息的時候,張超杰卻依然在學習,并且一學就是一夜。
母親回憶道:“夜里1點多,我起來去上廁所,突然發現兒子房間還亮著燈,就忍不住從門縫里看了他一下。看到他還趴在桌上看書,我就問他咋還不睡覺。他說今天的學習任務沒完成,不能睡。”
母親心疼極了,都學習一年了,大過節的,該歇歇了,學習再重要,也得休息啊。母親催他趕快休息,他卻說不困。而類似的事情還發生過很多次。母親說,高考以后,張超杰非但沒有好好放松一下,反而學得更苦了,白天到地里干活,晚上一吃完飯就鉆進屋里看書。怕他把眼睛看壞,母親趕緊買了一個臺燈給兒子。
在張超杰看來,學習能讓自己變得自信,讓自己與夢想中的清華大學越來越近。
學習之余,張超杰偶爾也看電視,不過他看電視時只限于兩個節目:《新聞聯播》和《百家講壇》。他不太愛上網,說網絡游戲很“無聊”。在報考志愿時才答應和同學們一起去上網,但他認為電腦是自己必須掌握的技能,以后一定要學好。
張超杰喜歡讀書,尤其喜歡讀軍事方面的雜志和偉人傳記。其中《愛因斯坦傳》《楊振寧傳》這兩本書最令他著迷,他讀了不止一遍,每讀一遍都能讓他激情澎湃。
在張超杰讀過的偉人傳記中,他最佩服的人是。在他看來,的人格魅力是一種非凡的力量,只有品德高尚的人才能真正擁有它。
張超杰的語文成績比較差,平時功課忙,閱讀過的文學作品不是很多,所以當他參加完高考后,便找書店辦了張借書卡。聽同學說瓊瑤的作品文筆很好,他就借了一本來看,他看后覺得很不錯,但他不贊成中學生學習瓊瑤書中的情節來“談情說愛”,因為那“對專心學習很不利”。
自信而不張揚
張超杰在談到學習經驗時,他說:“我在學習上沒有開過小灶,只是按部就班地完成老師交代的任務,這次高考考得好,只能說是‘運氣好’。”
在談到針對各科的學習方法時,他說:“我最喜歡物理。可是,整個高三階段,做得最少的也是物理習題。我不敢做,一做物理題就放不下了。每攻克一道難題,那種成就感什么都代替不了。有一次,我拿到一套物理模擬試卷(共10份卷),不到三天就做完了。”
張超杰高二、高三時的班主任姬超老師說:“張超杰不是最聰明的,也不是最用功的,但他是把智力與勤奮結合得好的。”
在說到高三如何緩解壓力時,張超杰認為,多學習,只有學的知識多了,才能讓自己充滿自信;對自己有信心了,壓力自然就沒有了,學習效果就好。他說:“高三時一定得對自己充滿信心。”
班主任姬老師認為,張超杰這次能夠在高考中超常發揮,就是因為心態好。他說:“超杰勝在心態好,才讓他在高考時發揮出了自己平時的水平。他性格雖然有點內向,但他自信而不張揚,對自己認定的事情,非常有信心。”說到這里,姬超老師講了一件事。
原來,張超杰進入高三后,參加全鄭州市及時次質量檢測,他考了新鄭市第二名。春節過后,學校又組織了一次考試,一向成績穩定的張超杰卻只考了全班第五名。
姬老師不禁為他擔心起來,就找他談話,張超杰卻只是很平淡地說“正常”,接著他冷靜地分析道:“因為假期看課外書比較多,幾乎不看書本知識,這樣一來,對書本上的知識就生疏了。相信自己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整后,成績自然會趕上來。”
姬老師看著他分析原因時的那份冷靜,感覺到他比同齡人要穩重許多。果然,到了二測時,張超杰就考了鄭州市及時名。
狀元方法論
自我暗示+自我比較=自信心
進入高三后,日漸緊張的學習生活,讓同學們或多或少地承受著來自各方面的壓力。此時,你應該像張超杰這樣,對自己充滿信心,保持一種積極樂觀的心態。
日本教育家田崎仁分析學生成績差的原因時,認為約有三分之一的學生是由于缺乏自信心。許多同學學習效率不高,是因為心靈經常被消極的情緒所占滿,整天想自己的不足和弱點:“無論如何努力,還是在班上的中下水平。”“別人考試時都不緊張,只有我緊張。”“考砸了是因為自己笨,考好了是由于運氣好。”在這種自我懷疑的心態的困擾下,壓力會不期而至,導致自己一遇到困難,就會感到恐懼,就認為自己不行,沒有能力解決而選擇放棄。
相反,那些自信的學生卻具有積極的自我觀念。他們會不由自主地想到:“自己已經付出了這么多的努力,干得不錯。”“我有理由為自己取得的現有成績而自豪。”每天找一找自己的長處和優點,接納自己,肯定自己,鼓勵自己,相信自己。在自信的心態的激勵下,他們會更加投入學習,使自己的知識水平得到不斷提升。
在高中階段,你可以用以下兩種方法來培養自信心:
1.自我暗示法
積極的暗示能增強人的信心,消極暗示能降低人的信心。同學們在考試前應多給自己積極的自我暗示。比如,經常對自己說:“我平常知識學得扎實,考試會成功的。”“我對自己做什么很有信心。”“我感到比較輕松。”……
江蘇省文科狀元闕建容說,高三時她每天都在紙片上寫“等著我,北大”“今天我又向你靠近了一步,北大”等諸如此類的話暗示自己,然后大聲念幾遍,把紙片折成翅膀的樣子,放進自己最喜歡的盒子里。
2.自我比較法
有時與別的同學相比,你會覺得自己的進步比別人慢,容易感到灰心,一灰心就有壓力。你不妨嘗試改變一下比較對象,和自己比。與他人相比是橫向比較,與自己相比是縱向比較。與自己相比,學會鼓勵自己,只要有進步,哪怕是微小的進步也會增強人的自信心。
另外,還要認識到他人的態度只能為你認識自我提供參考。有些同學常常以別人的態度(如老師、父母、同學等的態度)來決定如何認識自己。比如,在某次考試中,某個同學考了個好成績,老師表揚了他,他頓時覺得信心倍增,而在另外的考試中失敗了,他就全盤否定自己的能力,或懷疑自己的能力。這種態度是很不可取的,千萬不要因為別人的態度而影響自己的心態。
“堅決的信心,能使平凡的人們做出驚人的事業。”只要你自信地堅持下去,相信終有24小時你會成功的!
不去想“要考及時” 我覺得最重要的是管好自己的情緒,在有實力的基礎上保持良好的心態。有了好心態,才能讓我們在考試前認真復習,不會去想“要考及時”,從而能讓自己做到正常發揮。
——2012年寧夏回族自治區高考理科狀元 呂曄
目標是自信的基礎
我的特點是自信,我總是做好計劃,按照計劃一步步努力。剛上高三,我就定下總分700分的目標。明確的目標,是我自信的基礎。
——2006年河南省高考理科狀元 張超杰
有壓力時多與父母溝通
那個時候,我及時次感到了學習壓力,有時還會對學習厭倦,每當這時,父母會耐心地與我溝通,一再強調,分數不重要,重要的是學習的過程。正是與他們的多次交流、溝通,我非但沒有了學習壓力,反而對學習產生了更濃厚的興趣。 不去想“要考及時” 我覺得最重要的是管好自己的情緒,在有實力的基礎上保持良好的心態。有了好心態,才能讓我們在考試前認真復習,不會去想“要考及時”,從而能讓自己做到正常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