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服裝結構設計的難點——領子為主題,由淺入深地講述各種領型結構設計的原理、規律、應用方法。重點介紹服裝主要領型——無領、平領、立領、翻領與變化領的結構原理與主要結構設計方法,結合大量實例分析各種領型的結構細節處理。
本書內容通俗易懂,圖文并茂,理論與實踐結合,有助于服裝專業人員深入研究領型結構,也可以作為服裝專業的學生與愛好者的參考用書。
一本注重結構原理與設計方法的專業書!
案例豐富、具有代表性!
結構制圖、清楚!
部分特殊領型配有實物圖!
重慶師范大學專業教師,畢業于四川大學服裝專業,獲碩士學位。教學與實踐經驗豐富。發表學術論文18篇。出版服裝專著及教材多部。參與完成四川省科技廳縱向項目1項,排名第二。作為負責人承擔校課題1項。作為第二發明人獲得國家實用新型專利1項授權(服裝多功能曲線尺)與國家發明專利1項授權(服裝快速拆線器)。
及時章 服裝領型設計述
及時節 服裝領子的作用
一、保暖與防風
二、修體
三、裝飾服裝
第二節 服裝領型的分類與設計要點
一、服裝領型的分類
二、服裝領型設計要點
第二章 服裝領型的結構原理
及時節 人體頸部結構與運動原理
一、頸部骨骼
二、頸部肌肉
三、頸部運動
第二節 無領結構的形成原理與結構要點
一、無領結構的形成原理
二、無領的結構設計方法
第三節 立領結構的形成原理與結構要點
一、立領結構的形成原理
二、內傾式立領的結構設計方法
第四節 平領結構的形成原理與結構要點
一、平領的形成原理
二、平領的結構設計方法
第五節 翻領結構的形成原理與結構要點
一、翻領的形成原理
二、一片翻領的結構設計方法
三、翻立領的結構設計方法
四、翻駁領的結構設計方法
第三章 無領結構的變化與應用
及時節 無領結構變化
第二節 設計案例分析
一、案例一
二、案例二
三、案例三
四、案例四
五、案例五
六、案例六
七、案例七
八、案例八
九、案例九
十、案例十
十一、案例十一
十二、案例十二
十三、案例十三
十四、案例十四
第四章 平領結構的變化與應用
及時節 平領結構變化
一、領下口線的變化
二、領寬的變化
三、領外口線的變化
第二節 設計案例分析
一、案例一
二、案例二
三、案例三
四、案例四
五、案例五
六、案例六
七、案例七
八、案例八
九、案例九
第五章 立領結構的變化與應用
及時節 立領結構變化
一、領下口線的變化
二、領高的變化
三、領外口線的變化
第二節 設計案例分析
一、案例一
二、案例二
三、案例三
四、案例四
五、案例五
六、案例六
七、案例七
八、案例八
九、案例九
十、案例十
十一、案例十一
十二、案例十二
十三、案例十三
第六章 翻領結構的變化與應用
及時節 翻領結構變化
一、領下口線的變化
二、翻領高與底領高的變化
三、翻折線的變化
四、領外口線的變化
第二節 設計案例分析
一、案例一
二、案例二
三、案例三
四、案例四
五、案例五
六、案例六
七、案例七
八、案例八
九、案例九
十、案例十
十一、案例十一
十二、案例十二
十三、案例十三
十四、案例十四
十五、案例十五
第七章 其他領型結構與領型的組合變化
及時節 連身立領結構與變化
一、案例一
二、案例二
第二節 駁領結構與變化
一、案例一
二、案例二
第三節 帽領結構與變化
一、案例一
二、案例二
第四節 系帶領結構與變化
一、案例一
二、案例二
第五節 各種組合領型變化
一、案例一
二、案例二
三、案例三
四、案例四
參考文獻
附錄 日本文化式服裝原型4
一、日本文化式衣身原型各部位名稱(附圖1)
二、衣身原型制圖
第五節 翻領結構的形成原理與結構要點
一、翻領的形成原理
(一)翻領的組成
翻領的結構造型由以下五個要素影響(圖2-20):
(1)領下口線:也叫裝領線,是領片與衣身縫合的部位。
(2)底領(領座):向上豎起貼近頸部的部分。
(3)翻折線:將底領與翻領分開的折線,也可以是底領與翻領的縫合線。
(4)翻領:與底領相連,翻在外面,接觸肩的部分。
(5)領外口線:翻領外部輪廓的結構線。
(二)翻領的形成原理
直條結構的領片圍繞在頸部上,翻折后領后上翹,不能遮住底領。在領片上剪切展開,增大領外口線的長度。這樣的領片翻折后,整個翻領能夠服帖落于肩上(圖2-21)。因此,翻領的結構為領外口線長度大于領下口線長度的形狀。
二、一片翻領的結構設計方法
一片翻領(圖2-22),自帶領座。領座在頸部的后中較高,在頸前中心點消失。領座與翻領的高度之和,一般是后中的領高。設計此一片翻領的翻領高3.5cm,領座高2.5cm。
(一)直接制圖法
一片翻領可以脫離衣身,直接制圖。這樣的制圖方法也叫起翹量法(圖2-23)。具體的制圖步驟如下:
(1)量取衣身的前后片領口線長度,分別用和表示。
(2)畫一條水平線與一條垂直線相交。交點向上2.5cm,為翻領的起翹量。2.5cm是一個估計值,這個值的大小決定翻領高與領座高。
(3)起翹量端點水平畫一條線段,長度為衣身后領口線長度。再向下水平線引一條斜線,長度為衣身前領口線長度。
(4)起翹量端點垂直向上6cm,為翻領的后中領高。
(5)翻領前中心點斜向畫一條7cm的線段,為翻領前領寬。這條線段的斜度和寬度可以根據款式隨意調節。
(6)用弧線畫順領外口線,翻領結構制圖完成。
(二)衣身結合制圖法
衣身結合制圖法(圖2-24)制圖得到的領子,能夠較為地保障翻領與領座的值。這個方法需要與衣身聯合制圖,主要步驟如下:
(1)后中向下1cm確定翻領翻折下來的端點。1cm由后中翻領高3.5cm減去后中領座高2.5cm得到。
(2)頸側點垂直向上畫出在頸側點的領座高2.5cm0.85。頸側點處的領座要比后中的領座低一些,系數0.85是一個定值,也可以適當調整。
再向肩線上畫斜線,長度為頸側點的翻領高6cm-2.5cm0.85,這是整個領片寬度減去頸側點領座高的值。
(3)根據后片的翻領在肩上的端點,畫出后片翻領的領外口線,量取此線長度記為;量取后片衣身領口線長度,記為。
(4)衣身前片頸側點按照后片的畫法,畫出頸側的翻領形狀;在頸前中心點畫出希望得到的翻領的形狀,畫順領外口線。翻領的形狀根據款式和個人愛好,可以任意設計。量取前片翻領的領外口線,量取此線長度記為;量取前片衣身領口線長度,記為。
(5)畫直條式的翻領,領高6cm,領口線長度為衣身領口線長度之和。前中翻領,拷貝衣身上設計的翻領形狀即可。
(6)在頸側點附近,剪切展開領外口線。領外口線長度展開為衣身上設計的領外口線長度+之和。
(7)修正翻領的領下口線形狀。后領向上0.2cm,前領下降0.5cm,畫成一條S形的曲線。
一本實用服裝結構板型專業書書,案例豐富、講解清晰透徹,實用易學!
能有效、快速提高您的服裝結構設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