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的法律指南》特別囊括了“日常生活篇”“違法提示篇”“訴訟程序篇”三大部分,涵蓋了人一生生老病死、經濟生活、婚姻家庭、勞動就業、投資理財、遺產繼承、合同糾紛、物權糾紛及民事、刑事、行政違法提示和訴訟程序等領域。書中通過將法律條文與現代生活中的典型案例相結合,加上律師解析,以生動活潑的語言、翔實而有代表性地為我們講解了針對法律問題有效的解決方法。《一生的法律指南》是一本為廣大讀者解決實際問題的法律工具書,能夠指導讀者以法律的眼光洞察是非曲直,以法護身,在各類糾紛中合法維權,做自己的法律顧問。
憲法篇
憲法賦予的神圣權利與義務
公民的基本權利
公民基本義務
民法通則篇
民事活動民事權益
企業法人與合伙經營
民事法律行為
民事權利
民事責任
婚姻家庭篇
有家有愛有法
家庭關系與財產
離婚事項
社會保障篇
覆蓋全民的社會穩定器
社會保險
社會救濟
福利救助
勞動關系篇
平衡勞資關系的契約
勞動合同與聘任
薪酬待遇
勞動爭議
工傷認定與待遇
工商經濟篇
愛財有道
投資注冊與股權
變更與債務
合同篇
合同糾紛
違約責任
詐騙及其他
房地產與拆遷篇
物權與買賣
物業糾紛
拆遷
租賃及業主權益
農民及農民工權益篇
土地承包與宅基地
農民工權益
村委會職責
刑事篇
刑事犯罪
正當防衛
獲得人身保險賠償后,還能獲得醫療損害賠償金嗎
典型案例
2013年5月13日,患者陳某因腹痛、嘔吐并突發持續劇痛到某醫院就診。診斷結果為上消化道穿孔、彌漫性腹膜炎。醫院要求保守,給以持續性腸胃減壓、禁飲食、輸液維持電解質機酸堿平衡、抗炎、靜脈營養等處理。陳某及家人相信醫生及醫院,在該醫院住院。但經過幾天的,陳某的病情不見好轉,反而加重。后來陳某出現了休克,在親屬的強烈要求下,該醫院才同意將其轉到另一醫院。第二家醫院診斷陳某為“上消化道穿孔并彌漫性腹膜炎,并中毒性休克”,立即為其進行了“胃穿孔修補術”。醫生在手術中發現陳某腹腔中有大量膿性液體,胃竇部有直徑2厘米的穿孔。手術后陳某一直不醒,被送往ICU病房救治。為尋求更好的,陳某又先后在另外兩家醫院住院。花費醫療費共計558523.15元,造成大量物質損失及嚴重精神損害。
陳某遂向法院提起訴訟。經鑒定,家醫院和第二家醫院構成醫療事故,法院判決二被告賠償陳某各項損失671835.51元。被告醫院辯稱陳某三年前在中國人壽保險公司營業部投保了人身平安險附帶住院醫療險,事后該營業部共理賠15萬元,原告所主張的醫療費系財產損失范圍,民事案件對這類損失采用損益相抵原則,賠償權利人不應當得到雙重賠償,這15萬元應從全部賠償中扣除。那么,是否應將這15萬元從醫院的賠償中扣除呢?
法律解析
醫療損害賠償作為人身損害侵權賠償的一種情況,也遵循著賠償數額以因侵權而造成的實際損失為限,受害人不能因侵權行為受益的原則。具體到本案,陳某已經獲得了15萬元的保險金,確定這部分保險金能否從醫療人身損害侵權人應支付的賠償中扣除,就要先分析保險金的性質。保險按照標的不同,分為財產保險和人身保險。當保險標的發生損失后,保險人應當按照保險合同向受益人給付保險金。當保險標的是財產時,就是財產保險,保險金是對財產損失的彌補。但當保險標的是被保險人的生命健康時,保險金的性質就不再是對損失的彌補,而是具有對受益人因被保險人生命健康受損害而產生的痛苦和壓力等精神上的損害進行撫慰的性質。因此,人身保險賠償的性質是一種精神撫慰金,不是針對損害的賠償,與財產保險賠償的性質不同,與人身損害侵權賠償的性質也不同。
由于人身保險賠償不是對陳某因醫療人身侵權而產生損害的彌補,而是帶有精神撫慰性質的給付,因此與醫院的賠償性質不同,賠償目的不重合,因此不產生無對價獲利的問題,也就不能與醫院給付的賠償金相互抵消。法院判決將15萬元從醫院的賠償中扣除,是對人身保險的保險金性質的認識錯誤,造成醫院的賠償不足以彌補陳某損失的結果。
因人身保險而由保險公司給付的保險金帶有精神撫慰金的性質,不是針對被保險人因人身損害而產生的損失的補償,與醫療機構因醫療人身損害而向患者支付的賠償金性質上不同,支付的目的也不同,因此不能相互抵消。已經因人身保險而獲得的保險金不能從醫院支付的賠償中扣除,同樣,醫院已經支付了賠償,保險公司依然應當根據人身保險合同給付保險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