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手冊采用問答的方式,對自然保護的基本知識,中國自然保護區共管的依據,自然保護區共管的概念框架,自然保護區共管的基本步驟,支持自然保護區共管的理論,保護區共管的社區行動支撐,圍繞自然保護區的沖突與沖突管理,自然保護區共管的評估、監測和評價以及我國自然保護區相關的法律法規進行了詳細的介紹;并將肖迎、張琛、邵陽、畢蔚林、鄧維杰、那順巴依爾、梁啟慧、何少文、靳樂山、高曉巍、齊顧波、韓偉、胡崇德、管毓和、張躍明、張哲鄰、丁海華、王超、王建新、董樹文、麻奎太、鄭松峰等提供的"中國自然保護區合作管理研究"研究案例進行了歸納和總結,介紹了我國11個自然保護區共管方面的經驗和主要做法;,該指南還將在進行自然保護區共管行動中經常使用的社區參與式工具的具體操作方法和步驟以及注意事項等進行了介紹。
我國自然保護區的內容、周邊環境等存在著極大的差異性和多樣性,無法找到一種"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程序和方法,因此本指南的目的并不是要介紹完整的共管操作程序和方法,而是推介一種理念、一種思路和一種框架。
前言
及時章 有關自然保護區的基本知識
1.什么是自然保護?
2.什么是自然保護區?
3.建立自然保護區都有哪些作用?
4.目前我國有多少個自然保護區?
5.國際上對自然保護區是如何分類的?
6.我國自然保護區都有哪些基本類型?
7.我國自然保護區的結構和功能區劃是怎樣的?
8.我國自然保護區的管理機構和管理依據是什么?
9.我國國家森林公園和風景名勝區是怎樣管理的?
10.我國林業分類經營是怎么回事?
11.目前中國都有哪些現存的社區主導的自然保護類型?
12.自然保護區的一些網站資源?
第二章 中國自然保護區共管的法律政策依據
1.我國自然保護區管理現狀如何?
2.我國目前自然保護區都采取了哪些保護措施?具有哪些特點?
3.目前涉及自然保護的重要政策項目有哪些?
4.目前自然保護區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有哪些?
5.自然保護區管理過程中不同利益群體之間的沖突都表現在哪些方面?
6.自然保護區管理過程中與周邊社區的沖突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
7.保護區周邊農村社區特點?
8.和自然保護區共管有關的農村社區管理的基本制度都有哪些?
9.推廣自然保護區共管的合理性依據是什么和必要性是什么?
10.我國為什么要實施共管?
第三章 自然保護區共管的基本概念
1.什么是共管和社區共管?
2.共管概念的基本特點什么?
3.共管的起源?
4.共管的核心原則和價值是什么?
5.共管的基本出發點是什么?
6.國外共管的形式都有哪些?
7.共管的主要利益相關者有哪些?各自在共管中發揮什么作用?
8.中國目前開展了哪些共管的實踐?
9.我國現有的共管實踐具有哪些特點?
10.我國自然保護區共管的實質是什么?
第四章 實施自然保護區共管的基本步驟
第五章 自然保護區周邊社區發展的分析理論和方法
第六章 支持保護區周邊社區發展的主要活動
第七章 自然保護區共管的監測和評估
第八章 我國自然保護區以信相關方面的法律法規
第九章 我國在自然保護區共管方面的有關案例
第十章 社區工作中最常用的PRA工具
參考文獻
及時章 有關自然保護區的基本知識
1.什么是自然保護?
自然保護主要是指自然資源和與之相關聯的各種環境的綜合保護。自然保護在社會學范疇來講,它是一種政府行為,主要應通過國家法律、法規和政策對自然資源進行合理的開發利用,使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得到良好的保護和改善。
概括地講,自然保護有以下幾個目標:
(1)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發展的生態過程和生命支持系統,使其免遭退化、破壞和污染。
(2)保障生物資源的永續利用。
(3)保存生態系統、生物物種資源和遺傳物質的多樣性。
(4)保留自然歷史遺跡和地理景觀。
目前要達到上述自然保護的目標,一個重要的途徑就是劃定自然保護區,對保護區覆蓋的區域進行專門的保護。
2.什么是自然保護區?
自然保護區是將山地、森林、草原、水域、灘涂、濕地、荒漠、島嶼和海洋等各種典型生態系統及自然歷史遺跡等劃出特定面積,設置專門機構并加以管理建設,作為保護自然資源特別是生物資源,開展科學研究工作的重要基地。建立自然保護區是為了拯救某些瀕于滅絕的生物物種,監測人為活動對自然界的影響,研究保持人類生存環境的條件和生態系統的自然演替規律,找出合理利用資源的科學方法。或者說,自然保護區是指在不同地帶和大的自然地理區域內,劃出一定的范圍,將國家和地方的自然資源和自然歷史遺產保護起來的場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