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偷拍一区二区,国产香蕉久久精品综合网,亚洲激情五月婷婷,欧美日韩国产不卡

在線客服
人生及時課:民國名家憶家庭教育 大夏書系圖書
人氣:43

人生及時課:民國名家憶家庭教育 大夏書系

(王木春繼《過去的課堂》《先生當年》后的又一著作,重溫和繼承良好家教傳統,與智慧、美好、修養邂逅。)
  • 所屬分類:圖書 >親子/家教>家教理論  
  • 作者:[王木春]
  • 產品參數:
  • 叢書名:大夏書系·名家經典
  • 國際刊號:9787567557048
  • 出版社: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7-03
  • 印刷時間:2017-03-01
  • 版次:1
  • 開本:16開
  • 頁數:--
  • 紙張:膠版紙
  • 包裝:平裝-膠訂
  • 套裝:

內容簡介

《人生課——民國名家憶家庭教育》精選了馮友蘭、林語堂、胡適、陳鶴琴等民國名家回顧對自己一生影響至深的家庭教育的文章,共分五卷:作家卷、學者卷、教育家卷、科學家卷、藝術家卷。家庭教育是每個人人生課,是一生幸福的源泉。此書作者飽含深情回憶父母的教育,是今天做父母的有益鏡鑒。

編輯推薦

《人生課:民國名家憶家庭教育》是王木春老師繼《過去的課堂》《先生當年》后的又一全新著作。

閱讀此書,你可以去感受家庭故事中的美好,領略家庭教育背后的規律,豐富個人的教育智慧。

重溫良好的家教傳統,就是細細思考好家風的內涵,傳承好家風,就是與智慧、美好、修養的邂逅。

推薦文章

早年的教育和環境 p.8-12

親愛的父親 p.51-54

我的自述 p.68-71

幼年的鄉村生活 p.198-200

作者簡介

王木春,福建省特級教師,福建省中小學教學名師。長期從事教育隨筆寫作。近年致力于民國教育文獻的研究和編撰。著有《先生當年——教育的陳年舊事》《身為教師——一個特級教師的反思》,主編《過去的課堂——民國名家的教育回憶》《為幸福的人生——民國名家對話中小學生》《民國名家談作文之道》等。現為福建省漳州市東山一中語文教師。

目錄

作家卷

我的童年 冰 心 / 003

早年的教育和環境 陳衡哲 / 008

童 年 林語堂 / 013

買看不懂的書 鄭逸梅 / 018

我的母親 鄒韜奮 / 022

母親對我的教育 茅 盾 / 027

書塾與學堂 郁達夫 / 031

家塾讀書及自修 蘇雪林 / 034

我的母親 老 舍 / 038

我的幾個先生 巴 金 / 042

詩的根芽 臧克家 / 045

永遠的憧憬和追求 蕭 紅 / 049

親愛的父親 張允和 / 051

懷念祖母 馮亦代 / 055

偷 錢 吳祖光 / 058

學者卷

沒有父親的孩子 陳獨秀 / 063

我的自述 柳詒徵 / 068

九年的家鄉教育 胡 適 / 072

我的祖母 顧頡剛 / 080

我的父親 梁漱溟 / 086

先父對余之幼年教誨 錢 穆 / 089

清末帝制時期 馮友蘭 / 093

我的初學時代 李 濟 / 097

從我怎樣學國文說起 朱光潛 / 101

母 教 羅爾綱 / 105

暮年自述 費孝通 / 111

學讀書 金克木 / 114

一件影響我一生的小事 于光遠 / 118

父親對我的影響 周一良 / 123

家世與父教 何炳棣 / 125

《紅樓無限情:周汝昌自傳》楔子 周汝昌 / 130

教育家卷

我的孩童時代與宇宙觀與家教 馬相伯 / 139

自寫年譜 蔡元培 / 141

母 訓 黃炎培 / 143

一個苦學生的自述 馬君武 / 146

內庭趨侍記 陸費逵 / 152

家庭影響 蔣夢麟 / 156

早期經驗與影響 晏陽初 / 160

我的童年 陳鶴琴 / 165

幼年生活 舒新城 / 169

科學家卷

從小得到的啟發 茅以升 / 175

四個春秋 高士其 / 178

《與鳥兒一起飛翔》選 鄭作新 / 182

做一個像岳飛那樣的人 王淦昌 / 188

八十述懷 吳大猷 / 192

我的童年 賈蘭坡 / 194

幼年的鄉村生活 錢偉長 / 198

《七彩的分光》選 王大珩 / 201

父親和我 楊振寧 / 207

藝術家卷

從識字啟蒙到初拾畫筆 齊白石 / 213

祖母的回憶 梅蘭芳 / 218

母親的教誨 劉海粟 / 222

回憶與懷念 林風眠 / 225

我的自傳 王朝聞 / 227

繪事話童年 關山月 / 231

入學前后 啟 功 / 235

在線預覽

我的自述

柳詒徵

要曉得我的歷史,必須明瞭我家族的遺傳,師友的熏習。我家高祖春林公諱棽,是講理學的,著有《性理匯解附參》一書,我曾經將原稿影印。不講他的學說,單看他的書法,也可見得他氣象的醇和、修養的深厚了。我有一族祖賓叔公,是我父親的業師,他的年齡八十六歲,我生的第二年,他才去世。他是專門講經學的,所著《谷梁大義述》,經王先謙刊在《續經解》中。我雖在襁褓之中,不能曉得他的言論風采,但我聽我外祖、我母親以及家里的人講起他那種古道,真是一個醇儒。他的兄弟翼南公,也講經學,著有《說文引經考異》,也有刻本。另外著的《尚書解詁》及駢散文,我曾得其手稿,印在圖書館年刊內,并抽印單行本。他的書法,尤為古雅。和賓叔公兩人均在《清史•儒林傳》內。我自幼就想學春林,賓叔、翼南三公的學問品行。

我母親鮑氏,是鎮江世族,最著名的有海門公諱皋、論山公諱之鐘、野云公諱文逵,都有詩集行世。我外祖仲銘公諱上宗,是海門公的次子笙山公諱之鏞的孫子,凌秋公諱迴的次子。笙山公也能詩能畫。凌秋公是講理學而能辦事的,以舉人代鹽商出官管事。我外祖得他的示范,也是講究品格,能處理事務。太平天國的時候,外家避兵居東臺,窮苦已極。清同治年間,準許鄉試的秀才販運本地的貨物到南京售賣,不收捐稅,以示優待士子,幫助考費。那時東臺的秀才,個個人都販鹽到東臺去賣,許多船戶兜攬我外祖及伯舅濬卿公諱心詮兩個秀才,坐他們的船,帶鹽到南京去賣。我外祖一概拒絕,說明他的父親是鹽商的管事,只承認鹽商按照引地售鹽,還要重懲販私鹽的,他如何可以不按引地販私鹽(當時東臺的鹽,不能運到南京),雖然沒有考費,斷斷不能做這件事。后來許多人傳說東臺的秀才不販私鹽的只有三家:一是丁紹周家,二是王正濟家,三是鮑家。丁是京官,王是巨商,惟鮑最窮,就叫作富貴窮三家。這件事傳到鎮江知府錢某知道,就聘請我外祖到鎮江辦善舉。我外祖秉公處事,剔除私弊,清理公產。據說他接辦普仁堂善舉的時候,所有地產房租,只有三個經折,他處理了十幾年,到年老告退,交與后人的地產房租經折,有八十幾個。

我外祖酒量極好,每晚飲酒,和我母親及兩個舅舅談話,總是敘述海門、淪山、野云諸公,及凌秋公的詩文道德,以及地方許多名人的掌故。我自幼坐在外祖旁邊聽他談話,就得到不少的知識,一心只想做一個人才,不愧我柳、鮑二家的先德。

我自幼從母親讀《四書》《五經》《孝經》《爾雅》《周禮》,以及古文、《古詩源》、唐詩。天天要背誦。自七歲至十五六歲,逐日念生書、背熟書,止有臘月廿日以后,正月半前放學,可以自由看書、抄書、游戲。其余讀書之日,白天明起即背書,各書背不完,不能吃早粥。我的書讀得越多,越念不熟,背書的時間越長。直到我十五歲大病之后,我母親怕我夭亡,讀書的課程才減輕了。彼時我雖讀了許多書,也不知道如何講解,更不知道如何講求經學;偶然看看《綱鑒易知錄》或《四庫簡明目錄》,也不知如何講求史學及目錄學。但我聽見本地有許多人家有什么書,我就要想法借來看或抄;所以自十六七歲起,向鎮江各家借抄《御纂七經》中的三《禮》一部書,過錄惠定宇、張皋文批的《漢書》等,也都是莫明其妙。我父親的學生陳善余(慶年)聽見我很好學,時常找我去談論。我就從他得到許多講學問的門徑。陳氏的朋友趙申甫先生(勛禾)也賞識我,常和我談鎮江的掌故,以及清朝許多學者的故事。我在廿歲前后,最得此二先生之力。到了廿三歲,陳善余介紹我到南京編譯書局,受業于江陰繆藝鳳先生門下,我就由此常在外鄉,在鎮江的時候很少。幾十年間見到清季及民國許多碩學名人。自己雖然根柢淺薄,也隨時跟著若干人前進。陳善余最深于史學,勸我不要專攻詞章,因此我也就不大很做詩和駢文。陳的志愿是講學不做官,我也就只愿講學不做官。在譯書局和常熟宗受于(嘉祿)同事,聽他常講桐城老輩講學問文章的方法,也就漸窺散文的門徑。那時譯書局在南京中正街(今白下路)祁門會館,和義寧陳伯嚴先生(三立)對門,時常親炙,粗聞其詩古文緒論。陳戚通州范肯堂先生(當世)常游金陵。寓居陳家,我也常請教他。同時通州名人張季直先生(謇)做文正書院山長時,我應過一回考試,他就賞識我。后來他因有人請他做一部書的序,他托繆先生找一個人代做,繆先生叫我代做,他看了也稱很好,所以我常去拜見他。及至辦南通學堂,張先生擔任過一次監督,更和我是賓主了,張先生辦南通學堂,要請我到通州教書,范先生也力勸我,我因在繆先生門下,待我極好,我不忍離開繆先生,婉言辭卻。但因到通州之便,與江易園先生(謙)相晤,江先生告我以“三不敷衍”宗旨:一不敷衍自己,二不敷衍古人,三不敷衍今人,我為之極端傾倒。后來江先生任高等師范學校校長,請我教國文。我更常聽到江先生許多名論,可惜他因病辭職,在校時間不久,否則他的人格感化,造成南高學風,真是了不得的。

選自柳曾符、柳佳編《劬堂學記》,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2.09。

媒體評論

在編選書稿的過程中,我發現,許多民國名家的長輩,其教育理念既根植于中國的教育傳統,又富有新時代的氣息。某種角度說,他們更是一群具有現代眼光的人。這眼光,又決定了他們在教育子女時所采取的方法。另外,名家的長輩們在教育子女時,還注重培養子女的習慣、關注細節、注意身教等等,這些在名家們的回憶中,均有生動具體的記述。必須提醒一點:這些方法并非放諸四海而皆準的真理。——事實上,任何教育方法,都離不開具體的人和環境。——王木春

網友評論(不代表本站觀點)

免責聲明

更多出版社
主站蜘蛛池模板: 白山市| 东辽县| 讷河市| 新田县| 石城县| 长武县| 林西县| 大洼县| 崇礼县| 二连浩特市| 繁昌县| 尤溪县| 乐山市| 西乌珠穆沁旗| 河北省| 鄂温| 庆阳市| 蓬安县| 巢湖市| 沁水县| 乃东县| 福泉市| 文化| 紫云| 蛟河市| 镇赉县| 峨眉山市| 利川市| 来安县| 曲水县| 西畴县| 安龙县| 长葛市| 辽宁省| 荔浦县| 彭水| 喀什市| 会东县| 安阳市| 兴和县| 武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