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陶瓷粉彩裝飾是陶瓷藝術設計專業教學中的一門重要課程,在我國陶瓷專使藝術領域中占有獨特的地位。本教材在總結前人在該領域內的研究成果和創作實踐的基礎上,結合多年來作者在理論研究與實踐創作方面的經驗和成果,、系統地講解了粉彩的形成和發展、粉彩的藝術特色、材料及工具、操作工藝等,并輔以數百圖例,以圖文相結合的方式,幫助學習者加強對陶瓷粉彩裝飾的認識與理解。
本書適用于高等藝術院校陶瓷藝術專業教材,同時也可供傳統陶瓷領域中的研究人員、古陶瓷鑒賞和收藏人士閱讀參考。
鄒曉松,江西樂平人,漢族。1965年10月出生于景德鎮陶瓷世家。自幼即酷愛陶瓷藝術,隨祖父——景德鎮著名陶瓷美術家鄒國鈞先生練陶瓷粉彩裝飾藝術,并得其真傳,由此打下了堅實的中國傳統陶瓷裝飾藝術和中國繪畫的基礎。1984年考入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原中央工藝美術學院),
及時章 粉彩的形成和發展
及時節 粉彩的初創時期——康熙年間
第二節 粉彩的發展時期——雍正、乾隆年間
第三節 粉彩的衰敗時期——清中晚期
第四節 新粉彩的醞釀時期——清末民初
第五節 新粉彩的發展時期——民國時期
第六節 建國后的粉彩
第二章 粉彩裝飾的藝術特色
及時節 對工藝美的追求
第二節 造型與裝飾的結合
第三節 廣泛的題材和寬泛的表現形式
第三章 粉彩需用的材料及工具
及時節 粉彩需用的材料
第二節 粉彩需用的工具
第四章 粉彩的繪制
及時節 粉彩繪制的基本技法
第二節 粉彩制作的基本步驟
第三節 幾種典型題材的繪制方法
第五章 粉彩的填色
及時節 顏料的作壩和作標
第二節 打底色
第三節 打玻璃白
第四節 分染凈顏色
第五節 吹色與扒花
第六節 平填法
第七節 接填法
第六章 粉彩中常出現的工藝缺陷和克服辦法
及時節 浮料
第二節 皺色
第三節 發驚
第四節 爐火失常
第五節 色面異常
第七章 粉彩作品欣賞
及時節 清代各期粉彩裝飾作品欣賞
第二節 淺絳彩作品欣賞
第三節 民國時期的新粉彩作品欣賞
第四節 建國后的粉彩裝飾藝術作品欣賞
第五節 現代名家粉彩作品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