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是一個永恒的話題,也是教育理論界與教育實踐界共同的話題。尤其是在當前的中國,教育獲得了大發展但又極度不均衡,教育備受關注卻又問題重重,教育被寄予厚望卻又不能令人滿意,教育要培養拔尖創新人才卻又要遭受公平的拷問,教育要給兒童歡樂的童年卻又一直遭受難以減負的困擾,教育要讓學生走向更廣闊的社會實踐卻又有學生安全之虞,教育要得到廣泛的社會支持但支持太多反而變成干擾,教育要國際化又不能不扎根本土,教育要走向現代化卻不能脫離傳統,教育要回應信息化時代的挑戰卻又不能棄用黑板……
本書中,顧明遠先生和十幾位來自全國各地的中小學校長、幼兒園園長一起探討:身在現代社會中,教育就一定現代化了嗎?現代學校有什么標志嗎?什么樣的學校才是現代學校?現代學校的國際化是什么?我們如何看待學生、看待教師、看待我們身在其中的基礎教育?我們到底應該怎么做、怎么改,做些什么、改些什么,才能真正改造我們的教育、改造我們的學校?
顧明遠先生和十幾位校長一起,用直白的語言,以直率的態度和直接的方式,談論學校教育中普通、常見、人們關心的問題。
郭華,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部教授,博士生導師,CSSCI來源期刊《教育學報》副主編,教育家書院執行副院長。2006年入選北京市跨世紀(新世紀)中青年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2008年入選教育部"新世紀人才支持計劃"。有著作《靜悄悄的革命—日常教學生活的社會建構》《教學社會性之研究》《課堂溝通論》《名校沒有秘密》等,譯著《教學現場的專業學習》,主編《名師成長軌跡訪談錄》叢書并著該套叢書中的《行走于理想與現實之間》,主編《教育家書院叢書》之《差異?差距?中國校長美國考察筆記》《讀書與教書》等。
從書序 為教育家的成長搭臺
前言 碰撞與交流
壹 什么是教育國際化
1. 從西班牙語實驗課談起
2.教育國際化不是雙語教育,更不是學英語
3. 國際化是共同"化"——既是我們"化"別人,也能讓別人"化"我們
貳 學生要被分層嗎?——從"三好學生"的評比談起
1. 學生要不要和別人比?
2. 什么樣的獎勵對學生重要?
叁 怎樣保障教師隊伍的高素質?
1. 怎么看博士到中小學當老師?
2. 教師待遇和教師素質是什么關系?
3. 教師做家教合理嗎?
4. 績效工資能激發教師的積極性嗎?
5. 幼兒園男教師的生存狀態
肆 "戴著鐐銬跳舞"的學校教育
1. 評價改革難以推進是因為缺乏誠信體系嗎?
2. 學生安全與學校責任
3. 要不要立法保護學校?
4. 要做好家校溝通.
5. 擇校、公平與學校發展
6. 性教育什么時候進行合適?
伍 學生負擔能減輕嗎?
1. 提高教師質量是"減負"的根本
2."減負"要有機制保障
3. 校長要在"減負"中有所作為
4. 評價是教學的指揮棒
陸 基礎教育如何才能打好基礎?
1. 基礎教育要打好三個基礎
2. 教學應當怎樣進行?
3. 專制的方式能否培養出民主的學生?
4. 在改革借鑒中發展
柒 建設信息化學校,還要不要黑板?
1. 留一塊黑板
2. 重視信息技術帶來的革命性影響
3. 要開發手機的功能
捌 民辦教育如何才能獲得更好的發展?
1. 應該促進民辦教育發展
2. 民辦教育如何保障教師的待遇?
3. 名校辦民校會帶來怎樣的困境?
玖 聽顧先生講過去的事
1. 開始做比較教育研究
2.""后重建教育學
3. 中國教育學會成立
4. 參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工作
5. 回憶學生時代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