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為博爾赫斯的部詩集,1923年博爾赫斯自費出版,是他步入文壇初的嘗試。詩集主要描繪作家的出生之地布宜諾斯艾利斯,這座城市的清晨和黃昏、低矮建筑組成的市區和荒郊、它的寧靜和憂傷,家鄉情結之下是對于家族史、對歷史文化的追溯,各種具體事物、各個人物在時間的沖刷之下仿佛有了永恒的面貌。
我應該贊美和感謝時光的每一個瞬息。
我的食糧就是世間的萬物。
我承受著宇宙、屈辱、歡樂的全部重負。
我應該為損害我的一切辯解。
我的幸與不幸無關緊要。
我是詩人。
——博爾赫斯
1、 博爾赫斯引領了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拉丁美洲文學潮,是西班牙語、拉丁美洲文學脈絡中里程碑式的人物,其影響力更超出拉丁美洲、歐洲,成為二十世紀享有世界聲譽的文學大師。博爾赫斯被中國寫作者視為“作家中的作家”,其迷宮般的敘述手法對中國先鋒寫作有直接影響。無論在文學寫作者、欣賞者中還是在更廣泛的藝術界,博爾赫斯的作品都擁有長久的口碑力量,可作為經典收藏和文藝借鑒。
2、 本次版本為彌補市場近十年空白的獨家授權版本,翻譯,經修訂完善;并且消除成套全集的沉重感,首次以作家原作獨立版本的單行本形式推出。
3、 詩歌是博爾赫斯在文學上早的嘗試,并貫穿于他的創作生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墨西哥詩人奧克塔維奧•帕斯說:“博爾赫斯的創作涉及三類體裁,散文、詩歌和小說。他的散文讀起來像小說;他的小說像詩;他的詩歌又往往使人覺得像是散文。”
豪爾赫•路易斯•博爾赫斯(Jorge Luis Borges,1899-1986)
阿根廷詩人、小說家、評論家、翻譯家,西班牙語文學大師。
一八九九年八月二十四日出生于布宜諾斯艾利斯,少年時隨家人旅居歐洲。
一九二三年出版及時部詩集《布宜諾斯艾利斯激情》,一九二五年出版及時部隨筆集《探討集》,一九三五年出版及時部短篇小說集《惡棍列傳》,逐步奠定在阿根廷文壇的地位。代表詩集《圣馬丁札記》《老虎的金黃》,小說集《小徑分岔的花園》《阿萊夫》,隨筆集《永恒史》《探討別集》等更為其贏得國際聲譽。譯有王爾德、吳爾夫、福克納等作家作品。
曾任阿根廷國家圖書館館長、布宜諾斯艾利斯大學文學教授,獲得阿根廷國家文學獎、福門托國際出版獎、耶路撒冷獎、巴爾贊獎、奇諾•德爾杜卡獎、塞萬提斯獎等多個文學大獎。
一九八六年六月十四日病逝于瑞士日內瓦。
1_ 序言
3_ 致偶然讀到這些詩作的人
5_ 街道
7_ 拉雷科萊塔
10_ 南城
12_ 陌生的街道
15_ 圣馬丁廣場
17_ 摸三張
19_ 一處庭院
20_ 墓志銘
22_ 玫瑰
24_ 失而復得的城區
26_ 空蕩的客廳
28_ 羅薩斯
31_ 歲末
33_ 肉鋪
34_ 城郊
36_ 為所有的死者感到的愧疚
38_ 花園
40_ 適用于任何人的墓志銘
42_ 歸來
44_ 晚霞
46_ 晨曦
50_ 貝納雷斯
53_ 思念
55_ 恬淡
57_ 街頭漫步
60_ 圣胡安之夜
62_ 近郊
64_ 星期六
67_ 收獲
69_ 黃昏
71_ 黃昏時分的田野
73_ 離別
74_ 可能于一九二二年寫成并遺失了的詩
歲末
以二換三的
小小象征把戲、
把一個行將結束和另一個迅即開始的時期
融會在一起的無謂比喻
或者一個天文進程的終極,
全都不能攪擾和毀壞
今夜的沉沉寧寂,
并讓我們潛心等待
那必不可免的十二下鐘聲的敲擊。
真正的原因
是對時光之謎的
普遍而朦朧的懷疑,
是面對一個奇跡的驚異:
盡管意外層出不窮,
盡管我們都是
赫拉克利特的河中的水滴,
我們的身上總保留有
某種靜止不變的東西。
適用于任何人的墓志銘
不知趣的碑石啊,
不必喋喋不休地
用名字、品性、經歷和出生地
去挑戰忘卻的萬能。
再多的贊頌都是枉然,
大理石也就不必歷數人們有意回避的事情。
逝去的生命的精髓
——戰戰兢兢的期望、
不可彌合的傷痛和物欲的驚喜——
將會綿延永恒。
有人狂妄地盲目祈求長生不死,
殊不知他的生命已經確實融進了別人的生命之中,
其實你就是
沒有趕上你的時代的人們的鏡子和副本,
別人將是(而且正是)你在人世的永生。
我在布宜諾斯艾利斯買的的東西就是《博爾赫斯全集》。我把這套書放在手提箱里,隨身帶著,打算每天取出來閱讀。
——加西亞•馬爾克斯
我們每一步都會接觸到那種令人激動的神秘東西,即無缺……博爾赫斯的風格是本世紀的藝術奇跡之一。
——巴爾加斯•略薩
他的每一篇文章都是一個宇宙模式或宇宙的某一特性的模式。
——伊塔洛•卡爾維諾
博爾赫斯為一代西班牙語美洲小說家的脫穎而出鋪平了道路。
——約翰•馬克斯韋爾•庫切
他的散文的經濟,他的隱喻的老練,他的思想勇氣就在那里,令人敬佩,有待超越。
——約翰•厄普代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