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蔬貯藏與加工技術》密切結合當前國內外果蔬貯藏保鮮與加工領域發展的前沿動態及我國果蔬企業生產實際情況,依據企業對人才的知識、能力、素質的要求,貫徹職業需求導向的原則,體現工學結合的特色;以項目形式展開,做到理論為基礎,技能提高為目的,加入實際案例、技術路線、操作技能,融合了職業培訓、雙證考核等的相關內容。
《果蔬貯藏與加工技術》共分三大模塊,九個項目,每個項目針對一項或幾項技術培訓進行編寫。本教材由劉新社、杜保偉主編。
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師與實踐經驗豐富的工程師合力編著,利于教學、注重學生實踐。
緒論
一、果蔬貯藏與加工的意義
二、我國果蔬貯藏加工業的現狀
三、果蔬貯藏加工業的發展對策及任務
模塊一 果蔬貯藏基礎知識
項目一 果蔬產品的質量評價
學習目標
知識目標
能力目標
任務一 果蔬的化學特性
一、果蔬的化學組成
二、果蔬化學成分在貯運中的變化
任務二 果蔬質量評價
一、果蔬質量標準和構成
二、感官質量評價和理化分析
三、農藥殘留量檢驗
實訓內容
實訓一 果蔬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測定
實訓二 果蔬中含酸量的測定
實訓三 果實硬度的測定
實訓四 果蔬中農藥殘留量快速檢驗——速測卡法(紙片法)
項目小結
思考題
項目二 果蔬采前因素、采收技術及采后生理
學習目標
知識目標
能力目標
任務一 采前因素及采收技術
一、生物因素
二、生態因素
三、農業技術因素
四、果蔬采收
任務二 果蔬產品采后生理
一、呼吸生理
二、蒸散生理
三、休眠生理
四、成熟衰老生理
項目小結
思考題
項目三 果蔬采后商品化處理及產品運輸
學習目標
知識目標
能力目標
任務一 果蔬商品化處理
一、清洗、預冷
二、愈傷
三、選別、分級
四、防腐與涂膜
五、催熟和脫澀
六、包裝、成件
……
模塊二 果蔬的貯藏技術
模塊三 果蔬加工技術
參考文獻
[知識目標]
1. 了解果蔬中的化學特性與果蔬質量評價。
2. 掌握采前因素對果蔬貯藏的影響。
3. 掌握果蔬貯藏期的生理代謝與果蔬成熟的關系。
4. 掌握果蔬成熟與衰老的控制途徑。
[能力目標]
1. 能正確測定果蔬中可溶性固形物、酸和果實硬度的測定,對果蔬質量進行科學評價。
2. 能進行基本的果蔬農藥殘留的檢測。
果蔬采收后用于貯藏的器官仍然是個有生命的活體,在商品處理、運輸、貯藏、銷售過程中繼續進行著各種重活動,向著衰老、敗壞方面變化。果蔬貯藏保鮮,就是要采取一切技術措施,減緩這種變化的速度,延長采后果蔬的生命,長時間保持新鮮品質。
果蔬新鮮品質的保持能力決定于果蔬自身的品質與耐藏性。果蔬的耐藏性是指在適宜的貯藏條件下抗衰老和抵抗貯藏期間病害的能力。果蔬貯藏效果的好壞,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于采收以后的處理措施、貯藏設備和管理技術所創造的環境條件。果蔬在適宜的溫度、濕度和氣體成分的條件下,貯藏壽命可以延長。但實踐證明,果蔬自身的化學特性及生長期間的栽培條件對其貯藏性能影響也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