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從中國法律經濟學理論與實踐研究的現狀出發,運用法律經濟學的理論和方法,借鑒國外法律經濟學的理論與實踐,研究中國法律經濟學發展過程中的一些重大理論與實踐問題,并在此基礎上,提出符合中國實際的法律經濟學基本范疇、基本方法和基本理論,進而提出建立中國特色的法律經濟學理論與實踐體系的基本思路。本書不僅反映了作者的法律經濟學研究水平由淺入深的學術發展規律,而且從一個側面折射出中國法律經濟學研究由不成熟逐步到成熟的學科發展規律。本書內容翔實,資料豐富,不僅是一部深入研究中國法律經濟學理論與實踐體系的學術著作,也是一部闡釋中國法律繹濟學基本原理的教材。
引言 法律經濟學在中國
一、改革的需求
二、學術研究的需求
三、人才培養的需求
及時章 中國法律經濟學的概念界定
一、作為研究方法的法律經濟學
二、作為交叉學科的法律經濟學
三、作為經濟學范疇的法律經濟學
四、作為法學范疇的法律經濟學
五、法律經濟學概念的特征和意義
附錄1.1 法律經濟學的產生與發展
一、萌芽期:對法律的"間接"經濟分析
二、創立期:對法律的"直接"經濟分析
三、成熟期:對法律的""經濟分析
附錄1.2法律經濟學的主要研究方法
一、實證分析與規范分析
二、成本收益分析
三、比較分析
四、博弈分析
五、案例分析
六、文化一歷史分析
第二章 中國法律經濟學的學科建設
一、法律經濟學學科建設的意義
二、法律經濟學的學科定位
三、法律經濟學的基本范疇
四、法律經濟學的學派創立
五、法律經濟學的教學與課程設計
附錄2.1 傳統法學的不自足與法律現實主義
一、傳統法學的不自足
二、法律現實主義
第三章 中國法律經濟學的"非法學化"研究
一、經濟學"獨木難支"的法律經濟學
二、主流法學對法律經濟學的排斥
三、法律人如何從事法律經濟學研究
附錄3.1法律經濟學的基本假設
一、稀缺性
二、經濟人——對人的行為假設
三、小結
第四章 中國法律經濟學的本國化研究
一、法律經濟學研究中的"外國化"
二、"外國化"的合理性
三、"外國化"的弊端
四、如何發掘中國法律經濟學的"本土資源"
附錄4.1 法律經濟學研究中的大陸法傳統
一、法律經濟學興盛于英美法系的原因
二、大陸法系的法律經濟學——現狀并不樂觀
三、中國法律經濟學研究中的"法系"問題
第五章 中國法律經濟學的實務研究
一、中國法律經濟學發展之痛:多"理論"少"實務"
二、實務研究欠缺的原因
三、實務研究:中國法律經濟學發展的關鍵之一
附錄5.1部門法的法律經濟學研究
一、"重法理學研究輕部門法研究"及其原因
二、部門法研究與法律經濟學的學科地位的確立
三、如何實現對具體問題的深入研究
附錄5.2侵權法的經濟分析
一、侵權法經濟分析的原理
二、侵權法經濟分析的優勢
三、侵權法經濟分析的誤區
四、侵權法經濟分析的反思
第六章 中國法律經濟學的定量分析
一、缺少定量分析的法律經濟學
二、定量分析的重要性
三、缺少定量分析的原因
四、如何理性引入定量分析
五、定量分析的一般方法和步驟
附錄6.1 我國私力救濟制度的經濟分析:從定性到定量
一、私力救濟的含義及其存在的合理性
二、私力救濟的需求分析
三、私力救濟的供給分析
第七章 法律與經濟增長的中國經驗
一、"漸進式改革"與"雙軌制立法"
二、"政府主導改革"與"經濟行政法規泛化"
三、"先交易后產權"與"先債權法后物權法"
四、"從經濟改革到政治改革"與"從經濟立法到憲政立法"
五、"從制度的設計到實施"與"從立法到執法、司法"
六、"從正式制度到非正式制度"與"從國家法到民間法"
第八章 中國市場經濟法治建設:法律經濟學視野中的
市場、企業、政府
一、交易費用理論與市場經濟立法
二、博弈論與公司法改革
三、行為經濟學與消費者權益保護
四、公共選擇理論與公共利益的法律界定
結束語 中國法律經濟學發展中的"六個轉變"
一、從"方法研究"到"學科建設"
二、從"經濟研究"到"法學研究"
三、從"國外研究"到"國內研究"
四、從"英美法研究"到"大陸法研究"
五、從"理論研究"到"實務研究"
六、從"定性研究"到"定量研究"
參考文獻
后記
及時章 中國法律經濟學的概念界定:
法律經濟學產生與發展的歷史表明,法律經濟學這一概念,來自于國外。①然而,國外學者至今沒有對法律經濟學的概念達成共識。法律經濟學涉足經濟學與法學兩大領域,不同學科背景的學者對法律經濟學擁有不同的學術世界觀,所以,國外學界對法律經濟學這一概念有不同的稱謂。比如,國外經濟學界一般將法律經濟學謂之"法經濟學"或"法與經濟學",認為法律經濟學是歸屬于制度經濟學的一種經濟學與法學交叉的研究方法或學科理論。②而國外法學界將法律經濟學謂之"法律的經濟分析"或"經濟分析法學",則認為法律經濟學是歸屬于法理學范疇的一種經濟學與法學交叉的研究方法或學科理論。③
我國學界在引入國外法律經濟學概念時,也沒有擺脫國外學者的影響。法律經濟學的概念至今在國內學界仍無定論。為此,本章的目的在于針對有關法律經濟學概念的若干爭議問題,結合中國法律經濟學研究現狀,通過與國外法律經濟學理論與實踐比較研究的思路,提出符合中國實際的法律經濟學概念體系,為有效指導法律經濟學在中國的應用奠定理論前提。
一、作為研究方法的法律經濟學:
經濟學的本質是研究方法④,因此,法律經濟學的本質也是研究方法。正如波斯納指出的:"之所以會出現以經濟學來闡述法律問題的法經濟學,與經濟學研究方法的優越性和科學性有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