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女朵拉是一位歇斯底里癥患者,有呼吸困難、神經質咳嗽、失聲等癥狀。在與弗洛伊德的會談中,她透露了病情之外的一些生活事件,比如父親與鄰居K太太的婚外情、鄰居K先生曾經突然抱住她并強吻她的唇等。弗洛伊德以精神分析的方式治療朵拉,最終將疾病的成因歸于性本能(原欲)的展現和潛抑。在本案例中,弗洛伊德巧妙運用《歇斯底里研究》《夢的解析》及《性學三論》中的精華,力圖將理論與實務緊密結合。
少女朵拉是一位歇斯底里癥患者,有呼吸困難、神經質咳嗽、失聲等癥狀。在與弗洛伊德的會談中,她透露了病情之外的一些生活事件,比如父親與鄰居K太太的婚外情、鄰居K先生曾經突然抱住她并強吻她的唇等。
弗洛伊德以精神分析的方式治療朵拉,終將疾病的成因歸于性本能(原欲)的展現和潛抑。
在本案例中,弗洛伊德巧妙運用《歇斯底里研究》《夢的解析》及《性學三論》中的精華,力圖將理論與實務緊密結合。
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奧籍猶太人,生于捷克,后隨父母遷居至奧地利,于維也納學醫和行醫,其后為逃避納粹的統治而遷居英國。精神分析學派的創始人、現代心理學的奠基者,在人格理論、潛意識、夢的解析、性的本能、生/死本能、人格論、焦慮與自我防衛等方面,都有重大的貢獻。其觀點對精神病醫學領域影響深遠,而且在社會心理學、社會學、教育學、政治學、美學以及文學藝術創作等方面受到廣泛應用,被譽為20世紀西方最偉大的思想家之一。一生著作甚豐,多收錄于德文的《弗洛伊德全集》,之后翻譯為多種語言版本。
劉慧卿,現為臺灣宏慈療養院院長、心理工作室主持人,在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及松德院區擔任特約精神科醫師,目前從事精神分析取向心理治療。
[譯序]生之本能之火花
[導讀]朵拉的夢、歇斯底里和其他
一個歇斯底里案例分析的片段
英文版編者序言
前言
Ⅰ 臨床圖像
Ⅱ 及時個夢
Ⅲ 第二個夢
Ⅳ 后記
[附錄]弗洛伊德生平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