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風 而已集》收錄魯迅先生創作的部份雜文著作,書中內容有即小見大;一九二四年;望勿“糾正”;而已集;題辭;一九二七年;黃花節的雜感;略論中國人的臉;革命時代的文學;寫在《勞動問題》之前;略談香港;讀書雜談等。
他的散文文辭優美,意趣盎然,余味悠長,有著溫暖的底色和溫情的流露。這一切,都是幾代人的閱讀回憶。
他的雜文,犀利、老辣、縝密、鞭辟入里,讀來酣暢淋漓。機智的文辭間,無不體現著大師的智慧,親切與從容。
他的小說主題深沉,語言凝重、故事曲折、人物形象歷久彌新。都是沉甸甸、發人深省的佳作。
魯迅(1881—1936),浙江紹興人,原名周樟壽,后改名樹人,字豫才。1918年5月,在《新青年》雜志上,他第壹次以“魯迅”的筆名發表了第壹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此后魯迅陸續創作了《孔乙己》《藥》等小說,并親自選編結集為《吶喊》《彷徨》與《故事新編》。在小說創作的同時,魯迅也以雜文為武器,以犀利、冷靜的筆觸表達自身鮮明的政治立場和深刻的社會見解。此外魯迅還創作了散文集《野草》和《朝花夕拾》。他的作品已被譯成50多種文字,行銷世界,被稱為“二十世紀東亞文化地圖上占很大領土的作家”。
熱風
題記
一九一八年
隨感錄二十五
三十三
三十五
三十六
三十七
三十八
一九一九年
隨感錄三十九
四十
四十一
四十二
四十三
四十六
四十七
四十八
四十九
五十三
五十四
五十六“來了”
五十七現在的屠殺者
五十八人心很古
五十九“圣武”
六十一不滿
六十二恨恨而死
六十三“與幼者”
六十四有無相通
六十五暴君的臣民
六十六生命的路
一九二一年
智識即罪惡
事實勝于雄辯
一九二二年
估《學衡》
為“俄國歌劇團”
無題
“以震其艱深”
所謂“國學”
兒歌的“反動”
“一是之學說”
不懂的音譯
對于批評家的希望
反對“含淚”的批評家
即小見大
一九二四年
望勿“糾正”
而已集
題辭
一九二七年
黃花節的雜感
略論中國人的臉
革命時代的文學
寫在《勞動問題》之前
略談香港
讀書雜談
通信
答有恒先生
辭“大義”
反“漫談”
憂“天乳”
革“首領”
談“激烈”
扣絲雜感
“公理”之所在
可惡罪
“意表之外”
新時代的放債法
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藥及酒之關系
小雜感
再談香港
革命文學
《塵影》題辭
當陶元慶君的繪畫展覽時
盧梭和胃口
文學和出汗
文藝和革命
談所謂“大內檔案”
擬預言
附錄
大衍發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