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不是衡量人生的標準,幸福才是教養的終極目標。
與其說是教孩子怎樣獲取幸福,倒不如說是教父母怎樣才能不剝奪孩子的幸福。
幸福感是父母送給孩子的禮物。
匯集心理學家、教育學家、社會學家超過100項科學教養研究。
常青藤教育專家傾力打造。
美國著名脫口秀主持人奧普拉傾情推薦。
克莉絲汀卡特,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博士,快樂教養專家和知名社會學家,現擔任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至善科學中心執行董事。多年來,她用風趣的語言和豐富的智慧幫助數以萬計的家長培養出健康、自信、快樂的孩子。她在哈佛大學和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開設幸福教養課講座,廣受好評,全球各地的家長蜂擁而至。她的書反響空前熱烈,長期排名亞馬遜榜單前列,是美國大學圖書館失竊最多的書之一。她的親子教養博客每日點擊量火爆,文章多次被《紐約時報》、《洛杉磯時報》、《今日美國》、《波士頓環球報》以及美國知名育兒雜志《美國寶貝》、《父母》轉載。
序言 幸福是一種技能
Lesson 1 先經營好自己的幸福
做個"自私"的父母
自己快樂,才能示范快樂
幸福生活的9大秘訣
Lesson 2 人際交往:幸福孩子的必修課
默契從何而來
沖突是件好事
樂于付出的孩子更快樂
培養孩子同理心的7種方式
讓父親更多地參與進來
成為孩子成長的重要一部分
Lesson 3 享受過程,但不奢求
別讓期待成為孩子前進的阻礙
努力比成績更重要
用正確的方法夸獎你的孩子
接納孩子的不
Lesson 4 情商培養
情商決定幸福
教孩子做情緒管理的高手
幸福的黃金比例
Lesson 5 自律,少走彎路的能力
別著急吃你的棉花糖
立規矩,也給他們自由
訓練孩子"延遲滿足"
聽話就是好孩子嗎
Lesson 6 從幸福習慣的養成開始
怎么做,孩子才能自覺
像訓練大象一樣訓練孩子
激發孩子的內在動力——ERN法
實施習慣養成計劃
幸福習慣追蹤表
Lesson 7 為孩子營造快樂的成長環境
給孩子"樂園"還是"籠子"
誰帶孩子有區別嗎
物質上"窮養",精神上"富養"
放手并不一定意味著冒險
Lesson 8 尊重孩子當下的快樂
感知力——活在當下的能力
神奇的葡萄干沉思法
就是要讓孩子玩
回味過去,享受現在
體驗"福樂"
Lesson 9 練習感恩、寬恕和樂觀
孩子為什么不懂得感恩
寬容讓孩子內心更富足
培養樂觀孩子的秘訣
Lesson 10餐桌上教出好孩子
再忙也要和孩子一起吃晚飯
增加幸福感的黃金時間
在晚餐開始前的9個步驟
別讓期待成為孩子前進的阻礙
一般來說,人的心態分為消極和積極兩種。持有消極心態的人認為天賦和個性是天生的,已經刻在石頭上了。而擁有積極心態的人認為,成功是努力和天分共同作用的結果,努力可能占得更多一點兒。
斯坦福大學的心理學家卡羅爾德維克有個關于成功的心理研究,結果顯示,父母的心態會深刻地影響到孩子對學校的感受,還會影響他們在學業、運動、甚至人際關系上的成功。
當我們告訴孩子他們有某種天賦時,比如我們告訴孩子他是"天生的足球運動員"或"擅長數學",我們就在他們身上創造了一種期待,讓他們不斷地想要證明自己的天賦。這本沒有錯,但值得注意的是,當孩子們想要保住這種特殊標簽時,有時也會停止學習新事物。他們會開始根據成功與否、看起來漂亮還是笨拙、被接受還是被拒絕來選擇活動。
舉個例子來說,我的朋友伊麗莎白有個上小學五年級的女兒安妮,她看起來"天生"擅長體操,似乎不費什么力氣就能翻跟頭或者劈叉。當伊麗莎白告訴安妮要上體操課時,安妮非常興奮——直到她聽說還有其他的五年級學生在那兒,而且他們參加這個班已經好幾年了。安妮知道,她再也不能得到那種熟悉的贊揚("哇,安妮,你真是一個偉大的體操運動員")了。于是她開始尋找借口:我認為我的時間不夠,這不適合我,這真是一個嬰兒健身房。她不想成為班級里的初學者,并且冒著丟掉天生體操運動員地位的風險。伊麗莎白則會用贊揚的方法來使安妮安心,鼓勵她用積極的心態面對問題:其她女孩可能比你更好,但這不是很好嗎?你會從她們身上學到很多東西。最關鍵的是,你會得到樂趣,并且從學習新的體操動作中發現自己的潛能。
而對于那些把成功歸因于天分而非練習的孩子和父母來說,承認必須付出努力才能把某件事做好是很困難的。下面就是一個很典型的例子。
我的朋友貝拉在她的女兒凱特6歲的時候,看出了孩子有消極心態的問題。凱特可以畫出一朵令人難以置信的精細的花朵——對于她這種年紀的孩子來說是難以想象的。每次有親戚朋友來家里玩的時候,凱特都會畫她熟悉的花朵。可以想象得到,及時次看到凱特畫作的人會多么驚嘆這個孩子的才華,而凱特也把高興寫在了臉上。但是如果別人讓畫她一棵樹或者一個蘋果,凱特甚至都不愿意嘗試一下,因為她不想讓自己看起來很糟糕。凱特正在限制她在藝術上的全部才能,因為她想讓自己看起來像一個偉大的藝術家。
像凱特一樣,很多孩子也會擔心,自己正在試圖做好的事情是否能真正得到別人的認可。對于孩子,我們做家長的考慮應該是,他們能得到快樂嗎?能不能學到東西?對團隊有沒有貢獻?而不是他們是否會贏,是否會成功,能否成為好的。我們應該時時刻刻傳遞這樣一種信息:努力比成績更重要。當我們用孩子的努力程度,而不是他們取得的成績或者是否贏得比賽來定義成功時,我們就是在幫助孩子建立積極的心態。
用正確的方法夸獎你的孩子
如果我問家長:"有什么簡單的方法能促進孩子的積極心態呢?"大多數父母一定會說是表揚。當我們想給孩子樹立信心的時候,我們會說:"寶貝,你能做到,你是個聰明的孩子。"但這么說傳遞的是一種讓人混淆的信息,我們應該傳達富有建設性的信息,比如說:"如果你全心投入的話,我相信你一定能做到。"
研究者曾經做了這樣一項實驗。他們給孩子做了一個短暫的測試之后,緊接著表達了一連串的溢美之詞。他們稱贊道,"你做得很好,你一定很聰明"(消極心態)或者"你做得很好,你一定付出了很多努力"(積極心態)。在及時項測試之后,研究人員給孩子們提供了兩種選擇:學習比已經掌握的知識更難的東西,或者去解決比以往更簡單的問題。大多數被贊揚聰明的孩子選擇了后者,因為他們不想冒險犯錯誤,從而丟掉他們"聰明孩子"的身份。但在具有積極心態的孩子中有超過90%的人選擇了前者。
什么原因呢?當我們夸獎孩子的努力和辛勤勞動時,他們想要繼續保持那種被認可的感覺。如果我們夸獎孩子,但無意中把他們的成功歸因于他們的天分時,我們給他們傳遞的就是焦慮與無樂趣的成就。在做及時個測試時,幾乎每個人都得到了樂趣。但是,當給這些所謂"聰明"的孩子更難的問題后,他們就一點兒都不覺得有趣了。除了讓他們感到不安全,減少學習新東西的樂趣之外,告訴孩子們他們有多聰明實際上阻礙了他們的進步和成功。
記住,贊揚本身并沒有壞處。我們可以一整天夸獎我們的孩子——只要我們把成功歸因于努力、堅持、辛勤工作以及練習,這些才是真正幫助他們成長、成功和獲得幸福的東西,也是最值得稱贊的東西。
這是一本以培養幸福快樂的孩子為目標的教養指南,內容精辟,風趣而嚴謹。書中俯拾皆是最有價值的科學研究成果,作者的親身實踐經歷,以及家長們殷切尋求的教養建議。這是一本子女養育百科全書,字字珠璣,引人入勝。這本書讓孩子自己敲開幸福的門,同時也讓家長收獲更多的快樂。
——達契爾·克特納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心理學教授
本書分析了為人父母在養育子女過程中的種種誤區,并為如何改善養育之道,增進家庭的快樂和喜悅,提供了種種深刻的見解和實用的建議。讀它,享受它,最重要的,將它落實于生活。
——麥克·雷拉博士 《青少年野外指南》作者
這是一本真正的教養書,也是一本值得一讀再讀的好書。書中處處充滿智慧的閃光,科學而嚴謹,讓我在教育孩子方面受益良多。
——凱莉·克里根 《生命》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