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偷拍一区二区,国产香蕉久久精品综合网,亚洲激情五月婷婷,欧美日韩国产不卡

在線客服
信息系統分析與設計(第4版)圖書
人氣:31

信息系統分析與設計(第4版)

本書共14章。前兩章介紹信息系統的基礎概念。第3至第13章討論信息系統開發,包括信息系統建設概論、系統規劃、系統分析、系統設計、系統實施和系統維護,重點討論系統分析階段的流程建模、用例建模、領域對象建模...
  • 所屬分類:圖書 >計算機/網絡>管理信息系統(MIS)  
  • 作者:[王曉敏],[鄺孔武] 編著
  • 產品參數:
  • 叢書名:--
  • 國際刊號:9787302329824
  • 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3-08
  • 印刷時間:2013-08-01
  • 版次:4
  • 開本:大16開
  • 頁數:--
  • 紙張:膠版紙
  • 包裝:平裝
  • 套裝:

內容簡介

本書共14章。前兩章介紹信息系統的基礎概念。第3至第13章討論信息系統開發,包括信息系統建設概論、系統規劃、系統分析、系統設計、系統實施和系統維護,重點討論系統分析階段的流程建模、用例建模、領域對象建模,以及系統設計階段的結構化設計方法、面向對象設計方法、面向服務設計方法和詳細設計。第14章簡要介紹信息系統工程進展,主要是云計算技術和應用。

本書可用作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計算機應用、軟件工程等專業的教材,也可供從事信息系統建設的技術人員、管理人員參考。

目錄

第1章 系統思想

1.1 系統的概念

1.1.1 系統是什么

1.1.2 系統的分類

1.2 系統的特性

1.2.1 系統的整體性

1.2.2 系統的層次性

1.2.3 系統的目的性

1.2.4 系統的穩定性

1.2.5 系統的突變性

1.2.6 系統的自組織性

1.2.7 系統的相似性

1.3 系統思想的發展

1.3.1 古代樸素的系統思想

1.3.2 系統思想的淹沒

1.3.3 現代系統思想的興起

1.3.4 復雜系統理論熱潮

1.4 系統工程

1.4.1 系統工程的興起

1.4.2 系統工程方法

1.5 軟系統方法論

1.6 物理-事理-人理系統方法論

習題

第2章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2.1 信息的概念

2.1.1 信息的定義和性質

2.1.2 人作為信息處理器的特點

2.2 信息與管理

2.2.1 信息是管理的基礎

2.2.2 管理中的信息

2.2.3 信息管理

2.3 信息系統

2.3.1 信息系統的定義

2.3.2 信息系統的基本功能

2.3.3 信息系統的結構

2.4 信息系統分類

2.4.1 按技術發展分類

2.4.2 按管理應用分類

2.5 信息系統與組織

2.5.1 信息系統在組織中的地位

2.5.2 信息系統對組織的影響

2.6 信息系統的發展趨勢

2.6.1 影響信息系統發展的因素

2.6.2 發展趨勢

習題

第3章 信息系統建設概論

3.1 信息系統建設是復雜的社會過程

3.1.1 信息系統建設的復雜性

3.1.2 信息系統開發是一個社會過程

3.2 信息系統建設的一般方法

3.2.1 早期方法的不足

3.2.2 系統方法的應用

3.2.3 系統建模

3.2.4 建立管理模型

3.2.5 統一建模語言

3.3 信息系統的生命周期

3.3.1 系統規劃階段

3.3.2 系統分析階段

3.3.3 系統設計階段

3.3.4 系統實施階段

3.3.5 系統運行和維護階段

3.4 基于生命周期的開發方法

3.4.1 瀑布開發方法

3.4.2 原型開發方法

3.4.3 迭代開發方法

3.4.4 螺旋開發方法

3.4.5 敏捷開發過程

3.5 基于開發技術的開發方法

3.5.1 管理模型到信息處理模型

……

第4章 系統規劃

第5章 系統分析概述

第6章 流程建模

第7章 用例建模

第8章 領域對象建模

第9章 系統設計概述

第10章 系統總體設計

第11章 系統詳細設計

第12章 系統實施

第13章 系統維護與管理

第14章 信息系統工程新進展

附錄A 關于課程設計的建議

附錄B UML2.0圖形符號

附錄C 建模工具Rose的使用

參考文獻

在線預覽

3.2 信息系統建設的一般方法

3.2.1 早期方法的不足

20世紀50年代計算機開始用于管理領域。軟件技術的進步,特別是數據庫技術的出現,促進了管理信息系統的發展,60年代出現了信息系統發展的及時個高潮。計算機的應用,使企業面目一新,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強了企業的競爭力。使用計算機成為一種時髦,企業和政府部門爭相購買計算機,一些公司甚至在廣告中寫著"本公司用計算機進行管理"。有人稱60年代是"計算機推銷員的時代"。

然而這個高潮給人們帶來的不總是成功的效益和喜悅,也帶來了問題和教訓。昂貴的計算機往往沒帶來設想的巨大經濟效益,反而造成虧損,乃至企業倒閉。這種情況促使人們分析其中的原因。很多公司聘請系統分析專家對各種信息系統進行調查研究,總結經驗教訓,進而走上了較為順利發展的道路。人們稱70年代是"系統分析員的年代"。

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從根本上講是信息系統具有多學科性、綜合性。信息系統的開發具有長期性、復雜性和風險性,需要科學的方法論作指導。造成系統開發失敗有多方面的原因,如缺乏科學管理基礎,領導重視停留在口頭上,業務人員有顧慮甚至抵觸。人們對信息系統的復雜性缺乏足夠的認識,認為信息系統無非是"大程序",缺乏開發信息系統的方法。

1.目標含糊

信息系統是管理系統的一個子系統,它是為實現企業目標服務的。對于企業的目標沒有明確的認識,對于信息系統要達到的目標沒有明確的、恰當的規定,研制人員根據"想當然"來設計系統,危險性當然很大。對管理人員來講,目標含糊表明對未來系統的狀況沒有明確的概念。這樣,雙方的想法必然產生差距。

2.通信誤解

研制信息系統,需要各級管理人員與技術人員密切配合。但這兩方面的人員往往專業背景和經歷極不相同,彼此不精通對方的業務,這就造成思想交流的困難,容易產生誤解。而這種誤解給系統帶來巨大的隱患。俗話說"隔行如隔山",在一方為常識性的、不言而喻的術語、規則,另一方卻不一定了解。實際工作中常常遇到這樣的情況,許多管理人員精通自己的業務,但不善于把業務過程明確地表達出來,他們覺得某項業務理所當然地就應該這么做,或者是憑經驗、直覺就該這么做,而不是根據信息流或判斷邏輯來進行。加上用戶往往缺乏計算機知識,不了解計算機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因而更不可能用計算機技術人員熟悉的術語介紹業務過程。而計算機技術人員因為缺乏用戶方面的業務知識,不知道該問什么問題。這樣,系統設計人員對用戶的要求理解不透,有許多遺漏和誤解。根據這種理解建立起來的系統當然有許多缺陷,甚至根本不是用戶所要求的。

3.步驟混亂

信息系統的開發是一項長期的復雜工程,各個工作環節之間有著內在的邏輯關系,超越某個階段就會出現問題,造成返工和浪費。例如,先買計算機,再想如何使用,就是許多浪費現象的根源。不經過深入的系統分析,只是根據對系統的膚淺理解就進行程序設計,這不僅不能保障各部分的正確銜接,而且肯定造成返工和重復勞動。本想早日完成系統開發,結果需多次反復,曠日持久,欲速則不達。

……

網友評論(不代表本站觀點)

免責聲明

更多出版社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汉寿县| 南安市| 安岳县| 筠连县| 东源县| 巴塘县| 遵义县| 大荔县| 屏东市| 浪卡子县| 绍兴县| 秦皇岛市| 万州区| 湘乡市| 林口县| 上蔡县| 鄯善县| 嘉荫县| 荆门市| 阳新县| 广安市| 鹤庆县| 黄骅市| 南江县| 天镇县| 班戈县| 砚山县| 通道| 长泰县| 金沙县| 鄱阳县| 桦川县| 奉节县| 乐业县| 调兵山市| 五莲县| 白银市| 张北县| 喀喇沁旗| 珠海市| 叶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