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運動是較為普及的體育項目,具有健身、競技、娛樂等多種功能,可有效地增強身體機能,培養良好的心理品質,陶冶情操,深受廣大群眾的喜愛。
本書主要適合于乒乓球初學者閱讀,對廣大乒乓球愛好者也有裨益。
本書力求通俗易懂,突出了知識性和實用性。需要說明的是,由于篇幅所限,本書對各種技術動作要領的分析,均以右手握拍為例。左手握拍的讀者在閱讀時,只要把各關節的動作方向反取即可。
周林,男,1972年出生,陜西丹鳳人,嘉興學院體軍部小球教研室講師。1996年畢業于西安體育學院體育教育系,獲教育學學士學位;2005年畢業于浙江師范大學研究生部教育學專業,獲教育碩士學位。多年來堅持乒乓球的教學、訓練和科研工作。在各類體育期刊中發表多篇論文。
及時章 乒乓球發展概述
及時節 乒乓球運動的起源
第二節 乒乓球運動的發展
第二章 乒乓球基礎知識
及時節 器材
第二節 握拍方法
第三節 常用術語
第四節 基本步法
第五節 準備姿勢
第三章 乒乓球基本技術
及時節 發 球
第二節 推擋球
第三節 攻球
第四節 接發球技術
第五節 搓球技術
第六節 削球技術
第七節 弧圈球
第四章 乒乓球基本戰術
第五章 乒乓球競賽基本規則
及時節 乒乓球競賽的規則
第二節 乒乓球競賽的組織
第六章 乒乓球賽事欣賞
及時章 乒乓球發展概述
及時節 乒乓球運動的起源
關于乒乓球運動的起源,說法不一,較普遍認為,乒乓球運動創始于英國,由網球運動派生而來。
大約在19世紀后半葉,由于受到網球運動的啟發,在一些英國大學生中,流行著一種極類似現在乒乓球運動的室內游戲,叫做"戈西馬" (Goossime)或"弗利姆——弗拉姆" (Flim—Flam)。這種游戲沒有統一規則,有10分、20分為一局的,也有50分或100分為一局的。發球時,可將球直接發到對方臺面,亦可把球先發到本方臺面再跳至對方臺面。所用器材也和今天的大不一樣:球拍是空心的,用羊皮紙貼成,形狀為長柄橢圓形;使的球為了不損壞家具,在橡膠或軟木做成的實心球外,往往包一層輕而結實的毛線;進行的方式沒有統一的規定,有時在飯桌上支起網來打,有時索性就在地板上用兩個椅子當作支柱,中問掛起網來打,雖然打起來不十分激烈,但頗有一番樂趣。
大約在1890年,有位名叫詹姆斯·吉布(James Gibb)的英格蘭人到美國旅行時,偶然發現了一種用賽璐珞制成的空心的玩具球,彈跳力很強。于是,他就將這種球稍加改進后,逐步在英國和世界各地推廣起來。也許因為此球在桌上打來打去發出了"乒乒乓乓"聲音的緣故,英國一家體育用品公司,首先用"乒乓"(PingPong)一詞出現在廣告中。就這樣,乒乓球才開始得此繪聲之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