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學習法律的入門讀物。日常生活中,無論從事什么行業,學一些必備的法律知識,都是十分必要的。然而,我國現行的法律法規眾多,對于沒有法律基礎的人們來說,難免會感到無從入手。本書的編寫,就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法律的具體規定需要符合最基本的法律原則,這些法律原則或明確規定的法條中,或滲透在法條的具體規定中。想要了解具體的法律規定,先了解法律原則,可以對法律有一個最基本的框架性的認識,然后再看法條,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書按照日常生活中最常接觸到的部門法劃分為章,詳細講述了不同部門法的基本原則。包括九個章節:(1)民法通則原則;(2)合同法原則;(3)物權法原則;(4)侵權責任法原則;(5)婚姻家庭法原則;(6)刑法原則;(7)行政法原則;(8)刑事訴訟法原則;(9)民事訴訟法原則。從最基本的法律原則講起,包括法律名言、案例解說、相關法條、法學鏈接或者趣味閱讀,通俗易懂,內容豐富,實用性強。
為什么要讀這本書?
響應國家號召,主動學習法律:
《中共中央關于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增強全民法治觀念","推動全社會樹立法治意識"。
了解基本法律制度,可以避免糾紛
遭受損害時,可以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在這個"人人懂法"的社會,提升自己的知識水平和品位
所以,如果你想了解、學習法律,又不知道從何學起,那么,就從這本書開始吧!
徐憲江,圖書策劃人,曾用筆名蘇木祿、江上漁者、錢圖等。擅長文史、社科、勵志、法律類圖書的選題策劃與書稿編撰,代表作品有:《像李開復一樣思考人生》《百年中國實錄》《三天讀懂博弈學》《不可不知的1000個法律常識》《中國人的人格》《窮二代,富二代》等。
及時章 民法通則原則
◎平等原則——民事活動中當事人地位平等
◎自愿原則——民事活動不能違背本人意愿
◎公平原則——正當行事,公平交易
◎誠實信用原則——市場經濟的"帝王法則"
◎禁止權利濫用原則——沒有不受約束的權利
◎公序良俗原則——良好的秩序是一切的基礎
◎制度——讓他人代為實現自己的意思或利益
◎訴訟時效制度——法律不保護權利上的休眠者
第二章 合同法原則
◎合同合法原則——自由約定的底線
◎合同的相對性原則——合同不得約束當事人以外的人
◎鼓勵交易原則——市場經濟的必然選擇
◎情事變更原則——特殊情況,特殊對待
◎不可抗力制度——履行合同遭遇天災時的保護
◎格式條款制度——遇到"霸王條款"怎么辦
◎合同保全制度——"三角債"怎么要
◎抗辯權制度——對不合理的請求可以抗辯
◎定金制度——是"定金"還是"訂金"
第三章 物權法原則
◎一物一權原則——一物沒有二主
◎物權法定原則——不得自己創設物權
◎公示公信原則——告訴別人此物有主
◎善意取得制度——法律保護合法有效的買賣
◎占有制度——占有并不等于所有
◎建筑物區分所有權制度——房子是一個人的,樓梯是大家的
第四章 侵權責任法原則
◎過錯責任原則——每個人都應為自己的錯誤買單
◎無過錯責任原則——法律對弱者的保護
◎公平責任原則——法律對利益的權衡
◎損害賠償原則——有損害就有賠償
◎過失相抵原則——受害人也要為自己的過錯買單
◎替代責任制度——雇主的責任
第五章 婚姻家庭法原則
◎男女平等原則——男尊女卑的時代已經過去
◎一夫一妻原則——非法同居可能導致重婚罪
◎婚姻自由原則——婚姻不再是"媒妁之言,父母之命"
◎繼承權男女平等原則——打破傳統觀念的禁錮
第六章 刑法原則
◎罪刑法定原則——法無明文規定不為罪
◎罪刑相適應原則——重罪重罰,輕罪輕罰
◎平等適用原則——被遣返的人員為何得以減刑
◎緩刑制度——懲罰與教育相結合
◎假釋制度——有條件的提前釋放
◎追訴時效制度——過時間不再追訴
◎數罪并罰制度——多罪多刑
◎累犯制度——多行不義必自斃
◎自首制度——犯罪分子的自我救贖
◎正當防衛——法律允許拿起武器對付持有武器的人
◎緊急避險——緊急時刻無法律
第七章 行政法原則
◎合法行政原則——政府的權力不能濫用
◎合理行政原則——行政處罰也要講究度
◎程序正當原則——程序正義是看得見的正義
◎信賴保護原則——政府的授益不能隨意收回
◎聽證制度——權力必須公正地行使
◎行政許可制度——政府對公眾的授益
◎行政復議制度——政府錯誤的內部救濟
◎行政訴訟制度——民告官的法律依據
◎國家賠償制度——公權機關侵權也要賠償
第八章 刑事訴訟法原則
◎公開審判原則——從楊乃武與小白菜案說起
◎被告人有權獲得辯護原則——你有權保持沉默
◎無罪推定原則——"逍遙法外"的辛普森
◎刑事證據制度——刑事訴訟的靈魂
◎法律監督原則——對司法權的制約
◎上訴不加刑制度——對上訴者的保護
◎死刑復核制度——人命關天的大事
第九章 民事訴訟法原則
◎訴訟權利平等原則——不管你是官員還是老百姓
◎辯論原則——真理總是越辯越明
◎處分原則——法官只就你的訴訟請求作出裁判
◎審判監督制度——司法權也要有所制約
◎民事管轄制度——不是隨便到哪兒都能打官司
◎回避制度——法官裁判要避嫌
◎合議制度——不能一個人說了算
◎民事證據制度——打官司就是打證據
◎調解制度——東方的法治經驗
◎財產保全制度——給訴訟利益買個"保險"
◎先予執行制度——遲來的正義不是正義
自愿原則——民事活動不能違背本人意愿
一切同意可以排除錯誤。
——西方法諺
在民法中,通過自治的原則,根據該原則,任何人都不能在違背本人意愿或者未經本人同意的情況下負義務。
——凱爾森(美籍奧地利法學家)
2011年元旦期間,一段"法海賣缽,非買不可"的視頻在網上瘋傳。事實上,在中國漫長的歷史當中,強買強賣的事例并不鮮見,小到威脅別人買自己的貨物,大到逼迫別人轉讓房契或賣兒賣女。在封建社會時期,實施這種行為的人還可能會得逞,但是在新時期,在依法治國的環境下,這種行為不會得到法律的支持,還會受到法律的制裁。
[案例解說]
張某與王某是鄰居,王某為其所在地的鄉長,張某為一集郵愛好者,其收藏的"北國風光"郵票王某垂涎已久,但又不愿意按照市場價去購買。2000年,張某申請宅基地建房為王某所知,王某便指示相關人員拖著不辦。張某找到王某,王某對張某說,如果將"北國風光"郵票以2000元賣給他,此事可成。張某無奈,只好按照王某的要求將郵票轉讓給王某。王某遂批準了張某的宅基地申請。房屋建好后,張某以受到脅迫為由向人民法院起訴,要求王某返還"北國風光"郵票,因此而引發糾紛。請問,張某能否取回自己的郵票?
本案涉及的是自愿原則的問題。我國《民法通則》第4條規定,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自愿原則。自愿原則是指民事主體在從事民事活動時,體現自己的意志,通過自己的內心真實意愿來設立、變更和終止民事法律關系。用通俗的話來說,就是我自己的東西,我想怎么樣處理就怎么樣處理,我可以無償送給別人,甚至可以丟掉,但是你不可以強制我或威脅我進而以低價或無償的方式取得我的東西。
自愿原則包含以下幾層意思:
及時,當事人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有廣泛的自由。也就是說,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當事人可以自主決定自己的事,可以自由決定自己的行為,不受任何非法的干涉。
第二,當事人可以通過法律行為來確定彼此之間的關系,使自己享有特定的權利并履行一定的義務。比如在婚姻關系中,結不結婚、與誰結婚,當事人是自愿的,沒有人可以強迫;但男女雙方一旦自愿結合,通過法律途徑形成婚姻關系,彼此的行為就要受到相關法律的約束。在合同關系中也是如此。
第三,國家機關干預民事行為應該有合理的界限。一般而言,法無明文禁止即為自由。也就是說,只要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只要不違反公序良俗,國家就不應該進行強行性干預。比如張三想買李四的一頭牛,但李四就是不愿意把自己的牛賣給張三,這時政府部門也好,法院也好,都不得進行干預強迫李四把自己的牛賣給張三。
上述案例中,王某利用張某申請宅基地之機進行要挾,張某在違背自己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迫于無奈將自己的郵票以低價轉讓給王某。王某的行為已經違背了民法的自愿原則,構成了脅迫,依法應當撤銷,并追究其法律責任。
[相關法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
第四條 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自愿、公平、等價有償、誠實信用的原則。
[趣味閱讀]
《紅樓夢》第四十八回,作者借書中人物平兒之口講述了一個賈赦強買古扇的故事。榮國府大老爺賈赦迷上了收藏扇子,不知在哪個地方看見了幾把舊扇子,看家里所有收著的扇子都不中意,立刻叫人各處搜求。有個叫作"石呆子"的人,窮得連飯也吃不起,恰好他家就有二十把舊扇子,但死都不肯賣。賈赦之子賈璉通過各種關系見到了石呆子,好話說盡,石呆子只是把賈璉請到他家,拿出扇子給賈璉瞧了瞧。賈璉發現石呆子的扇子果然全是難得的精品,都是湘妃、棕竹、麋鹿、玉竹的,且上面有古人書畫真跡。賈赦得知消息,告訴賈璉無論要多少銀子都要買下來。賈璉開出五百兩銀子的價格,先付銀子后給扇子,可是石呆子堅持不肯賣,聲稱"我餓死凍死,一千兩銀子一把我也不賣!""要扇子,先要我的命!"賈赦沒有辦法,天天大罵其子賈璉無用。
當時賈家有權有勢,有個叫賈雨村的讀書人攀上了賈家這門親戚,并因此當上了知府。得知此事后,賈雨村設了個法子,訛石呆子拖欠了官銀,把他捉到了衙門里,說所欠官銀,變賣家產賠補,把石呆子的扇子全抄了來,作了官價送給了賈赦。石呆子是死是活,賈赦、賈雨村等全然不顧。
這是曹雪芹所描述的賈家利用權勢強買他人物品的故事。我們可以用民法中的自愿原則來分析這個故事:有道是"有錢難買不賣的貨",我自己的東西不愿意賣,這是誰也沒有辦法的事。賈赦不能因為喜歡別人的扇子便倚仗權勢強取豪奪,石呆子拒絕交易無可指責。但官府中人賈雨村為了討好賈赦,竟然運用公權力,將這批古扇全部抄來充公,再送給賈赦,而那可憐的石呆子,到財物兩空,不知是死是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