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所選8篇論文,基本上都是從當代社會的某個具體問題出發,對這些問題進行細致的調查、分析和解答,其中既有經驗的描述,也滲透理論的思考。本書既是一份歷史記錄,也是學科的一份特殊的記錄,是別的記錄無法取代的。
本書是北大、清華、人大三校社會學系每年的碩士論文選編,今年已經出版至第14輯,是不可多得的一份歷史記錄。它不僅記錄了社會學這些年來的歷史發展,也反映了社會學這些年來的教學變化,以及國內社會學研究的高層水平。
郭星華,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人民大學法律社會學研究所所長。盧暉臨,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學博士,哈佛燕京訪問學者。沈原,清華大學社會學系教授,系主任。
前 言................ 1陳雪松“打賩”中的“義”“利”整合—團結經濟理論視角下對村民資金互助合作的研究.................. 3劉華章“拔青苗”群體的口述史研究.................. 55婁 琦分化、整合與區隔:高科技外企中的職業性別邏輯................ 109倘凌越弱者抗爭與符號生產—以廣州市環衛工停工維權為例.................. 160許 瑞城市消費空間中的消費者自我區隔及其機制分析—基于H市購物中心的研究................. 214張 龍社會學“南開班”(1981-1982).............258張耀民科技組織對臨時性勞動力的技術控制—北京地區網約車平臺Uber“合作車主”的案例研究......... 311周 航抗爭是否發生?—對二甲苯(PX)項目集體抗爭影響因素的定性比較分析.... 363三系2016年碩士論文題目匯總.................413
《北大清華人大社會學碩士論文選編》選題廣泛,且質量多屬上乘。它是我了解中國社會學發展以及中國社會發展的一個重要窗戶。 ——趙鼎新(芝加哥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這些年來我一直向以學術為志業的學生推薦本書:認真虔敬的態度,大處著眼小處著手的方法,揭示正在發生卻鮮為人知的事實。 ——王亞新(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