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主要介紹臺灣地區法學教育的荒腔走板,批判律師考試對其所造成的嚴重扭曲。字里行間洋溢著作者滿腔的正義感和對法律人的擔憂。旨在讓研習法律的讀者作一些有益的思考。若臺灣地區法律人對法學的反思可為借鑒的話,攬鏡自照,我們是否也可以問一下:學法有年,我們到底學了些什么?
楊智杰,1978年出生。臺灣新竹人,現任真理大學財經法律系助理教授。臺灣大學法學學士、中央大學管理學碩士、臺灣大學法學博士。專長為憲法、智慧財產權、教育法等。累計發表中英文學術論文三十余篇。著有多本批判著作,如《千萬別來念法律》、《祭司還是大法官》、《"
自 序
及時章 司法獨夫——引論
臺灣地區的法學教育
臺灣地區法律學界
法律人的能力與人格特質
市場經濟的力量
可信度
開始吧
第二章 逐字共筆——實際上課情況
學習環境
共同筆記制度
上課內容
出席狀況
第三章 臺大補習班——整體課程規劃
必修課程
學生選課偏好
……
第四章 補習熱一高等補習教育的興盛
第五章 甲說乙說——律師考試桎梏
第六章 律師太多?費用過高?——法律服務供需失衡
第七章 我是冒牌律師
第八章 翻譯型——傳統法學研究方法
第九章 王牌大騙子——法學新領域與新方法
第十章 科舉遺毒——法律人的價值觀
第十一章 法學教育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