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的煩“腦”》是一本從腦科學角度解讀青春期特點,幫助家長和老師應對青少年問題的書。許多年來,科學家一直以為,兒童一旦進入青春期,他們的大腦發育過程基本上就完成了,青少年的頭腦和成人沒有太大差別。然而,過去幾十年的神經學研究顯示,青春期依然是大腦發育的關鍵階段。
國際著名神經學家詹森博士不但學術成果卓著,而且親手帶大了兩個毛頭小子。在本書中,她用平實的語言、的數據和豐富的事例介紹了有關青少年大腦發育的各種知識,為大家提供了一個審視青少年的獨特視角,讓家長和青少年自己深入了解青春期種種煩惱背后的原因,并學會應對各種狀況的有效方法。涵蓋的主題包括:學習和多任務并行處理、壓力和記憶、睡眠、成癮、決策等。
本書所涉內容的科學依據十分扎實,但讀起來毫無晦澀之感。家長、教育者、青少年,哪怕是司法機構都能從中獲益。在這個充滿挑戰的世界里,我們應該攜起手來,幫助孩子們避開各種暗礁、險灘,讓他們順利地長大成人。
美國大學招生官們一致推薦,入選《華盛頓郵報》“2016年夏季家長和學生必讀書單”;
腦科學專家解讀10~18歲青少年問題,科學應對孩子的焦慮、迷惘、脆弱,激發正向能量!
北京大學心理與認知學院教授蘇彥捷強力推薦,《紐約時報書評》《出版人周刊》《華盛頓郵報》《科克斯書評》《書單》集體盛贊;
湛廬文化出品
弗朗西斯 詹森
賓夕法尼亞大學佩雷爾曼醫學院神經學系主任,波士頓兒童醫院轉化神經學研究主任和癲癇研究主任。
熱衷于腦科學知識的推廣,尤其是青少年的大腦發育、青少年大腦的優勢和弱點等。她在世界各地發表了許多面向公眾的演講,也曾登上TED講臺。
針對青少年因為大腦發育的特點而在藥物、社交和教育等方面碰到的各種問題,她通過臨床實踐積累了豐富的經驗,被譽為青少年大腦研究。
[目錄]
中文版序 詹森博士答中國家長問
引言 讓人抓狂的青少年
01 步入青春期:青少年做事為何不過腦子
青春期為什么與眾不同
都是激素惹的禍嗎
02 大腦知多少:感覺先成熟,理智后發育
你應該知道的大腦小常識
環境塑造大腦
重要卻晚熟的額葉
分配注意力的頂葉
掌控情緒的邊緣系統
03 了解腦細胞:是什么決定了青少年的思維能力
神經元的工作原理
學習是怎么回事
充分連接的大腦才是成熟的大腦
04 學習:智商能不能改變
通過訓練改變頭腦
重復即學習
青春期正是學習的黃金時期
別把大腦當借口
05 睡眠:青少年都是夜貓子嗎
只有睡得好,才能學得好
睡眠不足有哪些危害
如何保障孩子的睡眠
06 冒險:青少年為何愛闖禍
追求刺激,無視風險
青澀的禁果
07 惡習:年紀越小,危害越大
吸煙
酗酒
大麻
烈性
08 壓力:怎樣幫孩子找到平和的心境
“戰斗或逃跑”反應
過重的壓力會損傷大腦
如何面對和化解壓力
09 心理問題:如何擺脫抑郁和焦慮情緒的困擾
哪些癥狀說明孩子可能出現了心理問題
焦慮
抑郁和自殺
精神分裂癥
引發心理問題的壓力源有哪些
10 網絡成癮:離開手機,還能幸存嗎
“遠離媒體 24 小時”實驗
適度游戲健腦,網絡成癮傷身
青少年真的擅長一心多用嗎
微風掀巨浪的網絡世界
11 性別差異:女孩的學習成績為何會在一段時間內經驗豐富于男孩
兩性大腦發育各有千秋
女孩的情緒控制能力更勝一籌
男孩更需要學會安排時間
別讓數理化成為男生的專利
12 運動與保護:鐘情劇烈運動的孩子如何保護好大腦
避無可避的腦震蕩
腦震蕩是什么
腦震蕩的巨大危害
13 罪與罰:我們應該憑大腦發育水平決定刑責年齡嗎
轟動全美的格雷厄姆案
美國青少年罪案司法史
犯錯容易,改過不易
14 二十出頭:革命尚未成功,青春仍需努力
高中畢業生要不要先接觸社會
的成年早期
“自戀”的新一代
后記 前方的路,讓家長和孩子一起面對
致謝
譯者后記
[精彩樣章]
“遠離媒體24小時”實驗
如今的年輕人可以說是經受大量電子設備干擾的及時代,所以他們很容易受到一系列全新因素的影響。科技為獵奇提供了全新的機會,由于青少年的頭腦很容易被刺激,所以近期的數碼設備很容易讓孩子們分心。與喝酒、吸食大麻、性交和飆車一樣,近期的蘋果手機也能輕易觸發可以激活大腦獎賞中樞的一系列神經過程,并讓令人愉悅的神經遞質多巴胺得以釋放。從某種角度來說,科技就是讓人上癮的藥物。雖然于2013年的《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將網絡游戲障礙添加到附錄中,并建議科學家對其進行深入研究,但無論是美國心理協會,還是美國精神病學會,都沒有正式將網絡成癮列為心理障礙。上述組織關于這一問題的看法有些落伍了。越來越多的科學證據顯示,過度上網會影響青少年的心境,若干研究顯示,上網成癮與抑郁、學習成績下滑存在關聯。無論如何,越來越多的“網蟲”覺得自己已經成癮,甚至主動尋求心理專業人士的幫助。2009年,名為“重新開始”(reSTART)的康復中心在華盛頓州的福爾城建成,成為全美及時所旨在專門戒除“網癮”的康復中心。
如今的青少年對高科技最有發言權,雖然他們最懂行,但也最容易受到科技的負面影響。讓我們看一看下面這些標題:
● “學生群體中頻現科技成癮綜合征”
● “全球學生沉迷于各大媒體”
● “技術癡迷”
2010年春,選修馬里蘭大學(University of Maryland)媒體素養基礎課程的200名學生參加了一項奇特的實驗。老師要求他們在24小時內不使用任何數碼設備,不接觸任何媒體。這項實驗的結果轟動全球,促使實驗發起人蘇珊 莫勒(Susan Moeller)教授在更大范圍內再次開展了實驗。她對學生的要求是這樣的:
你們要完成的任務是給自己騰出24小時,并在這段時間里不碰任何媒體,以下行為將被禁止:上網、看報紙或雜志、看電視、使用手機和 iPod、聽音樂、看電影、上社交媒體、玩電子游戲等。
如果你不小心破了戒(如無意中接聽了電話),那么請不要“放棄”,而是應該繼續完成這24小時的任務。如果你沒有撐到終點,那么請如實告知你堅持了多久,告訴大家是什么導致了任務的失敗,你覺得這項實驗對你意味著什么。
雖然你需要使用電腦完成各種作業,但請安排好自己的時間,騰出完整的24小時,你可以在這段時間之前或之后完成作業。是否堅持到不會影響大家對你的評價,但請盡力保障自己在這段時間里不使用任何數碼設備,不接觸任何媒體,并努力堅持。
莫勒是馬里蘭大學媒體和公共議程國際中心(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Media and the Public Agenda,簡稱ICMPA)的成員,她與薩爾斯堡媒體和全球變化學院(Salzburg Academy on Media and Global Change)合作,開展了第二次調查。他們在包括美國在內的12個國家,對近千名學生進行調查,并要求他們在完成24小時實驗后寫下自己的感受。孩子們是這么倒苦水的:
“我要發瘋了。”
“我已經傻了,這種日子讓人怎么過。”
“我感到自己已經死了。”
各國學生都表達了相似的感受:
英國學生
“空虛。空虛將我淹沒。”
“我和外界斷絕了聯系……就像病人被拔了管子一樣。”
“我已麻木。”
中國學生
“我坐在床上,目光呆滯,無所事事。”
“我心里空空的……覺得失去了什么重要的東西。”
烏干達學生
“我覺得自己出了毛病。”
“我一分鐘一分鐘地計算實驗還剩多少時間,哪怕是多忍一秒我都辦不到!”
“我好孤獨。”
墨西哥學生
“這24小時我在焦慮中度過。我的腦子里冒出了各種奇怪的念頭,從綁架到外星人入侵,什么都有。”
美國學生
“我進入了抓狂模式。”
“我覺得自己正遭受虐待。”
[各方贊譽]
青春期充滿著生長發育和心理發展的矛盾與沖突,《青春期的煩“腦”》一書將會告訴你:煩惱為何由腦而來,煩惱又如何因知腦而去。無論是對作為老師、作為父母的我們,還是對作為主角的學生和孩子,愿理解由此開始。
蘇彥捷
北京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教授
“青少年并不是什么外星物種,他們只是沒有被充分了解。”這是《青春期的煩“腦”》一書中我喜歡的一句話。近年來,有關青少年大腦發育的科學研究呈爆炸式增長。同時身為神經學家和母親的詹森博士將向大家說明,如何應用這些研究來更好地理解和幫助年輕人。青少年的頭腦擁有獨特的發展優勢,千萬別讓孩子錯過了這段黃金發育期。
卡洛 福特
青少年健康與醫學協會主席,賓夕法尼亞大學兒科教授
神經學家弗朗西斯 詹森將科研和臨床成果轉變為一章章可讀性極強的詳實內容奉獻給大家,讓我們明了青少年頭腦的可塑性以及大腦結構之間連接狀況發生的變化。對于家長、教師、學校護士以及其他需要和青少年經常接觸的人士來說,這本書都是必讀之作。
瓊 埃曼斯
波士頓兒童醫院青少年與年輕成人醫學部主任,哈佛大學醫學院兒科教授
有些時候,氣急敗壞的家長們可能會懷疑孩子的腦子出了什么問題。而有關青少年的研究表明,事實的確如此。基于的磁共振研究成果,詹森博士為家長們奉獻了一本教養指南,其中包含大量扎實的圖表和數據。
伊麗莎白 科爾伯特
《紐約客》評論員
看到的科學研究被直接轉化成了有用的教養方式,是一件非常迷人的事。
《紐約時報書評》
這是一本充滿了智慧、扎實的科學依據和有趣故事的書。
《書單》雜志
這本通俗易懂的圖書通過對青少年大腦的研究,涵蓋了有關青少年教養的各方面問題。作為一名家長,詹森博士為其他家長提供了方法和支持,幫助他們理解自己即將成年的孩子,并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
《出版人周刊》
作為一名神經科學家和兩個男孩的單身母親,弗朗西斯 詹森深入鉆研了有關青少年大腦的科學研究,得出了諸多有關父母、教育者、公共政策制定者和青少年自己的全新洞見。
《華盛頓郵報》
對于家長、青少年輔導員、老師和所有與青少年打交道的人來說,《青春期的煩“腦”》是十分寶貴的資源。它通俗易懂,引人入勝,而且信息量很大。
《紐約圖書雜志》
從腦科學的角度專業解讀青春期孩子特有的逆反、憂傷、憤怒、異性交往等
蘇彥捷老師上普心的時候推薦的
希望是本好書!!!!
很好很滿意
好評
好評
好。
剛開始讀還沒有讀完但感覺到對養育孩子非常有幫助會讀完的
滿意很滿意
還沒看,以后再說吧
很好的書,快遞一流。
用科學的分析解決青春期的問題
受益匪淺的一本書
書買太多太多啦!還沒有看到這一套來,無從評價,此條評論可以忽略掉了!
推薦書本哦
書完全是亂編的
分析很透,也很切合實際。
非常有用的一本書,孩子在青春期,我看完學到很多方式對待現在的階段,很好的應對青春期的指導書
質量不錯但是非常小眾的書,值得收藏一套
書本不錯,受益匪淺!
正在讀,應該可以吧!
書很好!!
內容實用價值高
外包裝爛了
就是青春期腦發育的各種生理分析、研究
書很好!!
希望有所幫助
好好好好好
非常值得青春期家長和老師學習的書籍
這本書從腦神經發育的專業角度,揭示了青春期孩子總總行為背后的緣由,讓家長更多的了解孩子,從而更好的與孩子溝通和相處,書很不錯值得一讀!
買來后,_口氣看完了,在朋友圈推薦了,這書是難得的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