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多的青少年出現自殘行為,這是一個令人擔憂的社會問題。這些行為及與自己身體相關的精神病理學表現說明,青少年自殘的根源在于家庭,而不是社會。這些青少年以前往往遭受過虐待,尤其是性虐待。因此,有必要將心理治療和藥物治療相結合,制定多渠道的完整治療方案。
《青少年自殘行為》一書包括:
●自殘定義、發展歷史及分類方法
● 流行病理學和臨床醫學相關研究
● 社會文化因素
● 精神病理學研究
● 神經生物學及神經影像學研究
治療方案
國內屈指可數將"自殘"單獨列出進行研究的專著,專業且兼顧實用性。
《青少年自殘行為》由法國駐華大使館傅雷資助出版計劃資助出版。
作者簡介
盧多維克·吉凱爾,巴黎第七大學博士,巴黎第五大學精神病理學及精神分析學研究中心教授,Institut Mutualiste Montsouris青少年精神病科主任,巴黎第七大學主辦Adolescence季刊長期合作者;參與發表國際性學術論文近五十篇,出版學術專著十余部。
莫里斯·科爾科曾任巴黎第五大學Institut Mutualiste Montsouris副主任醫師,現任亨利·拉布洛提中心醫院-普瓦捷大學醫療教學中心兒童及青少年精神病學科主任;參與發表學術論文二十余篇。
譯者簡介
趙勤華,女,1982年生,浙江富陽人。2005年畢業于西安外國語大學法語系,現為浙江越秀外國語學院教師,主要研究方向為法國文學、敘事學;有譯著《黃皮書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