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選取了大量的、有一定代表性的中學階段心理輔導的案例,有針對性的闡述和說明了中學生心理可能存在的問題以及解決方法。
本書集科學性、知識性和實用性為一體,淺顯易懂,能引起讀者的興趣,可為中小師學生提供課余閱讀,也可滿足一般社會讀者需要。
孫紅剛,男,山東樂陵人,畢業于華東師范大學心理學系。近年來,參編、參寫《心理商點》《人格發展心理學》等書籍多部。現為上海海洋大學副教授,主要從事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工作。梁春艷,女,廣西南寧人,畢業于華東師范大學商學院。目前為上海黃浦業余大學講師,主要從事經濟決策和宏觀經濟現象研究。
一、在關愛中長大
二、哪里才是我的家?
三、甜蜜并痛苦著的愛
四、宅女的內心獨白
五、我的情感我做主?
六、我不想吃得那么撐!
七、心情感冒時也會發高燒
八、走出網癮的泥沼
九、宿舍里的另類成員
十、為什么別人總是欺負我?
十一、找尋迷失的自我
十二、迷惘的青春
十三、點燃學習的熱情
十四、男兒當自強
十五、一個拖延癥患者的救贖
十六、重拾美麗的微笑
附錄一 大學心理典型案例一則
附錄二 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案例一則
特殊群體的孩子不同于正常群體的孩子,他們在成長中的缺失可能無法彌補,由此帶來的心理困惑也可能比其他的孩子要多。在我們學校的日常教育中,作為老師需要特別關注這些孩子的健康成長。
臘梅(化名)同學是一名剛剛入學的高一新生。她個子偏小,面容白凈,扎個馬尾辮,戴著副眼鏡,長長的劉海兒遮住了眼鏡的上沿。她的樣子很靦腆,說話較慢但很清晰,"老師,我想了解一下學校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一些政策,還有怎么辦理相應的一些手續。"劉海擋住了臘梅低垂的視線,劉老師看不清她的眼睛,可是直覺告訴劉老師,這個面前消瘦而又不乏清秀的女孩可能面臨著一些情緒困擾和一些心理問題。在劉老師詳細介紹了學校關于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及補助各方面的情況后,臘梅抬了抬身子,好像是準備離開,但眼里又閃過一絲猶豫,欲言又止。
看著這位初來乍到的同學在辦公室的表現,劉老師特別注意了她。當捕捉到臘梅的這一瞬間表現,劉老師適時地問她:"臘梅同學,你是不是你還有什么事情要和老師講啊?如果你覺得還沒有想好,也沒關系,記得有時間來找老師。"劉老師和藹可親,微笑著對臘梅同學說道。
聽劉老師這么一說,臘梅同學低下頭去,壓抑許久的感情似乎瞬間迸發出來,眼淚噗噗留下來。整個辦公室很安靜,靜得只能聽到她啜泣的聲音。良久,臘梅同學才開始講話,說得依舊慢條斯理。原來就在她入高中前一個月,臘梅的父親就因為車禍突然去世了,母親性情老實,不太擅長交際,為了給父親治療手術,家里花費了不少錢,現在家里的經濟情況每況愈下。想象后面還要付出高額的大學學費,甚至是找工作的費用,臘梅的心里一陣陣的難受。一切言語在這張流淚的臉面前,都感覺那么蒼白無力。劉老師默默而又專注地望著她,把一包面巾紙輕輕地推到她的面前。
書是正版的,是老客戶了
真挺好的!
贊爆!
不錯
很好
好評
質量很好,包裝精美!
好書真是好書,值得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