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偷拍一区二区,国产香蕉久久精品综合网,亚洲激情五月婷婷,欧美日韩国产不卡

在線客服
覺察:發現思維的盲點圖書
人氣:69

覺察:發現思維的盲點

《覺察:發現思維的盲點》是華語世界心靈成長暢銷書 "慈悲系列"之覺察篇。 《覺察:發現思維的盲點》是賢宗法師十年之作,華語世界及時部完整的"禪修六部曲",都市修行人的必讀經典。 《覺察:發現思維的盲點》通...
  • 所屬分類:圖書 >成功/勵志>智商/智謀>智商/思維訓練  
  • 作者:[賢宗法師]
  • 產品參數:
  • 叢書名:賢宗法師都市靈魂禪修系列
  • 國際刊號:9787515509273
  • 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4-08
  • 印刷時間:2014-08-01
  • 版次:1
  • 開本:12開
  • 頁數:--
  • 紙張:膠版紙
  • 包裝:平裝
  • 套裝:

內容簡介

《覺察:發現思維的盲點》是華語世界心靈成長暢銷書 "慈悲系列"之覺察篇。

《覺察:發現思維的盲點》是賢宗法師十年之作,華語世界及時部完整的"禪修六部曲",都市修行人的必讀經典。

《覺察:發現思維的盲點》通過賢宗法師的人生體驗,引領讀者走進"覺察"的心靈之旅。讓你在繁華的塵世中頓悟,本書幫你找到本屬于你的寶藏。

編輯推薦

打開心量,放下自我。活在當下,奉獻真愛。

未經覺察的人生不值得過!

賢宗法師,號宗雄,福建人。四歲入道,冠歲披緇。禪宗臨濟正脈第四十五世傳人,香海禪寺住持。

本書通過賢宗法師的人生體驗,引領讀者走進"覺察"的心靈之旅:

步:守住自己的心,有意識地去選擇自己的生活;

第二步:從喧囂的生活中走進至靜的狀態中,觀照自我;

第三步:覺察自己的心,讓其像一棵樹一樣在生活中扎根。

作者簡介

賢宗法師,號宗雄,福建福安人,浙江省桐鄉香海禪寺現任住持。師自幼事佛,童真入道,勤奮好學,事佛以誠。1991年于莆田梅峰光孝寺受具足戒,承接禪宗臨濟正脈第四十五世傳人,曾就讀于福建佛學院和閩南佛學院,現為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在讀研究生。1996年冬受聘于普陀山佛學院,期間歷任辦公室主任、圖書館館長等職。2004年8月住持香海禪寺。2008年9月榮任嘉興市佛教協會會長。

賢宗法師是中國佛商論壇發起人,是企業家的心靈導師和禪修引領者。他發心引領天下企業家走向寧靜的心靈家園,讓每一位企業家都有慈濟眾生、慧澤萬物的慈悲心靈,光明正大地立足于天地之間。

目錄

及時章你的靈魂跟得上腳步嗎?

守住自己的心

在心中形成一個洞穴

人為什么活著

你的心跟上腳步了嗎?

不凈觀:不在乎悲喜,不在乎升降

慈悲觀:給予快樂,拔除痛苦

因緣觀:緣聚則生,緣散則滅

念佛觀:拆掉內心的墻

數息觀:呼吸間的生命

第二章找到生命真正的根骨

找到生命真正的根骨

生活是為了靈魂,生存是為了軀體

美人之死

每一個嬰兒都是哭著來到這個塵世的

把心聚合起來

跳出迷茫、黑暗和煩惱

生活要我們有意識地去選擇

向烏龜學呼吸之道

第三章觀照自我:由喧囂走向至靜之道

修行即是覺察與實踐

修到證入初果

打破一切執念

由喧囂走向至靜

每個人都有一盞燈

修行的雅量

順天知命

一切都處在自然的狀態中

第四章發現思維的盲點

跳出自我思維的囹圄

何必執著

讓"無常"沉降其心

讓心保持一種輕安

是時候安心了

鏡中窺人

此刻拿起,此刻放下

捕捉內在之美

第五章打破便是覺者

覺察自己的心

一粒沙子的修行

選擇沒有對錯

內心安寧,才能冷靜地去思考

讓內心充滿喜悅

打破便是覺者

第六章覺醒的活法

洞穴里的秘密

用心靈來對接,讓生命去創造

改變自己的心態

缺失的一角

天使和魔鬼

觀想

像樹一樣扎根

在線預覽

守住自己的心

行、住、坐、臥的時候,我們要如理如法;吃飯、走路、睡覺、聽課的時候,我們要時時關注自己的心。

你有沒有問過自己,人在這里,心是否還掛念著其他的事情?這些都是我們在禪修中需要不斷自我覺察的。

眼睛老是看著外面的世界,卻很少觀照自己的內心,正因為如此,我們才產生了很多痛苦。

禪修,并不需要聽很多道理。首先,要守住自己的心。當你內心富足的時候,你所看到的所有的東西都是美好、陽光、喜樂的。如果你的內心懷著憎恨、不安和恐懼,那么,不論你看到什么都會覺得有問題。當你用挑剔的眼光去看每一個東西的時候,它們都是不的,哪怕去看一顆鉆石,你也會發現其中的瑕疵。這就是"修心"的重要性。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與"杜鵑聲聲不忍聞,欲黃昏,雨打梨花深閉門"同為黃昏,卻一為歡喜,一為哀愁。可見,同樣的事物,看的心態不同,就會顯現出不同的情態來。

懂得再多的道理都沒用,不實踐終歸為空無。這在佛學里叫作"所知障",知道越多,障礙就越大。夸夸其談的人,行動必然不到位,正如蕭伯納所說:"學得越多,知道得越多;知道得越多,忘得越多。"

禪修,就是不斷地把我們所學到的東西付諸行動,而且不能含有任何虛假成分。

在心中形成一個洞穴

不久前,我看了《零極限》這本書。我認為,對人生而言,這本書給出了四句最為經典的話:"對不起!""請原諒!""我愛你!""謝謝你!"

事實上,我們總認為自己是對的,自己很了不起;總認為自己需要別人的幫助,而不愿伸手去幫助別人;總認為自己是這個世界上最的人,卻很少去想一想還有許多人比自己更;很少用自己的心去包容這個千姿百態的世界。

這個世界百分之七十是水,而陸地只占了百分之三十。水往低處流,是至柔之物,所以它才占領了地球大部分的面積。人到老了,牙齒可能全掉光了,而舌頭仍然靈活如初。所以,柔軟的東西、謙卑的東西、包容的東西,才最持久。

我們很少說:"對不起,我錯了。"不要認為說出這句話很丟面子,好像會失去什么,實際上你什么也沒有失去;相反,你獲得了人心。

禪修就是要我們每天拿出一點點時間讓自己的心沉淀下來,去反思今天發生的所有事情,靜下心來審察自己的舉動、言行。好好想一想:今天我對哪個人還懷有憎恨之心?今天我對哪個人還不夠包容?

如果我們經常說"對不起!""請原諒!""我愛你!""謝謝你!"這四句話,如果我們能彼此欣賞、尊重、理解和包容,人際關系就會變得很融洽,這個社會就會變得很和諧。

矛跟矛碰在一起會互相傷害。我們應當在自己的心中形成一個洞穴,來包容一切銳器的攻

人為什么活著

每一個人都是一個品牌:你的性格、氣質,在別人心目中都會形成特定的印象。印象一旦形成,就會對你接下來的事業、家庭和人際交往產生很大的影響。所以,我們如何定位,如何展開自己的生命,就決定了我們能成就多大的事業。

品牌是需要管理的。可見,管理不只是企業家和政治家的事情,每一個人都需要懂得管理的智慧。我們自己的人生需要管理,家庭需要管理,朋友圈也需要管理。

為什么有的人找東西,即使把整個包里的東西都倒出來,他要的還是找不到?那就是因為他的生活缺乏管理。而有的人總是井井有條,那就是他善于管理。還有的人穿得很邋遢,衣服顏色搭配得不對,雖然穿的每一件衣服都是名牌,但在他身上搭配起來就是讓人感覺很不和諧,那是因為他沒有管理好自己的衣著。這和你經營一個企業、打造一個企業的品牌文化是一個道理。

一位做連鎖店的同修問我經營之道。我對他說:"你要想把連鎖店做好,就要向寺院學習。"這并不是自吹自擂,在漢傳佛教中,每一個寺院都有相似的規制,基本上都是"三進":進了山門殿就是一尊彌勒佛,彌勒佛背后是韋陀菩薩;正殿里基本上都供養著釋迦牟尼佛,佛像背后建有觀音像;大雄寶殿兩邊一般還有左右配殿。

那么寺里的師父們都是什么形象呢?他們都是剃了光頭,僧衣加身,佛珠在手的悠然樣子。你問他們什么,他們都會耐心回答;你不問他們,他們也就做著自己當下的事情。他們都是十分恬淡的。

全國的漢傳寺院,是不是都是這樣?不論你走到哪里,都一目了然,不會誤認為這是其他的地方,這個"連鎖店"做得好不好?

所以,在一家成功企業的背后,一定也要有一種具有通約性的文化在高處支配其運作,而且這種文化一定要是真的、善的、美的,是為大多數人所喜聞樂見的才可以。只有這樣,這種商業背后的"道"才能夠一代一代地傳承下去。

這種文化在較高的意義上,要與宇宙的規律相契合;在普世的意義上,也要符合道德律令的制約。陸機在《文賦》中說:"茍傷廉而愆義,亦雖愛而必捐。"就是說,如果是不合禮義廉恥的東西,即使你再喜歡,它再能夠給你帶來好處,你也一定要將它捐棄。因為不符合"道"的東西,終歸是不會長久的,而且會傷及你的慧命。

前一段時間,我看了一本英國人寫的書,作者敘述了自己沿著玄奘法師走過的路程重新游歷的所見所聞。書中說,他在中國講起玄奘法師,有很多人不知道,但講起唐僧,卻是家喻戶曉。但是,在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等玄奘法師曾經游歷過的國家,當他對當地人說他是沿著玄奘法師的路走過來的,連飯店的老板娘都會對他肅然起敬。那些國家的人說,玄奘法師是他們的精神偶像。

現在很多EMBA班,都會讓他們的企業家學員去走玄奘法師走過的路,讓他們在荒無人煙的環境里面去挑戰自己的極限,但是很多時候,即便有現代化的隨行設備和完善的后勤保障,很多學員也沒有辦法堅持下來,我們想想,古人曾面對怎樣的困難?

那么,玄奘法師當時西行的時候,究竟是怎樣的力量促使他寧愿往西進一步而死,也不愿往東退一步而生呢?

那是一種止于至善的巨大精神力量,是一種心靈的"道"在支撐著他。固若金湯的理想使他克服了一切常人所無法克服的障礙,直到達成自己的理想,取經而返。我們都知道,在真實的歷史上,是沒有小說中神通廣大的孫悟空幫助玄奘法師的,而困難卻時時都會出現,死亡時時都會懸臨在他的上空,等待著他,捕捉他任何一個疲憊不堪的神情。

在我們人生的道路上,也經常會碰到困惑、難題,碰到我們無法面對的事情,我們往往都會找無數個理由退縮,不去擔當。如果在我們的心中,沒有堅定的"道"指引著自己前進,那為什么還要奢望自己的企業能夠像佛教那止于至善的理想、緣起性空的淡然一樣,長存于世呢?

在這個世界上,真正能夠實現自己人生理想的人,真的是寥若晨星,很多人都在生活的茫茫大海中折戟沉沙。既然佛說每個人的內心,都具備相同的佛性,那么為什么眾生在塵世中還是有分別呢?因為當你自己不愿意實現那個可能性時,你身上所有如天賦而來的佛性也就像沉舟殘骸一樣,永遠失去了重光于世間的可能性。

"一切眾生皆具如來佛性"——這誠然是真理,但那也只不過是告訴你,每個人都有達成目標的可能性。如果你愿意去努力,愿意去修煉自己,就有可能成佛;但是,如果你"不為",自己不愿意去改變,這種可能性就會遠離你。而隨著成佛的可能性的消弭,失敗、墮落的可能性就接踵而至了。

我推薦過稻盛和夫的書《人為什么活著》。書里說,在這個世界上,不管你有什么樣的職務,不管你做什么樣的事情,其實質都是人性圓滿修煉的過程。只要你做的事情符合"道",是向善的,那么即使再瑣碎,也是有益的修行。

前言

前 言

覺察是一種頓悟。

我們每個人都想從這個充斥著錯綜復雜的訊息與變革的世界里勾勒出一個清晰的自我,這是一種本能的動作,就像你看著一棵樹或一根草一年四季的變遷,啊,春天來了,它復蘇了!這就是覺察。

覺察就像漫漫黑夜中的一盞燈,它照到哪里,你就能在那個地方覺察到更多的東西。此時,你正打開這本書,讀到這里,你可能已經忽略你身邊正在發生的事情和發出的聲音。因此,請你暫時合上這本書,閉上眼睛,用一分鐘的時間仔細聽一聽周圍的聲音,再睜開眼睛,用一分鐘的時間仔細看一看周圍正在發生的一切。

當你再次打開這本書的時候,我相信,在那兩分鐘的時間里,你已經聽到和看到剛剛在你閱讀時未曾覺察到的事物。這些正在發生的事情中蘊含著一座寶藏,而覺察,就是打開這座寶藏的鑰匙。

我知道,當你打開這本書時,你正在尋找本屬于你的寶藏,創造本屬于你的智慧,找到本屬于你的自由,讓你的生活充滿慈悲與愛。

你手中的書和腳下的路,是通往內心富足的啟蒙。

賢宗法師

2014年6月于香海禪寺

……

媒體評論

如水常流通

(代序言)

最早知道賢宗法師,是2008年在香海禪寺舉行的有一千多人參加的"亞布力佛商論壇"上。佛陀說過把佛法托付給國王大臣、長者居士,以期使這些擁有最強大政治資源和經濟資源的人群,能夠成為佛教發展的有力外護。不過當時國內理論界對佛商的界定還是相當模糊的,特別是在"宗教搭臺,經濟唱戲"口號的誤導下,現實中成功的案例并不多。如何把佛教的思想運用到企業文化、心理建設中去,化世俗而不為世俗所化,賢宗法師在這方面的探索引起了我強烈的興趣。

在復旦大學哲學學院舉辦的"人文智慧課堂"學習的社會各界精英,為了繼續學習佛學,于2008年成立了"復旦大學禪學會",請高僧大德和佛教學者來學校演講,也組織會員到各地佛教道場參訪。我們對賢宗法師的訪談《世情通達見禪心——香海禪寺住持賢宗法師專訪》,刊于《佛教觀察》總第五期(2009年7月)。賢宗法師在復旦大學的演講《禪與現代生活》,刊于《佛教觀察》總第九期(2010年4月)。

經過長時間醞釀、準備,復旦大學禪學會定于2009年3月21日到桐鄉游學,由我講兩天《維摩經》,并參訪香海禪寺。當天我正在位于虹橋的上海干部教育中心,為市委組織部舉辦的局級干部傳統文化研習班講解《法華經》。當時約定,復旦大學禪學會下午4時在復旦大學校門口集體坐大巴出發,大約在5時,與我在虹橋附近的延安西路上會合。但那天下午講課不久,我在論及借佛斂財等問題時,可能情緒過分激動,血壓突然升高,課程沒法進行下去了。幸好在座的有楊浦區老年醫院院長和黨委書記,他們立即把我送到醫院去檢查。周院長堅決反對我繼續后面兩天的課程,已經在復旦大學校門口集合的數十名會員只得中止這次游學。

待我血壓平穩后,禪學會于4月17日繼續進行一個月前中止的游學,但人數已經減少很多。作為大學教師,應當守住自己的學術本位,我的教育對象是校內學生和社會上的政商人士,即便帶隊到寺院參學,也只在寺院外的場所講學。在我看來,白衣到寺院中講佛經,是與孔門舞墨、班門弄斧一樣的蠢事。負責那次游學行程的禪學會會員黃麗君也是賢宗法師的皈依弟子,她說賓館會議室兩天的場地費要六千元,而現在只有區區十幾個人,實在有點兒浪費。她轉告了賢宗法師的建議,說可以到香海禪寺去,同時為正在那里舉辦的有幾十名企業家參加的禪修班講課。賢宗法師特別強調:寺院中有專為居士講課的講堂,寺院本來就是為一切眾生服務的。正是賢宗法師的這句話,使我放下原來的顧慮,到寺院并班教學,也避免了在賓館和寺院間的來回奔波。在這之后,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的好幾個類似的研修班都曾到香海禪寺舉辦參禪和教學活動。

六祖惠能大師以"如水常流通"來形容佛法的智慧通透無礙,賢宗法師給我的最深刻的印象就是通達。作為佛教學者,我認為當今中國佛教正處在沖決圍墻困境的前夜,存在需要解決的六個方面的問題:及時,妥善處理政教關系;第二,學術與信仰的劃界與合作;第三,繼承傳統與適應現代社會;第四,在家與出家和合的教團建設;第五,大眾佛教與精英佛教的三根普被;第六,佛教發展中契理與契機的統一。賢宗法師原來是佛學院的專職教師,研究的是高深的佛教義學。他曾經告訴我:在八年的教書過程中,與學生討論最多的就是未來的佛教該怎么走;在中國的政治、經濟環境中,如何以佛法思想幫助人們走向更加圓滿和快樂的人生。他在桐鄉這個空間中,以禪師"隨緣消舊業、任運著衣裳"的悲愿和智慧,進行了艱難而卓有成效的探索實踐。

《六祖壇經》開宗明義地指出:"菩提自性,本來清凈,但用此心,直了成佛。"這是禪宗綱領性的表述。菩提自性是我們人人本具的佛性,但必須借由善知識開啟。佛教存在于世間最根本的意義,即《法華經》所說:佛與諸佛為一大事因緣出現于世,為使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賢宗法師就是這樣一位善知識,他建立清凈莊嚴的道場,并輻射到社會的各個方面,建立現代化的佛教基金會和各種弘化形式,用佛教的核心價值智慧與慈悲接引社會各界,使佛教堂堂正正地進入主流社會。

復旦大學哲學學院教授

王雷泉

網友評論(不代表本站觀點)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這個商品不錯~

2014-09-29 10:09:12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領導介紹

2015-05-15 16:24:33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非常不錯 經常買 !可否考慮給我大客戶優惠政策!謝謝

2015-07-14 11:26:18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2015-08-10 13:58:16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更好地去覺察自己,回看

2015-09-11 10:07:29
來自幸運笑**的評論:

讀了有感悟,通俗易懂。

2015-11-10 14:58:23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非常好的書

2015-12-10 13:43:10
來自sai1264**的評論:

賢宗法師的新書,很不錯,好棒

2015-12-13 20:43:21
來自sdxinyu**的評論:

多讀這些書,心態會平和些

2016-05-27 08:33:52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很棒的書

2016-06-01 09:25:39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打開心量,放下自我。活在當下,奉獻真愛。

2016-08-16 15:48:55
來自幸運笑**的評論:

買了好多次送人了,很好的書

2016-11-09 13:04:40
來自幸運笑**的評論:

買了好多次送人了,很好的書

2016-11-09 13:05:16
來自幸運笑**的評論:

買了送人的,書不錯

2016-11-09 13:54:53
來自幸運笑**的評論:

送人的,書的內容很好

2016-11-16 15:32:02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文筆流暢,受益匪淺,推薦

2017-10-09 14:58:02
來自一顆石**的評論:

發貨很快,一天就到了,書的包裝和質量也不錯,很喜歡

2014-08-19 09:49:07
來自人生若**的評論:

非常難得的好書。文字之間,是寧靜的心靈家園,慈濟眾生、慧澤萬物。感恩師父。

2014-10-31 15:25:30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好評!本書是賢宗法師的修行感悟和心路歷程,語言生動又有佛法禪理,很推薦!

2016-04-23 19:06:32

免責聲明

更多出版社
主站蜘蛛池模板: 蒙自县| 礼泉县| 焦作市| 柳江县| 旬邑县| 黔西| 东乡县| 永宁县| 西青区| 商南县| 芦山县| 沁阳市| 新密市| 偏关县| 宁都县| 东莞市| 蒙自县| 通榆县| 马边| 巫溪县| 北川| 扎兰屯市| 恩施市| 佳木斯市| 东光县| 盐亭县| 呼玛县| 德州市| 洛扎县| 轮台县| 西乌珠穆沁旗| 鄱阳县| 确山县| 宿迁市| 田林县| 康定县| 宁海县| 香港| 读书| 永德县| 香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