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之道》
美劇看了一籮筐,英語還是沒長進?
公眾號、指導書、牛人帖,一個都沒落,卻還是沒有形成自己的學習體系?
這些都是典型的低質量學習癥狀。
不了解學習的原理,就是在無效重復;缺乏有效的學習方法,就是在消耗天賦。
本書從腦科學和心理學的研究出發,跨學科解讀學習的原理,提供最的學習方法和思維模式:
大腦如何處理圖形、文字、數字等信息,不同類型的學習匹配哪種信息通路
學藝術、學語言、學音樂、學數理??各種事物的學習原理有何差異
對于你而言,為什么A方法比B方法效果更好《學習之道》
本套裝共包含3冊:《學習之道》 《刻意練習:如何從新手到大師》 《練習的心態:如何培養耐心、專注和自律》
(Barbara Oakley)
現為工程學教授,本科專業(居然是)俄語。
小學到高中數理成績一路墊底,因此熱愛文學。職場生活,不得不學量新鮮知識,甚至是頭疼的數學知識。放下工作,回到學校,竟然學成了工程學博士,后留任教授。在MOOC、Coursera上開創受歡迎的學習課“learning how to learn”,數十萬人報名。
本書一出版即高居美國亞馬遜學習類圖書榜首,是一本學習神書,看過的人秒變“學霸體質”,開啟外掛模式。
(Thomas M. Sterner)
斯特納研究過東西方哲學和現代體育心理學,也是一位杰出的鋼琴技師和爵士樂鋼琴家。
《刻意練習:如何從新手到大師》
001 引言人生就是漫長的練習
005 第1章學習開始
人生中值得去做的每一件事情,都需要練習。事實上,人生本身只不過是一個漫長的練習過程,是一種永無止境地優化各種行為的努力。當你弄懂了練習的正確原理,學習某些新事物的任務將變成一種沒有壓力的愉快與平和的體驗,變成一個適合你生活中各種領域的過程,并且促成你對生活中所有的艱辛與痛苦采用合適的視角來觀察。
025 第2章以過程為導向,不以結果為導向
人生的悖論:
耐心與自律的問題是,要培養它們中的任何一個,需要同時具備它們兩個。
057 第3章關鍵是視角
當我們試圖理解自己以及我們對人生中各種努力的痛苦掙扎時,可以通過觀察一朵鮮花來找到平和。問你自己:一朵鮮花的生命,從撒下種子到盛開,在什么時候可以達到?
081 第4章培養期望的習慣
習慣是學來的。
明智地選擇它們。 《刻意練習:如何從新手到大師》
推薦序
作者聲明
引言 天才存在嗎 //001
我們的大腦擁有和莫扎特這樣的“天才”相同的適應能力,“天才”只是更多地利用了這種適應能力。
莫扎特的音高 //002
“天才”是訓練的產物 //007
本書將告訴我們什么 //010
第1章 有目的的練習
一旦某個人的表現達到了“可接受”的水平,并且可以做到自動化,那么再多“練習”幾年,也不會有什么進步,而且還會緩慢退化。有目的的練習則更加有效。
史蒂夫的超強記憶力 //018
各領域的杰出人物都靠大量練習 //022
從有目的的練習講起 //028
有目的的練習的四個特點 //033
遇到瓶頸怎么辦 //038
有目的的練習還不夠 //043
第2章 大腦的適應能力
一個人遇到的挑戰越大,大腦的變化就越大,學習也越高效,但是過分逼迫自己可能導致倦怠。因此,處在舒適區之外卻離得不太遠的挑戰,能使大腦的改變為迅速。
倫敦出租車司機的大腦 //049
大腦擁有無限的適應能力 //055
走出舒適區的重要性 //060
練習改變大腦結構 //065
潛能可以被構筑 //071
第3章 心理表征
在任何一個行業或領域,技能與心理表征之間的關系是一種良性循環:你的技能越嫻熟,創建的心理表征就越好;而心理表征越好,就越能有效地提升技能。
偶然的盲棋大師 //076
大師比新手強在哪里 //080
心理表征是什么 //085
心理表征有助于找出規律 //090
心理表征有助于解釋信息 //093
心理表征有助于組織信息 //095
心理表征有助于制訂計劃 //100
心理表征有助于高效學習 //105
第4章 黃金標準
刻意練習與一般練習的區別十分關鍵:首先,需要一個已經得到合理發展的行業或領域;其次,需要一位能夠布置訓練作業的導師。
從音樂領域開始 //114
杰出的人,練習時間長 //121
刻意練習是什么 //127
如何運用刻意練習原則 //131
1萬小時法則的錯與對 //141
第5章 在工作中運用刻意練習原則
培養以練習為導向的心態,即不再認為工作日只能用來工作,練習只能在特殊時刻、特定場合才能進行,而是將日常商業活動轉變成練習活動,將練習變為日常工作的一部分。
牌訓練計劃 //150
讓練習變成日常工作的一部分 //154
用牌訓練方法訓練醫生 //159
致力于傳授知識的傳統方法 //167
致力于改進技能的新方法 //175
第6章 在生活中運用刻意練習原則
刻意訓練針對的是每個有夢想的人,可以幫助每個想學習怎樣畫畫、編程、變魔術、吹薩克斯管、寫小說的人。它針對的是所有那些想掌控自己的人生、不甘心于現狀的人們。
首先,找位好導師 //185
專注和投入至關重要 //189
沒有導師,怎么辦 //194
跨越停滯階段 //201
保持動機 //206
第7章 成為杰出人物的路線圖
杰出人物擁有相同的成長路線:一,產生興趣;二,變得認真;三,全力投入;四,開拓創新。
三位女性象棋大師 //225
及時階段:產生興趣 //228
第二階段:變得認真 //234
第三階段:全力投入 //238
年齡與適應能力的關系 //240
成年人也可培養出音高 //246
第四階段:開拓創新 //250
第8章 怎樣解釋天生才華
自閉癥奇才并不是天生擁有某種神奇的才能。相反,他們和其他任何人一樣,是通過練習來練就那些本領的。
破解“帕格尼尼奇跡” //256
破解“莫扎特傳奇” //260
破解“天才跳高運動員的神跡” //265
破解“自閉癥奇才” //270
“缺乏”天生才華的人 //273
訓練VS“天才” //277
換個角度看基因差異 //286
相信天生才華的危險性 //292
第9章 用刻意練習創造全新的世界
我們可以給孩子留下的重要的禮物,是幫助他們發展出本來認為自己不可能具備的能力,從而發現自己能夠掌控自身潛能,也知道要使自己的夢想成真,需要用什么方法、付出怎樣的努力。
用刻意練習原則教物理 //300
刻意練習的前景 //304
創造全新的世界 //313
參考文獻和注釋
《學習之道》
推薦序一
推薦序二
譯者序
前言
作者聲明
001 第1章 開啟大門
每個人都能提升學習能力
008 第2章 放松點
有時候太勤奮也是一種病
025 第3章 學習即創造
來自托馬斯 愛迪生不粘鍋的啟示
044 第4章 組塊構建與避免能力錯覺
“口默念而心得解”的秘訣
073 第5章 預防拖延
化“壞”習慣為好幫手
082 第6章 小惡魔無處不在
深入理解拖延的習慣
098 第7章 搭建組塊對抗發懵
如何增進專業知識并減輕焦慮
110 第8章 工具、建議和小技巧
好用的學習應用和方法
127 第9章 拖延的小惡魔總結篇
你得和拖延癥較較勁
137 第10章 增強你的記憶力
大腦雖小,空間無限
148 第11章 記憶技巧多多益善
打造生動形象的比喻或類比
161 第12章 學會自我欣賞
形成直觀認識
171 第13章 塑造你的大腦
改變思維,改變人生
179 第14章 借方程的詩歌打開心靈之眼
解開標準方程下每一句話的含義
190 第15章 學習的復興
自學的價值
201 第16章 避免自負
團隊合作的力量
211 第17章 參加考試
考試本身就是效果非凡的學習經歷
224 第18章 釋放無限潛力
學習的10個好方法和10個誤區
233 后記
235 致謝
239 注釋
265 參考文獻
277 圖片來源
《練習的心態:如何培養耐心、專注和自律》
致謝
001 引言人生就是漫長的練習
005 第1章學習開始
人生中值得去做的每一件事情,都需要練習。事實上,人生本身只不過是一個漫長的練習過程,是一種永無止境地優化各種行為的努力。當你弄懂了練習的正確原理,學習某些新事物的任務將變成一種沒有壓力的愉快與平和的體驗,變成一個適合你生活中各種領域的過程,并且促成你對生活中所有的艱辛與痛苦采用合適的視角來觀察。
025 第2章以過程為導向,不以結果為導向
人生的悖論:
耐心與自律的問題是,要培養它們中的任何一個,需要同時具備它們兩個。
057 第3章關鍵是視角
當我們試圖理解自己以及我們對人生中各種努力的痛苦掙扎時,可以通過觀察一朵鮮花來找到平和。問你自己:一朵鮮花的生命,從撒下種子到盛開,在什么時候可以達到?
081 第4章培養期望的習慣
習慣是學來的。
明智地選擇它們。
095 第5章感知變化,創造耐心!
你需要的所有耐心,都已經處在你的內心了。
119 第6章4“S”方法
力求簡化,將征服大多數復雜的任務。
133 第7章平靜與DOC方法
客觀是通往寧靜心靈之路!
155 第8章教孩子,也從孩子身上學習
智慧并不是年齡的副產物。從你身邊所有的人身上學習,同時也用自己的行為影響身邊的人。
167 第9章你的技能在成長
有了刻意的和反復的努力,進步便水到渠成。
推薦序
作為一個高效學習方法的愛好者和研究者,我閱讀過大量有關教人如何學習的書,可以說,這本《學習之道》是我在該領域讀過的好作品之一。
學習方法領域的圖書主要分為兩類。一類走的是學院派路線,主要是梳理學習心理學中的各種理論,在這些書中,我們能看到不同流派的觀點,能看到心理學家對學習本質的討論,但是這些內容對于學習者來說,有些過于抽象了,較難在學習的具體實踐中加以應用;另一類走的是實踐派路線,作者往往靠個人的天賦和努力,摸索出了一些基于經驗的學習方法,這些書有一定的參考價值,但缺點也比較明顯:一方面其中部分觀點可能不符合學習心理學中的科學結論,另一方面某些方法只適合特定的場景,無法遷移應用在更廣闊的學習領域中。
《學習之道》則是一本真正面向大眾、指導實踐以及科學可信的學習方法手冊。這本書的優點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不管你想學什么,你都可以在書里找到方法。書中的理論均是基于當代主流的認知心理學和學習心理學觀點,有嚴謹的實證研究背書,具有很高的可信度,并且其中部分觀點還是比較前沿的研究結果,體現了本書與時俱進的特色。本書以數學和科學學科的學習做引子,逐步揭開學習的神秘面紗,介紹了的學習原理和超多的技巧,這些理論對任何層面的學習都是適用的,所以不管你想學什么,都可以學習借鑒。
(2)看完這本書,你會愛上學習。這是一本配得起“深入淺出”四個字的好書。書中不斷運用類比、圖解等多種方式,讓對心理學知之甚少的讀者也能地理解關于學習原理的相關概念和理論。例如,本書第二章在解釋專注模式和發散模式時,就采用了彈球機來作類比,非常生動形象。
(3)每讀幾頁,就有彩蛋。這本書融匯了大量的學習案例,這些案例大多來自大學教授、科學家的經驗之談,這些內容是專家和高手多年實踐的經驗總結,可謂價值連城。每隔幾頁,讀者就會與它們不期而遇。它們是對書中理論內容的重要補充。所以這本書不僅有理論,還有實踐,給讀者提供了多方位的學習指引。
(4)腳踏實地,立刻開始精進之路。本書每個章節都穿插了相關的實踐和練習建議,這些建議大大增加了本書的實用性。建議五花八門,但都是落地可操作的,因而讀者不用擔心看完書后怎么辦,他們可以邊讀邊練,邊練邊學,立馬行動起來,這才是好的選擇。
這本書絕不能只讀一遍
總的來說,這是一本適合所有喜歡學習的人或者希望更加的人的好書。你可以把它當作一本工具書、一本實用手冊來讀。因而對于這本書,我并不建議只讀一遍。好的方式是在通讀一遍之后,仍舊不要放遠,然后在接下來的日常學習中,可以經常拿出來翻閱回顧,對比書中的觀點和建議,檢視自己學習中的不足,然后想想怎樣改進。 推薦序
作為一個高效學習方法的愛好者和研究者,我閱讀過大量有關教人如何學習的書,可以說,這本《學習之道》是我在該領域讀過的好作品之一。
學習方法領域的圖書主要分為兩類。一類走的是學院派路線,主要是梳理學習心理學中的各種理論,在這些書中,我們能看到不同流派的觀點,能看到心理學家對學習本質的討論,但是這些內容對于學習者來說,有些過于抽象了,較難在學習的具體實踐中加以應用;另一類走的是實踐派路線,作者往往靠個人的天賦和努力,摸索出了一些基于經驗的學習方法,這些書有一定的參考價值,但缺點也比較明顯:一方面其中部分觀點可能不符合學習心理學中的科學結論,另一方面某些方法只適合特定的場景,無法遷移應用在更廣闊的學習領域中。
《學習之道》則是一本真正面向大眾、指導實踐以及科學可信的學習方法手冊。這本書的優點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不管你想學什么,你都可以在書里找到方法。書中的理論均是基于當代主流的認知心理學和學習心理學觀點,有嚴謹的實證研究背書,具有很高的可信度,并且其中部分觀點還是比較前沿的研究結果,體現了本書與時俱進的特色。本書以數學和科學學科的學習做引子,逐步揭開學習的神秘面紗,介紹了的學習原理和超多的技巧,這些理論對任何層面的學習都是適用的,所以不管你想學什么,都可以學習借鑒。
(2)看完這本書,你會愛上學習。這是一本配得起“深入淺出”四個字的好書。書中不斷運用類比、圖解等多種方式,讓對心理學知之甚少的讀者也能地理解關于學習原理的相關概念和理論。例如,本書第二章在解釋專注模式和發散模式時,就采用了彈球機來作類比,非常生動形象。
(3)每讀幾頁,就有彩蛋。這本書融匯了大量的學習案例,這些案例大多來自大學教授、科學家的經驗之談,這些內容是專家和高手多年實踐的經驗總結,可謂價值連城。每隔幾頁,讀者就會與它們不期而遇。它們是對書中理論內容的重要補充。所以這本書不僅有理論,還有實踐,給讀者提供了多方位的學習指引。
(4)腳踏實地,立刻開始精進之路。本書每個章節都穿插了相關的實踐和練習建議,這些建議大大增加了本書的實用性。建議五花八門,但都是落地可操作的,因而讀者不用擔心看完書后怎么辦,他們可以邊讀邊練,邊練邊學,立馬行動起來,這才是好的選擇。
這本書絕不能只讀一遍
總的來說,這是一本適合所有喜歡學習的人或者希望更加的人的好書。你可以把它當作一本工具書、一本實用手冊來讀。因而對于這本書,我并不建議只讀一遍。好的方式是在通讀一遍之后,仍舊不要放遠,然后在接下來的日常學習中,可以經常拿出來翻閱回顧,對比書中的觀點和建議,檢視自己學習中的不足,然后想想怎樣改進。
取法其上,得乎其中,取法其中,得乎其下。我們很多人雖然很用功努力,但是努力的效果往往不盡人意。究其原因,多半是學習不得法,行動不得要領。那么這本書就正好是你所需要的,讀完這本書,你對學習的理解可能會發生天翻地覆的改變,你會觸動、反思,然后重新出發、高速前行。
——采銅
著有暢銷書《精進:如何成為一個很厲害的人》,學習領域意見領袖
推薦序
這本書會對你看待和理解學習的方法產生深遠的影響。你會接觸到研究者所知道的最簡單、最有效、最省時的學習技巧。技巧的使用會讓學習變得很有趣。
讓人沒想到的是,許多人還在采用收益少、效率低的學習策略。我的實驗室就大學生的學習進行了調查。最普遍的學習策略就是重復閱讀——一遍又一遍地閱讀書本和筆記。我們和其他研究者都已經發現,這種被動又膚淺的學習技巧通常沒什么效果,即所謂“事倍功半”——確實辛苦付出了,卻沒有任何收獲。
被動的重復閱讀并非出于愚笨或懶惰,而是因為我們陷入了認知錯覺。當我們一遍遍地閱讀材料時,它們就會在大腦里越發熟悉、連貫,大腦處理這些信息會變得更輕松。這種輕松誤導我們相信自己已經掌握了知識,事實卻遠非如此。
本書會向你介紹這些在學習中產生的錯覺,并交給你打破錯覺的武器。同時,它也會介紹很多非常好用的學習技巧,比如追溯練習,讓你花在學習上的時間得到超值的回報。這是一本具有實踐意義且鼓舞人心的書,它能幫助你明白為什么某些學習方法要比其他的方法更有效。
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里,學會如何更有效地學習是每個人的必需技能。本書將指引你走進學習與領悟的國度。
——杰弗里D. 卡爾匹克(Jeffrey D.Karpicke)、
詹姆斯V. 布蘭得利(James V. Bradley)
普渡大學心理學名譽副教授
譯者序
關于這本書,恐怕每個人的感覺都是相見恨晚。本書的作者芭芭拉•奧克利是美國奧克蘭大學的工程學教授,她所開設的“LearningHow to Learn”課程是在線網絡教育平臺Coursera上受歡迎的課程之一。
市面上各種考試輔導、成功者談經驗之類的書數不勝數,卻鮮有純粹探究與教授學習技巧和方法的。本書的幾位譯者來自各個專業,但都從翻譯的過程中受益匪淺。例如書中提到的“組塊記憶”“提取訓練”,還有針對拖延癥的解決方法,就可以應用于每個人的日常生活和學習中。這本書更是一扇全新的門,可以為你培養起良好的思維習慣,并愛上學習本身。喬布斯在斯坦福的演講中曾經提到過“connect the dots”,大意就是說,總有24小時你會發現,自己曾經所學的知識會被運用到現在或是將來的生活和工作中。作者本人經歷相當豐富,語言學專業,后參軍入伍,退役后從零開始學習數學和物理。她以自己的親身經歷、活潑樸實的故事和例證來精心鋪墊,讓每一個對知識充滿興趣卻手足無措的人,敢于放手行動,得以追隨前人經驗去嘗試一些反直覺的方法,這對于學習者來說將是極其珍貴的體驗。
對于作為譯者的我們來說,這更是一次不同尋常的經歷和挑戰。比如,許多英語的詞語或典故在漢語中不適用,這時候就需要轉化成熟悉而且認可的本土例子。比如第10章,為了記憶一組專有名詞,書中介紹了“首字母記憶法”,可是漢語并不是字母文字,這種記憶法在我們這兒難道就行不通嗎?幸運的是,我們有類似的“取字記憶法”,“二十四節氣歌”就是一個例子。用這個例子,讀者就能更形象地理解這種方法了。回頭再看,這兩種方法其實是相通的,都是把概念連成串來記憶,難處在于需要串成的口訣得好記,這就需要個人自己的創造力了。當然,創造力也是本書談的重點之一,這就要留給讀者去鉆研了。
在此之前,字幕組的主要工作都集中于在線課程的翻譯,能夠有幸承擔一本書籍的翻譯,對于參與其中的每個人來說都意義非凡。書面文字與課程中的口語大不相同,對于字斟句酌和流暢度的要求也更高。我們希望能夠盡努力體現作者的原意,又不影響中文的理解和表達。作為翻譯這一領域的入門者,難免會有疏漏和力不從心之處,還請各位讀者不吝指出。
在整個翻譯的過程中,參與工作的每一位譯者都結下了更深的友誼,在環環相扣的翻譯校對審核的接力中,我們都在克服自己的局限,在溝通和討論下不斷推進進程。譯者中的一位已經和數學作伴了幾十年,因此主要負責相關專業術語的把握,而他的愛人也擔負起了文字的潤色工作,想必這段經歷會成為他們日后甜蜜的回憶。
,感謝為翻譯提供了幫助的所有人,感謝字幕組中每一位為這本書付出了時間和精力的譯者:李天誠、譚詩琪、楊靜雯、左立華、任軼、倫子、遠千山,也感謝編輯為這本書做出的努力。
這是一本方法書,也是一段美好的學習之旅,希望各位讀者旅途愉快。
前言
我們的大腦潛力無窮,卻沒有配備使用手冊,而本書就是這樣一本使用說明。不管你是新手還是行家,都能夠在本書中找到提升學習技巧的新方法,尤其是針對數理方面。
亨利•龐加萊(Henri Poincaré)是19世紀的一位數學家。他曾講過這樣一個故事,當時他為了攻克一個棘手的數學難題,花費數周,絞盡腦汁,卻依然一無所獲。于是他給自己放了個假。某天在法國南部乘公交車時,答案竟不期而至地閃現在了他的腦海里。雖然在度假,但他大腦中的一部分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雖然在回到巴黎后才開始整理細節,但他知道自己找到了正解。
你也可以像龐加萊一樣獲得這種“靈光乍現”的時刻。在這本見解獨到的書中,芭芭拉•奧克利教授會做出詳細的闡述。出乎大多數人意料的是,即使在毫無意識的睡眠中,大腦也能思考問題。不過有個前提,那就是你在入睡前要一直聚精會神地思考這個問題的解法。等到第二天早晨,不出所料,你的心中定會突然萌生新的領悟。其實,放假和入睡前的全神貫注都是為大腦做足準備,否則在假期里和夢中,你的大腦就可能跑去思考別的事情了。所以從這個角度上說,只要是你最近關注的問題,大腦就會一視同仁地納入其中。
這本有趣的書會給你及時送來更多高效學習的觀念和方法。在這里,學習不是枯燥的勞作,而是一場神奇精彩的冒險。你會了解到為何自己明明沒有吃透學習材料,卻自欺欺人地以為明白了一切;你會學到如何集中注意力和騰出空來做練習的方法;還會學會提煉重點概念,讓心里更加有數。掌握以上這些簡單而又實用的技巧會讓你的學習事半功倍,少經挫折。這本引人入勝的學習指導,不僅有助于學業,更能豐富你的人生。
——特倫斯J. 諾斯基(Terrence J.Sejnowski)
薩克生物研究所,弗朗西斯•克里克榮譽教授
作者聲明
本書詳細地列出了很多簡單的技巧,以便讀者能夠即學即用。研究者歷經多年時間才探索出來的方法,現在你竟觸手可及了。
不管你在學習領域的水平如何,這些方法都可以幫你改變思維,甚至改變人生。如果你已經是一名學習專家,那么閱讀本書就像給思維的發動機進行渦輪加速,新點子會讓你的學習兩翼生風。書中還有有趣的反直覺建議和技巧,讓你在學習時充分地利用時間。如果你正在為學習掙扎,本書也有系統的實用技巧,會幫助你順利走上正軌。如果你一直就想在某個方面得到提高,那么本書一定會為你指引方向。
誰不可錯過本書
喜愛文學、藝術,卻害怕數學的高中生
原本就擅長自己所學之物,還想學得更快更好的大學生
跨行業考研考博,還有不停歇地考證書的“烤烤族”
想要通過某一項重要證照的考試,但屢試不過而為此傷腦筋的上班族
夢想成為翻譯官、設計師,為此進修,而不得不暫且在某處打工的夢想派
對某個領域充滿興趣,苦于沒有學習方法的自學者
熱愛各種新事物,想讓自己更有趣的“智識分子”
簡而言之,這本書為每一個對未知充滿渴望的人而寫,希望你們喜歡!
——芭芭拉•奧克利(Barbara Oakley)
美國醫學與生物工程研究所研究員,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
副主席(醫學與生物學工程方向),哲學博士,專業工程師
這個商品相當好相當不錯非常棒
這家書店賣的書質量不好,懂得就去別人家買吧!就是質量不好。
物流有點慢,其他都挺好
好
好
喜歡,內容應該也很好
書不錯就是發貨慢了些,謝謝。
整體感覺不錯
很喜歡的書,買了一套,性價比高,發貨快,喜歡!
速度超快,第二天就到了
朋友推薦的,好好學習
真的非常好
不錯的書,包裝好!
還沒看 聽說很好
很好。看電視了解了一下該書,于是就買了。值得買、更值得看。
包裝嚴實,紙質很好,印刷也很好,每本書都有書簽,雖然有廣告之嫌,但書簽很好看,書的內容才看了幾頁,但感覺還不錯,總之我覺得超值,非常棒!
很不錯的書,給上初中的侄子買的,指導孩子如何更加有效率的學習。開卷有益,只要能靜下心來閱讀練習,終會有所收獲。希望當當在物流服務環節能有所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