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學習邏輯思考卻失敗了。”
“對于那些理論性太強的內容聽不懂。”
“明明提高了思考速度和創意的質量,還是在商業活動中失敗了。”
這本書就是為被這些煩惱所困擾的你專門準備的!
如何打破學歷的壁壘? 學歷精英盡管大腦里有龐大的潛在創意,但是能把這些構思顯在化加工出來的人很少。在各大企業的研修課程中擁有大量實戰成績的作者,將用極簡單的語言帶你探尋“邏輯思考的本質”。
構思的質量通過三個要素來決定:
構思的質量=信息量加工率構思率
1.創意的素材在大腦里有多少?(信息量)
2.才能加工成多少潛在的創意?(加工率)
3.潛在的創意有多少能顯在化?(構思率)
每個人的大腦像倉庫,裝了一堆凌亂的記憶、數據與信息,在現今信息爆炸的時代,如何將它變成自己有效的資產,有賴于思考的質量。
本書作者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與讀者一起思考,他沒有停留于表層工具意義上的解說,被公認為擅長使用為簡潔易懂的語言表述,講授接近思考的本質的研修。教你擴展創意的廣度,提高思考質量,增加創意率,尋找“突破學歷之墻的思考利器”。
l 作者創造性提出了決定了構思的質量的三個要素:
構思的質量=信息量加工率構思率
教你擴展創意的廣度,提高思考質量,增加創意率,尋找“突破學歷之墻的思考利器”。
l 無論是白領還是藍領都能夠活用的商務工具。
作者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與讀者一起思考,他沒有停留于表層工具意義上的解說,被公認為擅長使用為簡潔易懂的語言表述,講授接近思考的本質的研修。
[日]津田久資
先后畢業于東京大學法學部、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企業經營學院MBA專業。曾供職于博報堂、波士頓咨詢集團等,現為AUGUST-A(株)法人,負責各下屬公司的咨詢業務。另外,從事講授理論思考、戰略策劃等相關講座,已經有超過1萬人的受眾。
著有《邏輯面試方法》、《時間最簡明曉暢的邏輯思維課程》、《聰明人所不做的信息搜集》、《超MBA式解決邏輯問題》等。
序 言/1
第1章 在思考的戰場上獲勝
麥肯錫和東京大學畢業生的“聰明”如何有所不同?
我們總是誤解“好好思考了”/3
“思考的野蠻人”跋扈的時代開始了/11
創意的戰場,“我輸了”占9成/19
接近“天才的思考”的高明的做法/26
越是天才作品越多,沒有用的作品越是堆積如山/31
第2章 擴展創意的幅度
不能成為創意的“孫悟空”,可能的就是方程式。
因為有“愚蠢的牛角尖”,構思才無法展開/37
為什么越是“狹窄地思考的人”創意越會擴展?/42
決定構思量的三個變數 — 素材→加工→顯在化/50
第3章 邏輯性地思考 — 靠近天才的思考法
只有“在寫”的時候可以說“思考了”/61
詞語是“邊界線” — 彩虹為什么是七彩色呢?/68
磨煉出來的詞匯量直接關系到邏輯思考力/73
邏輯思考依然是“最強的構思法”/82
第4章 提高創意比率
怎么樣才能在更為廣袤的沙漠中去挖掘寶藏?
減少稍不留神的遺漏,制作戰略上的工作任務單/91
邏輯樹的本質是“邏輯的脈絡 x 直觀感受的飛躍”/100
為什么麥肯錫使用“MECE方法來思考”呢?/107
評價“你是不是真正地好好思考過了”的方法/113
避免“使用別人的知識結構”來思考“是否失敗”/122
第5章 增加創意的材料
知識的囫圇吞棗 杜絕不食而厭 令人頭疼的戰略。
為什么有學識的人卻不會搜集信息?/129
用信息流入的習慣在數據的海洋中遨游/136
將單純的知識深化為創意的種子/142
剛開始學習的時候的“WHY”是智慧的金鑰匙/146
第6章 提高創意質量的實踐知識
一知半解吃大虧,三腳貓功夫反誤事。
邏輯樹(logic tree)的三種類型/155
通過MECE思考時候的具體步驟:直感→上層→下層/160
檢驗MECE是否正確的“計算方法”/168
提高語言能力的4個習慣/178
第7章 結論思考的信息收集方法(附論)
為什么那個人的新項目夭折了呢?
對于收集信息的人而言,有著“隱藏結論假說”/189
意識到“結論思考”,反復實踐“假說→檢驗”/196
即便是信息不完整,“自己的答案”也能夠發現/201
終 章 那個人何以能夠戰勝東大畢業生
— 生活在知識逆襲的時代/207
結束語 — 提高語言的表述能力/223
只有在“寫”的時候才可以說“思考了”
在商業中需要的“為了獲勝的思考”方面,把潛在的創意無限擴大地引出來,回避“糟了”是必須面對的。
到此為止,我們采用了把在大腦中的創意“引出”、 使潛在的創意顯化這樣的方法。
但是,這種“引出”(顯化)具體地說究竟是什么呢?
抱著手只是呻吟不能稱為“思考了”
那么,潛在的創意和被顯化的創意:只是大腦中有的創意和被引出到大腦外的創意,那么,憑借什么方式來區分那兩者呢?
在研修的場合也時常會有這樣相同的提問。
“思考是怎么回事呢?你認為區分在不在思考的標記是什么呢?”
有的答案是“取決于有沒有得出具體性的成果”。
但是這是不正確的。為什么這樣說呢?是因為所謂的思考是某種過程,與那個成果存不存在沒有最終關系。最終性的輸出出不來,然而“好好地思考了呀……”的事例確實存在。
我們開始說結論吧。
決定人在不在思考的是那個人存在嗎?
所謂的引出創意不外乎是寫出創意。至少對大部分人來說是那樣。在到此為止的人生中,我希望有過認真思考的人回想一下,你是不是抱著手,一邊呻吟一邊反復思考了1個小時或2個小時呢?我想這樣的人相當少吧。
在真的思考了什么的時候,就那個過程、最終性的輸出等,應該一定會寫些什么。相反,只要沒有那樣,就稱不上“思考”了。
蘋果公司出售Ipad的時候,某日本的大電機廠家的社員們說了“‘思考’了那樣的創意點的人在我們公司有很多喲”。于是我問他們:“是這樣的嗎?誰思考了呢?”但是他們說不出具體的名字來。
據我所知,在公司內也并不需要企劃書。沒有企劃書也就是說,思考的結果,并不是把像ipad那樣的產品創意作為最終性的輸出從大腦中引出來了。
總之,“在頭腦中有創意”和“引出那個創意”是不同的東西。
但是,我們在看到別人的創意的瞬間,錯覺為似乎從前自己也在構思同樣的事情。正因為如此,不能夠認識到“思考=書寫”的人是很多的。 scii-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mso-hans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那么人生為什么會出現這么多的逆襲轉圜呢?
其實答案很簡單。
在商業的戰場上,比起之前的知識儲備和學力,還是“如何擁有找到主食面包為答案的能力”更為重要,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很有意思的一本書
推薦閱讀,值得購買
這本書包裝不錯哦,整體感覺不錯,性價比很高,印刷很正,紙質好,排版也很不錯。
速度很快,包裝完好
書非常不錯
好啊。。。。。
在當當上買書買了很久,給我最大的感受,第一是配送速度確實快,雖然偶爾有時候會等4、5天,但買了這么久,也就只有一次。第二是包裝還是不錯的,外包裝沒什么好說的,主要是單本包裝,有時候并沒有薄膜,也許是從書架上直接拿下來的試讀本,不過這種情況只出現在單價低于20元左右的書籍上,超過這個價格的,還是不錯的。第三,書本質量,我并沒有碰到有亂碼錯頁的現象,只不過,偶爾會出現有錯別字?但是我不是處女座,所以并不計較太多。最后就是退貨的問題,我有出現過兩次買同一本書買了兩次的問題,退貨很方便,快遞會來拿,而且退款不需要審核,我提出申請,基…
還沒看,看著不錯
值得推薦!
說的很有意思
還沒有看。以前不知道當當評論的積分能夠換錢,現在知道了就都盡量抽空把評論區的評論補上,誰叫咱是個愛書的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