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中的故事是從作者大學畢業后開始的,剛剛進入社會的毛頭小伙,竟然敢于冒犯自己的上司,只能屢屢碰壁;對于一眼看上自己的新領導,又敢于為了愛情而抗爭,差點賠上性命;已過而立之年,拖家帶口,跳出體制,出關求學;畢業后為律師執業證,投身奇葩的女老板,忍辱負重,歷盡艱難險阻;獨立執業之初,為公民權利而奮斗不息,不懼威逼,不屈利誘;從新泰到沈陽,從北京到上海,從文學到法學,從教師到律師,每次選擇都是一種舍棄和蛻變,每個挑戰都是一次重生和涅槃。
一個農民的兒子,一個草根,沒有高貴的出身,沒有顯赫的背景,沒有任何資源和人脈,靠自己的打拼,從小縣城的老師,35歲轉行做律師,靠著自己的勤奮和誠信,一點一滴地積累,一步一步從農村走向城市,做成大都市的律師。
這就是我,一個律師真實的經歷。
張剛,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出生在泰山腳下汶河之濱,大學畢業后,在新泰師范學校從教八年。期間發表散文、短篇小說、紀實文學多篇。后考入遼寧大學讀三年法律碩士,畢業后到北京工作,成為一名首都律師。先后在北京市浩東律師事務所、北京市盈科律師事務所執業。目前為北京盈科(上海)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律師。
現定居上海。
001 / 我是農民的兒子
003 / 兩次踏進鬼門關
010 / 執子之手
016 / 外出打工的日子
020 / 重拾法律夢
026 / 工作八年再讀研
030 / 一個家里兩個學生
036 / 司法考試
039 / 苦樂年華
049 / 地下室的群租時光
055 / 實習期的堅持
065 / 最初執業那幾年
070 / 訴訟的戰略與戰術
082 / 成名之作:誰圓我的教師夢(一)
090 / 成名之作:誰圓我的教師夢(二)
096 / 律師,閱盡人間悲喜
110 / 客戶,親人
123 / 從為自己維權到夢想的另類實現
130 / 八大山人之爭
137 / “刑九”前后
143 / 爭與和
152 / 律師的職業精神
164 / 敗訴:困惑與求索
174 / 執業心得十四條
202 / 附錄:代表性訴訟文書
243 / 后 記
誰的青春不熱血(代序)
“智者不惑,勇者不懼,適者有壽,仁者無敵!”
——《論語 子罕》
及時時間拿到文稿,打開書中的故事,張剛律師打拼的故事躍然紙上,歷歷在目,毫無矯飾卻感人至深。讀文如睹人,一切都在字里行間中。
筆者非常榮幸地見證或參與了張剛律師的奮斗過程,作為他的研究生同學,以及13年的朋友,從沈陽一路到北京闖蕩,又從北京來到上海創業,兩個家庭一直保持著如至親的關系。其間,那個初見時咿呀可愛的小侄子張文驍,已經成長為與我一般個頭的帥小伙兒。我家小女笑笑,也成了張剛夫婦三日不見就分外想念的干閨女。
兄弟倆曾住在北京地下室一起暢想未來,“在最深的絕望里,遇見最美的驚喜”,曾在法庭上聯袂,舌戰群雄,曾在籃球場揮灑汗水后再酌酒一杯,也曾在草色連天的水邊燒烤,享受湖光山色。走千山行萬里,人生難得一知己,因此,我樂意為摯友寫序,不是名人著墨,背書可能無助于書籍的暢銷,卻是誠心誠意的推薦。
富蘭克林說,全力以赴的精神對人生的影響不可估量,這一點突出表現在張剛的奮斗精神上。無論是對愛情的果決,敢于以死抗爭與堅守,還是十幾年如一日在律師服務中的匠人精神,讀來都令人蕩氣回腸。可以想象在理想之花無法生根的貧瘠城鎮,一個白手起家的農民的草根之子,無背景,無資源,積累少,起步晚,靠自己的打拼,從小縣城的老師,35歲轉行做律師,靠著自己的勤奮和誠信,一點一滴地積累,一步一步從農村走向城市,成為大都市的知名律師,需要付出多少艱辛?若缺少了義無返顧的勇氣與韌勁,我想那一段艱苦的歲月是無法捱過的。年輕人在選擇時,往往高估了激情與情懷在創業中的重要性,一旦遇到挫折或者遇到誘惑,容易迷失方向,這一點上應向張剛律師學習。
其實,世界上沒有任何東西能夠代替恒心。張剛在律師成長的路上,接手的大都是棘手難纏的案件,遇到的是些無路可逃或孤注一擲的當事人,但是他雖百折而無悔,忍辱負重,獨自吞下委屈,從縫隙攫取一點法治陽光留給他人。就拿他的山東65個當事人集體訴訟的案件來說,從及時次去中院遞交起訴狀到最終立案,時間是7個月,期間他與當事人去過立案庭不下100次,人次不下400人。,法官都被感動,才決定立案,轟轟烈烈的山東省新泰市65名中師畢業生告政府和教育局的行政訴訟一案,頂住內外壓力,用專業精神堅持抗爭,歷經泰安市中院與山東省高院終審,歷時兩年零六個月,以被告的敗訴和原告的勝訴終于走完了法律程序。類似的案件,如果沒有幾年如一日的堅守,沒有認準了就堅持到底的勇氣,多半會不了了之。因為社會轉型期,地方各個領域積累的矛盾層出不窮,正義不可能在每個案件上及時實現。但是,“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的法治口號,需要有更多的張律師,成為撿拾海邊擱淺的小魚蝦并將其送回大海的人,因為“這條在乎,這條也在乎!還有這一條,這一條……”。
品格與素養比專業更有感染力。張剛律師富有同情心,重義輕利,無欲則剛。很多委托他的客戶,事后主動跨越合同相對性的關系,與他與他家庭,結為無功利交往的摯友或親人。文章中提到的“上帝送給我一個姐”,其主人公我就認識,兩年前曾在一個清靜的夏夜,到京東大峽谷和金海湖邊,傾聽兩個家人講述這段美麗的交往故事。張剛律師平時沉默,不善辭令,可是與他稍深入接觸的人,就會篤信他是一個值得信賴的人,是一個靠譜的人。
張律師講得好,律師品格中誠信是及時位的。受人之托忠人之事。既然當事人委托了你,就是信任你,作為律師就要勤勉地不遺余力地辦理案件。既要客觀地分析案件的有利條件,也要提示不利之處,不要虛夸,不要欺詐。誠信與否的一個評判的標準就是,律師是否將當事人的事情當作自己的事兒來辦。其實,何嘗是做律師呢?做事,先做人,是在任何行業都顛撲不破的人生道理。但是,知易行難,我所認識的張剛律師,雖經歷了社會環境的嚴苛考驗,見識過形形色色的人,“三觀”接受過挑戰,但他是從泰山腳下走出來的受過孔孟思想浸染的漢子,一直保持著正直、樸實、善良、果敢的品質,沒有沾染社會的不良習氣。
劍膽琴心,俠骨柔情。工作之外,張剛律師是一位愛家的好男人,懂得享受生活,燒一手好菜,能給兒子做惟妙惟肖的手工。他與夫人的愛情生活,充滿著浪漫與溫馨,人生若只如初見。即使在生活困窘之時,還是辛苦輾轉奔波,無論從山東到遼寧,還是從北京到上海,兩人都會營造出家庭生活的閑適與溫情,加上兒子又懂事可愛,是一個令人艷羨的家庭。
本書是作者執業十二年以來,凝結了心血的,并一氣呵成的自傳體文字。我想,如果你是滿腔熱血卻正在大門外徘徊迷茫的年輕人,如果你是那些剛剛踏入律師界卻不知能堅守多久的人,或者是一位正嘗試從司法界轉投律師界的人士,或者你是已看到成功的曙光卻仍要捱過一段艱苦日子的創業者,那這本書的作者,會告訴你,如何向自己安逸的青春告別,怎樣向自己的怯懦與恐懼挑戰,怎樣平衡家庭生活與工作,以至如何完成蝶變。這本書作者是寫給自己的,總結經驗,吸取教訓,繼往開來,同時也可以幫助更多的人。
是為序。
董冬冬于上海
還沒看,喜歡買書,但是不一定看得下去。
非常滿意,很喜歡!
內容還不錯
整體不錯,買了好多書,接下來慢慢看
非常喜歡的書
正版書籍,當當自營值得信賴,一如既往的支持你,孩子很喜歡這本書,沒有破損,包裝嚴實,還會再光顧的。
送給朋友的,反饋還不錯
這種水平的書竟然也能出版 我對出版社表示很無語
在當當上買了幾年書了,其間也發生過這樣或哪樣的事情,但通過溝通都得到圓滿解決。當當網書最全,價格總體上也是最低的。
東西很好,派送及時,就是包裝有些簡陋,除了一個塑料袋什么保護措施都沒有。
書不錯,看完了,好評。主人公的故事值得研究學習
作為一名新律師,拜讀前輩的經歷,跟多了解律師這個行業,對自己的職業規劃有個客觀地預期
張律師的經歷給正在徘徊在法律之門的年輕人極大的鼓舞,從一名教師成長為一名大律師,他的成功經驗值得我們學習!推薦!
這是第一本我看了不會覺得乏味、枯燥的法學書!有想過書本內容會比較易懂,語言樸實,但沒想到會這么吸引我。嗯!很喜歡,作為一個法學生,我也想努力成為像張律師一樣的法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