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作者"法律職業主體系列"叢書第四本,主要是運用了多元論或者綜合法學的方法,從律師的中外歷史、律師的職業邏輯(職業技藝和倫理)、律師的不同角色、律師權力與與周圍權力的互動、律師的權力與界限等角度,從而以多方位的視界,通過歷史學、職業社會學、政治學、訴訟法等多種方式,描摹刻畫律師職業之全景。
(一)
中國大陸的"律師學"和"律師倫理學",目前基本上還停留在初創階段。宋遠升博士的專著《律師論》,在這方面作了有深度的開創性的研究,是大陸近年來比較系統地論述律師角色的專著。本書采用綜合法學、多元論法學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將律師作為職業人的角度來進行論述、描摹及刻畫,觸及了執業律師的基本定位和相關的問題。包括律師的歷史溯源、律師的辯護技藝及職業倫理、律師的多種角色、律師執業過程中與周圍權力的互動及影響、律師的權力及其邊界、律師的責任及其保障。其歷史的考察和律師倫理的探尋都很有新意。宋遠升博士既是著作頗豐的學者,同時也是兼職律師,很多思考是獨到而有價值的。繼出版《法官論》、《檢察官論》后,又完成了這本很有學術含量的《律師論》,必將很好地推動大陸司法制度和法律人定位的深入研究,為大陸"律師學"發展奠定更多的基礎。《律師論》是值得一讀的好書。
中華全國律師協會憲法與人權委員會副主任
中國人民大學律師學院法學教授、一級律師
陳有西
(二)
近年來,論述律師的著作不可謂不多。但大多是從律師制度的某個方面來論述,如律師辯護制度、律師的刑事責任、律師執業技巧等,尚缺乏一部、系統、論述律師的力作。如今,宋遠升教授的著作《律師論》使這一空白得以填補。該書明顯特點就是、:既有律師中外歷史的回顧,也有律師的職業技能和倫理,還涉及律師的權利與界限等。可謂一書在手盡覽全景,是律師方面的百科全書!通過本書,使我們對律師這一屢屢遭遇水土不服的舶來制度加深認識,了解,無疑對推進依法治國大有裨益!
北京市君永律師事務所律師、法學博士、
全國律協刑委會副主任
許蘭亭
(三)
本書是本書作者 "法律職業主體系列"(《法官論》、《檢察官論》、《警察論》、《律師論》、《法學教授論》)的第四本書。與同類其他研究律師的論著不同,本書作者的這本書主要不是從制度方面對律師進行研究,而是把律師作為"人"來研究,而作為"人"的法律職業主體是法律關系或者法律運轉中為現實、為積極的力量。對于律師這個法律秩序建構的重要人物而言,任何從一個角度進行研究、刻畫或者了解的方式都是不的。因此,本書作者主要是運用了多元論或者綜合法學的方法,從律師的中外歷史、律師的職業邏輯(職業技藝和倫理)、律師的不同角色、律師權力與周圍權力的互動、律師的權力與界限等角度,試圖從多方位的視界,通過歷史學、職業社會學、政治學、訴訟法等多種方式,盡量描摹刻畫律師職業之全景。
華東政法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陳金釗
(四)
宋遠升博士近年來先后推出《法官論》、《警察論》、《檢察官論》等三部論著,再加上這部《律師論》,形成了關于法律職業共同體的體系化研究成果。在表示祝賀的同時,我更愿意將通讀書稿后的所思付諸文字,以供讀者諸君參考、商榷甚或批評。
在建設法治國家已然成為共識的當下,建設法律職業共同體將成為難以逾越的規定動作。律師是支撐法律職業共同體大廈的不可或缺的支柱,然而,其與同為支柱的法官、檢察官、警察等職業群體相比,還有一些明顯的短板。律師群體在法治建設中尚難以充分、有效地發揮作用,若不能及時"補齊"短板,法律職業共同體大廈將難以形成,法治目標也將遙遙無期。正是在這個意義上,理論界認為,律師的社會地位是一個國家法治狀況的晴雨表。在西方國家,律師與醫生是民眾一生都離不開的兩個職業。反觀國內,律師業的發展可謂命運多舛,即便在晚近,律師仍然在夾縫中求生存,在"勢不均、力不敵"的逆境中艱難地為弱勢群體維權。從重慶到北海再到貴陽,無不顯示出公權力對律師的誤解、敵視乃至打壓。因此,讓包括公權力機關在內的社會各界真正了解律師,讓律師服務走進尋常百姓家,儼然成為當務之急。遠升博士的這部新著恰逢其時,考察了律師的發展譜系,分析了律師的多重角色,明確了律師的權利限界和責任,勾勒了未來中國律師的鏡像,有對比,有批評,有解構,多方位、多角度形塑了完整的律師角色,為讀者展示了現實和愿景中的中國律師形象,為律師群體標明了在法治進程中的坐標和運行路線。
完整的律師角色不等于的律師角色。遠升博士在書中界定了理想的律師角色:民權的保衛者、社會公益的奉獻者、正義輸導者及真理的傳道者。但是,現實畢竟是殘酷的,一些律師熱衷于勾兌權力,進而拋棄理想,突破底線,因為蠅頭小利而不惜自毀職業形象。遠升博士對此并不回避,也不是一味批評了事,而是理性地分析了這些問題產生的原因,指出律師身兼多重角色,不同角色之間的沖突。就如何有效平衡各種角色、合理行使權利,本書均給出了有見地的答案。
四川大學法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萬 毅
宋遠升,山東臨沂人。華東政法學院法學碩士、比利時根特大學LL.M、復旦大學法學博士、華東政法大學副教授、《青少年犯罪問題》雜志副主編、復旦大學司法與刑事訴訟制度研究中心研究員。曾經全國各大法學期刊九十余篇。個人專著13本。代表著作包括:《刑事強制處分權的分配與制衡》、《法官論》、《警察論》、《檢察官論》等。
律師職業的存在意義是什么?001
及時章律師的歷史源流001
及時節西方律師的歷史譜系002
一、西方律師誕生的歷史源頭002
二、英美法系國家的律師譜系007
三、歐陸法系國家的律師淵源019
四、西方律師歷史發展的價值內核028
第二節中國傳統社會訟師的歷史考察039
一、中國傳統社會訟師與西方律師039
二、傳統中國訟師之地位042
三、傳統中國訟師之存在理據045
四、中國傳統社會訟師的二分法評價048
第二章律師的辯護技藝及倫理053
及時節律師的辯護技藝及其功能054
一、律師辯護技藝的基本內涵054
二、律師辯護技藝與被告人權利060
三、律師辯護技藝與國家權力062
四、以律師辯護技藝為技術支撐的有效辯護065
第二節律師的職業倫理069
一、律師的職業與倫理070
二、律師職業倫理溯源073
三、律師的職業倫理沖突076
第三章律師的多元角色083
及時節律師的政治人角色083
一、從政治到政治人084
二、律師政治人角色的政治制度預設087
三、政治制度中律師政治人角色的展開089
四、國家、社會、職業三維視野下的律師從政優勢095
五、律師政治人角色扮演的悖反098
第二節律師的商人角色101
一、作為理性經濟人的律師102
二、律師深陷商業主義牢籠的現實展示104
三、律師作為純粹商人的危害107
第三節律師的社會人角色111
一、律師自主與律師社會人角色111
二、以社會為根基的律師114
三、國家、社會分野中律師的社會人角色116
四、律師社會人角色與公眾利益119
第四節律師的法律人角色122
一、以法律為業123
二、體制內的律師法律人角色126
三、律師法律人角色的兩重性130
第四章律師與管理性權力及程序性權力132
及時節律師與管理性權力133
一、律師與律師事務所的權力133
二、自治型:律師與律師協會的權力137
三、"兩結合制":律師協會與其他
監管機構的雙重管理141
四、自治型與"兩結合制"的比較143
第二節律師與刑事程序性權力146
一、律師與警察權力146
二、律師與檢察官權力149
不錯
東西好,服務好,性價比高!
開卷有益,這么快就到了,細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