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偷拍一区二区,国产香蕉久久精品综合网,亚洲激情五月婷婷,欧美日韩国产不卡

在線客服
養生堂《黃帝內經》養五臟速查全書圖書
人氣:52

養生堂《黃帝內經》養五臟速查全書

40種宜吃食物,25味有效中藥,30款滋養茶方,25個調養穴位,多方位養護心、肝、脾、肺、腎

內容簡介

本書分為上下兩篇,上篇圍繞內養與順天應時養生展開,為你揭示五臟的功能特點,揭開五臟的養生密碼,告訴你怎樣順應天時來養生。下篇則從養心、養肝、養脾、養肺、養腎分別展開,告訴你養生需要避免的一些生活方式,以及如何通過情志、飲食、經絡、運動來保養五臟,并針對每一臟常見的疾病給出了調養的方法。

編輯推薦

北京中醫藥大學首席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高思華,

詳解中醫經典《黃帝內經》,尋回失落的健康生活。

精選40種宜吃食物、25味有效中藥、30款滋養茶方、25大調養穴位,多方位養護心、肝、脾、肺、腎。

順五行、應四時、食五味、養五臟,調情志、重飲食、通經絡、治未病。

作者簡介

高思華

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主任醫師,研究員,博士研究生導師

中華中醫藥學會副會長

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副會長

教育部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中西醫結合類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保健食品安全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

中國保健協會副理事長

歷任中國中醫研究院研究生部主任、北京中醫藥大學校長、北京中醫藥大學

糖尿病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領域為中醫基礎理論、中醫內科學、中西醫結合內分泌學等,是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基礎理論重點學科帶頭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主編國家”十一五”規劃教材、”十二五”規劃教材《中醫基礎理論》,編著《中醫內科辨病治療學》《中國藥湯譜》《實用中醫老年病學》等著作,發表學術論文100余篇。曾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中華中醫藥學會科學技術一等獎、二等獎、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科技進步三等獎等各項科技獎勵。

目錄

上篇 《黃帝內經》認為,養生就是養五臟

五臟各有所主,五臟和不生病

中醫重內養,養五臟是內養的根本

心、肝、脾、肺、腎,五臟各盡其能

心為”君主之官”,總管五臟六腑

肝為”將軍之官”,主導氣血的運行

脾為”倉廩之官”,氣血生成要靠它

肺為”相傅之官”,能反映一切身體健康狀況

腎為”作強之官”,精氣神好壞都由它做主

五臟相依,五臟和身體才健康

臟與腑似搭檔,臟主內腑主外,共同維持身體健康

天人相應,養五臟要遵循自然之道

五行應五臟:五行相生,五臟才能協調健康

五情傷五臟:控制好情緒能讓五臟平和

五味入五臟:吃對五味能防病更能治病

養五臟要遵循季節特點

養五臟要與時辰相應

五臟盛衰有周期,養生要遵循”女七男八”

專題:身體會說話,五臟疾病早知道

下篇 跟《黃帝內經》學養五臟

養心就是養精神,神定五臟才能和諧健康

養心要避免的5種生活方式

午時小憩養好心

炎炎夏日,當以養心為重

情志養心

3種傷心情緒要避免

閉目靜坐,讓心回歸寧靜

飲食養心

紅色食物能養心護心

苦味食物能清心瀉火

養心最宜吃的8種食物

養心最有效的5味中藥

5款養心安神小茶方

經絡養心

心經聯通表里,敲心經能通氣血、補心氣

5個養心大穴

足底是人的第二心臟,每天泡腳心臟好

運動養心

快步走--促進血循環,強壯心臟

四個小動作--養心去火除煩躁

心病調治

失眠--養心安神

心悸--鎮驚定志,養心安神

冠心病--活血化瘀,通絡止痛

養肝要懂得疏泄,氣血暢達是健康的保障

養肝要避免的6種生活方式

丑時熟睡最養肝

春主生發,養生之道在養肝

情志養肝

怒傷肝,想要肝好少發怒

生悶氣很傷肝,不良情緒要及時釋放

飲食養肝

常吃青色食物疏肝氣、養肝

在線預覽

中醫重內養,養五臟是內養的根本

中國傳統養生源遠流長,在漫長的演變過程中形成了許多流派,也衍生出了很多養生的方法,而不變、貫穿始終的是其內養的核心,而內養的根本就在于養五臟。

養五臟是養生的根本

《黃帝內經》上說:”邪風之至,疾如風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膚,其次治筋脈,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臟。治五臟者,半生半死也。”

意思是說,要當病邪在最表淺的時候就開始治療,不要讓其侵入人體的根本部位后再治療。人體根本的部位就是五臟,到五臟有病的時候,治療起來就麻煩了。

這里講的是中醫治病之道,作為養生恰恰相反??梢园堰@句話倒過來講:善養生者養五臟,其次養六腑,其次養筋脈,其次養肌膚,其次養皮毛。養肌膚、皮毛者,不足道也。

道理很簡單:比如我們要想皮膚好,不懂養生的,肯定是注重外表養護,涂抹護膚品、化妝品之類的;而懂得養生的就知道要從內部調養,讓美麗由內而外。所以,養生要靠內養,內養就是養臟腑。

內養就是要保障五臟六腑的協調

五臟六腑是人體的根本。人體的五臟--肝、心、脾、肺、腎,時時刻刻都在密切配合著工作,一絲不茍,井然有序。

人體的六腑--膽、胃、小腸、大腸、膀胱、三焦,也是如此,胃主受納水谷,小腸泌清別濁,大腸傳化糟粕,膀胱貯尿和排尿,膽為中正之官,三焦通調水道,一腑不通則遍體不和。

五臟是藏精氣的,特點是藏而不瀉,要養五臟,就要保持五臟的相互平衡;六腑是運輸水谷的,特點是瀉而不藏,要養六腑,就要保持六腑的暢通無阻。

五臟六腑,就像鐘表里許許多多的齒輪,相互咬合,相互帶動,相互牽制,共同構成了人體這樣一個的有機整體。只有五臟六腑都安和無恙,人才能不生病,長健康。

所以,最有效的養生方法,莫過于利用中醫的智慧,保持五臟六腑的協調。

五臟相依,五臟和身體才健康

五臟雖然各司其職,有著各自的功能,但卻不是相互獨立的,五臟之間相互依存、共同作用,身體機能才能得以運轉。

心與肺

心主行血,肺主氣而司呼吸。所以心與肺的關系,實際上是氣和血相互依存、相互為用的關系。人體臟器組織機能活動的維持,有賴于氣血循環來輸送養料。血的正常運行雖然為心所主,但必須借助于肺氣的推動,而積存于肺內的宗氣,要灌注到心脈,才能暢達全身。

心與脾

脾所運化的精微,需要借助血液的運行,才能輸布于全身。而心血又必須依賴于脾所吸收和轉輸的水谷精微所生成。另一方面,心主血,脾統血,脾的功能正常,才能統攝血液。若脾氣虛弱,既可導致血量不足,又可導致血不循經。

心與肝

心主血,為血液循環的動力,肝藏血,貯藏和調節循環血量。所以心血旺盛,肝血貯藏也就充盈,既可營養筋脈,又能促進人體四肢百骸的正常活動。如果心血虧虛,會引起肝血不足,進而導致血不養筋,出現筋骨酸痛、手足拘攣、抽搐等癥。又如肝郁化火,可以擾及于心,而出現心煩失眠等癥。

心與腎

心腎兩臟,互相作用,互相制約,以維持生理功能的相對平衡。在正常情況下,心火必須下降于腎,助腎陽以溫腎水,使腎水不寒,腎水必須上濟于心,助心陰以使心陽不亢。古人稱這種關系為”水火既濟””心腎相交”;若腎陰不足,不能上濟于心,會引起心陽偏亢,兩者失調,稱”心腎不交”。

肝與脾

肝藏血,脾主運化水谷精微而生血。如脾虛影響血的生成,可導致肝血不足,出現頭暈、目眩、視物不清等。肝喜條達而惡抑郁,若肝氣郁結,則可因不能疏泄脾土而影響脾的運化,還可出現腹痛、腹瀉等癥。

肝與肺

肝與肺的關系,主要表現在氣機的調節方面。

肝之經脈上注于肺,肝氣升發,肺氣肅降,關系到人體氣機的升降運行。若肝氣上逆,肺失肅降,可見胸悶喘促。肝火犯肺,則可見胸脅痛、干咳或痰中帶血等癥。

肝與腎

腎藏精,肝藏血,肝腎同源,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精血同源。肝血需要依賴腎精的滋養,腎精又需肝血不斷地補充,兩者互相依存,互相滋生。腎精不足,可導致肝血虧虛。肝血虧虛,則會影響腎精的生成。若腎陰不足,肝失滋養,可引起肝陰不足,導致肝陽偏亢或肝風內動的證候,如眩暈、耳鳴、震顫、麻木、抽搐等。

肺與脾

肺與脾的關系,主要表現在氣的生成和津液的輸布代謝兩個方面,津液的輸布代謝需要二者共同完成。

脾將水谷的精氣上輸于肺,與肺吸入的精氣相結合,而成宗氣(又稱肺氣)。肺氣的強弱與脾的運化精微有關,脾氣旺則肺氣充。脾虛而影響到肺時,可見食少、懶言、便溏、咳嗽等癥。”肺為貯痰之器,脾為生痰之源”,所以臨床上常用”補脾益肺”法治療相關疾病。

脾與腎

脾與腎的關系主要表現在先天后天的相互滋養方面。

脾陽依靠腎陽的溫養,才能發揮運化作用。腎陽不足,可使脾陽虛弱,運化失常,則出現五更泄瀉、食谷不化等癥。反之,若脾陽虛衰,亦可導致腎陽不足,出現腰膝酸冷、水腫等。

此外,在津液代謝方面,脾主運化,腎主蒸騰氣化,脾腎兩臟密切配合,方能使津液代謝正常進行。

肺與腎

肺與腎的關系,主要表現于津液的代謝和呼吸運動兩個方面。

肺主肅降,通調水道,使水液下歸于腎。腎主水液,經腎陽的蒸化,使清中之清,上歸于肺,依靠脾陽的運化,共同完成水液代謝的功能。肺、脾、腎三臟,任何一臟功能失調,均可引起水液潴留而發生水腫。

肺主呼吸,腎主納氣,兩臟有協同維持人體氣機出入升降的功能。

養心要避免的5種生活方式

吃香喝辣,心火太旺

心火過盛是心病的常見表現,心火過盛大多數是因為飲食不當引起的。

心火旺是因為吃得太”好”。平時大魚大肉吃得太多,尤其是畜肉類和其他油膩食物吃得太多,吃下去身體用不掉的部分會轉化成”火”。

俗話用”吃香的喝辣的”形容吃得好,可是對于心火旺盛的人來說,吃香的喝辣的無疑是火上澆油,因為香味和辣味的食物或者調料一般都是性熱的。

此外,煙、酒都屬大熱之物,抽煙或過度飲酒都會導致上火癥狀加重。

保健品大多是溫熱性質的,常用的進補中藥也以溫熱性質的居多,如果身體沒毛病而經常服用這些補物,反而可能會吃出心火來。

心火旺盛的癥狀

1.面部潮紅,尤其是兩頰,會出現一種跟膚色不相配的赤紅。

2.經常會感覺口渴,嘴角容易起泡,口舌生瘡。舌為心之苗,心火旺盛的時候舌尖也會變得艷紅。

3.胸悶發熱,感覺喘不上氣,心情煩躁。

4.大便干燥,可能會出現便秘,小便發黃。

5.暴飲暴食,易誘發心梗、腦梗。

人在過量進食后,胃腸道需要大量的血液消化食物,流入心腦血管的血液就會大大減少,對于血管本來就供血不足的人,一頓飽餐很容易誘發心梗、腦梗。

長期飽食的人容易肥胖,如果運動不夠,脂肪會越積越多,血管里容易形成脂質斑塊,如果發生在心腦血管上,就會引起冠心病、腦卒中。平時吃飯好吃七八分飽或是少食多餐,并且營養要均衡。

經常大汗淋漓,會耗傷心氣

五臟之中心主血,中醫認為:人體出汗量過多,超過了津液和血液的生理代償限度,就會耗傷津血,影響體內水和電解質的代謝平衡,造成血黏度上升,血液的攜氧能力下降,進而導致氣血兩傷、心失所養、神明不安,出現頭昏眼花、心悸氣短、失眠口渴等癥狀。因此,大汗淋漓,耗傷的是心中之津血,同時受損的還有心中之陽氣。

吃鹽過量,易誘發心血管疾病

吃鹽過量會使血壓升高,而高血壓是心腦血管疾病的主要誘因之一。

心臟病患者更要忌鹽,當某些患者發生心力衰竭,出現全身浮腫,血壓升高以及心臟擴大伴心功能不全的情況時,往往體內水分和鈉離子就會潴留。此時,如不忌鹽,鈉離子繼續增加,會加重水的潴留,使水腫更明顯。

心臟病患者發生心力衰竭時,每天飲食中的含鹽量應減至0.5~1.0克。

吸煙或吸二手煙,可能誘發心肌梗死

雖然很少有人因為吸一根煙突然心臟猝死,但吸煙對于心臟的損害是長期且頑固的。吸煙的人發生心肌梗死的風險是常人的3倍。

如果從現在就開始戒煙,8小時內,血液中的一氧化碳就會減少到正常水平;24小時內,心臟病發作概率減??;戒煙1年后,患心臟疾病(如心肌梗死)的風險將會減少一半;戒煙15年后,各種患病風險接近于不吸煙者。

中醫提示:不良情緒也會導致心火過盛。特別是內向,什么事都喜歡憋在心里的人,缺乏必要的宣泄和交流,會導致七情郁結,也容易引起心火過盛。

養心最宜吃的8種食物

小麥:養心神、益心氣

小麥味甘,性涼,歸心、脾、腎經,具有養心、除熱、止煩渴、利小便等功效。用于心血不足之失眠多夢、心悸不安、多呵欠、喜悲傷欲哭等,還能緩解更年期綜合征。

簡便用法

心血不足所致的失眠:小麥60克,甘草20克,大棗15枚,水煎服,早晚各1次。

腹瀉:小麥面30克炒黑,小米糠30克炒黃,水煎服,1日3次。

貧血:小麥60克,花生仁(帶紅衣)30克,煮粥食用。

食用禁忌

小麥粉為小麥的精制品,其養心功效大打折扣,養心當用小麥。

小麥與浮小麥也有不同,浮小麥可用來除虛熱、止汗。

養心食療方

小麥紅棗桂圓粥

原料:小麥50克,小米50克,紅棗10枚,桂圓肉20克。

做法:1.把小麥洗凈,浸泡2小時;紅棗去核;桂圓肉切碎。

2.將小麥加水煮熟后去渣取汁。

3.在小麥湯汁中加入小米、去核的紅棗和切碎的桂圓肉,大火燒沸后改小火煮成粥。

功效:養心安神、清熱除煩、利尿止渴。適用于心煩失眠、多夢易驚者。

養心最有效的5味中藥

桂圓肉:養心益智

桂圓肉性溫味甘,具有益心脾、補氣血的功效,長期食用可以強體魄,安神健腦,開胃健脾,補體虛。因其養心益智功效顯著,古人也稱之為”益智果”,經常食用可緩解思慮傷脾導致的各種癥狀。

簡便用法

心血不足而致的失眠多夢:桂圓肉10克,酸棗仁10克,五味子5克,紅棗10枚,水煎服,有養血安神的功效??芍紊窠浰ト酢⑷矸αΑ⑹叨鄩簟⒂洃浟p退等癥。

養心增智:桂圓肉30粒,紅棗10枚(去核),同粳米100克煮粥,加適量紅糖,早晚各吃1次??裳a脾生血,養心增智,老年人尤宜。

補脾養心:每晨用桂圓肉10粒,加水煮荷包蛋2個,加適量白糖,空腹吃??裳a脾養心,生血益氣。

安神定志:桂圓肉200克,加白酒500毫升,泡1個月。每晚臨睡時飲15毫升??上?、安神定志。

食用禁忌

桂圓肉性溫,多食易上火并滯氣,有上火及氣滯癥狀者不宜食用。

養心食療方

桂圓枸杞鴿蛋湯

原料:桂圓肉5粒,枸杞子5粒,鴿蛋3個,米酒600毫升。

做法:1.將桂圓肉與米酒一起放入砂鍋或不銹鋼鍋中,以大火煮沸。

2.加入枸杞子,轉小火煮10分鐘左右。

3.打入鴿蛋,待鴿蛋煮熟即可。

功效:養心安神。適用于心血不足之失眠、健忘,以及產后體虛等。

經絡養心

心經聯通表里,敲心經能通氣血、補心氣

”手少陰之脈,起于心中,出屬心系,下膈絡小腸……循小指之內出其端。是動則病嗌干心痛,渴而欲飲,是為臂厥。是主心所生病者,目黃脅痛,臂內后廉痛厥,掌中熱痛。”--《黃帝內經》

心是君主之官,對人體起著主宰作用。具有主血脈、藏神的生理功能。手少陰心經暢通,則心的功能才能正常。

本經所屬腧穴能主治有關”心”方面所發生的病癥,如眼睛發黃,胸脅疼痛,上臂、前臂內側后邊痛或厥冷,掌心熱痛等。

現代多用來主治心、胸、神志病及經脈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癥,如胸悶、心悸、心慌、心煩、心前區疼痛、面色蒼白無光澤、口舌生瘡、失眠、多夢、健忘等。

手少陰心經的位置

手少陰心經起于腋窩下的極泉穴,止于小指的少沖穴,穴位都是兩邊對稱的,左右兩條各有9個穴位。

敲心經,可疏通心經經氣

方法:手握空拳,沿另一只手臂的內側由小指側向上敲打至腋窩。敲小臂時有酸痛感,敲大臂時有電麻感,這都是正常的經絡感覺。感覺明顯效果就好。

手腕以下部位敲打效果不明顯,可對重點穴位如神門穴、少府穴、少沖穴等加以揉按,效果更好,極泉穴位于腋窩中,敲打效果不好,可重點按揉。

功效:敲打手少陰心經可以放松上臂肌肉,疏通本經的經氣,點揉和彈撥重點穴位還可以治療失眠,預防冠心病、肺心病以及改善頸椎病壓迫神經所導致的上肢麻木等。對解憂、解壓、消除抑郁也很有效。

敲心經的時段

心經經氣旺在午時,即中午11-13點。此時人體陽氣最盛,之后陰氣就開始上升,因此是敲心經的時間。

中醫提示:與心相應的還有一條經絡,叫作手厥陰心包經,起于胸中天池穴,終于中指端中沖穴。其功效與心經大致相同,但各有側重,心經主治神經方面的疾病,心包經主治精神方面的疾病。敲完心經可順帶敲敲心包經,養心護心功效更好。

5個養心大穴

平時保健養心,除了敲心經暢通經絡氣血,也可刺激一些重要的穴位,穴位按摩相比敲經力度要重,對某些相關疾病也有很好的輔助治療作用。

內關穴:心痛心慌一按就靈

”手心主之別,名曰內關。去腕二寸,出于兩筋之間,循經以上,系于心包絡。心系實則心痛,虛則為頭強。取之兩筋間也。”--《黃帝內經》

定位與功效

定位:位于腕臂內側,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腕橫紋上2寸處取穴。

取穴方法:食指、中指、無名指并攏,從腕橫紋處向上量取,食指邊緣、兩肌腱之間即是內關穴。

功效:主治本經經病和胃、心、心包絡疾患以及與情志失和、氣機阻滯有關的臟腑器官、肢體病變,也是全身強壯要穴之一。能寧心安神、宣痹解郁、寬胸理氣、宣肺平喘、緩急止痛、降逆止嘔。

保健手法

手法一:點揉內關穴

方法:用另一手的拇指指端垂直下壓并揉按穴位,每天2次,每次2分鐘。心痛時揉按直至疼痛緩解。

功效:用較強的力度刺激雙側內關穴,可緩解心絞痛,對心律失常、高血壓也有效果。

手法二:艾灸內關穴

方法:用艾條懸起灸內關穴10~15分鐘,至局部發熱。

功效:養心安神,可緩解心情抑郁,預防和治療心血管疾病。還有養顏的功效。

運動養心

快步走:促進血循環,強壯心臟

快步走是一種步幅適中、步頻較快、步速較快、運動量稍大的步行。通過快步走鍛煉,可以增強體質,特別是增強心血管和呼吸系統的機能。同時,能緩和現代生活和工作節奏所造成的神經肌肉緊張,從而達到放松和鎮靜的效果。

快步走能預防心腦血管疾病

科學研究發現,快步走可使心跳加快,鍛煉心肌,增強心臟泵血能力,對于維持心臟健康具有明顯的作用。

據丹麥一項新研究發現,每天快步走或慢跑可以使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患病危險下降50%。

美國心臟協會(AHA)和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CDC)都把快步走作為最理想的有氧運動方式推薦給公眾。

快步走與散步、跑步不同

快步走與散步和跑步是不一樣的。散步強度較低,不能使心率升高到足以促進心血管健康的程度。

快走與跑步也有不同,快步走在很多方面都要優于跑步,研究發現心血管疾病的某些危險因素,包括高血壓、高膽固醇在快步走人群中的患病水平要顯著低于跑步人群。

如果你沒有計步器或者無法測量行走的速度,可以試試用”談話測量”方法,如果你在行走過程中可以與旁人談話,但是卻無法唱歌,那么這種速度的行走就可以視為”快步走”。

怎樣快步走

快走雖好,但實施起來也要注意循序漸進,以下事項要注意:

1.快走時穿一雙專門的軟底跑鞋,可緩沖走路時腳底的壓力,保護腳踝關節。寬松舒適的運動服裝可吸濕透氣又有利身體放松,使人走得爽快。

2.快走前先做做熱身運動,慢走5分鐘后再加快步伐。每次快走半小時左右,以每分鐘120步左右為宜。達到微喘、心跳明顯加速,還可交談的程度即可。

3.每個人應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量力而行。如果次日感覺很疲勞,就要減量。

心病調治

失眠:養心安神

失眠是以經常不易入寐為特征的一種病癥,中醫學又稱之為”不寐”。 心脾兩虛、陰虛火旺都可導致失眠。生活中心煩和失眠常同時發生。

癥狀

失眠常常表現為心煩不寐,五心煩熱,多夢易醒,心悸健忘,頭暈耳鳴,體倦神疲,飲食無味,面色少華,舌淡苔薄等。

經絡療法

按揉神門穴

神門穴具有鎮定安神的作用,從其穴位名稱中就可看出,此穴是”人神”進出的門,所以經常被中醫用來治療心慌、心悸、失眠。

用大拇指對穴位進行輕揉,注意一定不要太重,每次按摩3分鐘,每天睡前按摩1次。

對癥食療方

紅棗桂圓蓮子粥

原料:糯米60克,蓮子20克,桂圓肉10克,紅棗5枚,冰糖適量。

做法:1.蓮子洗凈,去心;紅棗洗凈去核;糯米洗凈,放在清水中浸泡半小時。

2.將蓮子、紅棗與糯米一同放入鍋中,加入適量清水,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煮40分鐘,加入桂圓肉后,再煮15分鐘,加入冰糖煮至溶化即可。

功效:補益心脾,用于心脾血虛引起的失眠。

用法及禁忌:陰虛火旺者不宜久服。

薄荷竹葉蓮子羹

原料:鮮薄荷葉10克,鮮竹葉10克,蓮子100克,槐花蜜10克。

做法:1.將薄荷、竹葉洗凈,放入鍋內,加入半鍋清水,用旺火燒開后,改用小火慢煮5~10分鐘,棄渣取汁。

2.把蓮子放入鍋中,倒入開水,加蓋燜約10分鐘,取出,剝去外衣,除去苦心,溫水洗凈,再放入鍋內,加入薄荷竹葉汁,用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燜至蓮子酥而不爛時,停火,稍涼加入槐花蜜。

功效:清心除煩,滋陰疏肝,用于心肝火旺引起的失眠,心煩,口渴咽痛。

用法及禁忌:宜經常服用。

酸棗仁粥

原料:粳米60克,酸棗仁15克,冰糖適量。

做法:1.將酸棗仁炒熟后放入鍋中,加入適量清水煎煮,取汁備用。

2.粳米洗凈放入鍋中,加入酸棗仁汁,煮至粥熟,加入冰糖煮至溶化即可。

功效:養心安神。適用于心煩失眠、健忘等。

<

網友評論(不代表本站觀點)

來自y***1(**的評論:

養生堂《黃帝內經》養五臟速查全書 真是超值了,一本書將五臟都包括了,雖然跟另外四本有一些重合的內容,但這本將五臟之間的關聯將清楚了,免得顧此失彼,不虛頭巴腦。畢竟是北京中藥大學的老校長,講得深入淺出,方法介紹得多,也很好操作,理論也很通俗,很好理解。整體感覺不錯!

2017-08-22 16:47:46
來自海海海**的評論:

養生堂《黃帝內經》養五臟速查全書 給父母買了一套,總體感覺很不錯,內容很豐富

2017-08-23 11:02:30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書不錯喲,一直在當當買書,省時間,價格便宜!

2017-08-26 22:09:00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幫別人買的書。

2017-09-01 16:09:05
來自天青燕**的評論:

先給個贊,性價比高,五臟相生相克,要養生,得五臟一起保養,學習中。

2017-09-15 16:28:50
來自海m寶寶**的評論:

比書店便宜20塊,值

2017-10-06 21:22:38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以前對這些自個兒都不太在意,也不了解,這本書算是打開了自己對五臟六腑養生保養知識的大門吧。

2017-08-17 09:35:08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書很全面,可以說是看過最有用又全面的書了,有食補的有穴位的還有運動的.

2017-08-15 15:25:45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養生堂《黃帝內經》養五臟速查全書 從說明五臟的功能特點到如何養生都說的非常詳細。還講了很多通過飲食、經絡、運動等方法來保養五臟。是本不錯的書,值得購買。

2017-08-16 09:32:31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好就一個字,我要說無數次,因為這書確實很不錯,幾乎完美地滿足了我的需要,解決了我的問題。它圖文并茂,深入淺出,全面詳盡,價格公道,童叟無欺……說這么多,其實就突出個好字。

2017-08-15 15:13:34

免責聲明

更多出版社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丁青县| 德令哈市| 霍林郭勒市| 利辛县| 大竹县| 广宗县| 体育| 日喀则市| 涞源县| 汉阴县| 凤山县| 江城| 双辽市| 芦溪县| 鱼台县| 正镶白旗| 武鸣县| 普安县| 泊头市| 手游| 开江县| 保靖县| 海安县| 藁城市| 恩平市| 石狮市| 榆社县| 白山市| 桐梓县| 万载县| 尉犁县| 榕江县| 巍山| 巴塘县| 南和县| 衡阳市| 宜君县| 白朗县| 肃北| 临桂县| 平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