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更需要另一個共和國——寫作的共和國。在那里,我們關注的是另一些權利:詩歌、藝術、思想和文學的權利。” 阿多尼斯編著的《在意義天際的寫作:阿多尼斯文選》是敘利亞詩人阿多尼斯的及時部中文版文集,《在意義天際的寫作:阿多尼斯文選》從阿多尼斯的雜文、散文及論著中精選約三十篇文章,包括論阿拉伯文化與現實、談詩論藝、抒情短章、游歷紀行等幾部分,對于我國讀者、深入了解阿拉伯文化與文學頗有裨益。
阿多尼斯編著的《在意義天際的寫作》內容介紹:在《阿拉伯人之舌》大詞典中,“Nafyi”(“流放”或“流亡”)一詞是指把人從其國家驅逐出境。阿拉伯人已知的流放有兩種:流放通奸者和流放陰陽人。“未婚而通奸者被流放他國。此乃《圣訓》中所言之‘放逐’。陰陽人之流放,意在其不為穆斯林城市所容。”根據《阿拉伯人之舌》記述,先知穆罕默德“曾下令驅逐名為海伊特和馬提歐的兩位男子,兩人皆為居于麥地那的陰陽人。” 但是,過去的阿拉伯人知道政治意義上的流放嗎?或者,今天阿拉伯當局是否會對政治上的反對派判以流放和驅逐?據我所知,答案是:否。
原名阿里 艾哈邁德 賽義德 伊斯伯爾,1930年生于敘利亞拉塔基亞省,1956年移居黎巴嫩,開始文學生涯。1980年代起長期在歐美講學、寫作,現定居巴黎。阿多尼斯是作品等身的詩人、思想家、文學理論家,是當代最杰出的阿拉伯詩人,在世界詩壇享有盛譽。他對詩歌現代化的積極倡導、對阿拉伯文化的深刻反思,都在阿拉伯文化界引發爭議,并產生廣泛影響。迄今共出版22部詩集,并著有文化、文學論著十余部,還有一些譯著。他曾榮獲布魯塞爾文學獎、土耳其希克梅特文學獎、馬其頓金冠詩歌獎、法國的讓 馬里奧外國文學獎和馬克斯 雅各布外國圖書獎、意大利的諾尼諾詩歌獎和格林扎納 卡佛文學獎等國際大獎。近年來,阿多尼斯一直是諾貝爾文學獎的熱門人選。
祖國與流亡地之外的另一個所在(代前言) 及時輯 巴黎三人談:今天,阿拉伯人的作用何在? 美國式全球化和阿拉伯的“廢城” 有關阿拉伯文化原教旨主義的三個問題 人之城與神靈之城(節選) 影子的舞臺(節選) 異端與創作 要甘地,不要格瓦拉 權力的欲望 異見者 三個聲音 雙重圍困 罪行 影響 意義 登峰造極的分裂悲劇 第二輯 談詩歌 詩歌的未來,未來的詩歌 詩歌的意義在于攖犯 隨感 影與光 《古蘭經》文本與寫作的天際 《阿拉伯詩選》序言 《穩定與變化》緒論:方法與目的 《蘇非主義與超現實主義》前言 第三輯 愛德華 薩義德 紀念賈拉魯丁 魯米 讀者、閱讀與其他 贊美零 短章集錦 浮光掠影 關于伊朗的追問 同一片天空,許多個太陽 北京與上海之行:云翳潑下中國的墨汁 附:我眼中的詩人阿多尼斯 跋 阿多尼斯:翱翔于思想天際的詩人
談論阿拉伯共同的過去,肯定比談論其共同的未來要容易得多。也許,我們阿拉伯人在當今關于文化和創新的對話中,沉迷于談論過去、偏愛過去,是無力談論未來的一種表現,至少是對未來漠不關心、滿不在乎。團結,即使是口頭上的,也意味著一種和合作者有共同未來的感覺。但在阿拉伯現代史上,我們沒有一次為了某個未來行動而團結起來。我們只是為應付災難——巴勒斯坦的災難而曾經團結過。而在心理和歷史的深度上,災難只是過去的一部分。客觀而言,盡管今天阿拉伯人的現狀不是游牧而是定居,不是駱駝而是汽車,不是沙漠而是城市,可是他們沖動地思考和行動,似乎依舊在過著游牧生活。今天,客觀上講,阿拉伯人生活在城市。 城市,就其興起的方式和目的而言。它不是過去。 城市是未來。盡管如此,你走進任何一個阿拉伯城市,用文明開化的標準衡量它,就會發現它近乎沙漠:你會看到它是咖啡館:無業游民高聲喧嘩,吞云吐霧,隨著煙霧升騰的不只是他們的煩惱,還有他們的肺;你會看到它是街道:人群中散發著消費的氣息,來的來,去的去,嘆息著,哀傷著,夢想著,失望著;你會看到它是“單位”:職員們人滿為患。都把精力投放在其他“單位”——有些是公開的,有些是暗地的;你會看到它凋敝破落:沒有像樣的電力和供水,沒有像樣的中小學校和大學,沒有像樣的衛生,沒有像樣的生活;你會看到它可悲可憐:沒有見解,沒有計劃,沒有前景;你還會看到,或許是為了逃避這一切。一代代阿拉伯年輕人甚至逃離自己的語言,他們不愿學習母語,而是爭相學習外語。那么,該怎樣評價這樣的城市? 我們稱其為“廢城”是否夸張? 我認為毫不夸張。 真的,我如此稱呼阿拉伯城市并不為過。在這樣的城市里。在一座座墻壁、宣禮塔和通道之間,人們棲屆著,活動著,受到各行各業“導師”們的指導,被他們實施學校式的、嚴格而高效的審查。我無論怎樣寬容,充其量也只能把這座城市的日常生活形容為“單調的、半機械的動作”。把城市(乃至整個國家)變成高墻圍繞的“學校”。其中的問題在于:只有“導師”(及其子女兄弟等等)享受“知道”和“行動”的權利,而城市本身卻沒有“知道”和“行動”的權利。豈非咄咄怪事!P23-24
推薦購買!
服務好,快遞及時,周到細心,當當不錯!
活動,屯書中,活動,屯書中…
質量不錯
慕名而來,一次買了好多本。包裝精美不錯,內容還沒看,暫不做評論。
好書
好好
幫朋友買的
很棒
不是吹的,這本書的確不錯,有時間希望大家也讀一讀這本書。它那驚心動魄的故事一定會深深的吸引你的。
阿多尼斯編著的《在意義天際的寫作》內容介紹:在《阿拉伯人之舌》大詞典中,“Nafyi”(“流放”或“流亡”)一詞是指把人從其國家驅逐出境。阿拉伯人已知的流放有兩種:流放通奸者和流放陰陽人。“未婚而通奸者被流放他國。此乃《圣訓》中所言之‘放逐’。陰陽人之流放,意在其不為穆斯林城市所容。”根據《阿拉伯人之舌》記述,先知穆罕默德“曾下令驅逐名為海伊特和馬提歐的兩位男子,兩人皆為居于麥地那的陰陽人。” 但是,過去的阿拉伯人知道政治意義上的流放嗎?或者,今天阿拉伯當局是否會對政治上的反對派判以流放和驅逐?據我所知,答案是:否。
先確認,讀完再評
封皮有破損
譯文經典,值得細讀
發人深思,值得一看
書本非常好,印字清晰,內容豐富,很值得細讀的一本好書。快遞非常給力啊,來得及時,謝謝
在當當買書6年了,已經習慣了當當的操作和頁面布局,可是越來越發現某東的力度經常比當當大,速度也更快,這就讓我很猶豫還要不要接著用當當了。而且,在書籍的搜索上某東比當當更好,他把一些重要的獎項也列出來供參考,當當要抓緊了。最后一點,鉆石會員沒有應有的服務和優惠,差評!
很好,不錯呦!
阿多尼斯的作品,雋永大氣,讀來讓人受益匪淺。
當我發現自己必須遏制本應該寫出的想法時,我便身處流亡地,或者至少是處在近似流亡的狀態。當我被分解和割裂——我棲身于出生地,大腦卻從另一個世界和另一個文化中汲取營養時,我便處于流亡狀態。流亡于地理無關,它是一種經驗,不僅局限于從出生地移居到另一個國家。當我在自己的語言之中,又說著另一種語言,我便處于一種流亡狀態:被語言流放或在語言中流放。在母語內部的流放,是從子宮走向世界。
又是一本無數人大吹法螺的圖書,看來有意識形態的元素,可以看看
還是比較喜歡 我的孤獨是一座花園。這個里面的內容講很多作者祖國的東西 個人不是很感興趣。
物流很快,凌晨下的單,下午到了;包裝完好無缺,裝幀也還可以。內容的話日后補上
重量級詩人的文集,從更多方面了解阿多尼斯詩歌思想之深刻雋永.
很精美,看了好久了,這次活動力度大,終于下手了。
買了阿多尼斯的詩集,但是詩人嘛,適合詩和散文一起讀
讀過一本《我的孤獨是一座花園--阿多尼斯詩選》,比較喜歡,所以再找一本文選看看。
我還不了解阿多尼斯時就愛上了他的詩歌。這本能讓讀者更了解他。另外,本書的譯者文筆太棒了。
阿多尼斯的觀點和Deleuze與Edward Said極親近,將西方人類學語言學等理論都化作抨擊封閉停滯的阿拉伯文化的武器,思想并不新鮮,但言談頗見風骨。薛慶國說他是“敘利亞的魯迅”,這話不錯。
這次當當的包裝可以看出來用心了,希望不是湊巧。作為北京外國語大學阿拉伯學院的學生,拿到這本書感覺特別親切。特別是有班主任老師的譯筆,心里有點激動!阿多尼斯的文字讀著特別溫暖,有融化心靈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