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是地球的綠色寶庫,它是大自然賜給人類的瑰寶,而各種各樣的古樹奇木不僅是人類探索大自然奧秘的鑰匙,也是記錄地球滄海桑田巨變的珍貴資料。例如,現存非洲的一株有 6000 多年樹齡的猴面包樹,樹干胸圍達 4 米,樹中開設的酒吧可坐數十人品酒聊天,在樹洞中,仍保存著非洲卡拉哈里沙漠土著居民生活的痕跡,以及早期探索家留下的印記。在我國河南省嵩山的少林寺附近,有兩株 5000 多年樹齡的古柏,據傳是漢武帝劉徹冊封的將軍樹。在陜西黃帝陵生長的千年古柏,在西藏自治區林芝的珍貴古樹群落等。在一億多年前遍布地球的、桫欏、和,由于第四紀冰川浩劫,現在世jie絕大多數地方已經絕跡,但它們卻在我國存活了下來,這些經歷了地球氣候的變化,飽經風霜而幸存下來的古樹,記錄了近萬年地球植被物種演替的信息,對我們研究當今世jie植物區系的發展和研究古生物、古氣候、古地理、古地質等都具有重要意義。
陳策 園林高級工程師。河南農業大學本科畢業,后入讀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專業。曾任廣州市林科所所長、國家林業部特聘研究員,長期在鄭州市、北京市、惠州市、廣州市的林業及園林部門從事技術工作。出版有《中國南方闊葉樹林》《南方優良鄉土樹種》《龍門縣南昆山植物名錄》《中國竹子分類》《梅花》《廣州市園林花卉教材》《華南優良園林樹木圖譜》《玫瑰鑒賞與文化》《世界國花與名花》和文學作品《情歸何》;收藏專著《北宋崇寧錢幣圖譜》《電話磁卡鑒賞與收藏》等10 多部著作。在國家專業刊物發表文章33 篇,國外雜志2 篇,獲部、省、市科技先進獎共6 次。現任廣州國際濕地生態保護與建設聯合會會長、首席專家。
中國篇 華北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