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偷拍一区二区,国产香蕉久久精品综合网,亚洲激情五月婷婷,欧美日韩国产不卡

在線客服
一人食一粟米圖書
人氣:73

一人食一粟米

在復雜的世界里,做一個簡單的人,以清靜心看世界,以歡喜心過生活
  • 所屬分類:圖書 >烹飪/美食>飲食文化  
  • 作者:[錢紅麗]
  • 產品參數:
  • 叢書名:--
  • 國際刊號:9787550296954
  • 出版社: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 出版時間:2017-07
  • 印刷時間:2017-06-30
  • 版次:1
  • 開本:32開
  • 頁數:--
  • 紙張:膠版紙
  • 包裝:平裝-膠訂
  • 套裝:

內容簡介

慢條斯理的做,安靜耐心的吃,其實也是一種探索美和平衡的生活方式,是有煙火氣的“生活美學”。作者原本抗拒廚房,卻因孩子來了,慢慢沉浸在一日一日的燒鍋倒灶中,漸漸接納這俗世的零碎幸福。作者用小火慢燉式的文字,細細撥開自己的過往,將一日一日的生活燉煮在看似清淡,實則早已入味的米飯和菜肴里,在靜默的時光中慢慢汲取屬于自己的力量。

編輯推薦

1、幸好還有一本這樣沉靜的書可以讀,讓我們重新感覺節令更替,重新回到柴米油鹽和煙雨江南的庸常日子,從此放慢腳步,慢慢地、低碳地、詩意盎然地活著。

2、在復雜的世界里,做一個簡單的人,以清靜心看世界,以歡喜心過生活。

3、作者的文字隨性率真,不刻意雕琢,讀起來,總是讓人蕩漾在初春的風里,多的是溫馨拂面,貼心貼肺,偶爾也有風沙裹挾,吹得人淚流滿面。

作者簡介

錢紅麗,70后,安徽樅陽人,后遷居蕪湖,現居合肥。有代表作品集《低眉》《詩經別意》《讀畫記》《四季書》《一輩子歷歷在》等。

目錄

及時章 清歡

偶爾吃點野菜和野味,無論葷素,都是一種快樂。這樣的日子,是一棵樹,也是一枝花,靜靜長在春天。

靜靜吃一碗米飯- 002

與青菜相濡以沫- 009

春天- 014

春膳- 019

野菜- 025

春盤- 029

花饈- 033

花椒記- 037

憶舊- 043

蕪湖燒餅- 052

一次平凡生活里的美食- 055

家常味- 058

茶的記憶- 063

第二章 本味

夏天河里的野生魚,無須任何作料,連姜片都能省略掉,就是囫圇一鍋白,湯汁依舊鮮美無匹。

夏之味- 068

雞說- 074

湖之鮮- 080

端午,端午- 086

豆渣的富麗榮華- 089

豆角記- 093

糖醋菜- 099

雪花藕、絲瓜及其他- 104

君家在何處- 109

無事此靜坐- 115

小時候的食物- 120

玉玲瓏- 128

渣肉蒸飯、燒麥、藕稀飯及其他- 132

第三章 樸食

在醬油的攜手下,豬小排變得紅彤彤,栗子黃橙橙, 就像是飽脹的稻穗遇到了秋天的夕陽,在晚風下艷得步步生風,而碗碟邊沿的油還滋滋冒著小泡,別提多美味了。

吃童年- 138

鴨說- 141

秋之味- 146

蕹菜及其他- 152

氽肉- 158

捶肉- 161

髈- 164

魚圓子、升腐- 166

可食的- 168

旅途上的食物- 172

喝粥- 177

第四章 食間

一直想做一道湯,叫“套四寶”的:老鴨肚里塞老雞,老雞肚里塞老鴿,老鴿肚里塞鵪鶉。只不過沒有那種濃重的心情,

這道湯就一直存在想象里,比親自喝到了還要圓滿。

生活不過一碗湯- 184

蘿卜頌- 188

媽媽的味道- 195

飲食之馀- 199

筍與芹- 204

冬天的味道- 209

一歲年齡一歲人- 213

滋味- 217

情意- 223

浮生恰似冰底水- 228

豆腐白菜- 232

臘月- 238

鵝、糖稀以及炒米糖- 249

舊時味- 255

年關時的菜肴- 263

在線預覽

湖之鮮

每月都要去一兩次巢湖,四季不輟。夏天時,運氣好,遠遠望見漁民收蝦籠,就花錢坐快艇到漁船旁。青蝦雖貴,也咬牙買。清蒸,小孩一頓吃一盤,嫌不過癮,把碗底醋都喝掉。前陣,同事去巢湖采訪,天黑方歸,寒夜呼我去取青蝦。雖貪念,也不好意思多拿。分而裝之存冰箱。每蒸一次蝦,都是小孩的狂歡節。

夏天,最愛做毛豆肉丁蝦醬。巢湖白米蝦在夏天最肥,且大多抱子,吃進嘴里肉奶奶的,毛豆肉丁不過是一丁點配角,白米蝦才是主演,濃油赤醬也掩不了它一身潔白。蝦的鮮無與倫比,是高級鮮,屬于古典派,肉丁毛豆的鮮則低了幾個級別,是游于浮世的鮮,通俗平庸。古典通俗雜糅相處,自成一派。

冬天的白米蝦要瘦得多,適合配青椒丁爆炒,加一點點醋提鮮,稍微在鍋里撥幾下,迅速裝盤,鮮嫩滑溜,蝦殼柔軟,并非多余。做瘦肉丸時,加點干蝦米,也是錦上添花的事。肉的香總歸帶有濁氣,蝦生于水,格外有自潔的氣質,正好把肉的濁氣中和一下,入嘴更為清爽。

前陣,去另一同事家,她自冰箱拿一包新鮮銀魚慷慨相贈,說是給孩子補養,無名指般粗長,一條條宛如潔白的念頭,與雞蛋同炒,鮮香無匹,顧不得做家長的尊嚴,情不自禁伸筷子到孩子碗里夾幾條,吃得心虛自責。

現在巢湖白魚正上市,用來清蒸,要一尺來長的,個大,便于去刺。若腌制魚干,小的也佳。腌好后暴曬幾個日頭,趁半干半濕,放幾條到飯上蒸,吃起來格外慰藉,魚鮮與稻米的香相互滲透到各自的靈魂,是提攜,也是成全。

若舍得,也可以挑三四斤重的白魚腌上幾大條,掛在廊檐照干。在壇底放一杯酒,一層層將白魚塊碼起,這叫酒漬。開春揭開壇口,充滿歲月的幽香。平常我吃得多的是毛魚干。溫水泡一下,佐以姜、蒜、干椒粒加水烹幾分鐘即可,入嘴柔韌相間,偶爾有毛茸茸的魚鰭一絲絲滑過喉嚨,像夢里被人拿鵝毛捅了一下鼻孔,盡顯溫潤柔美。

冬天,最貪念巢湖雜魚鍋,好都是半寸來長的鯽魚、白魚、雞腿魚等,最關鍵加安慶特有的水辣椒,慢慢燉,一條條拖到飯頭上,辣得枝葉婆娑,鼻涕出,眼淚出,仿佛從容就義,這日子過得,頗似于胡蘭成筆下靜好安穩之意。

有時早晨起遲了,去巢湖不對點,也遇不上魚蝦。享不了口福,也不失落,面向滔滔白浪,趁機抒抒情,像羅隱說的—為逐朝云來此地,因隨暮雨不歸天,也好。看吧,我們把日子過得跟散文似的。偌大一面湖水,也幫孩子拓寬了視覺邊界,讓他親自體會平湖闊流、煙波浩渺、水天相接的含義。

假若巢湖是自然給予安徽人的饋贈,湖鮮則是我們餐桌上的字字錦聲聲嘆,實在令人親愛,欲舍不能。同事善于養生,她有次對我講,春天宜吃魚。于是,春來,她隔三差五就把車開到巢湖邊,采買剛出水的鮮貨。當聽她講,有時還能碰見湖鰻時,我的眼分明有綠光……湖鰻畢竟少,她經常買回來的都是些胖頭魚、鯽魚、鱖魚什么的。現在能吃上野生魚,實屬不易,幸虧合肥毗鄰大湖。

一次,叫她代買一條湖鯰。她把車開到小區門口,打電話讓去拿。我拎著那條斤把重的湖鯰,把塑料袋口敞開,一邊往家走,一邊聞,似曾相識的淡淡腥氣,跟小時候聞到的味道一模一樣。特為去菜市買了大灶燒的土豆腐。把鲇魚斬成一段一段,煎至焦黃,加水,滾開,放豆腐,文火慢燉,咕嚕咕嚕冒小泡,大約十幾分鐘,出鍋,搛一塊魚肉到嘴里,簡直可以唱一句《射雕英雄傳》主題曲—依稀往夢似曾見。

野生魚,無須任何作料,連姜片都省略,就是囫圇一鍋白,鮮美無匹。

立夏了。夏天的巢湖白米蝦真是餐桌上的一絕,想想,就別致。買回白米蝦半斤,坐在小凳上,一只一只,掐掉蝦須蝦頭,洗凈,溜進冒青煙的油鍋里爆十幾秒,盛起備用,依次再爆炒瘦肉丁、毛豆米、茭白丁,逐一妥帖后,再將這四樣重新回鍋,加蒜蓉醬,激點水,稍燜一會兒,即成。上桌,再濃厚的赤醬也掩蓋不了蝦的肥白。這道菜,青青白白的,蝦當仁不讓一躍而成為主演,唱的還是青衣一角,其香滑粉嫩,于舌上波折婉轉。

然則,食物的命運,也和世間事一樣,有其興盛衰微,一提起來,叫人生了感慨。我吃不了巢湖的雞腿魚,刺多了點—我性急呀,稍不留神,便卡了喉嚨。要知道,仲春之時,正是雞腿魚上市之際。每回在菜市水盆里遇見了,禁不住蹲下去,拿手捉一條把玩把玩,它們年年都穿小黑點的衣服,尖頭瘦尾的尺把長身段,自是妖嬈,圓鼓鼓的肚子盡是一把好肉,與巢湖白刺一樣,宜清蒸,端出來的,都是膏腴。

相比雞腿魚,我倒熱愛寡瘦的毛刀魚,曬干了的。拿小米辣熗鍋,稍燜片刻即可,吃起來,別有嚼頭,毛刀魚背脊上的芒刺時不時戳到了嗓子眼,麻酥酥的,我則以為好。

每到春季,人總是茫然,不曉得做什么才能讓一顆心靜下來。于是,茫茫然把車開到巢湖邊,就為看那些各色各樣的魚被打上來,擺在水桶里售賣……靈魂有一刻歡欣,就像回到小時候的河邊,心里還會冒出蘇東坡的一句詩:照日深紅暖見魚,連溪綠暗晚藏烏。

秋之味

(一)

喜歡秋天的原因,并非可以看見天和地,而是美食正當時。

午餐最美的事情之一,揭開湯鍋,有一種味道,紛紛擾擾,無法抗拒,欲罷不能,人生在此刻格外顯出慰藉—不過是小排燉蓮藕。

窗外秋霾彌漫,蓮藕正當時,不用它來煲豬骨頭,簡直可惜。藕要老藕,朱砂紅色,燉出來既香且糯,一鍋湯連帶著一起成了紅顏,稍微有一點葷油漂在面上,像雨后浮萍,拿勺子撇一撇,底下的湯依然一清到底,小排的肉香和蓮藕的甜香雙劍合璧,直抵口腔深處,是燕燕于飛。

無外乎兩菜一湯,紅燒脆皮,清炒毛白菜,一碗米飯被富足地送進胃里,抹抹桌子,揩揩嘴巴,所謂有食萬事足,不過如此。

紅燒脆皮,油要足,葷素各半,如果有頭天沒吃完的紅燒肉加進去,味道更足。把脆皮切成條狀,清水洗過之后,要把里面的水用手擠掉,避免豆腥氣。鍋熱,倒油,入蒜瓣、京蔥段、姜片若干,先大火烹炒,除掉豆腥氣,然后加醋、醬油、鹽翻炒,變色后,加開水,再倒入回鍋肉,小火燜,約莫十分鐘,基本入味了。醋要放得足,是獨一味,讓脆皮保留了韌勁外又攜帶了柔軟,吃進去不醋心。

毛白菜的好,是今年發現的,整個夏天都在吃它,一直吃到秋天,它的特點是,鮮,且柔軟,不像上海青,怎樣的燒法,到頭來吃進嘴里,無非硬邦邦的,有殺伐之氣,像一個沒經過風霜雨雪的人,總是刺刺楞楞,硌人得慌。上海青之類的綠葉蔬,只有在歷經幾輪霜雪過后的冬天,于口感上才會變得鮮軟下來,宛如一個人臨到中年,繁華也看得,挫敗也歷得,往后再面對什么都淡定,性情上也就不再那么硌人了,一如冬天的上海青,又恢復了原有的溫柔敦厚—其實,每個人的底子里都是溫柔敦厚的,殺伐之氣,不過是面對挫敗之后的無意掩飾,也是一種御寒。沒經過風霜雨雪的青春,誰不是這么小心將自己掩藏?

(二)

每回在超市,一看見栗子就邁不開步,盡管燒它極度費時。每次都在心里發誓—這是一次了。然而,人在美味面前,總是一貫失信于自己。

挑栗子,要挑那種長相飽滿且圓且滾的,皮帶深紅的,算上品。還有一種皮相呈深灰,肯定不好,不是被蟲蛀過,就是腐爛變質的。

栗子與小排同燒,被端到餐桌上,最欣欣然的一道菜,在醬油的攜手下,豬小排變得紅彤彤,栗子依舊黃澄澄,是飽脹的稻穗遇到了秋天的夕陽,在晚風下艷得步步生風,而碗碟邊沿的油還滋滋冒著小泡,頗有夏加爾油畫遺風。一盤好菜,在桌上熱氣裊裊,足以令一個寒瘦之家蓬蓽生輝。

小排,要買前夾排,肉嫩;后排的肉,怎么燒,都是老,像極了人近五十的電影明星,即便拉皮抽脂注射羊胎素,于精神上依然還是一個頹唐。這么說,人是敵不過歲月的,抗老,不服老,都是當時已惘然。

兩根小排焯水待用,隨后處理栗子。半鍋水燒開,把栗子投進去,煮三兩分鐘,熄火。然后從熱鍋里一顆一顆取出栗子,用菜刀斬開一個小口子,要用巧勁,連殼帶皮一齊扒拉下來。也就是把栗子略微燙一下,不能在滾水里時間太長,一旦煮熟了,再跟小排一起燒,就失了那份香糯口感。

(三)

夜里,陪孩子泡腳,有一眼沒一眼瞅幾眼電視,正巧,“美女私房菜”時間,介紹武漢豆皮的做法,看得人精神振奮。要怎樣形容武漢人的擅食呢?

一份豆皮,用上了那么多食材。從飲食這點上推斷,人類都是樂觀主義者,且想象力奇異,他們如此舍得犒勞自己的胃。

及時步驟,把糯米浸泡兩小時后,蒸熟待用;將筍片、叉燒肉分別切成丁,再備若干五花肉剁成泥待用;第二步驟,煎豆皮,按照一勺綠豆粉摻兌兩勺米粉的比例,加水攪拌均勻,在平底鍋上攤成薄餅后,另打一只雞蛋,攪拌均勻后,一張黃亮亮的豆皮就成了;第三步驟,備另一口鍋,燒熱,放少許豬油,把蒸熟的糯米飯炒一下,盛起來;第四步驟,干煸五花肉、筍丁、叉燒丁。然后,就是把這些糯米和丁一層一層包裹在豆皮里,切成一塊一塊地吃。

這樣一份豆皮,想不好吃都難—來,都想象一下,咬一口,糯米的糍和著豬油的香,夾雜著筍丁的脆、叉燒丁的綿軟,還有豆皮的韌……將是何等滋味?只有去過武漢的人才會明了。

每次,我問孩子最喜歡吃什么,他總是大喊:吃大肉!他概念里的“大肉”外延廣泛,凡肉片、肉絲、肉圓、小排、筒子骨、汪丫魚……一律是他認定的美味。前日,他小病初愈,一頓吃掉幾乎一只乳鴿,外帶兩碗湯。昨天,為他做毛白菜炒蘑菇,略加了兩勺他吃剩下的鴿子湯,史無前例,他竟寡口把一碗素菜吃進去,還喝了一碗肉圓鴿子湯。可能是前日的大肉吃多了,無論肉圓抑或鴿子肉,都不再問津。

人類嗜肉的本性一直未變,連黃口小兒也如此—一向佩服敬仰素食者。據說茹素之人,比起常人來,格外聰明警醒。莫非—我寫不出文章成不了大器,都是食肉的因緣?

即便為了所熱愛的事業,我勵志了再勵志,戒葷戒肉,可是,在綢緞般的秋天里,我一個活生生的人,又怎能舍棄掉食蟹?那一輪輪膏黃脂白,叫人如何放得下?

話說到這兒,還是有點忍不住,想跑到廚房,再舀一碗小排藕湯喝一喝,把身體搞得暖和和地上班,才是王道。

生活不過一碗湯

家里有一只砂煲,有些年了,米色,上面描了一棵蘭。沒事時,它就靜靜蹲在廚房一角,每次看見它,心里都很安恬。

冬天是砂煲比較忙的時節,幾乎每天不歇。

孩子特別愛喝湯,多是葷的。砂煲派上用場了。一根小排沸完水,一塊塊搛到砂煲里,加半根鐵棍山藥,姜片若干,灑一兩滴香醋,大約三碗水的樣子,大火頂開,改小火慢慢燉……一兩個時辰后,基本上成了。小孩放學回來,喝得頭也不抬。鐵棍貴,偶爾改成淮山,小人家能吃出來:今天山藥不好吃嘛。一年年冬天,就跟鐵棍干上了,每年都買河南人用大卡車拖來的鐵棍,從最初的八元一斤買到如今的十三元一斤。

有時會燉鴿子湯。俗話講:一只鴿子七只雞。就信了。買回脫酸兩小時后,沸水,剁成幾塊,略微在鐵鍋里爆炒幾下,這邊砂煲里的水也滾了,把鴿子投進去,放姜片、小蔥段,慢慢熬啊熬,一上午過去,拿根筷子戳,稀爛,湯味醇正。鴿子湯的鮮,是一個動詞,慣于在舌上打轉,確實比雞湯的鮮美上了幾個層次。每次燉鴿子,小孩都吃撐,勸都勸不住。

揚州人最會享受生活,體現在“早晨皮包水,晚上水包皮”上。怎么講?早晨喜歡喝湯,煮干絲是一絕。白干切成絲,略微放高湯里蕩一蕩,盛起,再舀幾瓢高湯。一碗煮干絲下肚,再吃幾只蟹黃湯包,24小時萬事足。這是皮包水。到了晚上再到澡堂里泡個澡,所謂水包皮。煮干絲的美就體現在高湯上,豬骨、老母雞、老鴨等一起煲出來,白干絲原本純潔無味,一旦下到這濃湯里,迅速吸了味,入嘴鮮而綿,所以好味。

家里沒這么隆重,每天老雞老鴨的煲湯也不現實。小孩火大,一年四季,愛給他煲老鴨湯。一只鴨子買回,斬幾大塊,沸水完,燉一半,留一半凍藏。老鴨也適合跟鐵棍一起燉,香味奇異……小姨有次向我抱怨,說是燉鴨子總是腥味除不掉。我教她,鴨子沸水后,要放到鐵鍋里爆炒幾下,燉出來的就不腥了。

喜歡吃燉豬腰。前幾年沒孩子纏,喜歡搞這一味。整只豬腰不要片開,先沸水,然后一點點把豬腰里的血水擠出,需要耐心,擠完還有,一直擠不停。豬腰湯臊不臊,就是檢驗你的耐性夠不夠的關鍵。血水擠不盡,燉出的豬腰湯必然失敗。燉好的豬腰切成片,蘸醋、麻油吃,特別筋道,沙面面的,噎得慌,才想起來喝口湯,好比送人送到底送佛送到西……

我婆婆常講:三菜一湯,吃到中央。大抵伙食沒話說的意思吧。而我,最喜歡飯前半碗湯的日子。尤其寒冬,舀半碗湯放手里焐,暖意立時浮起。若飯前不喝湯,吃起來一直感覺噎得緊,飯前喝湯也順帶把味蕾打開了。

人到中年,最顯著的變化是不再貪戀葷腥,尤其晚餐,喜愛半只饅頭一碗粥,喝下去別提多舒坦。久而久之,這是要茹素的架勢了?悚然而驚。這么熱烈的一個人,怎么就忽然寡淡了起來?這是身體發出的信號,別像火車一樣跑得過于迅猛。吃素,就是食物幫身體煞了車。午餐最愛喝青菜湯,雞蛋花花也不放,就把白水滾開了,投一把雞毛菜進去,略加一點鹽。小雞毛菜湯的那份綠意,宛如浮在生活表層的一塊綢緞,微風徐來,顫巍巍地抖動,就是這種生活的動感,讓人愛,鮮甜,純粹,神清,氣爽。

十幾年前,看簡一篇文章,祖母對她講:要記得,在湯里放鹽,夢里放責任。那時,不明就里。如今生活翻了幾篇,終于有所悟,湯里是不能放味精雞精那玩意兒的,做湯要本真,只放一點鹽即可。實則,說來說去,生活就是一碗湯。我們要記得在湯里放鹽,要本真。至于夢里放責任,也是要來回翻篇以后,才能明白的道理。

有回在超市看見一個黑陶釉質的砂煲,非常合眼緣,適合燉鯽魚蘿卜絲湯。想象著,一鍋湯色雪白,熱霧裊裊婷婷,被一襲黑煲圍攏著上了桌……把購買的意思說了,家人仿佛不熱心:家里不是有砂罐了嗎?我悻悻然。

我一直想做一道湯,叫“套四寶”的:老鴨肚里塞老雞,老雞肚里塞老鴿,老鴿肚里塞鵪鶉。

可惜一直沒那個濃重的心情。這道湯就一直存在想象里,比親自喝到了還要圓滿。

媒體評論

我想跟隨作家錢紅麗,在四季之中隱身。她的心意是秋實冬雪的苦雨齋,有深夜平原的靜氣;情致是春風夏雨中的汪曾祺,有瓜甜醪醇的得意。但她的文字又仿佛寫在上世紀的歐洲印制的民國信箋,處處有家宴相邀的親切,時時有心事賦流云的淡然。總之,每逢初一到月底,都想去她家進餐喝茶聽音樂還有借書不還。

——周公度

在這樣一個快速販賣成功的躁狂時代,我們鮮衣怒馬,追趕剎那芳華,不知不覺就跑偏了。幸好還有一本這樣沉靜的書可以讀,讓我們重新感覺節令更替,重新回到柴米油鹽和煙雨江南的庸常日子,從此放慢腳步,慢慢地、低碳地、詩意盎然地活著。

——李開周

紅麗近年來的文章,其豐美是因為有理有情:“理”不是論理說教,而是對生命的貼膚體恤,“情”不是煽情濫情,而是對萬物、對天地有情。

——黎戈

“正午抑或黃昏,如果你恰巧路過那里,就會聽見魚咬菱角菜‘呼嚓呼嚓’的回聲,清脆又悅耳。”錢紅麗通過寫作自我療愈的效果相當好。饑餓時代真的結束了,食欲清新強勁地歸來,正等著吞噬一道按正規程序烹飪的菜品。

——曾園

網友評論(不代表本站觀點)

來自l***3(**的評論:

不錯的美食散文

2017-11-24 09:29:40
來自藍夜河**的評論:

在復雜的世界里,來做一個簡單的人,本書主旨。

2017-08-05 09:26:47
來自書筒子**的評論:

很好的一本休閑類圖書。

2017-11-13 20:19:28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正版好書,裝幀精美,內容不錯,價格實惠,發貨迅速,服務熱情,包裝周到。

2017-08-02 12:45:22
來自彬縣胡**的評論:

包裝華麗,內容適合普通讀者,有款款深情和美好的情絲

2017-08-12 17:33:41
來自Beaujol**的評論:

喜歡喜歡喜歡

2017-09-08 15:31:05
來自彬縣胡**的評論:

很好看的一本書,語言有味道,值得擁有

2017-09-19 14:56:45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好好好好好好書好評便宜滿意!!!

2017-09-21 19:57:38
來自風鈴之**的評論:

還不錯,臨睡前翻翻,挺好

2017-09-30 10:05:54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一人食一粟米》——慢條斯理的做,安靜耐心的吃,其實也是一種探索美和平衡的生活方式,是*有煙火氣的“生活美學”。作者原本抗拒廚房,卻因孩子來了,慢慢沉浸在一日一日的燒鍋倒灶中,漸漸接納這俗世的零碎幸福。作者用小火慢燉式的文字,細細撥開自己的過往,將一日一日的生活燉煮在看似清淡,實則早已入味的米飯和菜肴里,在靜默的時光中慢慢汲取屬于自己的力量。

2017-10-11 10:32:05
來自哇答西**的評論:

居家好主婦,生活氣息濃厚

2017-10-17 20:55:10
來自信啊啊**的評論:

非常好,尤其感謝當當客服。

2017-10-25 10:11:15
來自瀏陽自**的評論:

錢紅麗的書,就當閑書讀讀。

2017-10-28 21:07:11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一人食一粟米

2017-11-03 19:16:22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作品實屬上乘,外表的好壞,并不能讓內容沾染瑕疵。敬愛先生,可以從其作品看到思考,個人見解,讀書的方法等等,對于愛書和愛讀書的人來說,確實大有裨益。

2017-11-07 14:33:04
來自愛旅行**的評論:

不錯,作者的文筆優美,裝幀也過得去。

2017-11-09 13:34:47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一直想買的書,這次搞活動又買了許多書,囤著慢慢看,只有看書時心能靜下來,加油

2017-08-23 11:11:35
來自喝杯茶1**的評論:

一人食一粟米 一粥一飯,一粟一菜,生活的真味盡在其中,柴米油鹽的素樸,煙雨江南的詩意,大愛,錢紅麗的文字。

2017-11-08 22:12:05

免責聲明

更多出版社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凉市| 集安市| 平泉县| 淳安县| 博客| 长治县| 清丰县| 蓝山县| 兴安盟| 小金县| 高碑店市| 黄浦区| 长春市| 博白县| 桦川县| 利川市| 白水县| 道真| 舞阳县| 察哈| 江陵县| 静宁县| 资中县| 壤塘县| 缙云县| 南投县| 镇宁| 灵台县| 贵港市| 农安县| 许昌市| 平凉市| 东丰县| 海淀区| 乌鲁木齐县| 邛崃市| 昭苏县| 拜泉县| 镶黄旗| 清水县| 肥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