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記錄了美國一家精神病院里的日常,展現了美國隱形、暗淡的一面,也書寫了一群畸零人破碎、悲傷的內心。與此同時,作者向現代精神醫療體系不斷發問,也貫穿了她自己一段傷痛的心路歷程。這是一部可以多角度閱讀的書,引發有關文化、心靈、社會等多個層面的思考。
作者春媚像一個從瘋癲世界擺渡回來的人,打撈出那里迷失的靈魂們丟在時光深處的故事。她完成了一場跨越國界、溝通瘋癲與理性的心靈交談,她以平等心共情,還原出精神病背后的尋常邏輯。
在多數人的印象里,精神病院,或者說瘋癲世界,是扭曲的、狂亂的、危險的、可怖的。精神病患的語言,則是沒有意義的噪音。而作者春媚,卻從瘋癲世界里過濾出一則又一則故事,仿佛校準了電臺,清晰地播放出那群迷途靈魂的心聲。
春媚的本職工作是在美國高校歷史系教書,她在任教同時修完臨床心理健康碩士,并在美國的一家精神病院從事心理咨詢工作達一年之久。她將這段經歷寫在本書中,展現了精神病患令人動容的內心世界。
春媚,南京人,中國人民大學本科,美國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東亞系博士,美國西肯塔基州立大學歷史系副教授。任教的同時修完臨床心理健康碩士,成為美國國家認證咨詢師。
序言受傷的治愈者 /1
十字路口
——戒癮所的開始 /7
“我是記得娜娜的人”
——喪失的哀傷 /32
“不該走的人走了”
——老毛與小毛 /46
生命不可承受之重
——抑郁之殤 /57
罪與罰
——性侵的禁忌 /77
暴力之毒
——鐵騎黨少年 /94
跳躍讓我飛翔
——自閉兒的語言 /109
“圣誕老人是真的”
——自殘少女之舞 /124
瘋癲與文明
——精神分裂者的啟示 /139
無法哭泣的女孩
——領養之痛 /154
遺產
——不可逆轉的老 /170
那一年
——死亡的財富 /185
暴力之毒
——鐵騎黨少年
…………
雪化之后回到醫院的時候,彪悍的金馬好像換了個人,他同意和我見面,繼續接受治療。聽說他剛經歷了一次驚恐發作,突然之間無法呼吸、血壓驟升、失去控制,然后被送到當地的醫院急救。
“你現在感覺怎么樣?”
“操!”金馬雙腳一如既往地翹在桌上,椅子一邊著地,來回晃著,“都他媽的傻×,蠢得一塌糊涂。我都說過他媽的多少次了,我沒有吸毒,你們什么時候讓我走?”
我突然覺得憤怒,我們依然像兩個陌生人,他還在無止境地說著臟話,不把我當人看。
“我既不是審判你的法官、關押你的獄警,也不是聽你抱怨的垃圾接收站!你有沒有想過我很討厭你的臟話和侮辱,你什么時候尊重過我嗎?”我及時次提高聲調。
金馬一愣,竭力掩飾臉上的震驚。他正眼看著我,也許及時次把我當作平等的人看待,而不是中餐館里的女招待,或是帶著口音的可笑女人在一直說著不著邊際的廢話。
“那種感覺很……”
“很什么?”
“很可怕。”
他點了點頭,身體不知何時停止了晃動,反倒有些不自覺地顫抖。
“我會坐牢。
“我從來都沒有這么害怕過,就連小時候我爸用鞭子抽我的時候也沒有。有一次好幾個星期都只有我和我哥在家,不知道媽媽什么時候回來,爸爸也不知道去哪里了。家里沒有吃的,我到后院找一些野果子吃,忽然看見一條蛇對著我。我抄起爸爸的刀,把它剁成了很多塊,我現在都還記得蛇頭沖著我的樣子。我哥跟我說:‘示弱是通往死亡之路,力量才是的真理。’那個時候,我都沒有害怕過。可是現在,為什么?為什么?”
我很想開心地宣告自己的勝利,可是他看起來像一只被雨淋透了的公雞,耷拉著的身體,有種等待被拔毛割頸的絕望,就連無時不在的臟話也消失了。金馬被打敗了。
我及時次見他垮下來的樣子,也許他頭一次遇到失控的感覺,及時次真切地感覺到死亡的恐懼。
“你在童年必須強悍才能生存,這是你所知道的生存之道。因為父母的缺失和家庭的動蕩搬遷,一直是你生活中穩定不變的存在。也許你一直都在掩蓋自己的真實情感,把自己隱藏在強悍的面具后面,只有在一個人吸毒的時候,才可以放下面具,做一回真實和軟弱的你。”
金馬沒有作聲,他的雙腿不知什么時候已經著陸,他低頭盯著它們,依然抖動。
“試著感受一下你的恐懼,如果它藏在你身上的某個部位的話,會在哪里?有顏色、溫度和質地嗎?”
與思想和情緒相比,身體的感覺是更為深入、真實且難以掩蓋的自我,而心理的傷痛也或多或少會在身體上有所表現。
“胸口。緊!紅色、硬、冷,很壓迫。”
“你問胸口需要些什么?”
“撫摸。”
“不要壓制這種恐懼感,想象它是一片云,緩緩飄過藍色的天空。你就在這里看著它經過,不要催促,只是看著。”
“里面有一個盒子,一個打不開的盒子。我想打碎這個裝滿恐懼的鐵盒,把它們都放出來,可是一想到這里,好像又要驚恐發作。我辦不到!”
他突然睜開雙眼,癱倒在椅子上。
“也許你還沒有準備好。”
在金馬眼中,我似乎看到了那個饑餓無助的小男孩,他驚恐地對著蛇頭,顫巍巍地舉起尖刀。
過了兩天,報紙上又登出一條金馬哥哥的消息,陪審團已經通過有罪的裁定,法官判決其終身監禁,二十五年后才可以申請假釋。
金馬又恢復了一貫的暴戾不合作,他拒絕面談,拒絕服藥,拒絕上課。
24小時,他用身體威懾一個壯碩的工作人員、一名業余橄欖球運動員。大家都很奇怪,世界那么大,他為什么偏偏選一個較高大結實的人找茬呢?
我知道,他以卵擊石似的故意挑戰,是用來掩飾自己的恐懼和軟弱。在這個他堅信只有靠征服才能取勝的世界里,他找不到自己的位置,所以選擇了披上戰袍,頭戴盔甲,決不投降,繼續戰斗。
醫院下了通牒。
幾天后,金馬被逐出醫院,移交給了執法部門。
半年之后的某天,我去沃爾瑪買殺蟲劑。屋外的螞蟻和爬蟲肆無忌憚地蔓延開來,我在尋找最劇烈的毒藥。
“小姐,你很美,看起來有點面熟,在餐館工作過嗎?”
“沒有。”我笑了笑,繼續盯著那一瓶瓶色彩斑斕的殺蟲劑,一定要找到能瞬間殺死的那種,必須一擊而中,“不過,謝謝你的搭訕。”
我想到金馬,那個也曾問我是否在餐館打工的年輕人,他身在何方?是否悔悟了呢?他是否也卸下了盔甲,變得柔軟,和我一樣呢?
我祈禱自己在他的心里播下了一粒種子,哪怕五年、十年后的某24小時,這粒存活下來的種子突然沐浴到了陽光雨露,發芽抽枝,生長起來,再不枯萎。
我們所看到的美國幾乎總是明亮、積極、振奮,春媚的這本書卻帶領我們來到了它的背面。孤獨、犯罪、疾病、瘋狂、絕望……如此密密麻麻的傷痛在那個光鮮世界的背面無聲流淌,春媚用她的慈悲為它擰開了音量。
——劉瑜
清華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
作者在心理咨詢的實踐中既是百分百投入的共情參與者,也是理性分歧、有距離感的觀察者;既有對于不同理論的介紹和實踐,又有對于現行醫療體制的審視和批判。雖然講的是美國病人的故事,其實每個人在其中都可以發現自己的影子。
——王建平
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院教授
靈魂的傷痛zui難言說,但言說卻是愈合的必經之途。春媚的記錄真誠袒露,因而也格外勇敢。死亡和罪惡固然無法逃離,但仍有悲憫和接納;勇氣和自由,使生者可相互支持,擊破人間的迷你地獄。
——覃里雯
著名新聞人、作家
那些破碎的內心如同綻放在地獄邊緣的惡之花,凄清無助,展現了世界的復雜和人性的脆弱。作者重溫這段治療病人的心路,也是一次自我治療的跋涉。那種反抗絕望的意志如同一道亮光,指引作者穿越風雨交加的夜路,走向遠方晴朗的黎明……
——黃發有
南京大學文學院教授
非常好非常好
挺小只的書,還沒看,但感覺挺有意思的
很有意思的一本書,獨特體驗的一本書。
不一樣的人生,值得收藏,品鑒拜讀,收益良多。
精彩又慈悲 值得推薦
當當值得信賴
好!!!!!!!!!!!!!!!!!!!!!!!!!!!!!!!!!!!!!!!!!!!!!!!!!!!!
感人至深、對生命、人生、傷害有了不同的認識。
不錯的書,記錄了一個個有著不同傷痛的精神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