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偷拍一区二区,国产香蕉久久精品综合网,亚洲激情五月婷婷,欧美日韩国产不卡

在線客服
原味食悟:從口欲到食愈的零負擔健康烹飪法圖書
人氣:22

原味食悟:從口欲到食愈的零負擔健康烹飪法

推薦序 我是在兩位同事的推薦下開始參加佩的“東西交融”(East Meets West)廚藝課的。在此之前,我們都認得佩一家人,因為她是我們天然有機食品合作社的常客,經常分享她對做菜的熱情和精挑細選食材的態...
  • 所屬分類:圖書 >烹飪/美食>烹飪理論/手冊  
  • 作者:[邱佩玲]著
  • 產品參數:
  • 叢書名:--
  • 國際刊號:9787121302626
  • 出版社:電子工業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7-01
  • 印刷時間:2016-12-01
  • 版次:1
  • 開本:16開
  • 頁數:--
  • 紙張:純質紙
  • 包裝:平裝-膠訂
  • 套裝:

內容簡介

這本書所記錄的是作者因一連串生命起伏,從開始的追求口欲,轉化到療愈身心照顧家人的有機慢食生活,再過渡到兼顧環境責任的樂活型態,進而蛻變成健康廚藝老師的生活歷程。全書以“天然全食物”為基底,設計源自生鮮蔬果、堅果種籽、低污染海鮮肉品、全谷物、超級食物及零負擔調味食材等60多道療愈身心的豐食美肴,引你輕松實踐于每日餐桌與觥籌交錯間。書中分享的不僅是飲膳料理,也透過食物與在地人食事的交集所引發的生活軼事,表達有機永續生活是一種兼具品味與美趣的選擇,一個讓身心趨于平衡、讓美食好日自然融合的天人合一態度!

編輯推薦

找尋食物原味,分享依時而食的生活美學

生鮮蔬果、堅果種子、低污染海鮮肉品、全谷物、超級食物、零負擔調味食材 & 60多道療愈身心的豐食美肴

從追求口欲到療愈全身心照顧家人,體味有機食事人生百態

清楚具體的健康飲食及樂活原則,多方位食材美味食譜、料理訣竅 日日實踐有機、在地、永續的全食物主張

全部食譜皆原汁原味、不作假

一味多變、延伸組合,輕松應付三餐和宴客菜

作者簡介

邱佩玲,曾任新聞工作者,如今是深度研究養生、自然療愈和廚藝的健康美食者。定居美國印第安納州的她,多年前因個人健康危機和一場孩子的病變,開始追隨兼顧健康與環境責任的有機樂活飲食。做菜對她來說,不純是美味的探索與追求;一道好料理,也不僅止于滋養身心。透過對食材的認識,了解成就美味背后的因緣,以及人食地物依存的關系,是她在視覺、味蕾間尋求創意和樂趣之余,致力實踐的一種生活態度,也是她冀望留給孩子一輩子受用的食育根基。

2010年開始,她利用每月一次的廚藝課,與來自世界各地的朋友,分享以有機、天然、在地、當令全食物為主的零負擔健康烹調法。她的原創料理兼具東西方口味,是“食材本地化,口味國際化”的力行者。

目錄

10 緣起:從口欲到食愈、有機到樂活的食事旅程

024 關于這本書

030 我的廚房器具

036 我的食物柜

Part 1

活力源泉早餐&早午餐

Energetic breakfast & brunch

042 高纖枸杞燕麥粥│結合超級食物的營養

044 替罪羔羊的椰油

046 牛油果奇亞籽三明治│降膽固醇補充滿滿元氣

048 蕎麥芝麻松餅│舍棄白面更美味的早晨煎餅

050 堅果種子燕麥酥│寒天里甜牙齒的好伙伴

052 千層果香酸奶│匯集超級食材的美味一杯

054 根蔬菠菜蛋餅│清冰箱料的周末蛋餅

056 棗香堅果豆谷奶│通體暖舒的寒冬良伴

058 固本清源綠果汁│連小朋友也愛的酸甜果汁

060 美國農夫市集與本地食物運動

Part 2

清爽舒食沙拉&時蔬 Salads and vegetables

068 涼拌果香卷心菜│暖心護士的療愈菜譜

070 寒冬里的一抹陽光——

以食喂養、以愛護育我們的Rosa

072 涼拌金橘櫻桃蘿卜│家鄉風味涼拌一品

074 涼拌蕪菁柿子│東西合壁的秋季風味

076 蕎麥涼面沙拉佐姜汁芝麻醬│沁涼開胃夏日輕食

078 牛油果南瓜佐腐乳醬│連老外都驚艷的絕妙組合

080 干煎茄子佐味噌蒜泥醬│廚藝課里佳評如潮的夏季菜品

082 蒜烤南瓜│綿密如脂瓜香甘甜

084 秋之烤蔬│封存味蕾里的馥郁秋意

086 培根抱子甘藍│天生一對宴客料理

088 豆腐韭菜煎餅│連肉食者也愛的巧變菜品

090 咖喱肉末秋葵│健胃整腸的夏季鮮甜

092 人氣亞洲菇和健康不敗烹調法

098 烤蘆筍香菇│春季必嘗原味蔬香

Part 3

歡樂時光一手食 Light food & finger food

104 意式烤甜椒佐歐包│食欲大開美味面包船

106 煙熏鮭魚蘿卜卷佐青檸椰汁醬│畢業派對應景菜

108 鮮蝦牛油果開口三明治│派對必備營養一手食

110 雙味海苔│海菜課里的創意菜單

112 墨西哥式毛豆卷心菜卷│一卷補足蔬果量

114 全谷卷餅佐檸香酸奶醬│色彩鮮艷麥香輕食

116 周末的雞湯米粉│半小時上桌的安慰食物

118 吃健康,愛地球——小區化的有機食品合作社

Part 4

甘甜鮮美海之味 Taste of the ocean

126 南洋風香草蝦沙拉│色鮮味豐豪華沙拉

129 橙香干貝沙拉│果香提鮮海滋味

132 烤魚塊佐青檸蜜汁醬│少油多滋無負擔料理

134 咖喱鮭魚│滋養身心的品質蛋白質

136 蒸烤紙包魚│中西皆宜的魚料理

138 香草蒸酒貽貝│偷師而來的絕妙海味

140 香草油淋魚│精簡健康的全魚烹煮

142 香料海鮮燉飯│嘗一口就折服的全谷燉飯

146 珍珠蝦肉丸│半肉半蝦健康配方

150 坐飛機來的海味

Part 5

味豐而不膩的肉品 For the meat lovers

158 從零開始泰式綠咖喱│自制蔬香綠咖喱

162 烤雞柳佐菠菜杏仁醬│另類青醬的驚奇之味

164 南洋風茄汁雞│改良版南洋酸甜風味

166 金棗橙香雞│排行我家前三名的雞料理

168 五香烤肋排│用味噌做吮指回香肋排

170 健康升級肉燥│以天然鮮蔬代替爆香

172 果香根蔬燉牛肉│果酸是天然軟肉劑

174 日式烤里脊佐橙汁醬油│低脂多汁的肉排做法

176 與中川家共享的美好“食光”

Part 6

讓肉食者拒絕不了的蔬食 Vegans’ delights

182 涼拌蘿卜葉豆腐海帶芽│顛覆美國友人觀念的無添加美味

184 隱匿于美國中西部小鎮的東方古早味

188 催芽種子抹醬│有“肉味”的多用途抹醬

190 沖繩苦瓜炒豆腐│讓苦瓜變好吃的升級做法

192 印式菠菜鷹嘴豆咖喱│椰奶風味濃郁配方

194 甜菜豆腐核桃千層│不油膩的清爽嘗試

196 椰汁南瓜豆│滿足肉食者的蔬食料理

198 餐桌上的季節風景

Part 7

讓非白飯不吃者破例的全谷 Whole grains

204 油蒜香草拌飯/雜蔬拌飯│擄獲不食糙米者的飯料理

206 日式栗子炊飯│噴香誘人的濃郁秋味

208 彩虹小米沙拉│易消化的零麥麩谷類料理

210 芝麻菜松子螺絲面│全麥取代白面的營養吃法

212 糙米蘿卜糕│蒸烤兩吃的家傳蘿卜糕

216 廚藝教室里的人生百態

Part 8

零罪惡無負擔小點 Guilt- and burden-free snacks & treats

224 脆烤地瓜土豆片│短時間搞定的健康零嘴

226 蒜味香草小薄餅│打敗天下無敵手的小點

228 全谷胚芽瑪芬│不用白面粉也一樣松軟

232 奇亞籽杏仁巧克力方塊│零負擔的“黑色喜悅”

234 椰棗松露球│無加糖的純素生機點心

美味附錄 Appendix

236 蒜香辣油│健康口味的萬用辣油

237 基本款青醬│可多變化的無調味青醬

在線預覽

很多人問我廚藝課里都教做什么菜?剛開始我總是花很多力氣來解釋自己的烹煮風格和菜品(相信我,如果我說是亞洲菜,因為我的背景,對方聯想到的都是美式中餐館里油膩、勾濃厚芡汁的芥蘭牛肉和蘑菇雞),直到有一年到居住地的小區學苑教烹飪課,出版的課程簡介里一氣呵成地介紹我的課是“以有機、天然、本地全食材為主所烹調出多彩多“滋”又營養、兼具東西方口味的實操課程”,從此我有了個清晰、簡潔又符合精神的答案。

換個說法,食材本地化、口味國際化的交融健康菜,是我家餐桌和廚藝課的主題,也是這本書的飲膳風格。有機本地(也就是當令)生鮮蔬果為主,天然低污染海鮮肉品為輔,加上全谷類、堅果種子、天然糖蜜、好油和包括海菜等功能性超級食物(superfoods),就是我家冰箱和食物柜的寫照。我很在乎我和家人吃進肚的食物從哪里來,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了我的生活態度和價值觀。就算不談營養和近年來鬧得熱烘烘的食物相關政治、社經議題,單就吃進嘴里的味道和鮮度,有機、本地、當令的食材是最令人吮指回味的。

一般人對健康飲食的刻板印象是食材限制多,口味清淡乏味,那其實是誤解。“有機”飲食不等于“有限”口味,“清淡”也不等于“平淡”。調味可以輕而有層次,口感可以鮮明而有變化,主要看食材的選擇與組合。只要你愿意把目光放遠,不要把焦點放在有多少東西不能吃,而是琢磨開發了多少新食材,做菜就會多出很多驚喜和樂趣。我家的客人和上課學員常告訴我,他們從不覺得吃我做的菜被剝奪了什么,反而滋味口感更豐富多元,且常因發現新食材、嘗到新口味或新做法而擴展了他們的飲食視野。

零負擔烹調輕實踐

以下是我每堂廚藝課與學員分享的健康烹調法,不外乎一個大原則,不管是食材選擇或端上桌的成品,只要過程中愈少以人工方式干擾食材生長、從產地到餐桌的旅行時間愈短、愈接近食物本來樣貌,就愈符合健康美味原則。

(1)不用任何精制白糖或黃糖,而以天然糖蜜(例如蜂蜜、楓糖漿maple syrup、龍舌蘭漿agavenectar、甜菊精stevia extract)、天然初榨糖(例如從甘蔗初榨的紅糖、黑糖sucanat、黃糖turbinato;從椰子樹初榨的椰糖coconut palm sugar,及甜菊粉stevia powder等),和現磨(榨)蔬果(例如胡蘿卜泥、蘋果泥、梨泥和柳橙汁等)取代。

(2)不用精制鹽,而以富含礦物質的天然海鹽、巖鹽等取代。

(3)避免使用精制淀粉如白米和白面,而以營養較完整的復合淀粉如糙米、五谷米、全麥粉、蕎麥粉、小米粉、藜麥粉(quinoa flour,其實是種子)等全谷類取代。

(4)和全谷類一樣,生堅果、種子和干豆富含生命能量,浸泡后能去除其中不利消化、代謝的物質,而呈現最利于人體吸收的狀態,并能釋放出較完整的酵素、蛋白質、礦物質等營

養素,應多攝取。

(5)以蛋液、味噌、蘋果泥、梨泥和葛根粉(arrowrootpowder,一種外觀、功能類似淀粉,但是以天然方法萃取自高淀粉根莖類的芡粉)等天然軟肉劑,取代以有爭議的化學方法萃取自轉基因玉米的淀粉。

(6)只強調“少油烹調”容易產生以偏蓋全的誤解,應該是“適量食用、補充好油、避免攝取壞油”。例如料理時可選用特級冷壓初榨橄欖油(EVOO,涼拌、沙拉醬汁用)、有機芥

花籽油(organic canola oil,強調采用有機產品,是因為芥花籽是基因改造農作)、葡萄籽油(拌、炒)、堅果油(沙拉醬汁用)、初榨椰油(烘焙烤涂)等,并避免高溫烹煮;定期補充亞麻籽油、大麻仁油(hemp oil)等富含OMEGA-3的好油。謝絕精制油、人造奶油、反式脂肪等壞油。若非得用高溫烹煮,椰油(一種好的、有別于動物油的滲透脂肪)是理想選擇,它的化學結構不會因高溫加熱而呈不穩定或質變現象 (詳見第44頁)。

(7)不油炸,盡量以少油煎煮、拌炒或中低溫烘烤來取代。拌炒菜肴時,只用足夠炒香蔥蒜的油量,避免高溫爆香。起鍋后再淋上少許特級冷壓初榨橄欖油、葡萄籽油或稍涼后以亞麻籽油等好油來增添風味。這樣既可避免因高溫加熱引起的脂肪質變,也較能完整攝取好油里的必需脂肪酸(essential fatty acids)。

(8)生食或涼拌是攝取多數蔬果養分及酵素最有效率的方法,以中式料理為主食者尤應增加生食比例。若需加熱烹煮,盡量避免長時間水煮青菜(除非攝取煮過的湯汁),而以清蒸或快速汆燙取代。

(9)養成購物前閱讀成分標示的習慣,謝絕所有含味精、防腐劑、人工色素等化學添加物和用氫化油(hydrogenated oil)調制成的食品、醬料。原則上成分清單愈簡短,吃進問題的幾率愈低。另一個取舍標準就是把成分讀出聲來,只要念起來很拗口或不知所云的,都該避免。

(10)善用天然香草、香料和水果(例如柑橘類)來提味。這是避免重油膩、增加口味層次和擴展味蕾版圖的關鍵。

(11)盡量使用有機、天然、本地、當令的全食物食材。魚肉等動物性蛋白質以選用未施打生長激素、抗生素等化學藥劑,符合人道、永續發展、低污染等飼養、捕撈原則的產品為主。

以上原則,是我家多年來的飲食習慣,我不敢說隨時隨地做到百分百,出外旅行、外食或在社交場合里,就有各種因素讓我無法對盤中餐有控制權。偶爾也會因口欲作祟,吃進平日刻意避免的食物,例如天寒地凍的冬日里,身體自然渴望濃重口味,外食時點上桌的可能就是鋪滿奶酪的比薩、油炸物、有濃稠奶油醬汁的主菜,或下廚時非得多加一匙油、多吃點肉才會滿足。但總體來說,如果“健康”與“美味”無法兼得而面臨抉擇時,我通常會很有意識地選擇前者。就算偶爾破例,也不會盲目吞食。這不全是意志力的作用,當你習慣健康飲食后,身體自然會引導你做出讓身心感覺良好的決定,就像素食者對肉食不會依戀一樣。

在這樣的飲食前提下,去除不符合健康的食材和烹調方法后,正宗口味對我多半時候已失去意義,吸引力不如創意和交融來得大。話說回來,我對吃的喜好和熱情同你一樣,不會因為我吃健康有機菜,就得虧待味蕾(那本來就是誤解),何況吃東西遠不只是為了滋養身心,就和任何藝術形式一樣,飲饌廚事也是一種生活態度,反映生活情趣與社會現實。我也喜歡研讀食譜(畢竟那是愛下廚者最重要的靈感來源之一),但我多半只讀精神,如何把它改造得健康又好吃,是我的興趣和樂趣所在,很多實驗和創新也因此而來。

我希望這本兼具健康與美味的書,除了幫你避免“要健康,還是要美味”的艱難抉擇,也成為你下廚創意與想象力延伸的起點。如果一下子做不到飲食大變革,那就從一個小小的、可以輕易完成又不影響生活型態的改變開始,例如一星期不吃油炸物,下次購買的糖、鹽或炒菜油選用天然、冷壓產品,或每周選24小時改吃糙米、五谷飯等,再慢慢增加頻率、拉長時間,時間一久,自然會發生潛移默化的功效。

適用對象

雖說這是一本任何人都適用的食譜書,但對于以下幾類讀者,幫助可能更直接:

(1)初試健康飲食者:有心改變飲食習慣,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加分,但又不知從何開始,書中食譜是很好的實踐起點。

(2)向往健康飲食又無法忘情美食者:養生與美食本來就不需要是魚與熊掌的關系。很多時候只要替換成健康食材,有意識地烹煮,你不需要放棄所喜歡的菜肴。但我也是做了才知道。不信你試試看!

(3)家人有健康飲食需求者:這不是一本營養或醫療咨詢專業書(比我有資歷做這件事的人士太多了),但如果你的家人健康已亮紅燈,有必要改變飲食,書中提供的健康飲食原則其實適用于多數病癥的長期調養。先把大方向抓住了,再依個人身心狀態和飲食脾味,打造出最適合家人(若能全家跟著調整更好)的健康飲食風格。

(4)尋求新口味的健康有機族:你已是健康飲食的執行者,但只習慣中式口味,書中許多東西合璧或西餐食譜可提供口味上的變化和下廚靈感。

使用須知

不論是新手上路或經驗豐富的煮夫廚娘,應該都能從這本書中找到難易適中的食譜。我因為酷愛蔬食,書中絕大多數是蔬食譜。我也吃動物性蛋白質,但為了鼓勵多吃蔬食,且相信讀者要在一片書海中找到肉類、海鮮食譜的幾率比蔬食譜大多了,因此刻意選入與一般食譜書相較算少、對我來說算適量的肉類、海鮮食譜,應該足以滿足有這方面需求的讀者。

除了有機酸奶和自制克菲爾(kefir)發酵乳,基于健康原則,我家平日不吃牛奶制品,這個刻意的選擇,也使本書食譜中缺乏奶制品一項。

書中食譜都經過數次測試,近半數還經過廚藝課學員的現場實操,但每個廚房的烤箱溫度和爐臺火候不盡相同,烹調時間請依家中爐灶火候做必要調整。生鮮食材部分,除非已標出重量,我的中個洋蔥可能相當于你的大個洋蔥,我用的醬油也許比你用的稍淡或稍咸,好養成邊煮邊試味道、再微調的習慣。

雖然不是所有食譜都能在20分鐘內完成(很多確實是),但許多食譜實際操作比讀起來簡單多了,可我不交代清楚又不行,因此建議多讀兩遍,熟悉流程并把食材備齊再開始烹煮,這樣不容易手忙腳亂。一些步驟稍微繁復的料理,其實只要事先規劃好,可以分段準備,剩下的就只是食用前的組合或烹煮動作而已。

生鮮食材種類多元化,是提高菜肴營養價值、創造口味層次和口感很重要的方法,也是我個人一向的調味風格和烹煮習慣。但我了解不是每個人都有時間、力氣或心情來做同樣的事。如果情況不允許你依照原食譜烹調(那多半是我認為最美味的組合),請同時考慮喜好、當令食材優先與營養均衡原則,找出可以精簡食材的方便之法。

我故意放進許多大家耳熟能詳的菜品,例如中式肉燥、美式早餐里的松餅、燕麥粥、瑪芬,但以營養加分、健康升級的食材組合,來取代一般人熟悉但較不符合營養效率的做法。同理,一種家常食材(例如涼拌牛油果南瓜里的腐乳醬)、一道簡單的涼拌菜(例如涼拌金棗櫻桃蘿卜、涼拌柿子大頭菜、涼拌果香卷心菜),或是從小吃到大的點心 (例如小番茄夾海苔和蔓越梅干)、燉肉(果香根蔬燉牛肉),只要加點新元素或利用水果提味,就可以讓人耳目一新,為味蕾創造驚喜。做菜的樂趣不就在于此?

為了避免重復,除非是慣行農法食材,例如轉基因大豆(豆腐)、農藥殘留嚴重的草莓和蘋果、抗生素荷爾蒙充斥的慣行農法肉品等,我不特別強調一定得用有機天然食材,但鼓勵你在能力范圍和食材取得方便性的考慮下,盡量使用對自己、家人有益,能減少地球和生態耗損的食材。

全球各海域的漁源和捕撈情形不同,書中所用海鮮是以居住地所能購得符合環保的低污染產品。

絕大多數書中食材都能在有機健康食品店或大型超市購得。就算店里買不到,網絡上應該都買得到。少數不易取得的食材,本書則有標注的替代食材。

本書所使用計量單位如下:1杯=240ml;1大匙=15ml;1小匙=5ml;“適量”指的是符合個人口味的分量;“少許”指的是拇指和食指掐起來的海鹽分量或輕擠檸檬滴落的汁液。

我竭盡全力為你提供我能成就每道菜的最美賣相,而且是不作假、烹煮至適度合口的真實樣貌。不是要你餐餐都花費力氣在擺盤裝飾上,而是希望書中許多菜品在應付平日三餐之余,可以隨時變身為宴客菜,化為你餐桌上的美味風景。

做菜應該是很有趣的,養生也可以兼具情趣、品位和美感。相信你自己。放松心情。找個廚伴,備好檸檬香草和香料。來,跟我一起下廚吧!

媒體評論

算起來,我和佩玲相識十幾年了,當時我們都在同一家報社工作,她是專欄組記者,我跑影視新聞,但因為所屬部門是“鄰居”,兩個人時常打照面,久而久之就面熟了,截完稿,放松時,就會聊聊天,偶爾一道吃個午餐。可后來我離開報社,兩人似乎走上不同的人生道路,自然而然就失去了聯絡。 再相遇,是在 “臉書” 。我通過佩玲在臉書上分享的圖文,加上彼此私訊往來,赫然發現,原來佩玲和我在這段失去聯絡的日子里,生命竟有著相似的軌跡。我們都因為愛情或婚姻,漂洋過海,移居異國;在偶爾難免感到疏離的異鄉和新的家庭生活中,我們這兩個海外游子,都在食物和烹飪上,找到療愈力量和自我認同,并不約而同地思考起食物和大地的關系,慢慢不再僅沉溺于口腹之欲,逐漸走上“樂活”之路。 而今,佩玲重拾起她那支敘述生動而流暢的記者之筆,講出了她的樂活故事,當中有她對家人的愛,對朋友的關懷,對生活的感恩。更棒的是,書中有佩玲研制的美食食譜和圖片,亦是廚娘的我,有幸先睹為快,已相中好幾道美食,將在我的廚房中如法炮制。

飲食旅游作家 韓良憶

網友評論(不代表本站觀點)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不錯哦,是正版,很喜歡

2017-03-21 10:37:48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整體感不錯,性價比高,喜歡

2017-03-29 11:29:20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這次滿減活動,有許多我喜歡的書,一次性都買來了!得慢慢邊看邊學了!希望做出來的東西都好吃!

2017-03-30 16:08:38
來自c***3(**的評論:

在購物車里收藏了很久的書,趁著打折終于買回來了。買書變成了最愛做的事之一。

2017-04-07 20:43:27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比較特別的一本書,但是感覺不適合國情

2017-04-14 23:47:34
來自傻***(**的評論:

原汁原味最健康

2017-05-20 20:10:50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健康實用,了解了如何用本地食材

2017-09-15 00:49:45
來自常寫通**的評論:

給別人買的,反映感覺還行。

2017-10-13 14:53:27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這個商品很不錯!

2017-11-10 12:01:50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之前就看過這本書的臺灣版,內容非常扎實,沒想到終于有了簡體字版就毫不猶豫買下來了。非常好的一本書,作者的態度和觀點非常受用。值得推薦。

2017-01-05 12:02:32
來自j***5(**的評論:

可以看得出作者非常非常用心,這不是一般的食譜書,也不是單一的健康書,以前覺得為了健康飲食只能低鹽少油的犧牲味覺享受,但是跟著書里的脈絡會發現,其實我們不需要放棄美食犧牲口味虧待味蕾,只要在采購、烹煮時進行有意識的選擇,不過就是換了食材、煮法、吃法罷了。書里還能學到食療和健康食材的的知識。非常喜歡書里關于少油烹調的分析,尤其是對各種油品如何使用、何時使用、怎么用的健康的指導,讓我這個以前只知道花生油菜籽油的菜鳥,對橄欖油亞麻籽油椰油等等健康油品也能迅速上手。

2017-01-18 16:03:27

免責聲明

更多出版社
主站蜘蛛池模板: 崇明县| 隆林| 乌苏市| 府谷县| 玛沁县| 汨罗市| 许昌市| 桑植县| 静海县| 石景山区| 西宁市| 太湖县| 长宁区| 神农架林区| 东山县| 清涧县| 东乌珠穆沁旗| 宁波市| 建德市| 镇坪县| 东海县| 冀州市| 青铜峡市| 道孚县| 盐源县| 揭西县| 习水县| 十堰市| 巫溪县| 蓬莱市| 镇平县| 老河口市| 进贤县| 潮州市| 宝应县| 米脂县| 乌审旗| 河曲县| 泾源县| 同德县| 乌拉特后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