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癥只是慢性病,可防也可治!
本書在第二版的基礎上作了修訂和增補,匯集了作者30余年來從事抗癌工作的寶貴經驗與深刻反思,分新觀點、新治療及新康復三部分,從國內外兩個視角出發,提出了一些獨到的抗癌新主張、新觀念,書中還配有大量的病例加以佐證,說服力強。
2009年本書第二版正式出版后,作者受邀先后在國內各地做了近200場“癌癥只是慢性病”主題抗癌講座,在國內掀起了一場聲勢浩大的“癌癥認識革命”,極大地鼓舞了廣大癌癥患者及其家屬!
本書內容實用,可供廣大癌癥患者及其家屬,社區、臨床及科研工作者閱讀、參考。
何裕民教授的號召力,以及本書前兩版在癌癥患者中已具有一定的影響和口碑??梢岳蠋?/p>
作者經常在各類腫瘤學術會議講座、各類腫瘤防治科普講座中對這丙體書做重點推薦
癌癥發病率高,讀者群龐大,市場需求大
何裕民,男,1952年生,浙江義烏人,上海中醫藥大學教授、博導,著名中醫腫瘤專家,中華醫學會心身醫學分會主任委員。先后出版醫學專著30余部,涉及心身醫學、亞健康學、醫學哲學等領域。曾榮獲上海市勞動模范、霍英東英才獎、全國杰出青年中醫等榮譽。
新觀點
事實:讓人觸目驚心
全世界:每日2萬多人死于癌癥
中國:2012年癌癥發病率與病死率快速飆升
尷尬的局面:貧癌、富癌皆高發
癌細胞:擅長自我變異的殺手
十個癌癥九個埋,還有一個不是癌
尼克松總統:向癌癥宣戰
已知的部分癌變規律
需從應對戰略失敗中走出
認識人類自己,認清癌癥“對手”
征服/根治:自我狂妄/膨脹的惡果
癌癥:只是慢性病
尋求共識與3個“1/3”
人本主義與腫瘤的新防治觀
有害無益的過度放化療
誘導分化與凋亡:通向華山天險之新路
遠方的呼應
美國與上海:數字的比較
巨大落差:不僅僅是醫學不如人
殺盡癌細胞,談何容易
小鼠癌癥模型的陷阱
美國FDA官員的反思
事實上,癌癥只是慢性病
癌癥只是慢性病的基本含義
對付癌癥應像對待慢性病一樣
專家共識:晚期癌也可轉變成慢性病
本質:生物體的“內亂”
癌癥:“人類的新正常態”
“1/4”的提示——難以避免的生物現象
癌基因是正?;?/p>
“好孩子、壞孩子”理論
癌癥非炎癥,乃機體“內亂”也
“生物場”理論:“內亂”自有根源
不良精神心理:癌癥的“催化劑”
不良生活方式:加劇了“內亂”
讓博士卻步的“30歲”現象
癌癥發展:一個漸進的慢性過程
免疫“監管”下,癌可以長期休眠
癌癥:亟須重新定義
權衡:呵護生命優先于征服癌癥
記住教誨:“人”比“病”重要
首先,以不傷害為原則
有時去治愈,常常去幫助,總是去安慰
醫生給患者的首先是心,然后才是藥
“交心”:需掏心、傾聽、支持與保障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只實施那些愿意用在自己身上的手術
治癌不是修車
我有選擇的權利嗎
200萬為何仍救不了他
化療藥不是巧克力
生存期的預測:最不人道的“科學”
知情同意:一個兩難的抉擇
關鍵:在于生存質量
不可企及的治愈理想
目標需要適當調整
活得更好、更長久才是目標
指標,只是一組數字
“樂齡癌”的積極意義
“帶癌生存”不是夢
與癌和平共處十要
健康永遠是自己最重要的東西,研究一下對自己有幫助。加油
該書寫作者是專業權威,可以得到很多保健養生的專業建議。
希望這本書對父親有所幫助,最主要的是增強他的信心。
挺好的一本書,給表姐的,希望她能堅強的走下去。。。
沒有想象的好,前面很多一部分是專業的介紹,只有后面的內容對保健的人有用,可能別的書不錯吧,
很好,從心理角度正確認識疾病對健康有很大幫助
感謝這書給了病人認識自己的病并有活下去的勇氣與信心!并且通過書找到了何教授。讓我父親感覺到找到了救星,重拾活下去的勇氣。
內容還可以,不能全信,但是給患者看看挺正能量的。
買來送給癌癥晚期的婆婆,希望婆婆看了書對她的精神會有慰藉作用。
物流配送快,我是替別人買的,此書還不錯看看可以長知識。
從中醫的角度談如何預防和抗癌,道理簡單易懂
可以買來看看,數據比較多,比較專業。有一些患者的病例,可以用來鼓舞病人。
現在終于知道,原來癌癥并不等于絕癥,不能根治癌癥,至少帶癌生存是很好的選擇。
如果在得癌前看這本書,我可能就不會選擇化療,很實用的一本書
對該書的整體感覺不錯。閱讀該書,使我對于癌癥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
教到病患用一個新觀點去對待癌癥,或者思想改變了,一切都會隨之改變!
實事求是,正確引導患者——癌癥只是慢性病,比較通俗易懂。
說了很多癌癥相關的中醫知識,能給患者帶來戰勝疾病的方法和信心。
以前不知道評論可以換積分,積分可以換現金,白白浪費了多少積分,現在知道了,要積極評論,多評論,以后我要把這段話走到哪里復制到哪里,既省時又開心,么么噠~
寫得真不錯,給患者和家屬滿滿的正能量!癌癥不可怕,一定要保證好心態!
媽媽得癌癥的時候就看這本書,對她的心情緩解起了很大作用。對癌癥的過度恐懼是導致癌癥死亡率高的一項因素
以前在當地當買的書都是帶著薄膜的塑封的,這次是從濟南倉庫調過來的,沒有塑封,而且有折痕,3本都是,因為書開本不一樣,光一層塑料袋包裝的肯定不行,算了,不計較了。
服癌癥 記住教誨:人比病重要 首先,以不傷害為原則 Z 有時去治愈,常常去幫助,總是去安慰癌癥只是慢性病——何裕民
何裕民教授的書,看了很多本,這本是最經典的,讓癌癥患者克服恐懼,積極面對自己的病,有很好的心理疏導的作用。
何教授的觀點給人對癌癥的一種新的思路,人們對癌癥的看法上,是應該“戰略上藐視敵人,戰術上重視敵人”讓患上癌癥的人,首先從思想上提高認識,精神制勝,別讓癌癥嚇死、毒死、愁死。相信一定在個人的努力,客觀幫助,把病治好,或帶瘤生存。不信時,你可看看那些“抗癌戰士”他們不是生活的很好嗎?
這本書讀起來有點雞肋的感覺。首先名字值得商榷。癌癥是慢性病的觀點應該不是何裕民教授最早提出來的。其次,書的排版密密麻麻,內容冗余度略高,既不是系統地講理論,又不是走科普路線讓外行一看即知并迅速用于指導實踐。如果站在癌癥患者的角度,恐怕沒那么多耐心細細品味。
這本書是很有名的。能幫助癌癥患者和家屬了解有關癌癥治療方面的常識,是一本有名的科普著作??春蠼o人以希望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