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蒙臺梭利早期教育法》《蒙臺梭利兒童教育手冊》《童年的秘密》《發現孩子》《有吸收力的心靈》五本。
發現孩子尋找了解孩子和愛孩子的新方法 蒙臺梭利早期教育法蒙臺梭利的本兒童教育專著 童年的秘密揭開孩子成長的種種神奇和奧秘 有吸收力的心靈探尋孩子的內在心智特點和發展力量 蒙臺梭利兒童教育手冊父母、教師和教育家們的必備教育手冊
瑪麗亞蒙臺梭利(Maria Montessori,1870年~1952年)享譽全球的幼兒教育家,意大利歷史上及時位學醫的女性和及時位醫學女博士。她完成學業后,開始致力于診斷和治療兒童身心方面存在的缺陷,并創辦了“兒童之家”,提出“敏感期”“精神胚胎”“有吸收力的心靈”等極富革命性的理念,為我們揭示了兒童發展的奧秘。同時,她還反思了成人對兒童的教育,指出兒童的很多問題源于成人對待兒童的錯誤方式以及對他們產生的壓抑,向成人提出了警示。她獨創的“蒙氏幼兒教育法”風靡了整個西方世界,深刻地影響著世界各國特別是歐美一些發達國家的兒童教育,在中國也有著廣泛的影響,得到越來越多中國父母的認可和推崇。蒙臺梭利在實驗、觀察、研究的基礎上,撰寫了《蒙臺梭利早期教育法》《蒙臺梭利兒童教育手冊》《童年的秘密》《發現孩子》《有吸收力的心靈》等多部著作,被譯成多種文字,流傳于世界各地,在世界范圍內引起了一場幼兒教育的革命。《西方教育史》稱她是20世紀贏得歐洲和世界承認的最偉大的科學與進步的教育家。
第1章新教育和教學方法
第2章蒙臺梭利教育法的源起
第3章孩子們想要的理想家園
第4章“兒童之家”的教育方式
第5章孩子的紀律與自由
第6章怎樣給兒童上課
第7章孩子實際生活的練習
第8章兒童的飲食
第9章孩子的體格訓練
第10章孩子的自然教育
第11章培養孩子的手工勞動能力
第12章孩子的感覺訓練
第13章感覺練習及其教學材料
第14章感覺教育過程中應該注意的事項
第15章關于智力的教育
第16章幼兒的閱讀與寫字教學方法
第17章教學方法和教學用具
第18章兒童期的語
第1章兒童的時代
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是否蘊涵著某種神秘力量,這種神秘力量一經發現,就能幫助人們解決成人自身和社會中存在的某些至今仍無法解決的難題。
近些年來,在兒童的護理和教育方面,我們的社會取得了驚人的進步。這些進步的取得不僅僅得力于生活水平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要歸功于人們心靈的不斷自我覺醒。首先,開始于19世紀90年代的兒童健康保健領域的研究已經取得了很大發展。其次,人們在兒童個性研究領域也獲得了許多重要的新啟示。
現在,無論是從事醫學研究、哲學研究,還是社會學的任何一個分支學科的研究,如果沒有涉及兒童的問題,其研究就很難取得更深入的進展。兒童問題的研究對這些學科遠比胚胎學對生物學和進化論的研究更具有啟發意義。而之所以對于兒童的研究如此重要,是因為這些研究幾乎觸及了人類的所有難題。
正是由于兒童不僅是以一種肉體形式存在,更是以一種精神形式存在,才為人類的發展提供了強大的動力源泉。兒童的精神決定了人類發展的進程。由此,人類的文明才可能向更高級的程度發展。
瑞典作家艾倫?凱甚至預言過,下一個世紀將是“兒童的世紀”。如果人們能耐心地查閱意大利國王維克多?伊曼紐爾三世的及時次演講,也會發現相似的內容。他的演講發表于新世紀的開端1900年。他在展望即將呈現在人們面前的新世紀時,把新世紀稱為“兒童的世紀”。
在19世紀90年代,由于科學發展所引發的思考在這些預言性的推論中得到了充分的反映。人們此時此刻才意識到,兒童的健康正遭受著傳染病的威脅,其死亡率是成人的10倍還多。在學校里,兒童也正在忍受著苛責和嚴懲。
然而,沒有人能夠預知,在兒童的世界中,是否隱藏著某些能揭開人類心靈面紗的關鍵奧秘;也沒有人能夠預知,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是否蘊涵著某種神秘力量,這種神秘力量一經發現,就能幫助人們解決成人自身和社會中存在的某些至今仍無法解決的難題。只有發現了其中的奧秘與力量,“兒童研究”這門新學科的基石才能夠真正被奠定,而它也會對整個社會產生深刻而久遠的影響。
兒童與心理分析
心理分析學開辟了一個迄今為止仍鮮為人知的研究領域對潛意識的研究。運用心理分析的方法盡管仍然很難解決生活中某些亟待解決的問題,但是卻可以幫助我們了解兒童鮮為人知的一面。
或許我們可以這樣說:心理分析完成了心理學之前無法完成的工作,即通過分析意識來揭開人們心中的秘密。這就如同人類最終到達了古人認為的天涯海角或希臘神話中的大力神赫拉克勒斯的石柱。如果心理分析無法深入到潛意識層面,那么我們就無法更深刻地理解兒童心理對人類的問題的意義。
眾所周知,心理分析學最初只是醫學的一個分支,是一種治療精神病人的方法。無疑,心理分析學成功地揭開了人的行動是如何受到潛意識支配的面紗。人們運用心理分析學,將研究深入到潛意識層面,通過研究心理反應,從而探索引起這些反應的重要而又神秘的原因。這些原因觸及了一個人精神中的巨大未知領域。這個未知領域與人類的命運關系密切。但是,心理分析學還不能成功地探究這個領域。由于心理學家弗洛伊德與古希臘人一樣持有一種偏見,這使得他的分析與研究只局限于病理學的研究而未能涉及正常人。
19世紀,精神病學研究者查克特發現了潛意識的存在。查克特發現,精神病人的問題就如同火山爆發時熔巖從地殼中噴薄而出一樣,都會在他們的潛意識中暴露無遺。這種潛意識與顯意識形成了一種神奇的碰撞。這在查克特的年代僅僅被視為一種癥狀。弗洛伊德的研究在此基礎上又進了一步,他利用一種復雜的技術找到了通往潛意識的路徑。
非常遺憾的是,弗洛伊德所做的實驗只限于精神失常的人。試想一下,有多少正常人會輕易接受一次痛苦的心理測試呢?這種刺激絕不亞于對這些人實施一次“心靈手術”。弗洛伊德的心理學理論是在治療精神病患者的過程中得出的,因此他的理論主要來源于個人經驗,而且是基于對精神失常病案的分析。弗洛伊德發現了如大海一樣的潛意識,卻沒有能夠進行深入的探索,而是將其描述為一個風暴云集的海峽。這就是弗洛伊德的心理學理論還不夠的原因。這也是他對于精神病人的治療技術還無法令人滿意,并且治療效果也欠佳的原因。正是那些長年累積下來的傳統觀念與經驗束縛了弗洛伊德的某些理論的發展。另外,只靠臨床經驗和理論推理得來的對于各種潛意識的認識,顯然也是遠遠不夠的。
英國教育家:“蒙臺梭利是20世紀贏得世界承認的偉大的教育家之一。”
美國教育家:“當代討論學前教育的問題,如果沒有論及蒙臺梭利體系,便不能算。”
德國教育家:“在教育史上能像蒙臺梭利教育這般舉目眾知的教育并不多見。在短期內能夠超越國家、世界觀、宗教上的差異而在世界上普及的教育理論。除了蒙臺梭利教育之外,別無他選。”
原著經典教育,可以多多的學習學習,希望能學到有助于是個自己孩子的方法
經典的書,幼兒教育的基礎理論,讀完需要耐心,不過對孩子教育一定會大有幫助。
還沒看,不過蒙臺梭利很贊,這個版本雖然看上去簡陋了些,但貴在經典!
一直想買這套書,終于等到打折了,于是就買了,等有了孩子再去學習如何教育孩子感覺就晚了點,所以現在拿來學習下西方的教育理念
有了孩子以后很關注孩子的教育,很多的教育理念可以多關注學習,也要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斷。
孩子上的是蒙氏幼兒園,自己買來原著仔細研讀!
看完三本,對自己的影響很大,跟隨孩子學習做人!
顛覆了我的兒童觀,讀了以后才發現自己對孩子是那樣的不了解,改變了自己的很多觀念,也將會改變自己對孩子的態度!
喜歡蒙氏教育,孩子是父母的鏡子,教育孩子先改變自己
童年的秘密這本書的頁碼都是錯亂的,讓人沒法好好連續的看……
蒙臺梭利教育是經典教育,很喜歡這套書。希望可以獲得很多幫助吧。值得收藏研讀
蒙臺梭利經典教育6原著(權威譯本全五冊)(20世紀最偉大的兒童教育著作,風靡全球數十年,累計銷量超
還沒有開始看,包裝很好。大學選修課學的蒙臺梭利,印象深刻,希望對孩子有用
切身體會,蒙臺梭利是最貼合孩子本性的教育方法,能最大程度保護孩子身心健康不受傷害,如果所有人都按照這樣的方法來培養下一代,人間將會是天堂~~~~~
蒙氏教育法在中國已經興趣,但是很多時候我們只知其表不知其里,作為中國家庭的父母,個人建議大家都誦讀原文,這樣才能真正體會到精髓,在我們的家庭教育中踐行真正的蒙氏理念。共同為孩子和我們的未來努力。
蒙臺梭利是20世紀贏得世界承認的最偉大的教育家之一,她的理念也越來越受到推廣,我覺得所有的父母都應該來了解蒙氏教育,讓越來越多的孩子受益。
書里內容活學活用,非常實用。蒙臺梭利經典教育原著(權威譯本全五冊)(20世紀最偉大的兒童教育著作,風靡全球數十年,累計銷量超過1億冊,最科學、最深刻... 蒙臺梭利經典教育原著(權威譯本全五冊)(20世紀最偉大的兒童教育著作,風靡全球數十年,累計銷量超過1億冊,最科學、最深刻...
還不錯,但是我覺得這個版本可能不是最適合通俗閱讀,或者有比較好的 可讀性的
已經讀了一本,不僅對教育孩子有了更多認識,對教育也有了很多思考。帶我進入一個新的教育世界,一個有著孩子自己的世界,一個真正解放,沒有奴役的世界!我們對孩子該做的就是尊重,讓她們自己尋求發展!
學過蒙氏教育,對蒙臺梭利很敬佩,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蒙臺梭利經典S教4育原著(全五冊)臺梭利教育法的源I起第章 孩子們想要的理想家園第章 兒童之家的教育
這是所有家庭都應該讀的書,感謝蒙臺梭利教育。
正在看要想把孩子培養好自己先得受教育 看了卡爾。威特的書后他在書中多次提到蒙臺梭利的教育理念所以收了這套希望對教育孩子有一些啟發
蒙臺梭利的景點,家長必讀,可以顛覆一些中式教育的理念。
這是家長應該在教育自己孩子初期就應該閱讀的書籍,最好的父母是不斷自我成長的父母,把孩子當成一個獨立自主的個體,讓他們享受應該屬于他們的美好年華!
每個人的環境不一樣,教育方式也不一樣,這要看自己的決斷。看看有好處,我很喜歡蒙臺梭利的教育方式。
想要了解蒙臺梭利的早教理念 必讀之作 讀完 整個人都得到洗禮的感覺 關于孩子 關于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