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務通加貿系列編委會編著的《加工貿易典型案例啟示錄》甄選了加工貿易企業代表性的案例,層層剖析業務易錯點,深入梳理相關法律法規,點明企業關注要點,總結案例啟示指導企業合規操作,完善管理模式。
本書所選案例均具有普適性,反映了海關立法和執法標準,一方面可以幫助加工貿易從業人員加深對加工貿易政策法規的理解,避免無意識的違規行為;另一方面也可以使海關關員從不同角度獲得有益借鑒。
結合海關總署關于加工貿易的政策法規,如海關總署令第219號,海關總署公告2014年第21號等,精選典型案例,注明政策變化前后企業操作要點變更情況,幫助企業規避無意識的違規行為,更好地完善管理。
及時章企業開展加工貿易業務的基本要求
一、知識點梳理
二、案例一企業擅自搬遷案
三、案例二擅自變更倉儲場所案
四、相關法規鏈接
五、案例啟示
第二節不回運的外發加工
加工貿易外發加工是加工貿易發展到一定程度衍生出來的一種形式,也是市場資源配置優化組合的需要。隨著加工貿易的不斷深化,國際分工合作的持續加強,產業集聚效應的進一步顯現,外發加工的市場需求不斷擴大,并且以其便捷性和靈活性受到越來越多企業的歡迎。為適應加工貿易發展的需求,外發加工的形式和內容也在不斷地變化、發展中,與此同時它也對海關的外發加工監管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海關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對加工貿易貨物監管辦法》(海關總署令第113號,以下簡稱舊《辦法》)進行了相應的修改,并于2008年1月14日了《海關總署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對加工貿易貨物監管辦法〉的決定》(海關總署令第168號)。
修改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對加工貿易貨物監管辦法》變化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重新定義了外發加工的概念,二是取消了舊《辦法》第二十五條對主要工序的限制,三是明確了外發加工貨物經海關批準可以不運回的原則。這些變化給加工貿易企業進行外發加工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但也要求企業重新熟悉掌握海關關于外發加工的新變化、新要求,避免因為對修改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對加工貿易貨物監管辦法》不熟悉而出現違規行為。此外,2010年11月1日海關總署公布的《海關總署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對加工貿易貨物監管辦法〉的決定(二)》(海關總署令第195號)也對外發加工部分做了調整,主要是明確了需要提供保障金或銀行保函的情形。2014年3月12日公布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加工貿易貨物監管辦法》(海關總署令第219號)對外發加工的辦理手續,需提供保障金情形以及外發貨物不運回的情形做了進一步的修改。這些變化給加工貿易企業進行外發加工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但也要求企業重新熟悉掌握海關關于外發加工的新變化、新要求,避免因為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對加工貿易貨物監管辦法》(海關總署令第113號)新的修改不熟悉而出現違規行為。
首先,我們了解一下外發加工、不運回直接出口的基本概念以及一些相關的知識點。接下來,我們會通過一個案例來說明在新修訂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對加工貿易貨物監管辦法》下海關對企業外發加工管理要求方面有哪些改變?企業可以從中享受哪些便利?又需要履行哪些手續?
一、知識點梳理
1外發加工
外發加工是指經營企業委托承攬者對加工貿易貨物進行加工,在規定期限內將加工后的產品最終復出口的行為。
2不運回直接出口
外發加工后的貨物"不運回直接出口"是指外發加工后的貨物不運回外發加工企業而是直接出口至境外、海關特殊監管區域或保稅監管場所,或者以深加工結轉方式出口。
二、案例未經批準擅自不運回外發加工貨物案
1案例簡述
A制品印刷廠是海關監管的來料工廠,其備案料件主要為薄牛卡紙、厚牛卡紙、瓦楞芯紙三種,生產成品主要為紙箱、紙板、紙卡、紙盒。該工廠生產的成品絕大部分用于深加工結轉。B橡膠制品有限公司、C運動用品有限公司、D體育用品有限公司三家加工貿易企業是其較大的結轉客戶。上述三家公司的部分股東為賺取加工費用,投資設立了不具備加工貿易業務資格的E紙品廠,并要求A制品印刷廠與上述三家公司之間的結轉貨物必須外發至E紙品廠加工。E紙品廠主要經營上述三家公司需要的紙箱加工業務,也承接小部分國內其他訂單。
三方之間業務往來按照以下流程操作。首先,由上述三家公司下紙箱訂單,A制品印刷廠根據E紙品廠計算出的生產所需紙板數量直接外發保稅貨物紙板給E紙品廠,然后E紙品廠將收到的紙板加工成紙箱,成品直接送貨給上述三家公司。A制品印刷廠根據E紙品廠的送貨數量分別與三家公司辦理紙箱的深加工結轉手續。
2008年,海關發現該企業存在擅自外發加工、外發加工貨物不運回等情況,并根據企業加工貿易登記手冊、深加工結轉申請表、庫存盤點明細、生產訂單、外發加工訂單、送貨單、付款憑證等,對企業違規外發加工貨物數量進行了核算。
,根據上述情況,海關認定該企業存在擅自外發加工、外發加工貨物不運回等情事,涉嫌構成違規行為。該企業按照相關規定被海關處以相應處罰。
2案例分析
本案件是一起加工貿易企業未經海關批準就將外發加工后的保稅貨物不運回直接出口的典型案例(企業違規行為發生時,海關總署令219號尚未實施,對該起案件的查處主要依據當時對外發加工的相關管理規定進行)。
經過三十多年的改革開放,我國已發展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全球及時貨物貿易大國。在海關保稅監管模式下,加工貿易快速發展。目前全球六百四十多個國際消費品品牌在中國以加工貿易方式加工生產,直接從業人員約四千萬,為我國外向型經濟增長做出貢獻,這使我國成為"世界工廠"。
"關務通·加貿系列"圖書就是對"世界工廠"運行規律的探索,通過政策梳理、實務技巧、案例分析等多種形式,多角度、多方位、深層次地解讀和分析有關政策和實務,能夠幫助廣大企業解決實際遇到的困難,從容應對挑戰,加快轉型升級,增強市場競爭力。
——海關總署加工貿易及保稅監管司司長張皖生
很好的書,工作可以用到
好書
棒棒噠
少發這本書,錢至今未退,退款速度也需要跟上啊
還好,講解、條文等等,重復內容比較多。作為工具書了解還可以,大概專業性比較強,感覺貴了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