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建國以來我國白酒工業及時部大型生產技術全書。我國自古以來就有編輯酒類書籍的傳統。幾千年來,曾經出版過不少與白酒生產技術有關的書,其中有些書受到我國和世界學者的珍視。但這些書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體例不一,少有接近現代意義上的白酒生產技術全書的類型。
白酒生產技術是我國勞動人民和科學工作者對世界釀酒工業的特殊貢獻。其獨特的多種微生物固態發酵釀酒、甑桶蒸餾及其生產工藝形成了白酒的各種風格。近年來,世界上又開始重視固態發酵技術,例如研究酒精固態發酵,但尚未解決其工程化的問題:而我國已在這個領域積累了許多寶貴的經驗,若在原有的基礎上加以深入地研究,則可望作出新的成就。此外,白酒生產多采用四大類工業微生物混合、相互交叉地進行發酵;目前,白酒生產機理是生物工程中尚未清楚的一大難題;近年來國際上也陸續發表了一些強調多菌種發酵意義的專著。因此,研究和開發白酒生產機理及技術,無疑具有較重要的學術意義和實用價值。
白酒生產多采用四大類工業微生物混合、相互交叉地進行發酵;目前,白酒生產機理是生物工程中尚未清楚的一大難題;近年來國際上也陸續發表了一些強調多菌種發酵意義的專著。《白酒生產技術全書》研究和開發白酒生產機理及技術,無疑具有較重要的學術意義和實用價值。
沈怡方,中國食品工業協會白酒專業協會副會長,江蘇省釀酒協會會長,教授級高工。1953年畢業于華東化工學院,歷任內蒙輕工科研所室主任、江蘇省食品發酵研究室主任,江蘇省輕工食品工業公司總工程師等職。
50至60年代,致力于內蒙白酒工業的技術改造工作,取得了良好成績。
70年代,他負責的"提高液體發酵白酒質量的研究"課題,獲得了國家獎。
80年代,研究國家名酒洋河大曲提高得率問題,獲得了明顯的經濟效益。
1990年,由他指導并組織江蘇省曲酒廠推廣應用酶法新工藝替代大曲酒生產工藝,全年節糧6070噸,增收 1000萬元。
他在總結、發掘、提高、創新我國品質白酒傳統生產工藝方面取得了豐碩成果。
1973~1979年,先后在內蒙呼和浩特市、包頭等地酒廠負責進行各種香型品質白酒的試制工作,從而結束了西部地區不生產品質白酒的歷史。在引進吸收國家名酒生產工藝的基礎上,創立了一些新工藝,對全國白酒工業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1985年后,指導開發了四種品質白酒,這些產品先后都獲得了國家品質酒的稱號。他撰寫的研究報告及學術論文30余篇,著有《液體發酵法白酒的生產》一書。曾受聘在復旦大學、無錫輕工業學院講授白酒釀造專業課。
正版特價 放心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