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會時,越不想被熟人看見,越可能會遇到熟人;
看球賽時,精彩的瞬間往往出現在你出去買啤酒的空檔;
和許久不見的朋友見面,時間總是很短,不知不覺就要分別;
等在廁所外邊時,哪怕只是一分鐘也覺得無比漫長;
常常一洗完車,緊接著就會下雨,結果往往是白洗一場;
越著急的時候,越會有接踵而至的各種麻煩事;
對股票漲幅越是期待,結果往往越會跌得慘淡;
投資時越想賺一大筆,農奴翻身做主人,越是會虧得血本無歸;
…………
為什么事情總是與我們的“意愿”背道而馳呢?為什么總是會有這么多事與愿違的情況呢?為什么生活里總是會有這些令人哭笑不得、啼笑皆非的事情呢?本書從職場、社交、談判、決策、管理、經營、財富、投資、友誼、愛情、教育、消費、健康、生活等多個方面,詼諧有趣地揭示了“墨菲定律”,并立足于幫助廣大讀者有效地避開工作和生活中“見怪不怪”的無形陷阱,從而更高效地工作,更幸福地生活。
為什么越擔心的事越會發生?如果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方式去做某件事情,而其中一種選擇方式將導致災難,則必定會有人做出這種選擇。
墨菲定律無處不在,弱者會在事與愿違中漸漸認命,在初的“哭笑不得”之后,漸漸變得麻木不仁;而強者則不然,他們懂得如何借助“墨菲定律”糾正自己的偏差,調整自己的對策和位置,往往工作會更順利、生活會更幸福。
墨羽 身心靈暢銷書作家。深諳觀人、讀心之術,潛心于心理與人際關系的研究,以求心靈的和諧與生活的品位。著有多部暢銷書,頗受讀者的推崇。
上篇 墨菲悖論:別擔心旁人怎么看你,因為他們也在這么想
及時章 你以為自己很重要,事實上并非如此…………………… 003
頭發不整齊,穿著不得體,上班遲到了,有句話沒說好……很多時候,我們都在擔心別人怎樣看自己,實際上你真的沒有自己以為的那么重要;當你為了穿著糾結別人怎么看的時候,其實根本沒幾個人會真的關注你穿了什么。
1.越平凡的人,越容易把自己當回事…………………………… 003
2.焦點效應:你并沒有你以為的那么重要……………………… 005
3.發現別人的缺點容易,發現自己的卻很難…………………… 007
4.自我寬恕定律:我們總是很輕易就原諒自己………………… 009
5.暈輪效應:別戴有色眼鏡看世界……………………………… 011
6.其實,你沒必要擔心別人怎么看你……………………… 014
第二章 為夢想而忙,往往也會因忙碌而丟掉夢想……………… 017
年輕時,我們為了夢想流汗、流血、流淚,為了夢想沒日沒夜地忙碌,可忙著忙著就忘記了為什么而忙,忘記了自己當初的夢想。
1.馬斯洛理論:人是一種有夢想的動物………………………… 017
2.沒有超人之想,怎么會有超人之舉…………………………… 019
3.你是否因忙于生計而放棄夢想………………………………… 022
4.條條大路通羅馬,不必執著于尋找捷徑……………………… 024
5.抄近路往往是兩點之間最長的距離…………………………… 026
6.夢想越大,越容易讓人半途而廢……………………………… 027
第三章 凡事只要有可能出錯,就會出錯………………………… 030
不管你多么聰明,多么,你總是無法避免出錯。“人非圣賢孰能無過”,錯誤是這個世界的一部分,坦然接受它,才能收獲更大的成功。
1.錯誤是不可避免的,它是世界的一部分……………………… 030
2.越聰明的人,越會允許自己出錯……………………………… 032
3.如果還能更倒霉的話,放心你會的…………………………… 034
4.控制錯覺定律:我們總是會信心滿滿的“犯錯”…………… 036
5.經驗能避免錯誤,但又會帶來新錯誤………………………… 038
6.科技越發達,錯誤與麻煩也會更大…………………………… 040
第四章 為什么我們會變成自己曾經討厭的人…………………… 043
曾經最討厭虛偽,可如今自己也變得虛偽起來;以前最厭惡臟話,但現在覺得偶爾說說也無傷大雅……不知不覺中,我們就變成了自己曾經討厭的那一類人,這究竟是為什么?
1.負向暗示力:越怕什么,越會得到什么……………………… 043
2.好習慣需要長期努力,壞習慣只需有人帶頭………………… 045
3.潛意識作用:模仿是人的一種本能…………………………… 047
4.父母的人格模型:長大后我就成了你………………………… 049
5.循序漸進理論:微小的變化總是難以覺察…………………… 051
第五章 你越想要的,往往越是無法得到………………………… 054
在現實生活中,你是否曾有過這樣的感觸:越想得到的東西,越無法輕易得到。這其實是很正常的,一件東西如果你能輕易得到,那你可能就不會如此渴望它了。
1.得不到的東西才更有誘惑力…………………………………… 054
2.為什么收獲帶來的得意感都很短暫…………………………… 056
3.無欲則剛:那些不期而至的驚喜……………………………… 058
4.其實,很多人都在被欲望所驅動……………………………… 060
第六章 命運很頑皮,你想往東時它偏偏會往西………………… 063
如果一件事情已經很糟糕,那么千萬不要樂觀地以為“不可能更壞”了,事實上它真的會變得更糟,命運就是這么頑皮:當你以為已經到達了最西邊,接下來只能往東時,它常常會帶著你依然朝東走。
1.人倒霉的時候,往往會禍不單行……………………………… 063
2.你越害怕的事情,越容易發生………………………………… 065
3.成功總是不為人知,失敗常常眾目睽睽……………………… 067
4.為什么別人總比你活得更精彩………………………………… 068
5.你不愿意相信的,往往就是事情真相………………………… 070
6.引以為傲的優勢,常常也是失敗的罪魁禍首………………… 072
第七章 當你慢慢變老,時間也會跟著加速……………………… 074
小時候,時間過得很慢,我們總有那么多時間玩耍;長大后,時間過得很快,我們還沒來得及喘口氣,一年就過去了……究竟哪一個才是真相呢?
1.開心了時間好短,傷心了時間很長…………………………… 074
2.遲到定律:時間越充足,越容易遲到… ……………………… 076
3.為什么等待的時間總是那樣漫長……………………………… 078
4.時間真的會跟著年齡增長不斷加速…………………………… 079
5.我們往往沒時間做好,卻有時間返工………………………… 082
6.事情常常比我們預計花費的時間多一點……………………… 083
中篇 墨菲法則:只有與錯誤共生,才能更好地迎接成功
第八章 職場智慧:越想發火的時候,越要微笑………………… 089
在職場上,生氣發火永遠解決不了問題,如果你不想惹怒老板,如果你不想得罪同事,如果你不想丟掉客戶,那么越是憤怒的時候,越要微笑。
1.越加班的人,越不會得到重用………………………………… 089
2.工作偶爾偷懶時,總是會被老板看見………………………… 091
3.遭遇挫折與不公,與其憤怒不如微笑………………………… 093
4.你認為不值得去做的,事實上也無法做好…………………… 095
第九章 高效智慧:你希望快一點,結果往往會更慢…………… 098
所謂“欲速則不達“,你越想快速解決的事情,結果往往會更慢。高效率并非想想就能做到,如果你想更快,那就不要去關注效率本身,積極面對問題才是正確的解決之道。
1.越關注“效率”往往越低效…………………………………… 098
2.做事應該更高效,而不是更勤勞……………………………… 100
3.艾森豪威爾法則:一定要分清主次…………………………… 102
4.奧卡姆剃刀定律:化繁為簡的智慧…………………………… 104
5.杠桿效應:找到支點,你也能以小搏大……………………… 106
第十章 社交智慧:你喜歡對方,對方就會喜歡你……………… 109
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很奇妙,你討厭對方,哪怕一句話也沒說,甚至連眉頭也沒皺,對方還是會感覺到。所以,如果你想讓對方喜歡你,那就先喜歡對方吧!
1.相悅定律:喜歡是一個互逆過程……………………………… 109
2.以貌取人,結果常會謬以千里………………………………… 111
3.展現自我才能贏得更多信任…………………………………… 113
4.以己度人,小心“投射效應”惹禍…………………………… 114
5.互惠原則:禮尚往來的社交智慧……………………………… 116
第十一章 談判智慧:沉默才是說服對方的好武器…………… 119
我們往往以為只有不停地說話才能完成一場出色的談判,事實上恰恰相反,說得越多往往暴露得越多,真正的談判高手都懂得如何更好地運用“沉默”。
1.無法說服對方,那就把對方搞糊涂…………………………… 119
2.沉默往往比“連珠炮”更管用………………………………… 121
3.先認同對方,才能更好地打敗對方…………………………… 123
4.懂得割舍退步,反而能獲得更多……………………………… 124
5.急著亮牌,常常會丟失主動權…………………………… 126
第十二章 決策智慧:少數服從多數不一定會正確……………… 129
少數服從多數是很多人常用的決策辦法,可是這種做法真的正確嗎?表面看來,絕大多數人會站在正確的一方,可實際上,真理有時也會掌握在少數人手中。
1.從眾效應:你是大多數中的一員嗎…………………………… 129
2.越優柔寡斷,越容易決策失誤………………………………… 131
3.別人貪婪時,你一定要謹慎…………………………………… 133
4.什么都不想舍棄,那就什么也得不到………………………… 135
5.波特法則:有獨特定位,決策自然與眾不同………………… 137
第十三章 管理智慧:有時候利己并不妨礙公平………………… 139
損人與利己常常以“對立”的形式出現在大眾的視野中,不過有時候它們也可以共存,尤其是在企業管理中,利己并不一定會妨礙公平。
1.分粥效應:利己的同時也可以很公平………………………… 139
2.制度無情,但在管理上更勝有情……………………………… 141
3.沒有競爭和淘汰,就沒有創新………………………………… 143
4.二八法則:抓大放小的管理智慧……………………………… 145
第十四章 經營智慧:一加一也可以大于二…………………&hellip
1.越平凡的人,越容易把自己當回事
冰心曾說過:“墻角的花,當你孤芳自賞時,天地便小了。 井底的蛙,當你自我歡唱時,視野便窄了。”一個真正成熟的人,他的胸懷就像大海一樣博大。我們每個人都喜歡被關注,而且越平凡的人,越容易把自己當回事。
有時候,我們太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并為了給別人留下好印象而刻意地表現自己;有時候,我們太在意別人的觀點,總希望借助他人來改變自己;有時候,我們總想發表一點個人的觀點,而當真正地陳述了看法后,卻往往因和大多數人的意見不同而備受冷落,并因此傷感不已。
從墨菲定律的視角看,不管你的資質、能力如何,對于一個集體或整個大社會而言,你只是平凡而微小的一個個體。如果在某方面取得一點成績,便以為自己有多么重要,受損失的一定是自己。
一次,俄國文學泰斗托爾斯泰在長途旅行時路過一個車站,他想到車站去看看,便獨自一人到了月臺。
這時,一列客車正要開動。忽然,一位女士從列車車窗沖著托爾斯泰大聲喊:“老頭兒!老頭兒!快替我到候車室把我的手提包取來。”
原來,這位女士把衣著樸素的托爾斯泰當成了車站的搬運工。當托爾斯泰把從候車室拿來的提包遞給女士時,女士非常感激,并遞給他一枚硬幣當小費。托爾斯泰接過硬幣,瞧了瞧,裝進了口袋。
恰巧,女士身邊的一個旅客認出了這個“搬運工”,就大聲對女士說:“太太,您竟然把小費賞給了列夫 托爾斯泰!”女士聽到后,頓時驚慌得手足無措。她急忙向托爾斯泰解釋:“托爾斯泰先生!看在上帝的面兒上,請別計較!請把硬幣還給我吧,我怎么能給您小費!”
沒想到,托爾斯泰平靜地說:“太太,您不用這樣 ,您又沒做壞事!這小費是我掙來的,我得收下。”
此時,列車緩緩開動,帶走了那位惶恐的女士。托爾斯泰微笑著目送列車遠去,又繼續他的旅行了。
托爾斯泰雖然很有名,又出身貴族,卻有一顆平常心,這是一種多么磊落而豁達的情懷呀!然而,現實中,那些真正平凡的人卻有一顆爭強好勝的心,他們都想做生活的強者,都渴望得到別人的關注與尊重。
有的人甚至自覺高人一等,在與人交往時,表現出居高臨下、盛氣凌人的氣勢。
殊不知,人都有自尊心,要想獲得別人的尊重,首先得尊重別人。越是平凡的人,越渴望得到別人的尊重。很多時候,我們待人的態度往往決定了別人對待自己的態度——就像一個人站在鏡子前,你微笑,鏡子里的人也微笑;你皺眉,鏡子里的人也皺眉;你對著鏡子大喊大叫,鏡子里的人也沖你大喊大叫。所以,要想獲取他人的好感和尊重,就別把自己太當回事,要先學會尊重他人。
要做到不把自己太當回事,就要擁有一顆平常心,擁有“歸零”的心態,能夠承認自己的平凡,能夠時時刻刻提醒自己:我其實很普通。
這并非是妄自菲薄,也并非是對自己能力的否定,更非對自我的貶低。恰恰相反,這是出于對自己正確客觀的認識,會使自己更容易得到眾人的認可和贊賞。
2.焦點效應:你并沒有你以為的那么重要
焦點效應,也叫做社會焦點效應,是人們高估周圍人對自己外表和行為關注度的一種表現。它意味著人們往往會把自己看做一切的中心,至少是不希望自己被別人看低,往往會直覺地高估別人對自己的注意程度。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講,焦點效應反映了人們內心的一種普遍的、希望得到別人關注的需求。
比如,同學聚會一起看集體合影時,每個人都能在及時時間找到自己,并且會很注意自己在照片里的形象;在與親朋好友聊天時,幾乎所有人都會有意無意、自然而然地把話題轉移到自己身上來;在各種社交場合,幾乎所有人都會想方設法博取別人的關注,甚至想成為全場的焦點……
其實,很多時候,我們并沒有自己以為的那么重要,我們也并不是什么必不可少的人物。
美國著名指揮家、作曲家沃爾特 達姆羅施20 多歲就當上了樂隊指揮。那時,他年輕得志,有些目中無人,甚至忘乎所以。他認為自己的才華無人能比,自己指揮的位子無人可替。
有24小時,正要開始排練時,達姆羅施才發現自己把指揮棒落在家里了。當他準備派人去取時,他的秘書很輕松地說了一句:“沒關系,向樂隊其他人借一下就行了。”秘書的話把達姆羅施搞糊涂了,他想除了我,誰還會帶指揮棒?盡管有些不解,但他還是隨口向樂隊成員問了一句:“你們誰能借我一根指揮棒?”
沒想到,話音剛落,只見大提琴手、首席小提琴手和鋼琴手分別從上衣內袋里掏出了一根指揮棒。眼前晃動的3 根指揮棒頓時使達姆羅施清醒過來。原來,自己并不是什么必不可少的人物。原來,很多人一直都在暗暗努力,時刻準備取代自己。
從那以后,每當達姆羅施思想松懈、準備偷懶時,就會馬上想到3根指揮棒在他眼前晃動的場景,這讓他再也不敢飄飄然,不敢停下前進的步伐。
別把自己看得太重要,更不要自作多情地認為凡事有自己才行,無己就不成。那樣只能讓自己活得很累,而且會帶來很多煩惱。當你把自己當成全世界,以為每個人都要圍著你轉的時候,你頂多算個地球儀。
當然,也別把別人看得太重要,當你把別人當成全世界的時候,你在別人眼里可能只是一粒塵土。
泰戈爾曾經說過一句話:“天使之所以會飛,是因為她們把自己看得很輕。”同樣,一個人也只有把他自己看得很輕的時候,才能更真切地觸摸到生命的真實。
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有自身的價值。我們所做的就是,擺正自己的位子,正確地認識自我,不矯揉、不造作,保持適當的低姿態。值得注意的是,這絕不是懦弱和畏縮,而是一種聰明的處世之道,是人生的大智慧、大境界。
同時,我們還可以利用每個人“想讓自己成為焦點”的心理,來拉近交際雙方的心理距離,提升交際能力和交際效率,從而避免不必要的矛盾與麻煩。這不僅需要大家學會洞察人們在不同場合里的“焦點心理”,甚至還需要嘗試著去滿足他人的“焦點心理”,讓別人多做做焦點。
書不錯,支持,相當好,喜歡,哈哈哈哈哈!
喜歡的書,
非常喜歡 很有趣
書很好,包裝牢固,發貨及時,送貨非常快,此次客服服務也不錯,好評!
自己很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