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 在家庭數學教育過程中,父母的分工是天然形成的。媽媽是生活的關照者,興趣的啟蒙者;爸爸則是自信的建設者,思維的開拓者。鞏固興趣,將數學興趣轉化為理性思維,是來自爸爸的影響。
l 本書作者“中國奧數人”孫路弘繼《媽媽教的數學》之后再度創作《爸爸教的數學》,從孩子思維發展的認知規律出發,在自己的童年趣事和成長經歷中追根溯源,結合多年數學任教經驗,提煉出數學思維開發的精髓和工具,讓每位爸爸都能找到適合自己孩子的數學思維培養方式。
l 童年時期思維模式的形成,影響人的一生;理性的思考、踏實的推導、嚴謹的習慣,這三個層面的耕耘都需要爸爸的示范和引導。
● 如何讓孩子的大腦不斷地主動思考,并從中獲得快樂?
孩子做題時喜歡跳躍步驟,竟也是思維的瑕疵?
對數學內容的理解、靈活思考以及嚴謹操作,爸爸怎樣去教?
抽象思維能力如何形成?
……
● 媽媽,啟發數學興趣;爸爸,精深思維方法;從興趣到思維,成功跨越孩子的數學能力分水嶺。影響孩子一生的理性思維和嚴謹習慣,是爸爸教的。
● 全書新增12個作者互動教學視頻,遇到難題,隨時呼叫孫老師視頻解答;每回合附“爸爸自測題”及插畫示意圖,幫助爸爸們輕松領會孫路弘數學教學精髓;附贈20道“算吧!”趣味數學格子題,讓孩子對數學著迷,玩在其中、學在其中。
● 孫路弘兒童智力發展系列
● 湛廬文化出品
孫路弘
l 畢業于北京師范大學數學系,曾任北京師范大學附屬實驗中學數學老師。
l 自稱腦力工程師,擅長調整智力結構、塑造思維形態,從心理學、腦神經科學入手,解讀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心理、大腦和認知變化。
l 互聯網時代,通過各種網絡平臺授課,開設課程從小學生數學課程到家長心理學課程,還包括樂高中的數學學習方法、從撲克牌的玩法中學會加減乘除等。
l 曾翻譯圖書《孩子天生會數學》,作品有《媽媽教的數學》《爸爸教的數學》。
[目錄]
引言:父親影響我一生的思考習慣
及時回合:音符里藏著數學規律
每個有規律的音符彈出來都是動聽的和弦,在不同的數字組合間來回跳躍,旋律就不斷地變換和流淌。體會到這些,才真正體會到藝術的表現,數學的美。數學思維需要、靈活和嚴謹,這三個思維層面的耕耘,都來自爸爸。
第二回合:數字間的故事
兒童認知心理學揭示,10 歲左右,孩子開始對一些神秘的事物產生好奇,尤其是有規律的、能夠猜測到的,比如數字的變化。數學思維也是對數字的不斷加工,加工的過程中,很多數字中的規律、竅門,以及數字之間的關系,就都漸漸熟悉了。
第三回合:鑰匙去哪兒了
9 歲以后,孩子開始從觸覺學習轉向視覺學習,開始通過文字的形式來探索外界,因此,學習的形式也要開始變化,不是先行動,而是先充分思考,把要采取的行動寫下來,或者把采取過的行動寫下來。
第四回合:數學思維開竅的過程
數學思維的醞釀過程有三個核心特點,一是要慢,二是要圖形,三是要持續想。著迷是開竅的前奏,著迷現象背后的大腦原理是吸引力、好奇和嘗試。這三條,可以讓孩子在相當長的時間里不厭其煩地從事那件事情。
第五回合:畫圖是重要的解題方法
遇到難題不要慌,試著畫出來,要用紙、筆,要沉思。圖形能讓人一目了然,題目中蘊含的邏輯制約關系,在圖上也很容易看出來。畫圖是解題的關鍵環節,很多時候,圖畫出來了,解也就出來了。
第六回合:天平兩端的數學
看起來玩的是天平,實際上是通過不斷地配比和調試,讓天平達到平衡,從而在腦海中建立等式。等式是一個抽象的數學概念,這個概念最初就來自天平。
第七回合:井字游戲玩轉加減乘除
把數學教育的內容打扮成游戲的樣子,這一點非常重要。讓孩子情不自禁地喜歡玩、愿意玩、可以沒完沒了地玩。玩的過程中,什么加減乘除的規則啊,等式運算的結果啊,進位、補位、借位啊,就都運用自如了。
第八回合:談天說地中蘊含大智慧
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心理建設、精神發育、性格形成、智力基礎等,都源自父母與孩子的對話,對話是環境影響中能占到50% 以上的重要環節。其中,父親的作用不能缺少,自信、勇敢、堅強、執著等重要的人格品質,都是來自父親的影響。
第九回合:從猜謎游戲孕育出抽象思維
數學學習要培養的是思考能力,而思考能力再進一步就是抽象思維。數學是思維的體操,是在思考過程中解決一個又一個不同問題所帶來的樂趣,不是100 道大同小異的四則運算題,而是操作簡單、結果有趣又能引發思考的形式。
第十回合:家庭數學輔導的12 個疑惑
積極的態度、熱情的參與并不等于能讓孩子學會正確的方法和思路。中國的孩子并不是輸在了起跑線上,而是輸在了起跑姿勢上。學習的方法不對、內容不對、思路不對都會讓孩子養成錯誤的習慣、形成錯誤的認識,甚至記下錯誤的概念。
后記
附錄:算吧!
媽媽說
測試題答案
[精彩樣章]
音符里藏著數學規律
1974 年 7 月 9 日
星期二 下雨
今天開始放暑假了,在爸爸的辦公室做作業。從今天開始,爸爸教我彈鋼琴,就用他辦公室的這架鋼琴,先是車爾尼 299 的及時首,我的腳夠不著下面的棱子,爸爸說現在用不上。左手做的簡單,就彈 4 個小節,按 4 次,右手太麻煩了。爸爸一直在扳我的手指,最前面的一節要立起來。
1974 年 7 月 10 日
星期三 小雨
媽媽到辦公室來看我了,我就可以休息一會兒,手都酸了。我們一起玩敲瓶子游戲,用啤酒瓶裝上水,然后用筷子敲,敲了以后,聲音都是不同的,把 7 個瓶子都裝上不同數量的水,從最少的到最多的,然后再敲,我才發現聲音與鋼琴右手彈出來的差不多,有一些一樣,有一些不一樣。然后,媽媽讓我把不一樣的倒掉一些水,就差不多一樣了,有的是加一些水就差不多了,真好玩。
1974 年 7 月 11 日
星期四 陰
今天媽媽也彈了 4 個小節,我敲瓶子,后來我彈,她敲。每次我敲的時候都能踩上她彈的點兒。水越多,聲音越低;水越少,聲音越高。爸爸拿回來 3 個瓶子,我們又裝上了水,已經有 10 個瓶子了。
1974 年 7 月 12 日
星期五 晴
今天做了好多分數的作業,媽媽讓我敲空瓶子,然后跳到水最多的瓶子,然后再敲一半水的瓶子,我才發現水是一半的那個瓶子的聲音正好就是琴鍵上的發(4),就在中間,媽媽說這就是二分之一。
以上摘自我的日記。
直到上了北京師范大學數學系,我才看到《唐老鴨漫游數學奇境》的動畫片,也才知道古希臘數學家畢達哥拉斯是最早用分數來確定音符的人。撥動一條線上不同比例的地方,就可以聽到不同的聲音,并通過確定比例的數字來標定這個聲音,這樣就可以重復同一個聲音了。
回顧過去,鋼琴我只學過這一個假期,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后來手風琴倒是學了 4 年。在音樂中,我找到了許多跟數學相通的東西。比如,哆(1)來(2)咪(3)發(4)唆(5)拉(6)西(7)加上升階哆,在鋼琴鍵盤上,這 8 個琴鍵是白色的,還有 5 個黑色的琴鍵,加起來就是 13 個,排列起來就是 5、8、13,恰好是斐波那契數列中的一段。
再比如,常用的和弦哆(1)咪(3)唆(5)就是奇數組合,而來(2)發(4)拉(6)就是偶數組合。還有對節拍的熟悉,從熟練到合拍,都能直接同步體會到節奏中的分數和比率。
看了媽媽教的數學再來看爸爸教的數學,真的是從不同方面領略了小學數學的趣味和邏輯。
沒有很大的借鑒意義,也沒有什么實質的幫助,不太值
很好,看了《媽媽教的數學》,現在爸爸的也出來了,正好全家一起看
送給孩子爸爸的,好像沒怎么看,還是我自己看自己教育吧!
買了媽媽教的數學,又買了爸爸教的數學,里面有好多內容交給家長怎樣引導孩子學習,遇到孩子不會的題時如何輔導,通過這本書學習到好多知識。
好書,值得推薦
剛開始看應該不錯
存貨中,希望孩子會喜歡!我也想看呢
讓巨嬰老公也參與下寶寶教育也好,據說口碑不錯先囤著
買了媽媽教的數學后,又買了這本,可以當爸的沒興趣,當媽的看起來
給家里爸爸準備,讓他也參與到孩子的教育中來
買了第一冊,準備看第二冊,孫老師寫的還不錯吧
看了孫路泓老師的《媽媽教的數學》后買的這本書,好書
想讓孩子對數學有興趣 大人先學習 在傳遞給孩子
先買了媽媽教的數學,看到又出爸爸教的數學,果斷收了
和《媽媽教的數學》一起買的。自己先看,再讓爸爸看。
還沒有看,另外一本媽媽教的數學,好看!所以爸爸的應該也不差
和媽媽教的數學配套買的,內容非常好,在生活中用數學,玩數學,數學不枯燥啦。
先是買了媽媽教數學,覺得教育效果很好!其中的方法很受用!
同時買了媽媽教的數學,爸爸媽媽一起看,從不同的角度幫助孩子理解。
看了他的其他書,挺有啟發,這本尚未看,但大致看了目錄,應該不錯
看了《媽媽教的數學》后買的,沒有讓我失望,啟發性強,家長都該讀一讀。同時還買了《孩子天生會數學》。
學校推薦,書的內容不錯,適合家長和小孩子一起喜歡看
真心不錯,正在拜讀,與其說這是本教數學思維的書,不如說是一本育兒書,里面的細節每每展現的是父母的細心引導 ,無痕教育。
孫老師的書太好了,真沒想到數學可以這么貼近生活,好多都是生活當中運用的。還有二維碼,孫老師馬上就在手機里出現了,講的簡單易懂。
這本書不錯,之前看過媽媽教的數學,語言描述簡單,值得推薦。
孩子爸爸不是很愿意看,在我的監督下看了一小部分才。
北大上課遇到了作者給我們上了一天課,被他的思路和學識折服。所以,了聊聊天的時候問道老師孩子學數學的事,老師說他出過這本書,于是買了,果然不錯。值得一買
兒子數學啟蒙必備?。≡捳f,寶寶1歲半就開始數學啟蒙!
看完《媽媽教的數學》,立刻買了這本!看了開頭就欲罷不能!這本其實爸爸給到的也有激發興趣,并且是深沉思維的激發,兩本書都是家長必讀!雖然我家老大才5歲,作為家長我也很受啟發,對孩子的引導有了方向!
買了媽媽教的數學以后,立馬買了一系列,送給我老公,非常值得推薦的書,啟發了我的數學啟蒙思路,生活中滲透,只要思路在處處是教學點
這本書不錯,讓孩子舉一反三,原來數學有這么多的解題方法。
顛覆了我對于數學的看法,拒絕大量刷題,從這本書逐步建立起自己對數學的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