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著名作家鹽野米松,對日本師徒三代宮殿木匠持續十年的采訪筆錄,分為天、地、人三卷。日本后的宮殿大木匠西岡常一全心投入古建的一生,其繼承人小川三夫創建要讓木匠吃飽飯的“鵤工舍”的歷程,二十個年輕學徒讓手藝長進體內的成長故事,天地人三卷不僅呈現延續了一千三百年的日本古建智慧與匠人之魂,而且紀錄片式地講述了一門古老技藝在現代的傳承。同時,其中的工匠口訣、師徒制度等內容亦可為普通讀者所借鑒,前日本駐華大使、伊藤忠商事前社長丹羽宇一郎認為《樹之生命木之心》是所有經營管理者的必讀之書。在鹽野米松采訪的二十二年之后,中文版譯者回訪了當年的學徒,了解到他們的近況,更獨家增補對鵤工舍目前一名女徒弟的訪談。
凝聚一千三百年木構建筑智慧精華——奈良的法隆寺始建于公元7世紀,是日本現存古老的木結構建筑群,被日本政府指定為國寶,并入選世界遺產。法隆寺得以保存至今,離不開寺廟的專制宮殿木匠,本書的主人公之一西岡常一,即是法隆寺后一代專職的宮殿大木匠,本書如實記錄了西岡常一傳承下來的宮殿木匠口訣和他身體力行的工匠精神,完整再現了傳統智慧對于建筑和文化的理解。
三代宮殿木匠半個世紀的技藝傳承——西岡常一的徒弟小川三夫,將師父的技藝發揚光大,創辦了“讓匠人吃飽飯”的木匠工舍,四十年來完成各種寺廟工程近兩百個,被北野武稱為“日本的寶”,本書通過西岡常一、小川三夫及其徒弟們的講述,記錄了三代宮殿木匠在“順流而下的時代逆流而上”的故事,這不但是一本記錄傳統智慧的著作,更是一本表現匠人工作方式和處世哲學的生活美學經典。
經營管理必讀之書——小川三夫的木匠工舍以其獨特的管理方式,培養了近百名的宮殿木匠,修建了遍布日本各地的寺廟工程,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這本書中所體現的經營管理之道,也值得現代企業借鑒,前日本駐華大使、伊藤忠商事前社長丹羽宇一郎認為《木之生命木之心》是所有經營管理者的必讀之書,本書也因此稱為日本經管類暢銷書。
暢銷日本二十余年,中文版獨家增補鵤工舍現狀——本書譯者是小川三夫和鹽野米松的好友,在日文原版暢銷二十年之后,中文譯者回訪小川三夫的工舍,了解到當年書中提到木匠如今的狀況,并增補一名女弟子的口述,使得中文版比日文原版更加、珍貴。
◎ 作者簡介
西岡常一,出生于奈良縣斑鳩町法隆寺西里,與祖父西岡常吉、父親西岡楢光三代同為法隆寺的棟梁。十六歲正式開始跟隨祖父進行木匠學徒,二十七歲因法隆寺解體工程中對土質的鑒別得到肯定,榮任法隆寺棟梁。一九五九年修建明王院五重塔,一九六七年開始修建法輪寺三重塔,一九七〇年作為棟梁開始復建藥師寺的大雄寶殿和西塔,恢復已經滅跡了的唐代宮殿木匠的工具“槍刨”。一九七七年被認可為文化財產保護之技術持有者,一九九三年獲得文化功勞獎,被世人稱為“將飛鳥時代延續下來的寺院建筑技能傳承給后世的‘的宮殿木匠’”。一九九五年,因患癌癥去世。
小川三夫,一九四七年出生于栃木縣矢板市,日本宮殿大木匠,鵤工舍創始人。一九六六年拜西岡常一為師,成為其的徒弟,并參與修建法輪寺。一九七七年獨立創建宮殿木匠集體“鵤工舍”,鵤工舍成立后,承接了國土安穩寺、國泰寺等各地寺廟的改修、再造、新建工作。二〇〇三年被日本政府授予“現代名工”稱號。
鹽野米松,一九四七年出生于秋田縣角館鎮,用三十年時間走訪全日本,對各地的手藝人進行采寫,用手藝人的語言記錄他們的生活和技藝,在日本作家中被公認為采寫及時人。曾因創作《古老的地圖》、《加油的日子》和《空巢》等作品四次成為芥川獎候選人。2003年憑借《夏天的池塘》榮獲日本繪本大獎。同年,為了表彰他常年堅持不懈的寫作活動,國際天文聯盟將第11987顆小行星以他的名字(YONEMATSU)命名。其作品《留住手藝》以及他的不懈努力,對日本保護傳統手藝的文化熱潮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 譯者簡介
英珂,生于六〇年代,在日本生活及工作近十年。曾任電視導演二十余年,供職于日本NHK電視臺和中國中央電視臺。自由寫作者,翻譯者。譯作有《留住手藝》。二〇〇五年創立民藝品牌“留住手藝”,推崇“崇尚宮殿精神創造時尚匠器”理念,致力于與手藝人合作,制作符合現代生活美學的民間手工產品。
西岡常一的話
我家世世代代都是奉公于奈良法隆寺的木匠。人們通常管我們這樣的人叫做“法隆寺木匠”或“斑鳩寺工”。我家從祖父那一輩開始就是法隆寺的棟梁,一直到我這輩都是這么延續下來的。我從一生下來,周圍看到的人都是木匠。我的祖父西岡常吉,他的弟弟籔內菊蔵,我的父親西岡楢光,我,還有我的弟弟西岡楢二郎,都是宮殿木匠。除此之外,在我生活的奈良西里地區還居住著眾多各行各業的手藝人,所以我從很小的時候開始,就是看著他們的工作和生活長大的。
身為木匠,我有幸參與了法隆寺的解體大修復,法輪寺三重塔的重建,藥師寺的西塔、中門、回廊以及整體伽藍的重建,跟眾多手藝人一起經歷了這些難得的修建過程。
現在社會發展了,電腦普及了,我們生活在一個非常便利的時代。很多事情都可以靠機械來解決,就連一毫米的幾分之一都能在一瞬間完成,技術是多么了不起啊。如今, 這樣的機械也來到了我們木匠的世界中,它讓我們的工作變得方便了很多。
但是,這些機械的到來卻讓很多手藝人消失了。機器和電腦取代了手藝人祖祖輩輩傳承下來的技術和智慧,因為它們已經開始代替我們制作東西了。
現代社會什么都是科學及時,一切都被數字和學問所置換了,教育的內容也因此而發生了變化。都說這是一個注重“個性”的時代,而在我們這些手藝人看來,現代人的生活是被框在一個規格統一的模子里的,用的東西、住的房子、穿的衣服、教育孩子的方法、思考問題的方式都是一樣的。
我自己是靠手藝吃飯的人,也跟很多活計好的手藝人一起工作過。讓我感受最深的就是我們手藝人的工作是機器所不能替代的。要想成為一個好的手藝人,需要長時間的修煉過程,沒有近路也沒有快道,只有一步一步地埋頭往前走。這跟在學校的學習不同,它不是光靠腦子死記硬背、死讀書來完成的。這種修煉不是很多人一起學習同一樣東西,并以同樣的速度記住的過程。它的過程是需要靠自己慢慢地體會和積累,靠繼承祖輩們傳承下來的技藝和智慧來完成的。所有的活計,從基礎開始,不弄懂每一步到底是怎么回事是不可能進入下一步的。因此無論你做什么都會遇到最基礎的問題,無論你中途退出還是以他物取而代之,還是需要你自己去解決所有的問題,沒人能幫得上你,這就是我們手藝人的工作。
我是從事修建古代建筑的木匠。法隆寺建造于一千三百年前,到現在還保持著跟初建時一樣的優美形態。我在這當中領教了各業種的先人們的智慧和技能。那些技能和思考無一不是偉大的,是應該世世代代繼續傳承下去的。因為那里邊凝聚了日本的文化,以及作為日本人繼承下來的技能和智慧。這些技能和智慧不是能靠機械和電腦來繼承的。盡管數據能被輸入機器,機器也會告訴我們結果,即便中途有不懂的地方也能找到答案,但是,我們人,特別是作為我們手藝人,是不行的。對于面前每一塊不同的材料, 在找出它們彼此不同的同時,更要找出如何有效地使用它們的方法。這是靠多年的經驗和直覺來判斷的。但是,不知道從什么時代開始,人們開始認為這種傳統的方法太陳舊、太封建,于是開始用機器和自動化的設備來取代先人們堅持了上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做法。機器成了無所不能的萬能。
在我們宮殿木匠的工作中,打交道最多的應該是扁柏樹。這種樹就跟人一樣,每一根都不同。建造宮殿的時候, 需要我們對每一棵樹的癖性了如指掌,在這個基礎上再把它們用在適合它們的地方。那樣的話,千年的扁柏就能成就千年的建筑。這一點法隆寺給了我們好的印證。
在建造法隆寺的整個過程中堅守的正是這種活用樹木的智慧。這種智慧可不是靠數據來計算的,更沒有用文字記載下來的文獻,因為這個智慧是不能用語言表達的。它是靠一雙手傳遞到另一雙手中的“手的記憶”。在這“手的記憶”中,是已經傳承了一千三百年的智慧。
在這個傳承的過程中,有一種叫作“師徒制度”的傳統, 師父帶徒弟一傳一的修煉方法。這是一種既不省時更不省力的方法。這種方法被認為陳舊,正在被時代所拋棄。
但是,手藝人的技能和直覺是學校里教不了的,是靠人與人、師父跟徒弟一起生活、一起做活,才能體會得到的。
我八十五歲離開自己的工作現場。回想自己幾十年來所走過的路,我要在這本書里講述我的“技能”和“直覺”, 還有培養徒弟的經歷。我這一輩子都在跟扁柏和古建打交道,我要說的話一定離不開樹木。我希望我說的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西岡常
不論中國還是日本,在木制建筑的精髓中一脈相承,日本建筑的唐風,延續千年以上未變,為我們保留了一段輝煌的歷史;我們卻歷經遼宋金元明清,反而離唐風遠去,但木制建構的理念一直伴隨我們,讓我們今天有幸看見歷朝歷代的建筑遺存。
這一切,我們首先要感謝手藝,更要感謝那些在手藝之下的知名的和不知名的工匠,手藝一定會在手藝人手中釋放出光芒,這光芒不僅驅除了黑暗,還照耀著千秋。
——馬未都
小川三夫是日本的寶。
——北野武
如果你覺得“手工藝”很重要,又對“匠人精神”的討論有興趣,《樹之生命木之心》是重要的書,你必須讀。
來自日本棟梁西岡常一數百年的大木作傳承,與他的徒弟小川三夫在“鵤工舍”中實現著的古工藝新青年的教習,在當今的現代社會中十分難得。
在今天快速現代化的生活中,我們的傳統文化大量失傳,木工藝也是其中之一。“禮失求諸野”,感謝東瀛那邊還有傳承,傳承著這個珍貴的“木文化中的道與術”,值得我們學習。
表示很無語,雙十一給了張滿兩百減一百的電子書禮券,竟然因為多充值了鈴鐺沒用上,事后客服查記錄竟然沒有這張券,這么大的Bug也不給個說法。以后真的要換平臺了。
不錯的書。
收到,咋跟舊書一樣
這是很早的一部書了,經驗之談即是管理實踐,道理相通而且人員流動是個有意思的話題
書很好!!
很好,非常好
非常完美,質量很好
很好的內容,排版也舒服。
圖文并茂,值得收藏!
發人深省 凈化心靈
很好 很好
非常精致的三本書,很好,值得推薦。
還沒看,物流超快。
因為認真 因為專注 因為無愧于心
真不錯!可以嗎
我已經不想吐槽這個物流了 預計22號到 結果25好才到 我不曉得我如果不投訴是不是就收不到這個包裹了 反正我已經打算卸載當當了
收到書的時候,已經壞了!!壓壞了,都不記得是第幾次這樣了!能不能包裝好點?書內容不錯,值得閱讀,版本也不錯!
這本書非常好,2017首推的第一本書,工匠精神。
司空見慣的事,在日本人眼中也能有獨到的發現
分了三卷,厚厚的,包裝配送都很好,老師推薦的書,買來讀讀!
匠人之心~帶有虔誠的心,尊重一切的態度,何事不成!
天篇不錯,語言真實,地和人就有點重復了,大部分天都講完了
如今日漸浮華的社會,像匠人那樣勤勤懇懇工作的人已經少之又少了!我們各行各業就是缺乏這種精神!
匠人精神也是理想主義的一種,需要學習并踐行。
匠人風骨,可堪借鑒學習以傳承我中華傳統文化
匠人匠心,既是采訪也是分析,把簡單的東西做極致做精細,就是不簡單
天地人三卷,讀起來并不晦澀,全篇通過采寫方式,比自傳和訪談讀來更加自然生動。
日本人對自身從事工作的認真和執著,才是成就工匠精神的不二法門
日本幾位匠人的細心描述,很多理念也值得借鑒。
凝聚一千三百年木構建筑智慧精華,三代宮殿木匠半個世紀的技藝傳承
作品對日本師徒三代宮殿木匠持續十年的采訪筆錄,分為天、地、人三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