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歲過半,突然放棄在大都市東京的雜志編輯生活,來到日本海的邊緣小島,從頭開始學習一門傳統手藝——漆藝。赤木明登的另一段人生開始了。
本書是已經成為漆藝師,并在工藝美術領域獲得一定地位的赤木明登,回溯自己從藝歷程的自傳性散文。作品完整記錄了一個門外漢從次接觸到漆器到終做出獨特作品的過程。在這個出師的過程中,作者審視了漆藝這種傳統工藝的當代價值,涉及到藝術的審美性和實用性這個永恒命題;更為重要的是,記錄了作者從穩定工作場所辭職進入藝術領域的心境變化,在技藝的精進中探索了個人的自由。
1.現代人自我實現的另一種可能
現代生活中的自我實現有多少種可能呢? 這是本書解決的命題之一。“辭職當匠人”這個決定的緣起是什么呢?在都市做一名暢銷雜志的編輯為何無法讓人滿足?為什么要前往一座偏遠小島過上拜師學藝的生活?赤木明登在書中通過自己的經歷,對如何通過創造作品找到自我、實現自我,做了非常感人而深入的剖析。
2.小說一般出眾的故事性和文學性
赤木明登與文字過從甚密,文筆直率又不失深刻,加之長期從事文化工作所培養的敏銳感,讓他將對工藝文化的尖銳思考融入對日常之事的細微記錄中。充滿細節的故事讓人在小說一般的閱讀體驗中,觸及深刻的觀念。
3.以兼顧旁觀者和專業人士的視角展現漆器魅力
漆作為一種天然的植物分泌物,參與了人類制造器物的長久歷史。漆器自身的美學價值和特性在器物世界擁有自己的魅力,日本漆器也時常出現在諸多日本文豪的作品中。本書從一個門外漢開始探索了漆器相關的諸種知識,能讓讀者在不知不覺中一步步了解漆的魅力。
赤木明登,漆藝家。
1962年生于日本岡山縣。
1985年畢業于中央大學文學部哲學科,進入世界文化出版社擔任雜志編輯。
1988年辭職,移居至輪島市三井町,翌年拜輪島涂底漆職人岡本進為師。
1994年出師獨立,開始利用和紙創作自己的獨特漆器。1997年,被德國國立美術館《日本的現代涂物十二人》展覽挑選為展覽藝術家,2000年參展東京國立近代美術館《觀器——在生活中呼吸的工藝》。作品被慕尼黑應用藝術館收藏,溫暖細膩的作品,在海內外得到高度評價。已出版的中文作品包括《美物抵心》《赤木家的食器柜》等。
與偉三郎先生的相遇
學習這件事
與世界的違和感
描畫空洞
通往漆匠之路
師父
正式拜師前
拜師
嶄新的生活
漆性皮炎
輪島的漣漪
輪島的天皇
糊涂弟子 與偉三郎先生的相遇
學習這件事
制作者的立場到底是什么呢?不使用機械而必須選擇手工的意義是什么呢?工藝的美究竟是什么?這無數的問題都被赤木明登在日常中表達出來了。——陶藝家 石井宏志
與好書為伴
書本很棒,裝幀精美,發送及時,一次很好的購物體驗,希望當當能夠繼續做好書賣好書
要不是字體太小我可真沒什么可抱怨。赤木明登與文字過從甚密,文筆直率又不失深刻,加之長期從事文化工作所培養的敏銳感,讓他將對工藝文化的尖銳思考融入對日常之事的細微記錄中。充滿細節的故事讓人在小說一般的閱讀體驗中,觸及深刻的觀念。
一直想買的書,多囤點,慢慢看.
這本書不錯。